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不晚剛剛好》第187章 排面
  第187章 排面
  除夕下午,楊昕玥媽媽領著家裡的女人孩子做過年的小吃。

  年糕是年年都要做的。

  不管大人小孩,會的不會的,都過來圍觀打下手。

  米花酥是做不成了,爺爺走後家裡基本沒人會了。

  楊昕玥流程熟得很,但她每每一上手就做不成。

  去年前年她都試過,但沒做成。浪費了很多米花,糖和花生仁。

  被楊昕玥媽媽勒令不許做了。說浪費東西。

  除了年糕家裡還會做各種粿,炸各種面食。

  楊昕玥家裡人多,要送出去的也多。好在忙活的人手也多,她堂弟想開溜的也被她抓來打下手。

  不然光靠她和她媽做幾大筐,要累慘,做到明天都做不完。

  趕在除夕下午的圍爐祭祖前,終於把年裡的小吃都做出來了。

  年糕還沒蒸熟,十斤糯米粉做成的紅糖年糕,柴火蒸至少得要六七個小時才能蒸熟。

  楊昕玥家裡也修了煤氣灶。

  但她媽有時候嫌煤氣灶費煤氣,夥同她爸在院子的角落裡搭了一個柴火灶。

  有時候,農村要蒸煮個什麽東西,用煤氣灶還真的不方便。

  就比如蒸年糕吧。

  要架一米多寬那麽大一鐵鍋,裝一大鍋水,煮六七個小時,一是煤氣灶扛不住,二是大鐵鍋放不上去,三是六七個小時下來,一罐一百多元的煤氣,還不知道能不能堅持到蒸熟。

  楊昕玥也喜歡用柴火灶弄東西吃。

  比如埋煨地瓜,煨雞蛋,煨甘蔗……用柴火灶的灶膛裡的炭灰最好了。

  下午的圍爐祭祖還是兩個房頭的人往祖屋去祭祖。

  這次除了雞魚肉飯茶酒,還要擺上點心糖果和水果,掛上年桔,門後放甘蔗,圍爐祭祖之後,也不能再殺生了。

  圍爐祭完祖,一家子女人便開始忙活起年夜飯來。

  年夜飯,講究年年有余,不講究光盤,所以菜式得做很多,雞鴨魚肉,熱的涼的,十幾道菜一桌,把桌上擠得滿滿當當。

  她們家人多,在院裡擺了三張大桌子,才算挨挨擠擠地坐完。

  年夜飯,一家人團圓,吃得熱熱鬧鬧,開開心心。

  楊昕玥小時候最盼過年,就盼著吃年夜飯。現在大了,還是喜歡家裡吃年夜飯的氛圍。

  年夜飯還沒吃完,村裡已經陸陸續續有人放煙花了。

  楊昕玥弟弟和堂弟也從庫房裡搬了好幾個大煙花出來,在院子裡點燃了。

  小朋友們立刻就坐不住了,飯都顧不上吃了,昂著頭叫著跳著看煙花,不時哇哇叫兩聲。

  家裡有小孩子,熱鬧氣都多添了幾分。

  年夜飯吃完,楊昕玥給李爸李媽打電話拜年。

  李爸很高興,叮囑楊昕玥替他向她的家人問好。李媽也在鏡頭裡跟楊昕玥說了兩句。

  “爸媽叔叔他們呢?”

  李慕頎問道。

  “在院裡喝茶聊天呢。”

  “還是你們那熱鬧,我都聽到煙花炮竹聲了。我們這邊只聽見家裡電視節目的聲音。”

  楊昕玥笑道:“晚一點,我們這邊電話聲都聽不到了,外面炮竹聲就沒個停歇的,聲音越來越大。”

  “熱鬧啊。老婆你在樓上嗎?我想跟爸媽叔嬸們拜年。”

  “好。”

  楊昕玥邊說著邊拿著手機下樓。

  把手機遞給她爸,兩個叔叔,弟弟,堂弟們立馬圍了上來。

  “爸,媽,叔,嬸,奶,老弟,弟媳婦,小鴻,堂妹堂妹,小朋友們,過年好啊!”

  “過年好。”

  “你們年夜飯吃了沒?”

  “吃了,你呢?”

  “我們也吃了,你們那邊真熱鬧啊。”

  楊昕玥笑了笑,這國人打招呼,問對方吃了嗎,好像變成慣例了。

  她聽了兩句,就轉身回屋給大家拿禮物。

  都是李慕頎選的,是他的一份心意。

  家裡大大小小都有,每個人都不漏下。

  小朋友拿到禮物最開心。

  三個小姑娘,悄悄躲旁邊看自己和對方的禮物了。

  “明年可得陪著昕玥一起回來過年了,一家人熱熱鬧鬧的。”

  “好的,叔放心吧,明天我一定回去跟你們一起過年。你們那邊比我們這邊熱鬧,有年氣,我今天看了昕玥發的視頻,還有大家一起做過年小吃的視頻,都恨不得我也在現場。太熱鬧了。”

  大家都笑了起來。

  住楊昕玥家附近的鄰居也陸陸續續放鞭炮和煙花了,聲音太大,聽不清視頻的聲音,大家這才掛了。

  李慕頎掛了電話後,又在家族群裡發紅包。

  引來一陣轟搶。

  院子裡人聲鼎沸。你搶了多少,我搶了多少,哭嚎我怎麽點背搶這麽少……歡樂又好玩。

  李慕頎發了之後,大家也輪流在群裡發紅包。

  引得三個小朋友連連向她們爸媽抱怨,也要手機。

  楊昕玥媽媽沒有微信,看著大家搶恨不得抻手進去也撈一個,被兩個嬸子笑話,說可以教她用微信。

  過年發紅包搶紅包漸漸變成了家裡的一項傳統。

  一家人歡歡樂樂的比什麽都強,也不在乎發了多少金額。

  除了這個,過年的傳統節目當然是一家人在一起看央視的春節晚會。

  雖然年年吐槽它不好看,但還是會一家人守在電視機前盯著屏幕看。

  一邊吃著各種東西,一邊看一邊吐槽,然後一邊回微信,一邊搶其他群裡的紅包……

  家裡的電視聲開得老大。

  不大就聽不見節目都在說什麽。

  從吃完年夜飯開始,外面鞭炮聲此起彼伏,沒個停歇。

  除夕除了祭祖做年糕吃年夜飯,楊昕玥家鄉這邊還有一個傳統,那就是夜裡到祖屋去放鞭炮。

  至於什麽原因,她不知道。

  她從小到大,都撐著不睡覺,年年守著夜,跟他爺和家裡人到祖屋去放鞭炮。

  放這個炮,是要計算時辰的。

  怎麽計算的,楊昕玥不知道。

  有時候在夜裡十一點多,有時候十二點多,有時候一兩點鍾,有一年是凌晨四五點。

  楊昕玥覺得這個時辰可能是按著農歷新的一年來臨的時間來算的。

  迎春接福,可能就是在等這個新的一年時辰到了,大家到祖屋放鞭炮,預示著新的一年到來。

  不像是新歷,過了零點就算是新的一年。

  從古傳下來的,具體原因沒幾個人說得清。

  以前大家都還依著時辰來。

  老一輩相繼離開之後,年輕人就不願依著時辰來了,也沒幾個人看得懂黃歷。

  守夜守到央視春晚零點鍾響,就集體去老村祖屋放鞭炮了,放完就回來睡覺。

  通常央視晚會結束,鞭炮放完,也就守完夜了,回屋睡了。

  以前在老村裡,大家都會豎著耳朵聽哪家放的炮仗時間長。

  放的時間長,說明這一家今年一定是家裡條件好,過得好有些錢財的。

  因為一個年裡買鞭炮的錢就要不少。

  楊昕玥不記得以前的鞭炮價格,但現在一個煙花就要好幾百塊。一個晚上放三四個,一個年裡,就要花不少錢。

  都是燒錢的玩意。

  條件不好的,還真的放不起。

  現在大家不太願意比著放.炮時長了,一是燒錢,二是也不環保。

  有些人也會覺得一個年裡燒大幾千幾萬的就放個炮,拿這錢做點什麽不香。

  以前大家條件都不好,怕家裡被人看低了,一車一車的炮仗往家裡搬,現在大家條件都好了,反而不會浪費錢去講這個排面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