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655章 大工程,啟動!
  第655章 大工程,啟動!

  沒有在意澳大拉西亞的失業人數在國外引起了怎樣的轟動,因為阿瑟追求的是盡量避免經濟危機帶來的影響。

  眼看各國遭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都不低,今年的出口份額肯定要遭到巨大的影響。

  在此基礎之上,國家的政策進行一定的變動也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得保護工人和從業者的利益,穩定澳大拉西亞目前的失業人數,然後爭取從這次經濟危機中獲得更多的利益。

  如何減少國內的失業人口呢?開動國家性的大工程是很有必要的。

  也正因為如此,1926年8月3日,關於如何應對經濟危機的內閣會議準時召開,內閣所有人員全部參與。

  “陛下,從7月開始,我們的出口份額就在不斷的下跌中。歐美國家的經濟已經無法在短時間內恢復,我們必須得提前做好應對,防止企業在出口份額大幅度降低時不得不裁員的舉動。”內閣會議上,羅傑首相一臉嚴肅地向著阿瑟匯報道。

  澳大拉西亞失業人口數量比較低的原因,除了股市的崩盤沒有影響到之外,還有就是銀行業比較穩定,企業遭受到的股市衝擊是很低的。

  但歐美國家的經濟已經進入低迷,並且短時間內不可能恢復。在這樣的情況下,澳大拉西亞的出口份額縮減已經成了必然。

  糧食肉類一直是澳大拉西亞出口的主力,出口份額減少,也就代表著農民和牧民的收入也會減少。

  還有各種各樣的工業產品,如果不能找到一個有效的市場,企業縮減產能裁減員工就成了必然。

  這才是澳大拉西亞失業人數暴增的時候,也是最考驗澳大拉西亞政府的時候。

  “政府有什麽計劃?”阿瑟平淡的點了點頭,將目光看向了羅傑首相,詢問道。

  這也是考驗政府的時候,不可能什麽事情都讓阿瑟這個君主來辦,政府才是為阿瑟出謀劃策的那個角色。

  “陛下,因為您的公告,我們目前的銀行業還是比較穩定的。這讓企業的裁員不會瞬間發生,會慢慢出現在出口額縮減的時間裡。

  我認為,我們有必要采取兩種決策。

  首先,全面向加裡曼丹大蘇丹國和菲律賓出口工業產品,幫助他們建設更先進的國家。

  同時,還應該和所有遭受經濟危機的國家聯系,相信會有國家缺少糧食和肉類的,確保我們的糧食和肉類出口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保障廣大農民和牧民的收入。

  在此基礎之上,動工國家級別的大工程,吸納那些因為中小企業裁員而被迫失業的人,將我們的失業人數降低在可控制的范圍內。”羅傑首相站了出來,提出了早已經準備好的計劃。

  “說說看吧,政府準備的大建設都有哪些?”阿瑟再次點了點頭,詢問到。

  “陛下,關於您所提及的北水南調工程,我認為地面的工程已經可以開動了。”羅傑首相恭敬地回答道:“

  除此之外,我們的鐵路和公路總裡程遠遠落後於歐洲列強,現在也是建設鐵路和公路的最好時候。

  近幾年的工業規模應該不會有太大的擴張,我認為我們應該將目光放在糧食的增產上。

  如果能夠從美國和歐洲吸引大量的移民的話,我們的首都特區開發計劃也可以加速,讓我們提前擁有一個超大糧倉。”

  澳大拉西亞要進行的大建設還真的不少,任何一項都需要數萬甚至數十萬的勞動力。

  這在之前,因為國內人口不太足的原因,沒有這麽多的勞動力開展如此大規模的工程。

  但現在,失業人數的增長已經成了必然的現狀,這些失業人口正好可以用來建設大工程,既滿足了國家的基建需求,又能讓這些失業人口多一份收入,不至於在經濟危機中餓肚子。

  北水南調是阿瑟提出來的解決澳大利亞地區水資源困難的計劃,旨在從水資源豐富的新幾內亞調集大量的飲用水運輸到澳大利亞地區。

  因為中間有海洋的緣故,需要用到跨海大橋或者海底隧道技術,這是目前的科技不能具備的。

  但這不代表陸上的工程就不能建設了,中間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地區連接的隧道等到將來技術達到再建設也不遲,反正現在有著充足的勞動力,再加上政府擁有充足的資金,同時開動好幾個大工程也不是沒可能。

  “目前美國和歐洲的局勢怎麽樣?我們能否從歐洲和美國吸引到大量的移民?”阿瑟接著詢問到。

  經濟危機除了對美國和歐洲造成大量的影響之外,也加速了歐洲和美國的人口外溢。

  歷史上是歐洲和美國人前往蘇聯,但現在這些人有一個更好的選擇,那就是和歐洲以及美國十分相似的澳大拉西亞。

  “美國的現狀已經十分糟糕,陛下。”外交部長戴澤站起來笑著說道:“根據外交大使傳回來的情報,美國的失業率已經上升到 13%,甚至還在不斷的增加中。

  美國的街頭隨處可見找工作的人群,但工作崗位少之又少,更多的是還在不斷裁員的企業。

  根據我們的預計,僅在這半個月的時間裡,美國倒閉了至少上千家銀行,破產了上萬家企業,經濟損失高達400億美元。

  我們的失業人口數據一經報道,吸引了大量的美國人關注。現在的美國西海岸已經爆滿,到處是想要出國尋求工作的美國人。

  等到我們吸引移民的消息一經發出,恐怕立即會有數以十萬計的美國人前來。”

  這樣的危機對於一個由多民族組成的移民國家來說並不友好,更何況美國還處於經濟危機的最中心。

  當一個國家由單體民族組成的時候,這個國家是最穩定的。伴隨著民族越來越多,甚至還有美國這樣的種族問題的時候,國家的穩定就值得懷疑。

  這其實也正常,畢竟美國這個國家的歷史太過短暫,建國史甚至只能追溯到100多年前。

  當時美國只有13個州,現在已經東西貫穿了整個北美洲,還擁有阿拉斯加州,夏威夷這樣的海外領地。

  看起來領土十分廣泛,人口眾多,但美國國內的問題也非常多,多到甚至能影響這個國家的統一。
    本來那些移民前往美國就是為了尋找一個更好的環境,現在美國飽受經濟危機的困擾,那些人口再次移民也就不奇怪了。

  “外交部門和移民署做好溝通,我們更需要的是英國裔白人,杜絕黑人前來澳大拉西亞的可能。

  至於其他的人口,我們並不阻礙前來澳大拉西亞,但也要控制數量,不能影響我們的人口比例。”阿瑟吩咐到。

  美國作為英國的前任明珠,國內的英國裔人口還是比較多的。雖然美國人也在加深美國這個大民族的印象,但現在的英國還是太過輝煌,沒有人會不承認自己是個英國人。

  美國的那些人口中,除了黑人之外,澳大拉西亞其實都能接受。

  畢竟澳大拉西亞也是一個移民國家,對於各國家的移民並不排斥。

  但不管怎麽說,英國裔移民作為主體民族還是國家的政策,短時間內是不能更改的。

  什麽時候將澳大拉西亞人這個民族觀念經營妥善了,什麽時候才能大量吸引非英國裔移民。

  “是,陛下!”戴澤部長連忙恭敬的點點頭。

  “除了美國之外,來自歐洲的人口我們也不會拒絕。今時不同往日,能吸引多少移民我們就要多少移民,錯過這樣的好機會可就再也遇不到了。我希望人口能夠早點邁上4000萬的門檻,這是我們能否成為超級列強的關鍵。”阿瑟對著民生部門和外交部門勉勵一番,隨後又將目光看向了財政部,說到:“

  說回我們的基礎建設計劃吧,國家的財政能拿出多少資金?”

  聽到阿瑟的詢問,財政大臣亨特連忙回復道:“陛下,財政部門可動用資金5.2億澳元。扣除8200萬澳元作為下半年的財政預算,我們的可用資金大約在4.38億澳元左右。”

  阿瑟點了點頭,繼續吩咐道:“資金還算夠用,基礎建設可以動工了。如果資金不夠用的話,也可以發行國債,籌集一部分資金。

  我希望基礎建設和救濟都不會出現問題,這關系到我們在經濟危機中的存亡。

  財政部要給予各部門大力支持,無論如何資金鏈都不能斷缺,否則一切工作都會前功盡棄。”

  “遵命,陛下!”

  “另外,英國人應該也有將英鎊貶值的想法了吧?如果英國人開始貶值英鎊,我們立即跟上,可不能在這次貨幣貶值中落於下風。”阿瑟笑著說道。

  雖然貨幣貶值對民眾的利益來說是有損失的,但對於國家的經濟發展來說卻有著諸多的好處。

  特別是現在的經濟危機,大量印刷貨幣建設基建,能夠瘋狂的拉升經濟,讓澳大拉西亞做到在經濟危機中不受損失甚至經濟增長。

  無非就是民眾手中的資金會變得更不值錢,澳元的價值會大幅度降低。

  但各國放棄金本位製已經成了不遙遠的現實,澳大拉西亞堅守金本位製只會成為另類,在進出口貿易中深受其害。

  至於貶值貨幣損害民眾利益帶給國家的影響,大部分還是政府承擔的。

  只要阿瑟不露面,貶值貨幣的影響就影響不到阿瑟,危害不到王室的聲望。

  而政府明面上的領導者羅傑首相和整個內閣政府才是民眾們不滿的目標,這件事情也很好解決。

  只需要在經濟危機結束後換個首相就可以安撫民眾的情緒。至於現任首相羅傑,也算是從澳大利亞公國時期就跟著阿瑟的人,阿瑟也絕對不會虧待他,一個伯爵的頭銜就是獎勵和安撫他的最好選擇。

  羅傑首相很明顯也明白這一點,當阿瑟說出貨幣貶值的時候,他就明白了貨幣貶值帶來的收益和危害,也就明白了他在貨幣貶值中起到的作用。

  不過,羅傑首相並不會拒絕阿瑟的這種利用,畢竟阿瑟到現在為止對待功臣還是很慷慨的,爵位和獎金,土地一樣都不會少。

  雖然這可能會導致自己的首相生涯只有一屆就會結束,但獲得一個更高的爵位不也是他們這些官員的追求嗎?
  “我明白,陛下。貨幣貶值中我們還要和英鎊掛鉤嗎?”羅傑首相點點頭,對這樣的結果並未有任何的不適,十分盡責的詢問道。

  “先看看英國人的行動,但也不要太過刻意的和英鎊掛鉤。按照我們國內的實際情況進行變動,同時做到盡量不損害民眾的利益。”阿瑟吩咐到。

  貨幣貶值一旦開始,就不是那麽容易控制的了。畢竟其他國家的貨幣也在貶值,再加上進出口貿易的不斷變化,想要精準的控制貨幣的貶值幅度還是很困難的。

  不過,大體控制在一個范圍還是可以做到的,這也是阿瑟所說的先看看英國人行動的原因。

  畢竟澳元和英鎊在之前還是高度掛鉤的,想要一下子脫離英鎊也不太可能,至少在大英帝國衰弱之前也沒有必要這麽做。

  羅傑首相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明白。

  1926年8月5日,澳大拉西亞政府拿出的一份基建計劃徹底點燃了世界輿論。

  因為在這份基建計劃中,澳大拉西亞政府擬用至少五億澳元的資金,分別在鐵路,公路,糧食,港口,城市,水利等方面進行基礎建設,為期八年。

  預計至少建設兩萬公裡的鐵路,四萬公裡公路,新增上百個產糧區,糧食產量增加300萬噸以上。

  還要擴大悉尼,墨爾本和各城市的港口,對於一些城市不合理的規劃也要進行改建,並且擴大聖阿瑟堡的范圍等等。

  還有就是一些水利工程,蓄水庫和水電站,包括北水南調的送水管道等等。

  這些林林總總的工程加起來預計創造200萬個工作崗位,這也讓澳大拉西亞政府驕傲地宣布民眾們可以不用擔心失業風險,因為目前的空缺工作崗位是失業人數的幾十倍。

   4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