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708章 思想的碰撞
  第708章 思想的碰撞

  戰爭發展到目前,美國政府也能勉強算得上是拚盡全力。

  目光光是聯邦政府控制的陸軍規模就已經突破50萬,累計投入戰爭的兵力甚至已經突破60萬。

  這50萬軍隊超過30萬分布在東北各州,抵禦聯合軍隊主力的進攻。

  剩下的20萬兵分兩路,一路防止法國人北上威脅到東部各州,一路防止澳大拉西亞人東進。

  正面戰場陷入僵持暫且不提,目前全美國甚至全世界都在關注澳大拉西亞和法國人的推進情況。

  這算得上是美國的最後機會了。如果美國能夠成功抵禦住這兩個國家,剩下的各州或許會暫緩獨立公投的想法。

  但如果美國阻止不了其中的任何一個,很有可能會面臨更加嚴重的危機。

  別的不說,中部已經面臨戰爭威脅的各州肯定是不願意繼續下去的。

  畢竟美國軍隊可都在東部作戰,中部的防守力量很弱,光靠中部的各州是根本不可能抵抗的。

  只要美國中部一淪陷,美國剩下的地區就真的只有原來的13州殖民地和五大湖工業區,光靠這些地區是不可能抵抗得了聯合軍隊的。

  如果不能抓住這最後一根救命的稻草,或許美國所面臨的情況也就是各州紛紛獨立,然後被拆散成多個國家了。

  潘興將軍自然也明白目前美國所面臨的糟糕狀況,他所率領的軍隊一直沒有貿然突進,穩扎穩打的慢慢向前線靠近。

  好消息是一路上沒有遭遇到敵軍,軍隊的行徑沒有任何意外。

  但壞消息卻是等到潘興將軍率領軍隊來到南北達科他州的時候,澳大拉西亞軍隊已經進攻到了密蘇裡河河畔。

  密蘇裡河是密西西比河的一條支流,南北貫穿了兩個達科他州。

  潘興將軍來到密蘇裡河畔東岸的時候已經是1928年的11月3日。

  澳大拉西亞軍隊進攻如此迅速明顯超出了潘興將軍的預料,但此時也沒有時間讓潘興將軍意外了。

  駐扎在東岸的一座用德國鐵血首相俾斯麥命名的小鎮之後,潘興將軍就立即開始布置從南到北依靠密蘇裡河的防守。

  好消息是,密蘇裡河由南到北貫穿了兩個達科他州,這對潘興將軍的防守來說是個好事情。

  只需要在威利斯頓到俾斯麥再到揚克頓之間部署一條防禦陣地,再對北部以及南部進行一些防禦部,就能構建出一條優秀的防禦陣線。

  但目前潘興將軍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手中的兵力實在太少,僅有十萬人的軍隊在這條漫長的防線中根本鋪設不開。

  要知道,這條防線可是貫穿了三個州,總長度超過600公裡。

  十萬人部署在600公裡的防線上,平均每公裡只有166個人防守。

  再加上部署在南北方向的側翼和一部分預備兵力,正面防線上的士兵人數只會更少。

  這也代表著潘興將軍必須選擇幾個重點地區進行防守,其他的地區只能采取巡邏制度,並且祈禱澳大拉西亞軍隊不會從那進攻了。

  陸軍人數太少是目前美國政府根本無法解決的問題。要不是用重金許諾,恐怕陸軍想要湊齊這50萬人都很困難。

  雖然潘興將軍在臨走之前特意要求,陸軍部必須在兩個月時間內向潘興將軍補充十萬人的兵力。

  但潘興將軍明白,這是陸軍部根本無法完成的任務。就算陸軍部完成了,補充的十萬人也絕對是根本沒有經歷過訓練的新兵,在戰場上發揮的作用不大,只是徒增傷亡罷了。

  雖然防禦戰不需要太過精銳的士兵,但至少也得懂得如何開槍,總不能把槍當燒火棍用吧。

  特別是防禦戰還需要不斷的修繕戰壕,一個啥都不懂的士兵只會添亂子。

  好在潘興將軍還有比較得力的助手小喬治·史密斯·巴頓,防禦陣線的部署變得很順利,至少沒有出什麽亂子。

  不過因為士兵人數太少的原因,潘興將軍將總共十萬人的軍隊分成了三部分。

  第一部分人數大約6.5萬人,將近四個師的兵力。這四個師將分成以步兵團為單位的作戰單位,部署在整條防線的重點防禦區域。

  剩下的兩部分都是一個師多一點的兵力,他們的任務分別是防守南北兩側以及作為預備部隊隨時投入戰爭。

  將防禦陣地部署完善之後,美國軍隊最大的任務就是快速挖掘戰壕,部署相關的防禦設施了。
    潘興將軍這才有時間和自己的助手聊聊天,順便問問自己的助手對於這場戰爭的看法。

  “喬治,你認為這場戰爭我們還有勝算嗎?”西北方面軍總司令部內,這支軍隊的最高統帥將目光看向了自己的心腹助手喬治,帶著一臉疲憊的詢問道。

  小喬治·史密斯·巴頓沉默了許久,這才將目光看向了潘興:“將軍閣下,您是想聽真話還是假話?”

  “當然是真話了。你這家夥,怎麽幾年不見,反倒還客氣了?”潘興將軍笑著說道。

  在潘興將軍沒有退休之前,喬治就是潘興將軍的助手。擁有獨特思想的喬治一直被潘興將軍重用,也讓這兩個年齡差了幾十歲的家夥之間有著不錯的關系。

  “我認為沒有勝算,將軍閣下。”聽到潘興將軍想讓自己說真話,小喬治·史密斯·巴頓也就沒有絲毫顧慮了,非常直白的說道。

  雖然內心早已經有了這種猜測,但潘興將軍還是不願意接受這樣的結果,追問到:“為什麽會這麽覺得呢?只要我們打贏了這場防禦戰,我認為我們仍然還有勝算。”

  “其實一切早已經結束了,不是嗎?將軍閣下。”小喬治·史密斯·巴頓將目光看向了潘興將軍,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說道:“當加利福尼亞州宣布獨立公投的時候,美國的滅亡就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在之前我們或許有勝算,但在那之後,任何州都能進行獨立公投,這也代表著聯邦政府已經失去了對各州的控制。

  我們或許還能夠拖延一段時間,但這對美國和所有美國人來說並不是好事,因為這樣的負於頑抗只能徒增傷亡。”

  潘興將軍沉默了,他沒有任何理由和話語來反駁自己的助手。

  是的,加利福尼亞州的獨立公投仿佛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一般,讓美國所有州都面臨一個新的選擇,那就是獨立公投來避免戰爭。

  目前的現狀也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如果不是還沒有和聯合軍隊談好條件的話,恐怕美國大半的州都會選擇獨立公投來避免這場徒增傷亡的戰爭。

  就算他們能夠抵抗住澳大拉西亞軍隊的進攻又能如何呢?

  澳大拉西亞已經佔領了西部好幾個州,美國的分裂已經成了既定的現實。

  拖延下去會不會拖垮敵人暫且不提,戰爭地區的美國人民注定承受不了這樣的重擔。

  而且美國方面的戰爭傷亡也不小,目前的傷亡數字早已經突破了十萬人。

  特別在美國上戰場的士兵大多都是新兵的情況下,美國方面的傷亡反而是最多的。

  如此拖延下去,美國政府或許能夠苟延殘喘,但對美國民眾來說就是不亞於經濟危機的又一場打擊了。

  他們這麽做到底是為了什麽呢?只是為了讓美國政府多堅持一段時間嗎?

  但如果不堅持的話,這不就代表著任由自己的國家被敵人侵略嗎?這對於以軍人身份為驕傲的潘興將軍來說是個恥辱,也是絕對不能接受的事情。

  “夠了,喬治。”潘興將軍打斷了喬治還想發言的舉動,直接推翻了這場談話:“作為一名軍人,我不能接受放任敵人侵略自己的國家。不管這場戰爭的結果如何,我都不能背棄作為軍人的榮耀。”

  小喬治·史密斯·巴頓愣了愣神,但看著潘興將軍堅定的模樣,隻好點了點頭不再說什麽。

  小喬治·史密斯·巴頓深切的明白潘興將軍的性格。對於這位傳統固執的將軍來說,既然身穿美利堅合眾國的軍裝,那麽自然要為這身軍裝奉獻自己的一切,哪怕是生命。

  這樣固執的家夥自然不可能是任何人能勸動的,哪怕是頗受潘興將軍賞識的巴頓也不例外。

  值得一提的是,潘興將軍和巴頓的關系曾經差點成為親戚。

  在一戰爆發前,潘興將軍和巴頓的妹妹尼塔熱戀,甚至都發展到要訂婚的地步了。

  在一戰爆發後,兩人約定戰爭結束後就訂婚。雖然戰爭來的快去的也快,但大半年沒有相見的兩人最終還是沒能走到一起,最終成為了普通朋友。

  這也讓巴頓錯失了成為潘興將軍哥哥的機會,尼塔也因此一直單身到現在。

  不過這種小事對於開放的美國人來說並不在意,兩人目前的身份仍然是將軍和下屬。

  雖然潘興將軍的態度很堅決,但他的思想還是被小喬治·史密斯·巴頓影響了。

  結束這場會談的潘興將軍緊皺著眉頭,他已經無法看到美國將來的結局,美國還能繼續延續下去嗎?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