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不晚剛剛好》第185章 除夕
  第185章 除夕
  除夕。

  楊昕玥一大早就被她媽從暖暖的被窩裡挖了出來。

  在她梳洗的時候,她二叔一家也從城裡回來了。

  等她梳洗好,到了樓下,就看到她爸和二叔、三叔、她弟、堂妹夫在喝茶聊天。

  她家的女人,她媽、她奶、二嬸、三嬸、她弟媳,都在院子裡殺雞。

  兩個小侄女起得比楊昕玥還早,堂妹的女兒一回來,三個小姑娘就玩到一塊去了。

  而她堂弟還沒睡醒。

  楊昕玥先過去跟她二叔和堂妹夫打了招呼。

  她二叔親親熱熱地拉著她到面前問了她一番。

  楊昕玥以前讀書時是在她二叔身邊讀的。

  在她二叔身邊呆的時間比在父母身邊呆的時間還長。

  她二叔也把當女兒一樣。

  以前去海市出差,還會給她塞錢。

  她二叔問了李慕頎幾句。

  楊昕玥便說晚上他會給家裡發視頻過來。

  聊了幾句,楊昕玥便到廚房那邊幫忙。

  她跟二嬸先打了招呼,見她堂妹正袖著手站旁邊閑看。

  就過去跟她堂妹聊了幾句,然後就想上去幫忙。

  被她二嬸三嬸推開了,說用不著她。

  楊昕玥家裡吃飯的人多,乾活的人也多。

  從小她就不敢上手殺雞。

  就只會幫著拔雞.毛。

  她就算幫著抓雞的兩條腿,捏著雞脖子,等她爸來放血,都能給雞掙脫跑了。

  楊昕玥家鄉有無雞不成宴的說法。

  逢年過節,祭祖更是少不了雞。

  今年除夕,家裡要祭祖,要用到雞。

  而且不同的祖宗不同的祭拜對象要用不同的雞。

  不能一雞多用。

  楊昕玥看這地上,得有五六隻雞了。

  自家人今天頂多能吃兩隻雞,三隻雞都勉強。

  明天初一不殺生,余下的也是吃不完的。

  看著殺雞拔毛的人挺多,楊昕玥就帶著她堂妹到廚房忙別的事。

  她堂妹比她還金貴。

  她是大老遠回來,她媽一開始可能舍不得讓她乾活,但時間也維持不了多久,活就全是她的。

  但她堂妹不同。

  她二叔二嬸就生了這麽一個寶貝疙瘩,從小捧在手心裡的,養得跟個公主一樣,就算現在嫁了人,也是她老公全包。

  她老公也不是本省的,但家裡還有兩個兄弟,所以過年大多在二叔二嬸家過。

  楊昕玥這一輩三個姑娘,找的老公都是外省的。

  那時候她爺爺就說讓她找個本省的,來往方便,過年也能一家人團圓。

  現在她也找了個外地的。

  楊昕玥妹夫是閩省的,他們那邊宗族觀念比楊昕玥這邊還強。她妹自嫁了後,除了當年孩子還小沒回去過年,那是年年都要回去的。

  如果回去的早,楊昕玥一個年裡,都見不到她妹一家。

  她妹夫假期長,每年都初十以後,或過了十五之後才回來。

  楊昕玥有些懷念小時候過年的感覺。

  那時候家裡雖然條件不好,也沒有那麽多物資,但一大家子都在。

  小時候的年節也更純粹。

  等楊昕玥煮好祭祖要用的兩大鍋米飯,又去準備祭祖要用的碗筷餐盤。

  再看殺雞那邊,都已殺好下鍋煮了。

  她媽和她奶去煮雞,二嬸三嬸和弟媳在翻雞內髒。

  要楊昕玥說,這些內髒都扔了算了,雞腸和雞內金有什麽好翻的,大家也不怎麽愛吃。

  但她媽罵她。

  說祭祖要用完整的一隻雞,雞腸都要翻好,卷成團,到時候祭祖時連著雞珍和雞一起放到盤子裡,連雞血都要煮成圓餅狀放到盤裡一起祭。

  楊昕玥隻覺得麻煩。

  好在也不是她動手,隨她們去了。

  等雞熟了,夾出來晾涼。

  楊昕玥爸爸和叔叔那邊也把祭祖的東西準備好了。

  酒水,紙衣紙錢,蠟燭,香、鞭炮。

  等把桌子擺好,楊昕玥就和她兩個嬸子把要往供桌上擺的東西端著往上擺了。

  雞,魚,肉,飯,水果,酒水。

  等一家子都一一跪拜完,放了鞭炮,又略等了會,才收了。

  然後兩個嬸子和她媽手腳麻利又換了一批供品。

  她爸和二叔三叔把車從車庫開出來,把供品往車上搬,一家子上車,就準備往老村開了。

  楊昕玥現在的家是十年前她爸爸從村裡搬出來新蓋的。

  她小時候是在老村生活的。

  老村周圍都是田地,宅基地有限。

  另外年輕人長大後,也不願意再住矮小的老屋,用燒火的柴灶煙囪,就紛紛從老村搬了出來。

  在村子外邊靠大路的兩側新蓋了房子。

  多是兩三層的農村別墅,修的城裡的廚房,用的煤氣灶。

  十年前楊昕玥是村裡第二家搬出來的。

  後來村裡陸陸續續也都搬了出來,一直到三年前,村裡最後一戶人家搬出來,至此,整個老村便成了荒村。

  但村裡祠堂還在,各家各戶的祖屋還有,逢年過節還是要回老村裡祭祖。

  當然有些人也選擇不回去了,在新家裡供一桌就結束了,或者乾脆供都不供了。

  但楊昕玥家還是逢年過節都回老村去。

  以前這些祭祖的事都由楊昕玥的爺爺來操辦,楊昕玥的爸爸和弟弟跟在後面,也沒學到多少。

  她爸在她爺走後,多少把老傳統繼承了下來。哪個祖宗是三茶五酒,哪個又是單茶單酒,哪些不放魚,哪些不放肉,燒多少紙錢,哪些又不燒紙衣不燒紙錢……

  楊昕玥年年跟著後面,也還是記不住。

  她弟以前也不放在心上,隻跟在後面跪拜,也是不懂該往供桌上擺什麽的。

  村裡像楊昕玥弟弟這樣的,沒學會的,或不願學的,就直接不祭祖了。

  現在不都說在網上做個平台,祭朵鮮花就行了嗎?
  這些老傳統隨著老一輩的離去,是越來越沒多少人往下繼承去執行了。

  村裡有隻生女兒的人家,也都不祭祖了。

  楊昕玥也說不上祭祖這種傳統要不要一直繼承下去。

  現在的年輕人,想法跟老一輩也都不同了。

  但楊昕玥覺得逢年過節,回家祭祖,一家人能趁此機會聚到一起,也是一種感情的維系。

  像楊昕玥二叔,隻生了堂妹一人,一家人只在楊昕玥家吃過除夕晚飯就回城裡了,早上回晚上走,第二天就一家人去旅遊了。

  將來楊昕玥奶奶不在了,二叔一家可能連除夕也不回了。

  親戚間的聯系將越來越淡薄。

  直至不再往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