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657章 汽車廠的危機
  第657章 汽車廠的危機
  果不其然,等到基建計劃帶給全世界的熱度逐漸消散之後,第二周的移民數字就大打折扣,僅有不足六萬人。

  雖然這仍然是個好消息,畢竟一周6萬人,一個月就是至少24萬人,一年的移民數量甚至超過了250萬。

  但問題是,這樣的移民數字注定還要下降。如果澳大拉西亞政府沒有任何行動的話,在這次經濟危機中吸引的移民規模也就差不多是這麽多了。

  人口一直是澳大拉西亞最大的缺點,阿瑟一直也明白這個道理,因此不可能錯過增加人口的好機會。

  之所以移民規模會迅速的減少,並不代表著澳大拉西亞的移民吸引力降低了。

  實際上,如果有的選的話,相信美國和歐洲的大部分失業人口還是願意前來澳大拉西亞的。

  但問題是,這些人都失業了,他們的溫飽都是個問題,自然不可能掏出高額的船費前來澳大拉西亞。

  換句話來說,想要保持移民在一個高額的數字,就必須得妥善解決美國和歐洲失業人口前來澳大拉西亞的船票問題。

  怎麽解決這樣的問題呢?其實是有兩種方案的。

  第一種就是直接由外交大使館登記移民人口,並且向這些已經登記的移民人口預支船票,讓他們有錢購買船票前來澳大拉西亞。

  但問題是,這樣的方法避免不了有人假裝移民,為的只是騙取購買船票的預支費用,來為自己和家人購買糧食。

  正常情況下這麽做的人都不少,更不要說因為失業自己和家人快要餓死的那些人了。

  因此,第一種方案被阿瑟很快排除,因為這種方案會讓政府負擔極大的財政損失。

  更重要的是,這麽做會減緩美國經濟危機的壓力,這是阿瑟不願意見到的。

  還有一種方案,就是澳大拉西亞緊急增加來返於澳洲和歐美之間的郵輪,甚至可以免費讓那些移民人口乘坐,並且為他們提供路途中的餐飲。

  這麽做的好處是將錢直接花在了那些要移民的人身上,基本不會有人偽裝成移民。

  畢竟上了船可就是要前往澳大拉西亞的,不管他們之後願不願意,也得攢夠買船票的錢才能回國。

  更重要的是,澳大拉西亞的工資制度基本和國籍掛鉤,只有本國公民才能享受最高等級的最低工資。

  像他們這些不願意加入澳大拉西亞國籍的假移民,不僅會被那些工廠肆意的壓榨和拋棄,想要攢夠足夠的收入更是天方夜譚。

  要知道,澳大拉西亞勞動法保護的就是澳大拉西亞。對於那些來到澳大拉西亞卻不願意加入澳大拉西亞國籍的人,雖然勞動法沒有任何歧視,但那些貪婪的資本家總是能找到各種各樣的辦法壓榨這些人。

  最終,第二種方法很快被通過,並且順利的在澳大拉西亞駐各國的大使館實行。

  願意移民前往澳大拉西亞的人口,可以向澳大拉西亞大使館申請,通過審核之後就可以乘坐免費的輪船,享受著免費的餐飲前往澳大拉西亞。

  這一切看起來很是美好,但前提是享受這些服務的人群必須是真正的移民。

  至於那些不願意加入澳大拉西亞的,他們抵達澳大拉西亞之後的下場或許比農奴還要糟糕。

  1926年8月20日,隨著澳大拉西亞新的移民政策實行,每天獲得的移民人口又迎來大幅度增加。

  在悉尼和墨爾本這樣著名的港口,每天都能看到大量來返於其他國家和澳大拉西亞之間的輪船,上面運輸的全部是因為失業不得不前來澳大拉西亞尋求生機的歐美白人。

  政府的事情解決了一大半,阿瑟這才將目光放在處理王室財團和其他的財團身上。

  企業在經濟危機中遭到的風險比政府遭到的風險大得多,處理不慎甚至有破產的風險。

  好消息是,因為澳大拉西亞國內的經濟環境相對穩定,阿瑟不用擔心自己的幾個財團會出問題。

  虧損是肯定的,但只要迎合國家的政策,按照阿瑟的幾個財團的體量來說,破產是完全不可能的。

  而且阿瑟目前手中的資金並不比政府少,王室財團的幾個集團還是比較賺錢的。

  甚至毫不誇張的說,單單是本茨汽車廠這20多年帶給阿瑟的收入,就已經能夠撐過所有財團度過這次經濟危機了。

  8月22日,阿瑟會見了肯特管家和亞傑丁·布蘭克,詢問幾個財團目前的狀況如何。

  “陛下,幸好有著您的公告和保障,王室財團並未出現大量擠兌取款的現象。這一個多月以來,只有不到100萬個散戶進行了取款,總取款金額不足1億澳元,還在我們可以接受的范圍內。”亞傑丁·布蘭克笑著匯報道。
    王室銀行作為澳大拉西亞最有公信力的銀行,同時也是貨幣的發行銀行,一般來說是不用擔心破產的風險的。

  目前王室銀行存儲的總資金高達5億澳元以上,只是被取走了五分之一,對於王室財團來說也不算什麽。

  而且,那些取款的散戶看到澳大拉西亞的經濟並未遭受太大的影響之後,肯定還是要重新存款的。

  畢竟經濟危機中想要創業是比較困難的,除了將錢放在銀行之外,似乎也沒有什麽太好的選擇。

  畢竟存在銀行還有利息,拿在自己的手中除了更加放心之外,反而沒有任何好處。

  王室銀行是王室的名義建設的銀行,公信力還是值得保障的。至少在澳大拉西亞,人們還是比較相信王室銀行的。

  “密切關注那些中小企業的現狀,對一些特殊行業以及有潛力的企業可以進行貸款幫助,確保在這次經濟危機中我們破產的企業數量不至於太多。”阿瑟點了點頭,吩咐道:“

  我們的底蘊相較於老牌列強來說還是差了太多,中小企業的破產對我們來說也是不可承受的傷痛,這會極大程度的影響我們的發展,破壞我們的經濟和工業規模。”

  澳大拉西亞發展到現在到底還是底蘊太差,畢竟從澳大利亞公國算起也只有20多年的時間。

  反觀美國這樣已經形成氣候的列強,經濟危機中已經破產了上千家銀行和上萬家工廠企業,國家仍然能夠正常運行,這種底蘊是阿瑟十分羨慕的。

  澳大拉西亞要是破產同等數量的銀行和企業,甚至還要倒欠出去幾百家銀行。

  工廠和企業的數量雖然勉強足夠,但澳大拉西亞有相當一部分是小規模的私人作坊,是完全比不上美國破產的那些中小企業的規模的。

  只能說在企業和銀行數量方面澳大拉西亞還有很長一段距離,這是短暫的高速發展無法彌補的,只能靠長時間的扶持來彌補。

  好消息是,無論是歐洲還是美國,在這次經濟危機中都損失了大量的企業。

  這相當於拉近了澳洲和歐美的差距,美國的經濟和工業規模至少不是那麽高不可攀了。

  甚至如果澳大拉西亞能在這次經濟危機中吸引到足夠的移民,當人口規模提升到近4000萬人,就基本能夠坐穩英美之後的第三列強的寶座,並且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底蘊。

  “是,陛下。”亞傑丁·布蘭克恭敬地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明白。

  “其他財團的現狀怎麽樣?應該都已經進入虧損了吧?”阿瑟將目光看向了肯特管家,詢問到。

  王室財團反而是最不需要擔心的,畢竟王室財團由王室銀行和軍工業組成,地位一個比一個穩固。

  王室銀行自然不用多說,這是阿瑟手中最不可能破產的企業。而那些軍工業有著阿瑟在,也不可能面臨破產的風險。

  畢竟從經濟危機中澳大拉西亞的軍艦還在建設就能夠看出,阿瑟對於發展軍事力量的重視了。

  反而是那些類似於機械廠,汽車廠,發動機廠等等的非軍事企業,在這次經濟危機中風險才是比較大的。

  畢竟無論是機械廠還是汽車廠,都需要來自民間的大量訂單才能養活自己。

  經濟危機雖然沒有大幅度影響到澳大拉西亞,但民眾們的日常生活也會更加保守,機械廠和汽車廠的訂單的縮減也是必然現象。

  至於發動機廠,如果汽車廠和機械廠都沒有訂單的話,總不能單獨向民間售賣發動機吧!

  肯特管家點了點頭,回應道:“是的,陛下。本茨汽車廠總廠目前已經進入虧損,汽車預購訂單被取消了52%,近一個月內的銷售訂單相較於一個月前下降了77.1%。

  但總廠的情況遠遠比不上分廠糟糕,根據其他分廠傳回的消息,我們在德國,英國和美國的汽車銷量分別減少了67%,53%和82%,有大量的汽車滯銷在倉庫,每個分廠都在不斷的虧損。

  如果不能將那些滯銷的汽車銷售出去,恐怕這些分廠加起來的虧損每月不會低於500萬澳元。”

  經濟危機對於汽車廠的銷量是致命的打擊,因為平民階層不可能在經濟危機中購買汽車,哪怕是還擁有一定資金的人。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繼續日萬,已更30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