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656章 轟動和行動
  第656章 轟動和行動

  值得一提的是,澳大拉西亞政府公布的這份計劃,在國內引起的轟動遠遠沒有國外引起的轟動那麽劇烈。

  畢竟澳大拉西亞人的生活沒有經歷太大的影響,工作崗位的不斷增加除了感恩政府和阿瑟之外,似乎也沒什麽可做的了。

  但對於飽受經濟危機折磨的歐洲和美國來說,一下子新增200萬個工作崗位,這代表著什麽?
  如果說之前澳大拉西亞的失業人數只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的話,那麽現在的基建計劃,毫無疑問就是搶奪全世界的失業人口。

  問題來了,歐洲和美國的失業人口會被澳大拉西亞的基建計劃打動嗎?

  答案是當然會的。

  如果是在平時,這些遠在萬裡之外的基建建設根本不會吸引到那些歐洲和美國人,除非是早有計劃準備好移民的。

  但現在,別說是規模如此龐大的國家政府組建的正規計劃了,只要能為他們提供個工作,確保他們一家人不會因為缺糧餓死,絕大多數失業人口都不會拒絕萬裡之遙的工作。

  至於澳大拉西亞公開聲明所投入的高達五億澳元的投資,也讓這些失業人口和其他國家政府暗自驚訝。

  要知道,英鎊和澳元的價值還是比較堅挺的。五億澳元的資金到底有多少呢?

  哪怕按照戰前的比例,也差不多高達12.5億美元,62.5億法郎了。

  而現在,澳元和美元以及法郎之間的匯率更高,這筆資金相當於15億美元,300億法郎。

  擁有這麽多資金的國家或許不在少數,但能全部拿出來動工基建的,除了澳大拉西亞外之外暫時沒有。

  這也讓澳大拉西亞的建設計劃被全世界各國民眾眼紅,前往澳洲的遠洋輪船更是供不應求,船票價格一度上漲了三成以上。

  雖然也有聲音質疑澳大拉西亞政府能否拿出這些資金,畢竟各國都在經濟危機,就算有資金也舍不得拿出來搞這麽大規模的基建。

  但澳大拉西亞畢竟是個列強,再加上這份聲明有著阿瑟的落款,有著阿瑟作為保障,絕大多數人還是相信的。

  畢竟如果這樣的公開計劃最終不了了之,簽署和公布這份計劃的人都會遭到問責。

  雖然國內的反應沒有國外那麽強烈,但這不代表澳大拉西亞人就不支持這份計劃了。

  事實上,民眾對於這份建設計劃普遍較好,對於阿瑟和政府也感恩戴德,日常談論中都是帶著笑臉。

  因為這份建設計劃,保障了澳大拉西亞人在任何時候都不會缺少工作,已經基本杜絕了經濟危機帶來的影響。

  光是這些還遠遠不夠,在國內外待遇如此懸殊的對比之下,澳大拉西亞人對於阿瑟和政府的支持度也越來越高,國家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也在不斷的上漲。

  如果有一份統計面板的話,光是這份基建計劃的公布,就至少讓澳大拉西亞的國家凝聚力提高10%以上,民族自豪感則會更多。

  如果說普通民眾是對政府和阿瑟感恩,對國家更加熱愛的話,那麽相當一部分有頭腦的資本家和聰明人就看到了其中的商機。

  首先,國家所公布的大規模基礎建設計劃不可能全部立即動工,各地的建設都是依次展開,並且還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勘測和設計,才能進行最終的動工。

  而這些基礎建設所需要的原材料也是非常多的,這其中的商機很多,哪怕只是正常價格出售原材料,都能夠有相當大的利潤。

  更重要的是,鐵路建設可不少,這代表著鐵路建設計劃會消耗大量的鋼材和鋼鐵。

  這對澳大拉西亞的工業來說是非常大的推動,至少鋼鐵行業不會受到影響,其他的工業產品也能增加國內的消耗。

  大規模的基礎建設除了有效的提高國內的經濟增長之外,對於一些工業產品的消耗也是非常明顯的。

  建設鐵路會消耗鋼材,建設公路會消耗水泥等等材料。包括建設港口,興建水利等等,每一項都需要源源不斷的原材料供應,這對澳大拉西亞的工業來說是巨大的助力。

  毫無疑問,這麽多龐大的基礎建設所需要的原材料肯定是優先國內供應,來保障國內的企業生產出來的製成品能夠得到有效消耗,讓企業得到利潤,不至於在經濟危機中破產,同時保障了這些企業員工的收入。

  除此之外,這些大建設中所有的員工每天的糧食消耗也是一個大數。

  不僅能夠確保澳大拉西亞高額的糧食和肉類產量得到消化,同樣也能確保農民和牧民的收入不至於因為出口份額的降低就減少。

  總體來說,基礎建設是一盤大棋,尤其適合在經濟危機時候展開。

  只要國家開動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對企業和民眾都是有利的。唯獨政府可能會有高額的資金付出,但也會換來更加發達的基礎建設和鐵路,公路的規劃,對於國家發展潛力來說是有效提升的。

  對於那些資金耗費,阿瑟其實是無所謂的。畢竟接下來要面臨的就是貨幣貶值,如果那些貨幣繼續囤積在國庫的話,反而才是一種虧損。
    如果將這些資金在貨幣貶值之前就全部投入出去,變成各種各樣的基礎建設,同時為澳大拉西亞吸引更多的人,這對國家的國力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提升,對阿瑟和澳大拉西亞來說才是更好的選擇。

  “艾迪,告訴那些工人,他們沒有任何被裁撤的風險。同時,對外放出消息,我們要招收大量的工人,加大我們的水泥產量。”悉尼的一處莊園內,一家水泥廠的老板正在對自己的兒子吩咐道。

  “加大水泥廠的產量嗎?父親。現在的經濟似乎不太好,要是我們的水泥賣不出去怎麽辦?”名叫艾迪的年輕人有些驚訝,他父親的決策似乎和現在的經濟危機完全相反,有些背道而馳了。

  “哦,老天,你的學習到底學了些什麽?”水泥廠老板傑裡米沒好氣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兒子,解釋到:“政府頒布這份基建建設計劃之後,我們的水泥怎麽可能會沒銷路呢?

  建設公路,鐵路,港口和水利哪一項不需要水泥?行動快點吧,傻孩子。要是被其他人搶了先,我們可就錯過大收入了。”

  看著自己的兒子後知後覺的跑向門外,傑裡米連忙叫住了他,繼續吩咐到:“告訴工人們,只要他們能夠順利完成生產任務,往後幾個月的工資增加一成。還有那些新招收的工人,他們的工資也是這樣。”

  實際上,像傑裡米這樣快速反應過來的資本家不在少數,付出行動的同樣也更多。

  雖然還有很多資本家在觀望政府什麽時候開始建設,但對政府信任的資本家還是很多的。

  這也導致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歐洲和美國的經濟危機導致各大企業都在裁員,失業人數不斷的增長。

  而澳大拉西亞因為這份基建建設計劃,失業人數不僅沒有增加,反而還被紛紛擴張了生產計劃的各大工廠搶走。

  因為這份建設計劃,各種采砂廠,水泥廠,鋼鐵廠和等等廠工廠不僅沒有迎來裁員,反而還在不斷的招收員工擴大自己的產量。

  這也讓澳大拉西亞的職業介紹所面臨和歐美截然相反的情況。歐美的職業介紹所被大量的求職人圍攏,而工作少的可憐。

  澳大拉西亞的職業介紹所被大量的工廠招工者圍攏,但實際的求職者卻少的可憐。

  畢竟大家的工作都在穩定的基礎上,也沒有人想頻繁的更換工作。

  這也處在阿瑟的意料之中。畢竟基礎建設光靠政府是完全不可能的,原材料的供應和一些配件的生產是非常重要的。

  很明顯,這些資本家的眼光都不會差,要不然他們也不會成為這個時代的精英。

  澳大拉西亞那不到十萬的失業人口甚至還沒有等來基建建設的崗位,就已經被看到了商機的各大工廠瓜分。

  不過這也面臨一個新的問題,如果等到基建建設正式開始還沒有足夠的失業人群,那麽基建建設的勞動力也是個問題。

  這確實是個頭疼的問題,只能看看從歐美吸引失業人群的計策會不會成功,以及有多少人會為了一個養家糊口的工作前來澳大拉西亞了。

  讓阿瑟沒想到的是,他還是低估了經濟危機對歐美的破壞,對歐洲和美國人收入的打擊。

  沒過幾天,外交部和移民署就聯合上報了一個好消息。在8月6日到12日這一周的時間內,澳大拉西亞共迎來11.3萬移民,創造了單周內獲得移民數量的記錄。

  一周獲得11.3萬移民是什麽概念?平均一天就是1.614萬,一年就是整整589萬移民。

  當然,這樣的數據也不可能持續太久,畢竟大多數移民想要來到澳大拉西亞仍然面臨不小的困難。

  除了基建建設帶給全世界的轟動之外,經濟危機讓這些人失業許久,他們和他們的家庭即將餓死,這才是他們迫不及待前來澳大拉西亞的原因。

  等到其他國家付出一定的行動,失業人口的數量應該會得到減緩。

  到那時候,移民數量應該就會迎來下跌,至少不可能如同現在這麽誇張。

  再加上大多數失業人口吃飽都是問題,更不要說掏出一部分資金來購買遠洋船票了。

  如果不能解決這些失業人口的路費的問題,澳大拉西亞的移民數量就不會太多。

  畢竟對於這些移民來說,用一大筆資金購買遠洋船票,倒不如購買一定的糧食,然後等待政府的救濟。

   3200字第三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日萬順利完成,已更104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