快點來登入喔~!!
《伐明》第46章 聯絡
  第46章 聯絡
  劉宣與麾下的眾多將校商量好了對策,決定在等一個月時間,等過了驚蟄之後,天氣變暖就馬上離開延長縣,向農民軍雲集的清澗縣進軍。

  如今的陝北之地,加上攻破延長縣城的劉宣,在朝廷中掛了號的巨匪共有六股。分別是王二、王嘉胤、王左掛、王大梁、劉宣、趙勝,其余零星的盜匪,就多如牛毛不計其數了。

  其中王大梁在漢中,雖然號稱大梁王,算是最早稱王的盜匪,但是實力也是這六人中最小的一股,麾下只有青壯千余人,兵甲也很不齊全。

  其次算是在白水縣率先舉兵的王二,與花牙寺聚眾騎兵的點燈子趙勝了。王二雖然攻破澄城縣,奪去了縣城的府庫,但是一來澄城縣沒有邊軍駐扎,二來王二被洪承疇打的大敗,也早已經傷筋動骨了。

  趙勝本是清澗縣書生,為人豪邁大度,喜歡結交英雄豪傑。在清澗縣廣有良田,與清澗縣的山賊盜匪也有些交往。

  趙勝本打算走科舉之路,已經考中了秀才功名,借住在清澗縣石油寺裡日夜讀書。

  後來趙勝被人誣告,說他夜間點燈於孤寺,象平話中描繪的黃巢那樣造兵書謀反,又宣傳官府將要逮捕他。

  趙勝無以自明,耽心被誣陷入獄,終於逼上了梁山,在解家溝花牙寺聚眾起義。他雖然聚集了不少流民盜匪,也拿出自己積攢的存糧招兵買馬,但是實力也不算很強,麾下只有兩三千人,還包括不少老弱婦孺。

  這六股人馬中,實力最大的是就是清澗縣的王左掛。王左掛原名王子順,在起兵之後外號左掛子,他聚集上萬名騎兵佔據青泥堡,麾下有苗美、飛山虎、大紅狼等頭目,屢次打敗官軍的圍剿,在初期的農民軍中實力首屈一指。

  就在今年,李自成在甘肅衛蘭州府榆中縣因為鬧餉,殺死了參將王國和榆中縣令,發動兵變叛出官軍,先投靠不沾泥張孟存,很快張孟存被招安,李自成又投效了王左掛。

  王左掛此人英雄大度,能招攬四方豪傑,點燈子、李自成、老張飛、亂世王、大紅狼、等明末農民軍知名人物,都曾經在他麾下效力。

  王左掛雖然勢力最大,但是論起名望,還是王嘉胤最高。王嘉胤府谷人,早年在邊塞當兵,後來淪為強盜、起兵造反,距今已近七八年了,一度在陝北綠林道中名震一時。

  比起劉宣麾下的下山虎張虎成,王嘉胤的骨乾幾乎沒有絲毫折損,戰爭經驗非常豐富。如今匯合了王二麾下的眾多饑民,王嘉胤名下也有上萬青壯,精銳三千余人。

  這六股農民軍,除了王大梁在遠在漢中,聯絡不方便外。王左掛、點燈子都在清澗縣佔山為王。王嘉胤、王二也在黃龍山匯合,在宜川縣、黃龍縣附近活動。

  這六股人馬中,王嘉胤素有大志,雖然還沒有割據一方,但是已經設立了宰相、三省六部、都察院等官職。他四處派出信使,聯絡附近起兵的義軍,看起來也想共謀大業。

  王嘉胤派出的信使,還找到了劉宣。這個信使,劉宣在上一世也早已經耳聞,此人姓張名獻忠,現在正是王嘉胤麾下的親兵,本是延安府膚施縣衙役。

  在王嘉胤起兵之後,張獻忠很快就聚眾響應,成為王嘉胤麾下的親信。張獻忠現在雖然還沒有掌握兵權,但是卻豪勇善戰,每戰先登,在軍中號稱黃虎,已經頗有威信。

  現在陝北盜匪橫行,只有張獻忠這種勇士,才能走州過縣,橫穿幾百裡來到延長縣城。

  張獻忠來到延長之時,劉宣已經攻破了延長縣城,麾下也兵強馬壯,四個步卒營、一個騎兵營、已經整編完成。麾下的甲士也超過三百,在義軍之中也算首屈一指。

  張獻忠本來以為自己的首領王嘉胤為盜多年,為人狡詐多端,從沒有過大的損失。如今匯合了王二所部,已經更加兵強馬壯,肯定是義軍中實力最大、名頭最響的一股人馬。

  沒想到到了延長縣見到劉宣所部之後,馬上就改變了想法。劉宣麾下的青壯盡管比不上王嘉胤人數眾多,但是士兵的裝備、訓練、士氣卻遠遠超出。

  畢竟劉宣曾經成建制的消滅過顧世虎邊軍,攻破延長縣城,繳獲了大量的鎧甲、兵刃、火炮。

  張獻忠見劉宣兵強馬壯,心中知道自己的任務已經很難完成。

  張獻忠此來,當然是身負重任,他帶著王嘉胤的書信,希望能招攬劉宣,兩家合為一股,共同行動。

  王嘉胤來到延安府境內之後,先是王二投靠,接著安塞高迎祥也起兵呼應,率部加入了王嘉胤麾下。他本來以為外號劉砍頭的劉宣實力不算很大,這個任務應該能夠輕易完成。

  畢竟現在很多小股義軍都生存不下去,只要名傳陝北的王嘉胤前來示好,一定能說服劉砍頭,與眾多義軍完成合並。

  沒想到來了延長縣城,卻發現劉宣的真正實力還超過王嘉胤。讓這樣一個巨匪大豪投靠實力不如人的王嘉胤,這次的任務肯定很難完成。

  張獻忠此人不僅驍勇善戰,而且還心細如發、機敏過人。察覺到劉宣強大的實力之後,張獻忠暗暗將自己隨身攜帶的書信燒毀,也絕口不提招攬劉宣投靠王嘉胤。

  張獻忠悄悄撒了個謊,說此行前來的目的就是聯絡陝北的豪傑,準備匯合眾人之力,打出陝北,求一條活路。

  劉宣設宴款待張獻忠,麾下的眾將不停地灌酒,想要將張獻忠徹底灌醉,從他口中套一些實話。

  張獻忠酒量甚宏,居然來者不拒,連續喝了十多碗,吃飽喝足之後馬上呼呼大睡,讓眾人的想法成為無用功。

  劉宣早知道在歷史上留下大名的張獻忠不同凡響,肯定有過人之處。見張獻忠已經徹底熟睡,於是散了宴席,將張獻忠安排到客房休息,自己卻仔細猜想張獻忠的來意。

  “相比現在實力最強的王左掛,王嘉胤的胸襟眼光肯定是大大的超出。王左掛雖然能延攬勇士,讓豪傑之士歸心,但是從他後來的結局看,他的戰略眼光實在是不行。”

  “王左掛割據青泥堡,連續多次打敗官軍,麾下最強之時有上萬騎士,但是他的足跡並沒有走出陝北。”

  “崇禎三年二月,在三邊總督楊鶴的招撫政策之下,王左掛向陝西總兵杜文煥求撫。”

  “招安之後,延綏巡撫洪承疇與禦使李應期擔心王左掛在饑民中威信太高,於是設計將它殺害。”

  “王左掛麾下的點燈子趙勝,闖將李自成趁山西空虛之際東渡黃河。而苗美、老張飛、大紅狼、李晉王等繼續在陝北活動,先後被洪承疇、曹文詔剿滅。”

  “歷史上王嘉胤匯合眾多農民軍率軍渡過黃河,很快就有了較大的發展,麾下的將士超過四萬人,號稱三十六營。這一時期他還擊敗了明末第一良將曹文詔,一時間聲勢大振。”

  “曹文詔吃了敗仗,隻好使用陰謀詭計,他聽說部下士卒張立位的姐姐是王嘉胤的妻子,就親自秘密找張立位談話,布置他詐降充當內應。”

  “王嘉胤沒有絲毫警惕,重用了小舅子張立位充當帳前指揮。六月初二日,張立位同王嘉胤親族王國忠串通一氣,把王嘉胤灌醉殺死,然後放火為號,同曹文詔裡應外合,一舉擊破王嘉胤大軍。”⑴
  “起義軍遭到大敗,一時間損失很大,王嘉胤麾下的右丞白玉柱投降,左丞紫金梁即王自用領著余眾逃出,匯合李自成等義軍,成為農民軍中第二任盟主。”

  “從這段歷史來看,王嘉胤盡管沒有識人之明,但是卻很有戰略眼光,明末農民軍能發展壯大,王嘉胤其實起了奠基之功。”

  “從歷史上這段時間上來看,王嘉胤現在應該正是整合小股的義軍,擴充實力的時候”

  “而張獻忠此來,一定是為了說服我投效王嘉胤,只是他沒有想到我方的實力如此強大,所行的任務幾乎不可能完成,所以才一言不發,裝聾作啞。”

  “所幸我也正在準備與大股義軍匯合,希望能渡過黃河,與王嘉胤也算不謀而合,至於區區虛名,我倒是不能計較。”

  “畢竟現在還是崇禎初年,官軍的力量還是很強盛,凡是率先挑頭、在朝廷掛了號的王二、王嘉胤、王左掛、王自用、趙勝、高迎祥等農民軍首領,幾乎都被官軍優先剿滅。反倒是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左革五營等最初名聲不大的義軍,最後推翻了大明。”

  劉宣心中不停地沉思著,等到蠟燭已經徹底點完,還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沒有反應過來。

  眼見夜已經深了,金娘怕劉宣沒有睡好,悄聲走進大堂,見劉宣還沒有睡下,她輕輕推了推劉宣道:“也已經深了,夫君明日還要參加操練,還是快快安歇吧。”

  注釋⑴:見《府谷縣志》卷四,《人物》。又見道光《榆林府志》卷三二,《人物志?近代忠節分編》、王嘉胤犧牲事。

  《平寇志》卷一作“六月癸巳朔,曹文詔擊斬王嘉胤於陽城”《綏寇紀略》卷一作“六月初二日,王嘉允在陽城南山夜飲,醉虐其下,左右殺之,以其首獻”,都沒有提到張立位、王國忠同謀作亂事。

  據崇禎五年冬,陝西三邊總督洪承疇的題本,總兵曹文詔下有實授守備王國忠,千把總名單中有張立位。這就證實了《府谷縣志》的記載。王國忠、張立位因刺殺王嘉胤有功於明王朝,被賞給低級官職。

  求點擊,求評論,求推薦,求收藏,求打賞,各種求。原諒作者的囉囉嗦嗦吧,畢竟成績非常糟糕,上架的可能微乎其微。即便上架銷售,估計最好也就每月一二百塊錢。作者現在已經撲街,每日堅持更新,已經不是經濟上的考慮,而是自己的興趣愛好了。希望大家多去書評區交流交流,讓作者知道每日寫這些文字,還是有不少書友看在眼裡的。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