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564章 馬丁部長的野望
  第564章 馬丁部長的野望

  作為無線廣播電台普及的第二個年頭,阿瑟在今年聖誕節的實施演講也吸引了大量人期待。

  根據宣傳部的預估,目前的無線電波信號已經覆蓋了幾乎所有的大城市,總覆蓋人口超過1100萬人。

  這也代表著時隔一年之後,這一次阿瑟在聖誕節的演講,吸引數百萬人的收聽是完全沒問題的。

  因為從這一年收音機的售賣情況就能夠看出,收音機在澳大拉西亞的普及率並不低。

  當然,這很大情況是收音機的低廉價格。特別是構造最簡單的礦石收音機,最便宜的甚至只需要一兩個月的工資,普通人咬咬牙也是能夠購買的。

  進行演講的同時,阿瑟也不得不感慨時間流逝的飛快。

  感覺時間還很短暫,但實際上來到澳大利亞地區已經20多年了。

  不過,想起澳大拉西亞目前所取得的成就,這20多年的努力也沒有白費。

  聖誕節結束沒幾天,阿瑟就召開了新一輪的內閣會議,制定新一年,也就是1922年的政府發展計劃。

  正所謂要想富先修路,阿瑟對於公路和鐵路的建設十分重視,因此提到的第一個話題也有關於交通運輸部門。

  按照目前澳大拉西亞的鐵路建設情況來看,工業鐵路,北部鐵路和中部鐵路都已經完成,鐵路總裡程已經高達4.3萬公裡,看起來已經相當發達。

  但如果和其他列強進行對比,特別是澳大拉西亞國土面積如此廣泛的前提下,還是顯得有些落後。

  先看一個誇張的數據,1850年,美國的鐵路總裡程就已經高達1.8萬公裡,現在更是已經突破了43萬公裡,足足是澳大拉西亞的13倍之多。

  固然美國有經濟更發達,工業更龐大的因素,但美國的國土面積還比不上澳大拉西亞,鐵路裡程的落後可見一斑。

  甚至目前澳大拉西亞的鐵路裡程,僅僅位居世界第六,隻比法國本土多了不到1000公裡。

  法國本土的面積只有55萬平方公裡,澳大拉西亞的面積是法國本土面積的十多倍。

  這樣一對比,就明白澳大拉西亞的交通建設還很落後,鐵路以及公路的修建,仍然是目前的主要話題。

  阿瑟將目光看向交通運輸大臣馬丁·波斯皮希爾,開口詢問到:“馬丁部長,交通運輸部門新的一年的計劃是什麽?”

  明白這是對自己的考驗,馬丁部長不敢有絲毫的大意,也不敢拖延時間,慎重的回答道:“陛下,除了維護鞏固我們目前的鐵路,公路之外,我認為,還應當繼續修建鐵路,在五年內將鐵路總裡程擴大到五萬公裡,二十年內擴大到十萬公裡,才能初步滿足我們對於鐵路運輸的需求。”

  阿瑟聽到和之前幾任交通運輸部長截然不同的意見,眉頭一挑,頗感興趣地詢問道:“你認為我們的鐵路裡程要十萬公裡才能足夠嗎?”

  “並不是,陛下。”馬丁部長解釋道:“不是說十萬公裡就已經足夠了,而是十萬公裡才初步滿足我們的需求。”

  “哦?”阿瑟更感興趣了,笑著詢問道:“要知道,澳大拉西亞目前的鐵路總裡程才4.3萬公裡,就建設了超過20年的時間。你要用幾乎同樣的時間,來建設剩下的5.7萬公裡的鐵路嗎?”

  “不可否認,這是一個難題,陛下。但鐵路對於國家的發展來說十分重要,美國的鐵路總裡程更是高達43萬公裡。如果我們不想在這方面落於人後,繼續提升我們的鐵路裡程是很有必要的。”馬丁部長解釋道。

  “而且,墨累河流域的開發也需要新建大量的鐵路,以及工業基地范圍的擴張,還有陛下您新成立的首都特區和北澳大利亞州,都需要修建大量的鐵路。澳大拉西亞是廣袤的,我們沒有理由不去建設更長的鐵路,陛下。”

  阿瑟滿意的點點頭,對馬丁部長頗有進取的想法很讚同。

  先不去討論美國那龐大的43萬公裡的鐵路,哪怕是大英帝國其他的殖民地,加拿大和印度等區域,鐵路裡程也都超過了澳大拉西亞。

  雖然這些鐵路有很大一部分是英國人建設的,目的也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但不能否認,這些鐵路裡程對於加拿大和印度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澳大拉西亞想要更好的發展,建設更多的鐵路是很有必要的。

  特別是飛機和飛艇大量的平民都坐不起的前提下,在土地上,火車就成了絕大多數平民前往較遠地區的唯一選擇。

  這不僅能夠加快澳大拉西亞各地區之間的經濟流動,促進經濟的發展,同時也能提高人口的流動性,對澳大拉西亞的旅遊產業也很有幫助。

  “交通運輸部盡快拿出一個計劃出來,還有鐵路修建計劃所需要的資金和人力。”阿瑟並未表達讚同與否,但說出的話已經證明了阿瑟的觀點。

  “是,我會盡快交給您的,陛下。”馬丁部長頗為興奮的點點頭,對自己爭取到了阿瑟的支持很是激動。

  阿瑟之所以同意馬丁部長所說的,五年將鐵路裡程湊整到五萬公裡,二十年將鐵路裡程建設到十萬公裡的想法,實際上也是看到了澳大拉西亞和其他列強國家在鐵路裡程方面的差距。
    雖然人口導致鐵路裡程的需求並沒有其他列強國家那麽多,但人口總是會增長的,總不能一直維持在2000多萬吧。

  而且,澳大拉西亞廣袤的領土天然性的對鐵路的需求就會更多,建設鐵路也完全不吃虧,對一個國家的發展來說很是重要。

  而且,20年湊整到十萬公裡,平均每年建設的鐵路也只有2850公裡,對於目前的鐵路建設需求來說是有希望實現的。

  畢竟急需要修建鐵路的北澳大利亞州和首都特區,有大部分的土地都是平原,建設起來不僅節省人力物力,同樣也會節省時間。

  在各項機械設備已經足夠發達的現在,一年建設2850公裡的鐵路,雖然具備挑戰性,但努努力還是能夠做到的。

  再者,就算一年建設2850公裡的鐵路並不現實,無非也就是晚上幾年的功夫。

  但馬丁部長對於鐵路建設的這種進取,這是目前部分內閣成員並不具備的。

  在國家發展方面,雖然也很需要一些保守性的官員,但進取性的官員同樣也很重要。

  不得不承認,部分官員對於國家的發展來說還是太過保守了。國家的建設需要在保守和進取之間均衡,這也是政壇需要不斷的注入新鮮血液的原因。

  目前來看,兩年半前才首次進入內閣的馬丁部長,毫無疑問就是那個頗具進取性的官員。

  只要剩下的這一年半的任期,馬丁部長在交通運輸部門能夠做出一點政績,阿瑟不介意讓他再連任一屆,看看馬丁部長到底是紙上談兵,還是真的有想法和能力。

  對於部分官員趨於保守,這其實也是任何國家和政府不能避免的。

  特別是現在的澳大拉西亞,只要任期內不出現問題,勤勤懇懇地度過自己的任期,就有希望獲得爵位,這是任何官員都不能拒絕的。

  正所謂不做就不會錯,如果因為一些比較偏激的想法導致自己出現工作上的失誤,不僅會喪失有希望獲得的爵位,甚至還有可能成為澳大拉西亞的罪人,這是這些官員所懼怕的,也是他們變得保守的原因。

  要知道,澳大拉西亞的歷史上還沒有過在工作上出現大失誤的官員,這也代表著如果他們出現失誤,他們很有可能是第一個,被載入史冊的那個。

  這種長久的罵名是這些官員不可能去背負的,正所謂站的越高,就越愛惜自己的羽毛,這也是政壇保守派增多的真正原因。

  如何有效的應對這樣的情況呢?增加政壇的活力,不間斷的注入新鮮血液就是最好的辦法。

  這也是為什麽澳大拉西亞的內閣首相只能連任兩屆,內閣成員只能連任三屆的原因。

  哪怕是功勳赫赫的肯特首相,在經歷完這一輪任期之後,也要卸下首相職位,去追求其他的內閣職位,或者暫時休息一段時間。

  縱使阿瑟再相信肯特部長,也不是讓他破格連任第三屆的理由。

  畢竟既不是戰爭時期,也沒有經歷巨大的危機,破格連任沒有任何理由,同樣也得不償失。

  肯特部長從1911年擔任首相開始,到現在也有將近11年的時間了。算上剩下一年半的任期,擔任首相的時間長達12年,經歷了澳大拉西亞的主要發展時期。

  在這樣的情況下,其實以不同的身份經歷澳大拉西亞的發展,反而能有更多的收獲。

  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有時候作為一個旁觀者的角色,反而能夠看到政府發展中的不足。

  再者,澳大拉西亞的政壇也不能一直由一個人主宰,很容易滋生派系和勢力。

  雖然目前是可控的,但並不能防止以後的君主會面臨這種情況。

  阿瑟還得為接下來的君主考慮,在澳大拉西亞培養一個高威望的功勳並不符合君主利益,哪怕是阿瑟十分相信的親信。

  雖然這樣的道理有些太過現實,但任何一個國家的君主製都是這樣。

  君主製國家的官員始終要為君主服務的,如果出現一個威望比肩君主的官員,那麽其他的官員該聽誰的呢?
  現在的阿瑟完全能夠壓得住,但接下來的君主呢?一個國家的發展始終避免不了這樣的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盡可能避免高威望官員的產生。

   32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日萬,已更62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