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世間長生仙》63.第63章 寧郃見方道士與指牛為驢
  第63章 寧郃見方道士與指牛為驢

  亦在兩位修士感歎這山頂陣法玄妙的時候。

  時隔三日。

  十二月十九,周縣內。

  雪花從天空中飄落,讓地面的積雪更深。

  而在這日上午。

  張員外風塵仆仆的從外縣回來後,就聽府內的人說,堂少爺前段時日來周縣看自己。

  張員外聽到這事,卻是臉上帶有不喜,看似是因為什麽生氣。

  下人見了,也不敢多言。

  但也有機靈的夥計,趕忙去後院請剛剛睡醒的小少爺。

  他知道老爺只要看到小少爺,那不管為什麽生氣,最後都會沒氣。

  也在機靈夥計去請張少爺的時候。

  張員外是悶氣的走到正堂,又看到了堂中擺著一個模樣不凡的招財瓶。

  也在這時。

  旁邊跟來的管家說道:“瓶子是堂少爺送的。”

  “還送什麽了?有沒有金子?”

  張員外搓了搓有些冷的手,坐在了旁邊的座椅上,上面已經墊好了獸皮毛墊。

  “就一個招財瓶。”管家接過堂外下人送來的茶水。

  再等下人離開。

  他才一邊倒茶,一邊笑望向生悶氣的張員外,仿佛知道老爺為什麽動怒,“老爺是在生堂少爺的氣,氣他這幾年都不回家看看?”

  “氣他不回家?”張員外卻是少有的哼笑道:“我是氣他娶親的大事為何不告知我?

  要不是前些日子在李縣正巧碰到了良文吏,我還不知道他娶了親!”

  “這事我真不知曉。”管家搖搖頭,“但有時衡員外會來咱們府裡做客,我偶爾也會向衡員外打聽一下堂少爺的事。

  衡員外經常跑梁城商道。

  但他也從未說過堂少爺娶親的事,看似堂少爺娶親時沒有告知太多人,也沒有絲毫動靜。

  尤其老爺也知道,堂少爺一家都在梁城裡安置了。

  他家人也從未回過咱們這裡”

  “這事不說了。”張員外忽然打斷了管家的言語,“我弟和弟媳婦早些年就因匪患離世,侄媳婦又沒怎麽來過咱們家,本就不熟。

  如今他們又身在梁城,事務又多,這來往二百裡地,確實有些太趕了。

  也可能..是我侄兒不想讓我專程跑一趟吧。”

  “唉”管家歎息一聲,知道這是老爺再給堂少爺找理由。

  同時還不待他說什麽,就又聽到堂外傳來‘少爺慢點’的喊聲。

  不多時,小少爺就小跑了進來,
  “爹爹回來了!爹爹回來了!”

  張少爺笑跑著,一路撲進了張員外的懷中。

  “方兒醒了!快,讓爹爹看看餓瘦了沒?”張員外是樂呵呵的抱起張少爺,早就把剛才的煩惱事拋到了一邊。

  管家看到老爺高興的模樣後,想說什麽,卻是欲言又止。

  張員外見了,是又和張少爺玩鬧了一會,再用胡子扎了扎他的小臉後,才從堂外喚來一人,把不舍的小少爺帶走。

  等小少爺離去。

  張員外品了一口快放涼的茶,才向管家問道:“是關於方兒的事?”

  “是。”管家先是應了一聲,隨後想了想才道:“堂少爺有意把少爺接到城裡書院,不知老爺的意思是?”

  管家說著,心裡是覺得老爺剛才還氣堂少爺,如今自己又舊事重提,還是有些不妥的。

  但此事關於少爺的前程,還是盡早說出來,讓老爺有時間去考慮。

  因為馬上就要過年,老爺估計喝完這杯茶後,就要開始整理帳本。

  這一整,就不知何時了。

  “接到書院?”張員外聽到這話後卻沉默了幾息,想來想去,卻覺得可以讓自己孩子去。

  因為他已經明顯感覺自己老了,沒法照顧自己孩子一輩子。

  但自己侄兒在梁城內卻如火中天。

  說不得念在同為親族,今後還能伸手幫上自己孩子一把。

  並且等過完這年,自己侄兒才剛滿三十,今後路還長。

  所以完全能讓自己孩子過去,和自己侄兒多接觸接觸,以免今後關系生疏。

  畢竟單看自己侄兒如今的模樣。

  三年中就回來了一次。

  再聽管家言,還是那般急匆匆的飯都不在家吃。

  張員外能想到,將來等自己逝去,這兩家就會徹底斷了聯系。

  說不定真會成了周縣張家,梁城張家。

  所以不如趁著如今還有感情,自己還在,就讓自己孩子過去,把兩家曾經形影不離的關系再續上。

  同樣,張員外如今不想讓張護衛回來,也是看到張護衛如今過的如魚得水,繼而不想拿長輩一詞去壓,硬逼著他耽誤正事回來。

  雖然真能趕回來。

  但萬一弄不好,讓侄兒心裡有了隔閡,那等自己老了逝去後,就真成了兩家老死不相往來了。

  張員外心裡想著,也向著管家道:“我已經五十有三,確實看不了方兒幾年了,不如就先讓他兄長代為看著。

  你也知我妻室,一介婦人,幫不上方兒什麽。”

  “老爺”管家這才反應過來,曾經正值壯年的老爺,如今已經老了。

  但老爺每日來來往往的跑著,讓他心裡還以為老爺像十幾年前一樣正值壯年。

  於是管家之後也避開年齡一事不談,只是問道:“老爺,是年後把小少爺送過去?我記得老爺初五還要去往楊縣,是不是路程上有些趕緊?
  況且這大冷天裡,來往二百裡路,老爺和小少爺的身子?”

  “我這把老骨頭不在乎自己,也得想想娃子。”張員外笑著翻開帳本,“等來年開春吧,你帶上人送小少爺去,我就不去城裡了。

  楊縣的事較多,得我親自去張羅。

  但記得拿些禮品,補上他婚事禮。”

  “哎。”管家應了一聲,看到老爺沒吩咐後,就走到了屋中的暖爐處,稍微撥撥碳火,又把放涼的茶水放上後就離開了。

  張員外看到管家離開,則是起身走到了一面銅鏡前照了照。

  這一看,如今不止是鬢角,兩側的頭髮也白了不少。

  自己確實是老了。

  並且張員外望著那堂內的招財瓶,心裡也想念自家侄兒的。

  但,哪能是長輩去看望?

  說出去就讓人笑話了。

  不僅笑話他,更笑話張護衛。

  張員外心裡給自己找著理由,也是拗著一根筋,就不去梁城。

  而也在張員外稍後開始整理帳目的時候。

  北邊,三萬裡外的趙朝邊境處。

  一家野外客棧內。

  黑熊精正無憂無慮的吃著大肉包子。

  雖然在他看來,這包子不如城裡的好吃,但等往前一行,就是五千裡的無人山林。

  等下次吃新鮮的包子,那還得再等幾日。

  黑熊精念到此事,也往儲物內裝了幾個包子。

  新鮮不新鮮不說,起碼路上是有吃的。

  可也是黑熊精一邊吃著包子,一邊趁人不注意,繼而偷偷裝起來的時候。

  這使得不時經過的小二疑惑,好奇這大漢前前後後都吃了二十多個拳頭大的包子,怎麽如今還沒吃飽?

  難道是習武中人?
  聽說習武中人都很能吃。

  他好奇著也不敢問,怕被打。

  黑熊精看到有人懷疑後也不再裝包子了。

  如今已經裝了十個,路上夠吃了。

  且在儲物內的包子旁邊,還有五塊大小不一的陰石,被他作為冷藏包子之用。

  這些石頭都是他雲遊兩年內收集的。

  再按照每個儲物袋的大小來算,他估摸著道長能做出三千余個儲物。

  但他覺得還是太少。

  又想著既然出來都出來了,不如先湊夠一萬個再說。

  也是想到這裡。

  黑熊精也不知道自己所想的對不對,就忽然向著旁邊路過的小二道:“倘若你做了一個夢,夢裡的客棧外有銅板。

  伱是撿起三千個就走,還是拾夠一萬個?”

  “肯定要撿夠一萬個銅板啊。”小二詫異的看向黑熊精,不知道這位大漢再說什麽胡話,“既然有錢撿,那肯定是要多撿,哪怕是在夢裡,也能夢裡高興那麽一場!”

  他說著,又仔細打量黑熊精,看著這大漢呆呆憨憨的,誤以為是這大漢說漏嘴什麽消息,不由獻媚的笑著詢問道:“大爺,您是不是有什麽發財的門路?發現了什麽金礦?帶小的一程唄!”

  “是有門路。”黑熊精也在小二興奮的神色中點頭。

  但之後黑熊精就笑道:“可我不能告訴你。”

  黑熊精說著,拿出一枚銀子,朝著他口袋裡一放,“之前回我的大學問,為我解了難題,賞你的。”

  言落,黑熊精就利索的離開了。

  隻留下了有些愣然的小二,不知這位客官打的什麽啞謎。

  可又當摸了摸口袋裡的銀子。

  這銀子是實打實真的,不是做夢。

  那這有銀子,還想那麽多幹什麽?
  小二倒也知足常樂,又當聽到客棧裡的其余客官喊他,頓時抹布往肩膀上一搭,再按了按胸口的銀子,高興的喊了一聲‘來了!’後,就向著另一桌跑去。

  而也在黑熊精繼續向北時。

  今日傍晚。

  在數萬裡外。

  方道士和魂修也來到了吳朝的東境邊上。

  “我是第一次來東境。”

  此刻,魂修正望著前方的山林,話語中帶著感慨。

  但看似感慨,實則是想開個話題,想打消一些隨時會見真人的緊張之情。

  不然這般緊張的過去,怕真人不喜。

  “我聽不少道友說過。”方道士也知曉自己這位道友緊張,其實他也緊張,於是也就順勢接話道:“青雲宗就在前方的青雲山脈中。”

  “道友與三位長老皆為術法築基。”魂修默默點頭,又詢問,“等奇石交於真人,真人若無吩咐後,你我去拜訪一番?”
    “青雲宗就不去了。”方道士卻搖搖頭,又把目光看向了正東,“我準備此事落後,去往山下學堂修行。

  等築基圓滿,再去拜會同為術法築基的道友。”

  話落。

  方道士和魂修又對視一眼,又無聲的開始向著正東走。

  等往前再行了幾裡。

  他們本來還想著怎麽尋真人時。

  方道士就發現吳南紀從懷中飄出,又落在了他的手裡。

  且書籍的上方正朝著東邊的方向。

  之後不管他如何走動,都是朝著那裡。

  方道士見此,就知曉吳南紀是在指引他。

  於是一人一魂也不多言,就繼續向東行。

  而也在兩位修士繼續趕路時。

  在翌日清晨。

  相距三千裡的一處小村外。

  寧郃和雲鶴正路過此地。

  本來,是繼續向東。

  但聽到村外南邊有爭吵。

  寧郃和雲鶴倒是閑來無事,又朝著南邊走去。

  同時,距離村子三裡外的一條土路上。

  這裡正有一老漢和一壯漢爭吵。

  又可能是冬天太早,附近也無人看這熱鬧。

  但此刻,壯漢卻滿目通紅,手裡還牽著一頭老牛。

  老牛被強牽著也未傷人分毫,而是‘哞哞’叫著,鼻子被繩環拉的生疼。

  老漢是心疼的一邊用手掌輕扶著老牛,一邊向這漢子喊道:“我沒偷你家的驢!”

  “偷了就是偷了!”漢子是怒火不打一處來,“你偷了我家的驢,我拿你家的老牛抵債,這是天經地義!且也沒虧了你!”

  漢子說著,還指了指村裡,“我家驢子買來是三兩,你這隻老牛最多十三四兩,若是宰了去,一斤十五文,這老牛瘦成這般,除去骨頭,看著還不足六百斤!

  我在你家放了十一兩銀子,隻多不少!”

  “沒偷就是沒偷!”老漢半爬在牛身上,就是不放手,怕這漢子像早上那般跑了。

  因為今天一早他醒來,就發現自家的牛不見了,桌子還有一袋子錢。

  他想著自家的牛被便宜強賣,就跟著牛腳印,追了三裡路,追上了這漢子。

  如今。

  又聽這漢子說他偷驢,要用自家的牛抵償。

  老漢更是生氣,也把這銀袋子一把遞給他,“是你偷牛!要不是偷牛,你為何走那麽早?還偷偷的跑出來!”

  “我不跑,難道等你村裡的人圍我?”漢子是一邊看著村裡,一邊向著老漢反駁,看似認定了是他們村裡人合夥偷的。

  同時也在他們這般爭執不下,銀袋子被來回推搡時。

  寧郃和雲鶴也從遠處走了過來。

  也隨著寧郃走近。

  那漢子見得兩位氣質不凡的先生走來,是高喊一聲道:“兩位先生還請評評理!

  你看,這老漢偷了我驢不說,如今還不讓我走!說我偷了他家的牛!
  這偷東西抵債,不是天經地義的事嗎?
  況且我又沒有少給他錢!

  若是其他不好相與之輩,怕是一文錢都不會給他!”

  “你牽的就是我家的牛!”老漢看到有兩位大先生過來,也像是終於找到人為他出頭一樣,話語中帶有哭聲道:“我念著昨日太晚,好心讓他在我家中落宿..”

  老漢說著,還指了指村子方向,又看向漢子道:“而且昨夜我也喊你了,說聽到了你家驢子叫聲,讓你起來看看,你卻翻身又睡著了。

  我出去院裡的時候,你家驢子就把院門撞開了。

  這黑燈瞎火的,老漢腿腳不便追不上..
  如今你家驢丟了,不去找,還要牽走我家的牛,說賴我,你是欺負我家中無人”

  “哎哎哎,誰欺負你了?”漢子連忙說道:“你要是這樣說,我可就報官了!咱們一起去找縣老爺評評理!
  看看是不是你村裡合起夥來偷了我的驢!”

  話落,漢子還是要牽牛,就認定這老漢欺負他是外鄉人,繼而想訛他。

  這樣類似訛人的事,他碰到過不少次。

  所以多說無益,還是早點走為好,省得村裡的同夥過來,把他給按在這裡。

  誰知老漢則是抓著漢子的衣服死活不放。

  漢子雖然想走,心裡也氣這老漢訛他,但看著老漢一把年齡了,還是心軟,怕猛然一推把老漢摔出個好歹。

  就這樣他們兩人一直僵著。

  而寧郃聽到兩人話語,則是把目光望向了四裡外的林中。

  林中正有一隻毛驢。

  靈識掃過,寧郃看到那頭驢腿上掉了不少毛,應該是晚上被黃鼠狼咬了一口,受到驚嚇,所以才跑到了這裡。

  同樣,雲鶴靈識一掃,也見到了那驢,亦知這漢子和老漢都不壞,但相互之間是誤會了。

  一時間雲鶴向著寧郃傳音道:“道友,我去牽驢,你看著這兩位,莫要因為一場誤會,真出了事。”

  寧郃聽到,卻是攔著了雲鶴,又在那老漢與漢子的疑惑中,走到牛的前方,向著漢子問道:“你瞧這是牛,還是你家的驢?”

  “這分明是他家的牛..”漢子下意識回道。

  只是他這句話還沒說完。

  他卻看到他手裡的牛繩不知何時變成了指頭粗細的熟悉麻繩。

  眼前的牛,也變成了他家的驢子。

  老漢則是看到自己手裡拿著牛繩,老牛正衝著自己‘哞哞’的叫。

  兩人看到這神異的一幕,是心裡一驚,又急忙向著那兩位先生望去,卻發現那兩位先生早已不知何時消失!

  “之前..這是有兩位先生?”老漢愣愣的向著漢子詢問。

  漢子也是愣愣的點頭。

  隨後他們兩人像是反應過來什麽一樣,齊齊的向著前方跪拜,口裡呼著神仙顯靈。

  而在三裡外。

  寧郃和雲鶴又回到了之前偏移的土路,繼續向著東走。

  只是走著走著,雲鶴回想之前一事,卻不由讚歎道:“見一葉而知深秋,窺一斑而見全豹,之前見道友借土行與風行,卻化為了玄妙的搬運挪移之法。

  若是一小山在道友身前,怕是短息內也能移上數裡。”

  他說到這裡,更是感歎,“道友雖然未有法令,卻能行這天地之法的妙術。

  我所觀諸位山神、江神,天地法令中的搬山、填海,也不過道友這般。”

  雲鶴說著,也是感覺自己想要搬起山峰移動,也是要費不少功夫,渾然沒有寧道友這般風輕雲淡的輕松愜意。

  他知道這除了寧道友的法力本身就雄厚以外,更多的是對於天地之法的感悟,也即是各種天生行屬。

  而神官本身有法令在身。

  如山神若要移山,那說是自身法力,不如說是借用天地之力的土行。

  河神移河道,亦是這般借用水行。

  但寧郃是全靠自身對於術法的理解。

  這也讓雲鶴一時感悟萬千。

  不是神官,卻行了天地法令的玄術。

  這可比借天法開物更加離奇。

  因為法令中的術法,被修行界的眾修士們名為‘神通之術’。

  神,是神官。

  通,則是貫通天地之術。

  而也在兩人討論著天地之術時。

  同時在數十裡外。

  方道士和魂修按照吳南紀的指引,也逐漸來到了這座小村前。

  再掠過兩位把手言歡的漢子和老人。

  等他們急行來到到四裡外,就看到前方正在悠然走著的寧郃與另外一名老道人。

  他們雖然不知道這位老道人是誰,但當看到寧郃的時候,是趕忙齊齊上前一禮,
  “見過真人!”

  他們行禮間也向著另一位道人恭敬道:“見過前輩!”

  “多年未見。”寧郃點頭回禮,看到他們不知雲鶴,便言道:“這位是雲鶴真人。”

  ‘傳聞中的雲鶴真人?’

  ‘真人怎麽會和雲鶴前輩同遊?’

  他們得知雲鶴的身份後一愣,但好奇歸好奇,還是再次向著雲鶴真人一禮。

  雲鶴亦是和藹的回禮。

  等禮落,雲鶴真人先是看了看魂修,又看了看手中拿有吳南紀的方道士,倒是想起了寧道友之前給他的弟子見面禮。

  正巧,今日見得了寧道友的一位弟子,還有這弟子的好友,卻是可以先還一些情禮。

  雲鶴思索瞬息,就向方道士言道:“你有寧道友所傳妙法,而我擁有之物,也無一物能比上吳南紀。”

  雲鶴說著,不理受寵若驚的方道士,又看向了還不明所以的魂修,“但前些年遊歷南洲,遇見一位幻化元嬰的老城隍。

  他為陰煞築基,我與他長談月余,倒是有些習練陰煞之法的心得感悟。”

  言落,雲鶴從儲物內拿出十五頁白紙,還有一瓶散發幽香的墨水。

  下一刻,墨水從瓶內湧出百滴,落於這十五頁白紙之上,化成了一本附法手書,又交到了愣然的魂修手中。

  ‘真人是賜我術法心得’魂修此刻才知曉真人是要做什麽,也知曉自己是沾了方道友的便宜。

  或者說,是因為前來拜會寧真人,才得了這段緣法。

  心裡更是深知,若不是方道友身為寧真人的弟子,估計他這般築基小修士,是一輩子都難見真人當面。

  一時間他回過神來後,沒有先去看這真人妙法,而是向著三人道謝。

  也是此刻。

  或許是寧郃清淨的氣質。

  他心中面見真人的緊張也在一點點的消失。

  雲鶴看到魂修先行禮,並且絲毫沒去看手書,是樂的開懷大笑,覺得這小魂修挺有趣,心思也清淨。

  方道士看到道兄向自己道謝,是連連擺手,一副無奈的樣子。

  寧郃卻攔著了魂修的禮,又看向了方道士手中的書籍,一眼就看出其內有邪妖之魄。

  於是,方道士行了一弟子禮,剛雙手舉起吳南紀,想要詢問著魂魄要如何時。

  寧郃便言道:“我與梁府君有舊,等你回去時,把此妖交於梁城陰司即可。”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