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403章 協約國大勝,俄國人挨揍
  第403章 協約國大勝,俄國人挨揍

  從5月12日開始,德國的戰略就正式向東線轉移,部分西線德國軍隊停止進攻,撤退到後方準備乘坐火車前往東線戰場。

  德國軍隊的突然啞火,西線戰場感受的尤為清楚。但包括霞飛在內的所有人都知道,德國軍隊並未出現任何問題,德國的後勤補給也還算充足,目前的反常必然有怪。

  在高層極端謹慎的態度下,西線協約國軍隊也沒有輕功冒進,而是穩扎穩打,按照原來計劃對德國軍隊發起進攻。

  很快,他們就驚訝的發現,德國軍隊的作戰風格和往常截然不同,德國軍隊沒有大規模的反擊,只是依托有利的地形對協約國的進攻進行防守,就連火炮轟炸的頻率都降低了。

  雖然不知道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但德國軍隊的突然啞火,對於西線戰場來說並不是壞事。

  如果說之前的西線戰場是協約國略具優勢的話,那麽現在的西線戰場,就成了德國軍隊苦苦支撐了。

  5月13日,西線戰場的進攻十分順利,甚至部分地區已經靠近原來法德邊境,再往前就是德國的國土。

  德國人龜縮一般的防守打法帶給協約國更大的傷亡,但協約國的推進卻沒有減少絲毫。

  5月14日,當大部分戰線已經來到邊境甚至德國國土,協約國軍隊終於感受到了德國軍隊的堅韌。

  這53個師不到100萬軍隊所面臨的,可是法國上百萬,英國20萬,澳大拉西亞48萬,意大利50萬,比利時8萬,總計超過230萬的軍隊。

  而現在,俄國軍隊之所以能夠湊夠足夠的糧食,因為執行部門從給民間的供給上克扣了許多,這也導致在一些地區,居民的糧食已經明顯不夠。

  邊境將近200萬的俄國軍隊,光是糧食的消耗,就足以讓俄國後勤部門頭疼。

  “消息屬實嗎?德國軍隊目前已經進攻到哪了?”尼古拉二世有些不可置信地詢問道。

  要知道,意大利軍隊面對的可不是強大的德國軍隊,而是戰鬥力在諸多列強國家中排名中下遊的奧匈帝國。

  “陛下!”阿列克謝部長不敢揣摩尼古拉二世喊他前來的用意,只能率先行禮,恭敬的站在一邊。

  意大利軍隊送出去的先進的武器裝備,就足夠奧匈帝國再武裝十多萬軍隊出來和意大利戰鬥了。

  尼古拉二世這才點了點頭,吩咐到:“我希望是盡快,我們前線的軍隊堅持不了多久。我給你半個月的時間,前線的軍隊必須看到來自盟友的後勤補給,要不然,外交部長也該換一個人了。”

  如果不是意大利的損傷十分慘重,阿瑟甚至懷疑這是同盟國派來的臥底,專門負責以敵人的身份給奧匈帝國回血的。

  說回俄國軍隊,俄國軍隊此時終於感受到了後勤不足的危機,部分前線軍隊目前武器彈藥已經告急,後方運輸到前線的彈藥根本不能和士兵手中的武器相匹配。

  當然,這並不是一件好事。德國目前擁有118個師,將近200萬人的作戰部隊。

  “阿列克謝部長,德軍已經在邊境對我們發動了大規模攻勢,但我們前線的士兵缺少武器裝備和彈藥供給,你明白我的意思嗎?”尼古拉二世平淡的點了點頭,將目光看向阿列克謝部長,詢問到。

  阿列克謝部長哪裡還敢說其他話,連忙點頭應是,在尼古拉二世的示意下,退出了房間。

  整個西線戰場幾乎被全部阻擋在邊境之外,哪怕協約國軍隊每天都要傷亡數萬人,仍然不能前進一步。

  俄國軍隊糟糕的後勤大大降低了俄國軍隊的戰鬥力,讓德國軍隊和俄國軍隊之間的戰鬥差距越拉越大。

  自戰爭爆發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大半年的時間,俄國的糧食危機已經十分嚴重。

  哪怕協約國軍隊中有相當一部分戰鬥力有限,但士兵數量差距擺在這,用人堆也能堆死德國軍隊。

  尼古拉二世的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因為德國在西線面臨著200多萬協約國軍隊的進攻,怎麽可能有高達上百萬的兵力來進攻俄國呢?
  不過,匯報消息的是俄國總司令尼古拉大公,他沒有膽量,也沒有任何理由向尼古拉二世開這樣的玩笑。

  1915年5月15日,正當尼古拉二世,一臉羨慕地看著西線的戰報時,俄軍總司令尼古拉大公帶來了一條讓尼古拉二世震驚的消息,德國在東線發動了大規模戰役,目前已經和俄軍交火。

  尼古拉大公趕趕慢趕前來聖彼得堡,都花費了大半天的時間,他也不能確定目前德國軍隊進攻到了哪裡,俄國軍隊到底能不能守住。

  大約十多分鍾的時間,阿列克謝部長匆匆趕來,額頭上的虛汗證明了阿列克謝部長的慌張。

  西線防守成功對於威廉二世和法金漢來說都是一件好事。只有德國才知道,目前西線德國軍隊到底有多麽空虛。

  這一數字相較於十年前翻了好幾倍,如此龐大的軍隊規模,對於德國的經濟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為了執行法金漢參謀長所提出的,快速擊敗俄國,讓俄國退出戰爭的策略,德國參謀部計劃在東線組織一場大型戰役,爭取一舉殲滅整個俄國軍隊的主力。

  目前俄國的環境已經比較混亂,如果再發生俄國軍隊被德國軍隊打敗甚至損失慘重的消息,尼古拉二世真的不敢保證國內會發生什麽。

  “是,我明白,陛下。我會盡力為戰士們爭取更多的武器彈藥,並且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前線。”阿列克謝部長連忙點了點頭,他確信只要他說任何推辭的話,先不說官位保不保得住的問題,恐怕連性命都保不住。

  西線戰場已經穩定之後,威廉二世也將目光看向了東線戰場。

  根據尼古拉大公所說,德國發動了一場高達上百萬軍隊的大型戰役,並且他們的火力非常凶猛,目前俄國軍隊已經節節敗退。

  更何況他確實也算是背叛了國家,他所承諾的,英法到現在都沒有履行全部。

  作為專製國家的君主,尼古拉二世想要找個借口弄死他還是很簡單的。

  如果不是之前澳大拉西亞糧食的供給,恐怕俄國國內就要爆發大規模饑荒了。

  目前俄國所面臨的糟糕狀況一言難盡,這就像一個充滿炸藥並且十分乾燥的炸藥桶,任何一點火星就會將它引燃。

  德國軍隊冒著巨大的傷亡,終於將協約國軍隊阻擋在國境之外,德國國土和城市也得以獲得暫時的安全。

  西線戰場滿打滿算也只有53個師,其中有一半還是最近新招募的軍隊,戰鬥力相較於精銳軍隊要弱很多。

  “外交部長呢?讓阿列克謝那個廢物給我滾過來!”聽到尼古拉大公的提議之後,尼古拉二世連忙對著門口的衛兵吩咐道。

  更何況,因為戰爭的原因,俄國的糧食產量已經大大減少,不少的農民被征召入伍,拿起槍械保家衛國,從而耽誤了農業的生產。

  確實也是這樣,如果不是照顧新盟友的面子,阿瑟真想吐槽意大利軍隊自戰爭以來表現出的戰鬥力。

  意大利軍隊以數倍兵力的優勢,打了幾場令人誇張的敗仗,大大加強了奧匈帝國守住國土的信心。

  不到100萬德國軍隊就能守住超過230萬協約國軍隊的進攻,這不僅證明了德國軍隊的戰鬥力,同樣也證明了協議國軍隊的戰鬥力真的很差勁。

  直白點來說,如果不是前線撐不住,德國也不想維持這麽龐大的軍隊數量。

  戰爭截止到目前,德國的陸軍數量已經超過了俄國,是目前參戰國家中陸軍數量最多的。

  如果不是俄國總參謀長弗拉基米爾對於俄國軍隊糟糕的交通和運輸體系進行改革,恐怕俄國軍隊也不用擔心他們的武器裝備和彈藥攻擊,因為光是糧食危機,就足夠讓軍隊嘩變。

  “陛下!我們的軍隊普遍缺少彈藥供給,如果後續沒有後勤補充的話,恐怕堅持不了多久。就算士兵們再想為國而戰,也不能用沒有子彈的槍械去和武裝到牙齒的德國士兵交戰吧!能否先向英法澳求援,先弄到足夠的彈藥供給再說。”尼古拉大公並未回答尼古拉二世的詢問,而是開口焦急的說道。

  要知道,德軍在東線失敗才沒幾天的時間,不應該振作的如此迅速,並且有信心對戰勝他們的俄國發動如此大規模的攻勢。

  而德國118個師中,目前東線已經部署了65個師,佔據德國總兵力的一半以上。

  阿列克謝部長走後,尼古拉二世這才將目光看向了尼古拉大公,吩咐到:“尼古拉,在我們盟友的援助抵達之前,希望你能命令軍隊抵抗住德國軍隊的進攻。我知道這很難完成,但為了帝國,為了皇室和人民的安寧,這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

  之前戰役的勝利才勉強平複了民眾對於這場戰爭的不滿,如果傳來戰役失利甚至損失慘重的消息,民眾會不會不滿暫且不說,那些反動分子和革命黨肯定會借用這次機會,大肆宣傳反戰理論,甚至直接抨擊政府和沙皇專製。

  這也代表著,前線的戰果不僅關乎到俄國國內的穩定情況,他們也關乎到沙皇政府和尼古拉二世權力的穩定。

  就算尼古拉二世對於尼古拉大公再沒好感,此時也不得不寄希望於和自己同名的尼古拉大公,期待他能夠組織軍隊抵抗住德國的進攻,至少拖到盟友的援助抵達,俄國軍隊才有充足的力量應對敵人的進攻,包括國內有可能爆發的危機。

   32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