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402章 德國戰略轉移
  第402章 德國戰略轉移
  1915年5月11日,德國,柏林城市宮,帝國軍事會議。

  柏林城市宮的會議室已經燈火通明了兩天的時間,威廉二世和德國諸多將領,以及參謀總長法金漢,在這裡舉行了長達兩天的會議。

  在戰爭如此焦急的時刻,讓威廉二世,德國參謀總長和諸多將領圍聚在這裡舉行會議的唯一原因,自然是因為目前德國正在面臨著艱難的抉擇。

  哪怕威廉二世再驕傲自大,也不得不苦澀的承認一句,德國在目前的戰爭中已經失利,任何一項選擇,都有可能導致德國數十年來的努力灰飛煙滅。

  如果說去年在西線戰場的失利讓德國看不到快速解決戰爭的希望,那麽今年在東線和西線的接連失利,已經讓德國逐漸走向深淵。

  勝利的天平不是傾斜,幾乎快要倒向協約國。如果德國不能拿出相應的政策來應對,恐怕目前的局勢也堅持不了多久,戰爭失敗幾乎成了必然。

  誰也不能否認德國軍隊的強大。在這次戰爭中,德國軍隊的戰鬥力遠超英法俄,在前期甚至幾乎打的法國崩盤。

  但可惜,最終還是被法國用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打了回去,西線戰場在英,法,澳三國的聯合下,成了一場持久的消耗戰。

  進入新的一年後,東線戰場也是敗報頻傳。俄國先後擊敗了奧匈帝國軍隊和德國東普魯士軍隊,佔領了加利西亞和西裡西亞,德國東部腹地已經岌岌可危。

  目前德國唯一可靠的盟友奧匈帝國主力盡喪,意大利也投靠了協約國。

  意大利的軍隊也能分擔東西線作戰的任務,這樣同盟國在東西兩線的作戰情況都會好上許多。

  “好了,諸位。那麽現在開始,商討商討東線戰場的具體計劃吧!”威廉二世對於諸位軍官的反應還算滿意,至少並沒有因為戰略轉移導致不滿或者爭吵。

  “法金漢參謀長,說說你的計劃吧!”威廉二世將目光看向了小毛奇的接班者,原陸軍大臣法金漢中將。

  “如果西線戰場處於進攻狀態,或許會有問題。但只要我們西線戰場進入全面防禦狀態,抽調二三十個師不成問題。只要國內新兵的招募速度跟得上,我們完全可以在半年之內填補西線戰場士兵不足的空缺,也能加固西線戰場的防禦。”法金漢參謀長略帶肯定的回答道。

  東線戰場剛剛經歷新敗,奧匈帝國根本不可能再次承受重大失敗。

  “陛下,雖然我們在東線也經歷了一場失利,但那是因為,俄國軍隊所面臨的,絕大多數都是奧匈帝國的軍隊。只要我們的主力軍隊前往東線,擊敗俄國人,甚至讓他們徹底退出戰爭並不是不可能。只要俄國退出戰爭,我們兩線作戰的困局就會迎刃而解,單獨的西線戰場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不可應對。”法金漢參謀長緩緩說出早已在心中打好腹稿的計劃。

  威廉二世首先將目光看向了法金漢參謀長。作為德國軍方的最高決策者,法金漢參謀長的意見十分重要,畢竟他也是第一個提出戰略東移的人。

  相反,如果在東線獲得勝利,不僅可以讓奧匈帝國趁機緩一口氣,同樣也能讓巴爾乾諸國看到誰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趁機將巴爾乾同盟拉攏到我們這邊,改變目前戰爭的局勢。”

  說到這兒,威廉二世對於意大利的恨意就更深了。意大利作為一個末等列強,其軍事實力簡直不堪一擊。

  東線的總負責人興登堡和魯登道夫自然同意法金漢的觀點,而西線戰場的諸位集團軍總司令,觀點則各不相同,但普遍支持繼續西線進攻。

  威廉二世點了點頭,但並未做好此時全面改變戰爭策略的準備,是將目光看向了其他將領和國防部高層,詢問其他人的意見。

  種種現狀之下,目前同盟國,特別是德國的處境可想而知。

  不僅面臨的戰役變小,立功機會也會少上很多,畢竟那時候東線才是戰爭的主戰場,是最能夠榮立功勳的地方。

  見威廉二世遲遲沒有下定決心,興登堡這時拋出了重磅消息,說到:“陛下,根據我們的情報來看,俄國在加利西亞已經囤積了重兵,很有可能借著這次西線進攻的機會,再次發動一場大規模戰略。

  但沒想到,意大利壓根就沒想過加入同盟國,奧匈帝國的海軍在地中海被法俄兩國打得抱頭亂竄,別說保護地中海的運輸線了,能不能進入地中海都是個問題。

  威廉二世這才點了點頭,如果只是堅持半年的話,想來西線戰場的德國軍隊應該沒有問題。

  如果意大利加入同盟國,地中海的運輸線路就不會被徹底切斷,同盟國的物資也不會如此匱乏。

  威廉二世點了點頭,雖然威廉二世的軍事才能也不算優秀,但相較於完全軍事小白的尼古拉二世來說,也算是略懂那麽一點。

  “陛下,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全面停止在西線的進攻。西線戰場所有軍隊立即轉入防禦狀態,必要時可以放棄所有佔領的土地,隻保留比利時地區,這將是我們日後西線反攻的依仗。”法金漢也絲毫沒有猶豫,說出了自己的計劃。

  “所以參謀長你的意見是?”威廉二世做好了準備,詢問到。

  這其實也代表著一個事實,不管德國方面願不願意,目前的戰略必須向東線轉移,除非德國願意失去奧匈帝國這個盟友。

  對於德國來說,目前最壞的消息,就是俄國準備在東線再次發動戰役。

  德國軍隊的戰鬥能力還是不錯的,如果只是防禦的話,將西線戰場的敵軍阻擋在防線之外不成問題,至少法金漢參謀長是這麽覺得的。

  之前意土戰爭,如果不是奧匈帝國和德國對意大利的支持,意大利根本不可能在巴爾乾地區獲得擴張。

  戰前同盟國的預估相當自信,意大利和奧匈帝國的軍隊聯手在地中海保護航線還是沒問題的,德國在西線快速解決法國,這場戰爭完全可以在半年之內結束。

  畢竟如果將戰略重心放到東線,西線各集團軍的後勤待遇也會降低一級。

  半年的時間也足夠政府訓練至少50個師的新兵,這對於半年後的西線戰場和東線戰場都有著巨大的幫助。

  德國東西線諸位將領面面相覷,最終不得不接受一個事實,就是德國從現在開始,兵力逐漸東移,將主要進攻方向放在東線。

  如果不是德國看意大利的海軍實力還算不錯,和意大利以及奧匈帝國締結了三國同盟,意大利根本不可能獲得如今這樣的地位。

  就算能夠抵擋西線戰場的強烈攻勢,東線還有俄國這一大敵。奧匈帝國目前已經元氣大傷,土耳其和保加利亞也被巴爾乾同盟牽製。

  “同時,從西線抽調二十到三十個師前往東線,幫助我們的盟友守住東線邊境。如果可能的話,我希望國內能夠繼續組織至少50個師加入戰鬥,對於我們東線戰場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聽到法金漢參謀長的計劃,威廉二世有些疑慮,詢問道:“從西線戰場抽調20到30個師嗎?西線戰場不會有問題吧?”

  “陛下,目前東西線作戰對我們來說十分不利,不管采取怎樣的措施,必須擺脫東西線作戰的局面。”參謀總長法金漢肯定地回答道。

  這也導致同盟國海上運輸線路幾乎被切斷,再加上西線戰場陷入持久的消耗戰,本來在資源方面就比較劣勢的同盟國苦不堪言。

  “我們在西線很難取得突破性的進展,東線也必須要依靠我們的大部分兵力才能應對俄國和巴爾乾同盟。我的建議是,必須要保住我們目前最重要的盟友奧匈帝國。一旦奧匈帝國作戰再次失利,他們很有可能會退出這場戰爭,這對於我們來說是極為不利的。土耳其和保加利亞對戰爭的幫助微乎其微,如果沒了奧匈帝國,我們的失敗也是顯而易見的。”參謀總長法金漢說出了目前的現狀,同時將目光看向了威廉二世。

  目前無論是東線戰場還是西線戰場,能夠依靠的也就只有德國軍隊。

  更重要的是,西線戰場協約國軍隊的數量雖然龐大,但50萬意大利軍隊戰鬥力不堪一擊,澳大拉西亞軍隊的絕大多數也只是普通的土著軍隊。

  剩下兩個盟友土耳其和保加利亞對戰爭起不到關鍵作用,就這兩個國家在巴爾乾諸國的聯合圍攻下,別說支援德國和奧匈帝國了,自己的安全都沒有辦法保障。

  戰爭的失利讓原本驕傲的威廉二世看起來衰老了許多,說話也不像從前那般偏激高傲。

  如果俄國人突破戰線,越過喀爾巴阡山脈進入匈牙利,對於奧匈帝國來說是毀滅性的打擊。就算奧匈帝國能支撐住,巴爾乾同盟也會借機在奧匈帝國南部開辟新的戰線。兩線作戰對於我們來說已經很不利了,如果再開辟新的戰線,我們和奧匈帝國都不可能支撐住。

  英法軍隊規模雖然也高達100多萬,但戰鬥力相較於德國軍隊來說略有不足,堅守住這些軍隊的進攻還是沒問題的。

  伴隨著雙方產生的大量傷亡,已經有一輪接著一輪的新兵先前往西線戰場,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雙方軍隊的作戰能力。

  特別是英國軍隊,戰前英國軍隊的數量很少,是在戰爭爆發後才臨時征兵的。

  這些新兵的作戰素質相比德國的預備兵來說,不知道低了多少,軍隊的戰鬥力自然也產生了明顯差距。

   32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