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不晚剛剛好》第186章 祭祖
  第186章 祭祖
  楊昕玥媽媽和兩個嬸子照例在村口下車。

  拿著砍刀砍村口的荒草,把村口的位置露出來,把路騰出來。

  楊昕玥爺爺是解放後,村裡的第一任村長。

  老黨員,一生都獻給了這個村子。

  為這個村子勞心勞力。

  走的時候,還拉著她爸她弟和兩個叔叔的手,叮囑他們以後要經常回老村裡看看,村裡的祠堂也要經常打掃,祠堂的燈,電線杆的電線也都要檢查,不能讓祠堂沒了電。

  但兩三年前,村裡最後一戶人家搬出來,供電局就不再給村裡供電了。

  村裡的電線杆還在,祠堂裡的電線電燈也還在,但已沒了電。

  還是楊昕玥爸爸和她弟每年都給祠堂買煤油,點煤油燈,買香燭。

  楊昕玥一家要先在自家的老宅祭拜才去祠堂。

  等她和叔叔們把自家的供桌擺好,等她媽和兩個嬸子從村口回來,祭祖便開始進行了。

  等燃了炮仗,收了供品,自家祭拜結束後,便收拾東西去祠堂。

  祠堂一村一個。

  楊昕玥她們村子不大,全村就一個姓,也不知是不是以前一個祖宗。

  祠堂的供案上擺著兩尊神像,一左一右並排。

  神像前有佛龕、香燭、煤油燈,等家裡的女人把桌子打掃乾淨,家裡的男人便把供品往桌上擺。

  楊昕玥插不上手,就到周圍去看。

  祠堂門前有一塊麒麟影壁,用瓷磚貼面,所以這麽多年了,看著倒不算破敗。

  影壁正對著的是村裡的那口大荷塘。

  荒年裡養活了一村子的人。

  不知道祠堂的選址以前是不是找人看過風水,楊昕玥一個門外漢都覺得祠堂的風水極好。

  楊昕玥站了一會,又往祠堂的牆上看。

  牆上刻著以前祭祀村裡每家每戶捐獻錢物的名單。

  用瓷磚燒出來貼著。

  這些年風吹雨打的,仍然清淅。

  楊昕玥以前問過她爸,為什麽村裡都沒人了,不在新村重修一個祠堂?
  全村人還要回老村祭拜。

  楊昕玥爸爸就搖頭歎息,說人心散了。

  修祠堂要不少錢,不是每一戶都願意拿錢出來的。

  有些人家不回祠堂祭祖或是沒有兒子的家庭根本不會出錢。

  然後在新村修個祠堂還要佔宅基地。

  很多人不願意。

  前兩年村裡征地,修旅遊大道,就為了征地賠償款的事,天天罵戰,還上手打架,就為了家裡人頭的計算和地裡的青苗計算,說分配不勻,弄得跟仇人一樣。

  現在一個村的有時候碰到一塊還互相不打招呼的。

  楊昕玥也是挺唏噓的。

  以前村裡家家條件都不怎樣,只要村幹部一聲令下,說要修路挖塘什麽的,那是家家都出勞力,乾活還不惜力。

  家裡女人小孩只要在家的也都出來幫忙。

  現在村裡村幹部叫開會,人都叫不齊,都還要上門去三請五請。

  商議個什麽事,也是各有各的聲音,各有各的想頭。

  傷及自身利益或對自身沒好處的事,就不會讚同,一件簡單的事要表決幾個月。

  村裡的很多事因為沒達成統一意見,很多事都沒乾成。

  楊昕玥家在祠堂祭拜完,剛收好東西出來,就看到路上來了兩戶人家。

  都是以前村裡的鄰居,關系很親近的人家,大家便停下腳打招呼。

  “年年都你們家第一個。”

  楊昕玥爸爸就笑了笑:“你們也不晚。”

  “昕玥回來了?什麽時候回來的?”

  楊昕玥就笑著打招呼:“前天回的。”

  “帶女婿回來沒?”

  “呵呵,沒有。”

  “抓點緊啊,你爸媽都盼著呢。”

  楊昕玥就嘿嘿傻笑。

  兩家聊了幾句,就分開了。

  楊昕玥趁此機會拉著她堂弟堂妹等人在村裡逛了逛。

  她家的屋子她媽媽偶爾會過來打掃一下,屋裡沒有那麽多荒草,雖門窗牆瓦有些脫落了,但還算乾淨。

  她老屋裡以前家裡用的老物件,包括木床,椅子及舊家具也都在,並沒有帶去新村。

  楊昕玥看著低矮的老屋,不免回憶起以前小時候的歲月。

  她家看著還算好,但村裡她以前玩耍的地方,乘涼的地方,村裡的路都已是荒草成片,長得比人高了。

  村裡其他屋子,屋裡屋外都是荒草,連門口都掩住了。

  有些破敗的牆體上都長出了仙人掌,老高老高了。

  看著就跟探險秘境一樣。

  楊昕玥一路看著不勝唏噓。

  一行人略轉了轉,因為還要到祖屋祭祖,也就回了。

  一村一個祠堂,一家一個祖屋。

  楊昕玥這一支不出五福的親人還剩她二叔公一家。

  她二叔公和她爺爺是堂兄弟。

  兩人一個爺爺。

  到了楊昕玥弟弟這一代正好五代。

  等楊昕玥弟弟孩子這一代也就出了五服了。

  她家這一支算是人丁不怎麽旺的。

  楊昕玥的爺爺和她二叔公,當時家裡就這兩個男丁,一家一個,連個女娃都沒有。

  到了她爺這一輩,她爺倒是生了楊昕玥爸爸和兩個叔叔。她二叔公生了兩個兒子。

  但到了楊昕玥弟弟這一代,楊昕玥爸爸隻生了她弟一個,二叔沒有男丁,三叔一個,到了二叔公這邊,大從叔一個兒子,小從叔兩個女兒也沒有男丁。

  到了楊昕玥弟弟這一輩,她弟兩個女兒,也沒有兒子,堂弟還沒結婚,大從叔的兒子有點傻病,也不知能不能娶上老婆。

  如果將來她堂弟也生女兒,也不知還有沒有人回來祭祖。

  她家在祖屋祭祖,現在也就是擺兩桌,一房頭一桌就夠了。

  村裡其他人家,家裡房頭多的,擺了一院子。

  各房頭的媳婦年年比著是不是自家的雞更大,擺的供品更用心。

  楊昕玥到了祖屋的時候,她兩個從叔和家裡人孩子也都在了。

  平時也少見面,大家便先打招呼說話。

  女人們打掃桌子屋子擺供品。

  等擺好供品,把各家帶的鞭炮拿出來,接到一起,綁在竹竿上,等著一會祭拜完要點的。

  楊昕玥自聽了今天祭祖放的炮仗聲,聽著村裡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才覺得是真的要過年了。

  城裡都禁止放炮,但鄉下並沒禁。

  楊昕玥還是喜歡聽鞭炮聲。

  過年沒有鞭炮聲,總感覺少了些什麽。

  等在祖屋祭拜好,兩家人便收了東西往新村走。

  約好了過年多走動走動,便各坐各的車回了。

  回到家,便馬不停蹄地準備午飯。

  好在人多,準備起來也快。

  今天除夕,晚上的飯才算團圓年飯,中飯也就沒做太多菜式,簡單溫馨地吃了,吃完還要做年糕做各種小吃。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