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565章 預算的爭奪
  第565章 預算的爭奪

  建設鐵路絕對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特別是在二十年要建設至少5.7萬公裡的鐵路的前提下。

  一些丘陵地區還需要繞路,畢竟目前的技術可做不到長達幾十公裡的隧道,還是繞路更現實一點。

  當然,還有一種解決方式,那就是遇山挖山,遇坑填坑,這也是目前各國鐵路建設中比較常見的方式。

  但這麽做會加大人力和時間成本,除非是唯一的選擇,要不然還是盡量避免。

  好消息是,目前澳大拉西亞的資金還算充裕,籌集資金的方式和手段還有很多。

  就算面臨包括大運河修建的多個重大工程,也不用太過擔心資金問題。

  再不濟也能發行國債,從民間籌集足夠的資金,或者從其他國家貸款,反正諸多國家沒有幾年的功夫就要放棄金本位置了,他們的貨幣在幾年後會經歷大貶值。

  其實事情也遠遠沒有這麽嚴重,畢竟世界各國對於修鐵路還是很熱衷的,民眾們對於修鐵路的欲望也是很強烈的。

  完全可以采取分段承包的方式,將一些用於商業的鐵路承包給民間,減少政府的開支。

  這些商業鐵路大多還是能賺錢的,只要有人從承包鐵路中嘗到了甜頭,接下來的鐵路建設也就不缺少資金了。

  當然,一些山區的鐵路還得政府來修建,畢竟這些地區的鐵路缺少所謂的甜頭,是賺不到什麽利潤的。

  或許是馬丁部長早有準備,趕在國慶節之前,一份嶄新的鐵路建設計劃就已經新鮮出爐,並且送到了阿瑟的辦公桌上。

  在馬丁部長的建設計劃中,前五年的鐵路建設圍繞著首都特區和北澳大利亞州進行,完善這兩個新增加的州級行政區的鐵路。

  這兩個地區加起來至少要建設7000公裡以上的鐵路,正好能讓澳大拉西亞的鐵路總裡程突破五萬公裡。

  同時,對於目前鐵路范圍內的一些缺陷進行修改,以及完善澳大利亞東南部的鐵路建設等等。

  預計在五年之內,總共建設至少1.2萬公裡的鐵路,平均每年建設2400公裡。

  按照澳大拉西亞近幾年建設鐵路的成本來看,每公裡鐵路的成本大約在4000-6000澳元,這也代表著每年至少花費上千萬澳元的鐵路建設費用。

  不過考慮到去年澳大拉西亞的年收入已經高達2.087億澳元,1000多萬的鐵路建設費用也不是什麽大數字。

  參考去年交通運輸部門800萬澳元的財政經費來看,今年應該提高到至少2000萬,財政還是能維持盈余狀態。

  雖然在英國人的帶頭下已經降低了德國人的貸款,甚至最近兩年都不需要償還。

  不過因為還有著美國人的賠償的原因,澳大拉西亞政府還是有著不少的額外收入,用到鐵路的建設上已經完全足夠了。

  當然,鐵路建設能承包出去還是要盡量承包出去,政府的資金還有很多消耗的地方。

  確定了這份鐵路的建設計劃可行之後,阿瑟大手一揮,命令交通運輸部立即開始鐵路建設的招標和對外募股。

  是的,這次鐵路的建設不只是招標了,還有相應的出售股份。

  為此,阿瑟特意成立了北澳大利亞州鐵路開發公司和首都特區鐵路開發公司,將這些鐵路公司的初始股份出售,換取資金來作為相應的鐵路項目的啟動資金。

  這些鐵路公司建設的鐵路完工之後,獲得的利潤就是所有購買股份的人的回報。

  就比如這次的招標,鐵路預計建設五年,再加上十年的分紅,並且在十年後退還本金。

  對於民眾來說,購買鐵路公司的股份幾乎是穩賺不賠的。而且因為鐵路公司的背景是政府,也不用擔心公司破產的問題。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量的民眾踴躍購買這些公司的股份,很快就籌集了高達3000萬澳元的啟動資金。

  據統計,這次一共有47.2萬人購買鐵路股份,平均每人購得63.5澳元的股份。

  實際上,平民購買的股份大多在40澳元左右。因為他們還沒來得及購買更多的股份,大頭已經被那些貴族和資本家搶走了。

  這些人也知道這樣的鐵路是穩賺不賠的,也自然不可能放過這樣的賺錢機會。

  當然,總體上來說,鐵路的建設也算得上是全民參與。高達47.2萬人付出了他們大半年的工作收入,也足以見得這些民眾對於政府的信任程度。

  正是因為鐵路的建設幾乎全民參與,群眾們也會時刻盯著鐵路的建設進度和情況,也能極大程度的減少鐵路的質量問題。

  阿瑟甚至都不用操心鐵路的後續建設問題,數十萬民眾會替自己盯著,就這也關乎到他們的切身利益。

  甚至部分購買股份的資本家和貴族比阿瑟還著急,因為他們等著鐵路建設之後的分紅,自然也就期待鐵路能夠早點建設完成。

  在眾多人的催促之下,各鐵路公司組織的勘探隊伍已經開始在北澳大利亞州和首都特區進行勘探,探索最合適的修建鐵路的線路,同時盡可能連接更多的城市,完善州內部的交通發展。

  鐵路的建設其實是複雜的,明確主乾線之後,還要確定支線鐵路的線路。

  鐵路永遠不可能只有一條,多條鐵路交錯,同時還有單線和複線鐵路的區別,設計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

  往往鐵路建設的時候和設計上會有一定的差異,實際鐵路的建設距離要比設計上還要遠,因為有些問題是不可避免的。

  因為有大量的民眾購買了股份的原因,這次鐵路建設的質量問題,也成了民眾們之間熱議的話題。

  民眾們對於鐵路建設的進度很感興趣,對於負責建設鐵路的各鐵路公司,以及這些公司之前的鐵路建設情況也很感興趣。

  這也導致在這次鐵路建設中,眾多公司不敢有絲毫大意。

  因為這高達數十萬的“監督者”,一旦發現他們在鐵路建設中的問題,特別是質量問題,那對鐵路公司的聲譽來說就是致命的打擊。
    股份籌集的3000萬澳元對澳大拉西亞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這也代表著三年內的鐵路建設幾乎不需要太多的費用,由民眾們一手承包了。

  這也能為政府節省預算,方便接下來啟動的更多的工程。

  交通運輸部門籌集了足夠的預算,讓其他部門松了一口氣。畢竟政府每年的財政支出預算都是有限制的,如果某個部門增加了預算,也代表著有一個部門的預算會降低。

  大家都是澳大拉西亞的內閣部門,有人願意自己的財政預算被降低,畢竟這關乎到自己所在部門的受重視程度,以及自己的政績。

  特別是國防大臣勞爾,直接帶著一份軍費報表找阿瑟討要預算。

  “5000萬澳元?”阿瑟皺了皺眉頭,將目光看向了勞爾部長,不解的詢問道:“我記得去年的軍費開支只有4200萬澳元吧?怎麽今年增長到了5000萬澳元?”

  澳大拉西亞的軍費一直都佔著所有財政支出當中的最大比例。哪怕是阿瑟十分重視的教育和醫療,加起來的比例也只是和軍費相當。

  但,每年4000多萬澳元的軍費就已經相當誇張,如果增長到5000萬澳元的話,都已經接近去年財政總收入的四分之一了。

  “陛下,今年我們有三艘戰列艦要下水測試,還有一大批中小型的軍艦要繼續建造。再加上海陸空三軍的訓練成本和士兵們的薪資,5000萬澳元真的不多。”勞爾部長厚著臉皮為自己爭取道。

  澳大拉西亞海陸空三軍的總人數高達25萬人左右,按照軍隊每人的平均薪資大約70澳元,這可就是1750萬澳元的支出了。

  而這僅僅只是士兵們的薪資,如果再算上士兵們的夥食花費和後勤等等,至少也要在3000萬澳元左右。

  剩下的錢就是各軍隊訓練的物資花費,以及眾多裝備的保養費用。

  特別是那些吞金猛獸海軍,一艘艘戰列艦保養起來的花費簡直燒錢,這也讓海軍方面沒少在勞爾部長面前哭窮。

  這不,嫌煩的勞爾部長決定拋下臉皮,多爭取800萬澳元的軍費。

  一來是應對更加誇張的海軍規模,二來是增加士兵們的夥食以及訓練花費。

  “軍隊的規模相比去年也就多了三艘戰列艦,海軍的建設每年都在進行,又不是只有今年。”阿瑟沒好氣的說道:“其他部門也需要足夠的經費,這樣吧,軍費增長到4700萬澳元,還得為政府留一部分儲備資金。”

  “是,陛下!”勞爾部長一臉興奮地回答道。

  雖然被削減了300萬澳元,但4700萬澳元的經費也滿足勞爾部長的預期了。

  甚至勞爾部長最開始只是奢望4500萬澳元左右的經費,多說500萬澳元,只是留著砍價用的。

  只能說各部門對於財政預算的渴望是一致的,送走了勞爾部長之後,下午便迎來了民生大臣菲利普。

  作為同樣已經連任兩屆,擔任將近11年內閣部長的老人,菲利普面對阿瑟也沒有那麽拘束,但還是很恭敬的上交了自己的計劃表,並且提出了自己的預算要求。

  “3000萬澳元?”阿瑟揉了揉眉頭,對於這些部長的預算要求已經十分疲憊。

  每年的這時候都要面臨預算的爭奪,這也是各部長在一年的工作中爭吵的最凶的時候。

  “我記得民生部去年的財政支出只有1700萬澳元吧?3000萬澳元這都快翻倍了,民生部是有什麽大動作?”阿瑟皺著眉頭詢問道。

  “陛下,除了維持之前的各項政策之外,還有大量的政策需要實施。這些政策也需要相當的花費,3000萬澳元已經是實際的考量了。”菲利普解釋道。

  “這些話你應該去跟肯特首相說。”阿瑟說到:“十個部門和諸多單位都要求更多的財政預算,你們還是自己去爭奪吧,能爭到多少看你們的本事。”

  阿瑟本來是不會插手各部門之間的財政預算爭奪的,不過是今年看中了馬丁所提出的鐵路建設計劃,因此直接指定了鐵路部門的建設任務和經費。

  沒想到,各部門部長如同見了腥的貓,一個個都找上了門,爭取阿瑟同意更多的財政預算。

  除了阿瑟需要掌控的國防部之外,其他的部門阿瑟還是願意放權給肯特首相,讓政府內部自己進行爭奪就好。

  而且,這也實在沒心思聽這些部長們之間對於預算的爭奪。一個個表現的跟那些商人無二,為了爭奪更多的預算,說句慌可是臉不紅心不跳的。

  聽到阿瑟不打算管民生部的財政預算,菲利普只能點點頭,退了出去。

  本來他還打算靠著阿瑟直接拿到更多的財政預算,看來還是只能和之前那樣,加入和其他部門的爭奪戰了。

  最後求見阿瑟的是財政大臣凱文·諾伯,阿瑟也並未拒絕接見凱文部長。

  畢竟國防和財政是阿瑟在政府掌控的兩個部門,這兩個部門的情況阿瑟還是需要了解的。

  凱文部長的匯報也無非只有兩點,首先是政府的財政狀況和今年大致的財政預算,其次就是對各部門財政預算的請示。

  阿瑟自然不會主動表達意見,讓凱文部長在大致保持去年的財政預算的基礎上,根據今年的計劃進行一定的改進即可。

  去年的財政總收入已經突破了兩億澳元,這也讓今年澳大拉西亞政府的財政總預算份額在1.95億澳元左右,相較於去年增長500萬澳元。

  目前軍費已經分走了4700萬澳元,再加上交通運輸部門的經費1000萬澳元,各部門能夠爭奪的預算大約在1.38億澳元左右。

  這其中,佔比比較多的就是醫療和教育,還有阿瑟平常最關心的民生問題。

  再加上軍費,這四樣開支在去年佔據財政總花費的57%,剩下的六個部門以及政府的運營費用隻佔據剩下的43%,足以見得政府對於這四樣開支的重視。

  當然,剩下的43%也不是一筆小數字。按照今年的財政總支出預算來看,也差不多有8400萬澳元。

   4000字第三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