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360章 阿根廷投降
  第360章 阿根廷投降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列強國家之外,奧斯曼帝國也有一艘從巴西那購買來的,在英國建造的戰列艦,以及一艘直接從英國購買的戰列艦,目前均已經建造完工並且在前不久剛剛下水測試。

  奧斯曼帝國國內對於這兩艘戰列艦寄予了無比的厚望,甚至將奧斯曼帝國重新複興的大部分希望,都寄托在這兩艘戰列艦上。

  但奧斯曼帝國的這兩艘戰列艦,在歷史上的命運可謂是一波三折。

  雖然這兩艘戰列艦目前都已經全部完工,並且進入測試階段,但奧斯曼帝國能否順利地接收這兩艘戰列艦,這仍然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當然,海軍軍備競賽的真正主力,仍然是以英德為主的歐洲列強。

  其實澳大拉西亞的海軍壓力遠沒有那麽大,甚至目前的海軍規模就已經完全夠用。

  但出於對擴張軍事實力,鞏固國家地位的需求,擴建海軍的規模還是很有必要的。

  畢竟澳大拉西亞的地理位置,就決定了是一個極其需要海權的國家。

  澳大拉西亞可以沒有強大的陸軍,但不能沒有強大的海軍。

  目前的好消息是,澳大拉西亞的海陸空三軍算是均衡發展,暫時沒有掉隊的軍種。

  雖然三個軍種的規模各不相同,但澳大拉西亞的海陸空三軍對比歐洲列強和世界其他國家,算不上太強,但也絕對不是很弱。

  時間過去了沒幾天,南美那邊的戰爭也傳來了好消息。

  自從英法俄澳四國聯軍正式登陸南美洲的大地之後,智利就一轉頹勢,進入了全面反攻的狀態。

  截至目前為止,這場持續了三個多月的戰爭,局勢已經全面倒向了智利和背後的協約國。

  和阿瑟預計的沒兩樣,美國人壓根不敢在這場戰爭中露面,只能在背後給予阿根廷援助,祈禱阿根廷能夠拖住為數不多的四國聯軍。

  但實際上,列強的軍隊和普通國家軍隊之間有著明顯的差距,特別是在士兵的訓練素質和武器裝備上。

  雖然美國的援助抹平了武器裝備的差距,但問題是,大多數阿根廷士兵才拿到新武器,對於新的武器裝備不太熟悉,也變相的減弱了阿根廷軍隊的戰鬥力。

  特別是戰鬥力強大的澳大拉西亞軍隊登陸阿根廷之後,就一路高歌猛進,突破了好幾個阿根廷的陣地。

  如果不是擔心距離太遠會被切斷後勤補給線,同時,將側面暴露給敵軍的危險,恐怕澳大拉西亞的軍隊早已經深入阿根廷的腹地。

  但其他三國的援軍到達之後,澳大拉西亞的軍隊就沒有了後顧之憂。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協約國的軍隊一路高歌猛進,硬生生將智利和阿根廷的交火線往阿根廷方向推進了數十公裡,阿根廷的腹地已經孜孜可危。

  雙方在這場戰爭中的消耗不可謂不大。哪怕是中途入場的澳大拉西亞,截止目前也已經消耗了數千萬發子彈,數萬發炮彈和大量的物資。

  所幸大英帝國直接承諾承擔這場戰爭的物資花費,要不然這些武器裝備的消耗,也足夠讓阿瑟心疼。

  也正是大英帝國同意承擔武器裝備的消耗,導致澳大拉西亞軍隊在這場戰爭中十分豪橫,子彈和炮彈更是不要錢一般的撒向敵人。

  雖然消耗的武器裝備和物資確實讓人心疼,但取得的成果也是四國聯軍中最大的。

  截止目前為止,澳大拉西亞已經擊斃了至少2000名阿根廷軍隊,俘虜了3000多人。

  這5000人幾乎是阿根廷軍隊總數量的二十分之一,對阿根廷軍隊來說也算是傷筋動骨了。

  而整場戰爭阿根廷軍隊的傷亡,已經高達兩萬多人。如果再算上阿根廷軍隊被俘虜的人數,阿根廷軍隊目前的可戰之兵,最多也不會超過七萬人。

  這也代表著到目前為止,阿根廷已經損失了將近三分之一的軍隊,士氣也已經跌到谷底。

  正在阿瑟猜測阿根廷什麽時候才會投降認輸的時候,1913年10月30日,根據大英帝國方面傳來的消息,阿根廷正式請求停戰。

  阿根廷方面為了表達誠意,已經命令在前線的軍隊停止交火,任何情況下都不得率先開火。

  見自己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協約國四大列強也沒有了繼續進攻的想法。

  法俄兩國是不想再浪費精力,阿瑟是不想讓自己的軍隊白白遭受損失。

  而大英帝國,其實是有些承受不起澳大拉西亞這瘋狂的消耗。雖然澳大拉西亞派遣到南美的軍隊只有一個師,但這個師如此瘋狂的彈藥消耗,堪比英國,法國和俄國派遣的軍隊的總和。

  英國人實在沒想到,本來他們覺得協約國四大列強派遣的軍隊總共也才幾萬人,消耗的武器裝備和資源也不會太多。
    誰能想到出了澳大拉西亞這個異類,畢竟是自己裝出去的逼,含著淚也得把承諾履行完。

  終於熬到了現在,阿根廷人正式請求投降,英國人再也坐不住了,十分欣慰的表示,阿根廷你可真是個好人啊!

  1913年11月7日,大英帝國,法國,沙俄帝國,澳大拉西亞王國,智利,阿根廷六國代表共聚在澳大拉西亞的首都悉尼,為正在進行的南美戰爭商談一個完美的句號。

  之所以選擇在悉尼進行和談,一來澳大拉西亞是距離南美戰場最近的協約國列強。

  二來,協約國的其他三個列強首都都位於歐洲,很難保證同盟國不會橫插一腳,或者做點事情搗亂。

  在悉尼政務院的一處會議室內,這一次的和談也順利開啟。

  首先,雙方表達自己的訴求。

  智利要求阿根廷賠款一千萬英鎊的資金,承認之前所有存在爭議的區域智利擁有主權,阿根廷則放棄這些地區的主權。

  同時,智利人要求阿根廷割讓火地島省,具體的范圍為麥哲倫海峽南部所有區域。

  阿根廷最南部的火地島省和聖克魯斯省中間被智利人的土地間隔,還有著麥哲倫海峽分割。

  這也導致如果智利人真的獲得了這片區域,阿根廷再想將這片地區要回來可就不容易了。

  因為有著協約國作為大腿,智利人的胃口也十分龐大。除了要求賠款和割讓土地之外,智利人還要求阿根廷的軍隊總數不得超過四萬人,陸軍人數不得超過三萬人。

  如果阿根廷人接受這個條件,那麽在南美洲范圍內,阿根廷短時間內就會失去爭霸的權利。

  協約國四大列強的要求就很簡單。法俄兩國對於南美洲的土地要求並不大,結合大英帝國已經私下簽訂了協約,因此只是要求阿根廷的戰爭賠款。

  而澳大拉西亞的要求,則是在阿根廷的黑土地,劃分出一片四國共管區,來防備阿根廷將來強大後有可能再次發動戰爭的行為。

  大英帝國並沒有太大的訴求,畢竟土地廣闊的大英帝國也看不上阿根廷的土地。

  為了讓協約國四大列強同意自己的要求,智利方面從和談開始,就不斷的聯系四大列強的外交官員,暗中的走動更是多不勝數。

  阿根廷方面的要求就很簡單,作為唯一的戰敗國,阿根廷自知自己已經沒有反抗的實力,自然也沒有太過離譜的要求。

  阿根廷方面,願意賠償100萬英鎊左右的資金,並且願意將雙方的國境線恢復到戰爭以前,同時放棄和智利有爭端的地區。

  至於智利所要求的限制軍隊規模,割讓火地島省和澳大拉西亞要求的在黑土地范圍內劃分一片共管區的要求,阿根廷表示無法接受。

  雖然阿根廷人的認錯態度良好,但阿根廷所答應的要求在四大列強看來,就有些打發叫花子的嫌疑。

  四大列強不遠萬裡派遣軍隊,加起來的花費絕對超過100萬英鎊。

  再加上智利國內自己的損失,100萬英鎊對於智利和協約國來說,完全就是杯水車薪。

  而放棄本來有爭端的島嶼,不應該是戰敗國必須要做的事情嗎?
  難道你阿根廷一個戰敗國,戰敗之後還想保留對於爭議地區的主權嗎?
  因為意見不合,和談又陷入了停滯狀態。

  不過,對於協約國和智利來說,也並不急於和談。至少目前戰爭的花費是協約國和智利能夠承擔的,戰爭的天平也早已經偏向了智利一方。

  就算阿根廷政府此刻咬著不松口,不願意多賠償土地和資金。等到阿根廷前線真的支撐不住了,阿根廷再想要賠償可就不是這麽點了。

  相信阿根廷政府也明白這個道理,現在的不松口,或許也只是阿根廷方面的嘴硬而已。

  11月11日,和談進行了四天仍然沒有任何結果,智利宣布恢復和阿根廷的交戰狀態,並且命令前線部隊立刻部署進攻。

  雖然列強國家並未表態,但協約國派遣的遠征軍,在智利宣布恢復交戰狀態之後,也在謀劃著對於阿根廷軍隊發起進攻。

  11日的晚些時候,南美戰場再次恢復了戰火,剛剛沉寂沒幾天的槍聲再次在這片地區響起。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日萬,已更62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