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640章 驅逐土著的影響
  第640章 驅逐土著的影響
  各部門的工作都安排的差不多了之後,羅傑首相這才站了出來,面色略微沉重的說出了目前政府面臨的最大難題。

  “陛下,我們大量驅逐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的土著之後,東南亞地區的橡膠產量迎來了巨大的影響,甚至有演變成全世界范圍內的橡膠危機的趨勢。”羅傑首相說道。

  荷蘭所控制的荷屬東印度是天然橡膠生產的最重要的地區之一,貢獻了東南亞地區接近三分之一的橡膠產量。

  哪怕放眼全世界,荷屬東印度的橡膠產量仍然保持在五分之一以上,這已經是一個相當誇張的數字了。

  大量驅逐土著之後,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的橡膠生產已經缺少人手,總不能靠這兩座島嶼留存的那些荷蘭人和少部分土著人去種植橡膠吧。

  先不說這些人願不願意去,收割橡膠也是有一定的技巧的,不懂的人去了也是添亂。

  東南亞的橡膠危機從荷屬東印度殖民叛亂那時就已經開始,到了現在也完全沒有停止的趨勢。

  最重要的兩個原因,一是澳大拉西亞還在不斷的驅逐土著,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的橡膠生產陷入了用人荒。

  第二個原因就是其他地區的橡膠產業園也不可能快速擴充,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丟失的橡膠產量,在短時間內根本不會被其他地區彌補。

  橡膠的價格從這種產品誕生開始就高居不下,橡膠種植也一直是利潤最高的行業之一,哪怕是現在也不例外。

  雖然之前也經歷了橡膠危機,但汽車大量發展的現在,被廣泛運用在汽車輪胎上的橡膠價格反而比之前還要更高。

  根據對於橡膠價格的記錄,1880年左右橡膠的價格大概在每噸401英鎊左右。

  隨著時間進入20世紀初,橡膠的價格也增長到了每噸459英鎊左右,這樣的增長幅度也算正常。

  但澳大拉西亞汽車誕生之後,隨著汽車風靡全世界,用作輪胎的橡膠價格也迎來了暴增。

  1910年橡膠的價格已經增長到了每噸600英鎊以上,個別地區的橡膠價格甚至突破了每噸800英鎊。

  接下來就是世界大戰了,連續的戰爭大大縮減了橡膠的需求,這也讓原本並不足夠的橡膠生產反而變得過剩,橡膠的價格在1914年後迎來了暴跌,最低時每噸的價格不足250英鎊。

  哪怕是戰爭之後,各國的經濟複蘇的速度都不太好,橡膠的生產和需求增長的都不迅速,橡膠的價格也一直穩定在每噸300英鎊左右,甚至有時還會跌破250英鎊。

  1900年之前的橡膠大部分都在南美生產,而1900年之後東南亞大量種植橡膠產業園,加起來的產量甚至已經突破了南美創造的記錄,這也是橡膠價格一直上不去的原因之一。

  根據澳大拉西亞掌控荷屬東印度之後拿到的情報來看,整個荷屬東印度區域(包括之前澳大拉西亞佔領的和加裡曼丹蘇丹國)橡膠種植面積高達40萬公頃,橡膠總產量高達28萬噸。

  按照每噸橡膠270英鎊左右的價值來看,28萬噸橡膠的總價值接近7560萬英鎊。

  這是怎樣的誇張概念?雖然看起來還不足一億英鎊,但澳大拉西亞每年的財政總收入也不過一億英鎊出頭。

  光是一個荷屬東印度的橡膠生產總價值,比澳大拉西亞每年的財政總收入也差不了多少,這也足以證明橡膠產業如今的暴利。

  當然,超過40萬公頃的橡膠種植園,之前隸屬於荷蘭的只有不到四分之一。

  這也讓荷屬東印度的橡膠產值高達7500萬英鎊以上的前提下,荷蘭人每年能拿到的收入只有1500萬英鎊左右。

  但這也絕對不是一筆小收入,也是荷屬東印度的價值所在。加上這片地區其他的礦產資源,包括數千萬的土著等等,荷屬東印度之前能為荷蘭創造每年超過2000萬英鎊的收入。

  但這一切伴隨澳大拉西亞的驅逐土著政策,局勢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羅傑首相繼續說道:“根據我們的統計,去年橡膠產量降低超過四分之一,今年可能更低,甚至不足最高時的一半。

  高昂的橡膠價格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我們國內的工業發展,不只是汽車行業,許多要用到橡膠的行業已經在抱怨橡膠的價格,國外大量的橡膠種植園也在投訴我們驅逐土著後缺少人手的情況。”

  “這背後有人控制嗎?”阿瑟詢問到。

  如果橡膠價格只是單純的因為澳大拉西亞驅逐土著而減產,這種情況還算是可以控制。
    但如果背後有人推動,甚至想要再造成一次橡膠危機的話,那就不得不防備了。

  要知道,澳大拉西亞的汽車行業絕對是世界頂尖。這也導致澳大拉西亞國內的橡膠行業並不少,各種生產輪胎的廠商多不勝數。

  還有一系列的修補輪胎的維修店,生產橡膠製品的小作坊等等,這可是一整套完整的產業鏈。

  如果最源頭的橡膠爆發了危機,對於關於橡膠的一整條產業鏈來說都是毀滅性的打擊,對澳大拉西亞的工業來說也是一種極端的阻礙。

  “暫時還沒有發現背後有人推動,陛下。但包括荷蘭人在內的大量的橡膠種植園產業主的意見也不得不考慮,他們要求我們保留一定的土著作為他們的勞動力。”羅傑首相搖了搖頭,回答道。

  聽到背後沒有人推動,阿瑟這才松了一口氣。但聽到包括荷蘭人在內的部分橡膠種植園產業主對澳大拉西亞的威脅和投訴,阿瑟不由得笑了笑,吩咐到:“

  告訴那些國外的橡膠種植園產業主,現在的荷屬東印度是澳大拉西亞的地盤,自然應該奉行澳大拉西亞的法律。

  那些土著在澳大拉西亞法律中是不被承認的,不是澳大拉西亞的公民,他們自然也沒有資格和權利居住在澳大拉西亞的國土。

  至於缺少勞動力的事情,他們完全可以雇傭當地的合法公民,亦或者是澳大拉西亞人。

  只要他們遵守澳大拉西亞的勞動法,切實的保護平民的利益,相信會有大量的人願意為他們工作,前提是他們需要改變。”

  土著是不可能繼續留在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的,這兩個島都在阿瑟的殖民地本土化計劃中,自然不可能留下土著這樣的隱患。

  雖然這可能影響兩個島嶼的橡膠種植園,但這些種植園其中大部分都是國外的財產,對阿瑟和澳大拉西亞來說也沒有太大的影響。

  更重要的是,根據歷史上橡膠價格的走向來看,十年以內橡膠的價格還會暴跌,橡膠產量卻在不斷的增長。

  這樣的情況下,阿瑟自然也沒有接手這些橡膠種植園的興趣。雖然澳大拉西亞很多行業都需要用到橡膠,但憑借著荷屬東印度幾座島嶼,澳大拉西亞就不可能缺橡膠。

  至於那些國外橡膠產業園的投訴,對阿瑟來說也完全不痛不癢。他們只要遵守澳大拉西亞的法律,其實是完全不缺人力資源的。

  但他們的危機是在不遵守法律的前提下的話,那麽他們所遭受的危機也完全是活該,澳大拉西亞政府沒有任何責任,也沒有義務幫助他們解決危機。

  “陛下,這麽做會不會對我們的名聲造成影響?我們剛獲得荷屬東印度就如此排斥那些橡膠種植園,恐怕會讓一部分歐洲人仇視我們。”羅傑首相稍有些忐忑,有些猶豫的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沒關系。”阿瑟輕笑著說道:“少部分資本的抗議對我們沒有任何影響,我們也完全不需要這些資本的支持。更重要的是,目前的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是澳大拉西亞的領土,外國資本沒有任何資格對我們的統治指手畫腳。

  實在不行的話,王室財團也可以收購部分橡膠種植園,維持國內的橡膠生產規模。

  我就不信了,橡膠行業離開這些橡膠種植園就無法運行了,他們無法決定我們國內的橡膠生產。”

  雖然橡膠對於澳大拉西亞的工業發展來說十分重要,但這些國外的橡膠種植園產業主無法對澳大拉西亞形成影響。

  首先,他們的橡膠種植園說到底還是澳大拉西亞的國土,自然要實行澳大拉西亞的法律。

  更重要的是,他們無論是從資產還是從地位上,都無法和規模更大的王室財團抗爭。

  不遵守法律就要面臨勞動力短缺,勞動力短缺就要面臨橡膠生產的暴跌,橡膠生產的暴跌就要面臨利潤的虧損,這是一個死循環,也讓他們不得不向澳大拉西亞政府屈服。

  如果真的有那種不願意向澳大拉西亞屈服的,阿瑟也不介意在他們的企業陷入全面虧損甚至破產危機之後低價收購他們。

  對王室財團來說,正常的價格甚至是溢價收購橡膠種植園並不劃算,畢竟橡膠的價格還要經歷一段時間的顛簸和降低。

  如果是在橡膠種植園破產的時候低價收購,哪怕橡膠的價格再怎麽波動,這筆買賣終究還是劃算的。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