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世間長生仙》62.第62章 困在書界的妖魂與大揚山所留的緣
  第62章 困在書界的妖魂與大揚山所留的緣法
  亦在方道士與魂修向東行的時候。

  在吳南紀內的書界中。

  不同於外界的嚴寒。

  此刻書界內鳥語花香,正逢初春。

  只是在梁城外的官道上,如今的邪妖蒼鷹睜開眼睛,當看到自己站在城外,又看到這熟悉的一幕後,卻是心下怒火中燒。

  “不知前輩這般為難我一小小妖修,到底是何用意?”

  他環顧四周,朝著遠處天空大喊。

  只是話語中看似是憤怒,實則更多的是一種莫名的恐懼。

  因為他此刻的所在之地與雙眼所看的這一切,這熟悉的開頭一幕,他隱約記得自己已經經歷了不下百次。

  可每次都這般循環,好似一直都打不破。

  只要他在這個怪異的小天地內身死,就會回到這個原點,回到這個初春季節的梁城外。

  且如果他沒有猜錯的話,最多再有百息,前方的梁城陰司內就會來人,把自己押入陰司。

  之後用不了多久,自己就會失去全部記憶,然後融入這怪異的世界,直到身死回到原點。

  也只有回到原點的這一刻,他才有二百息的神魂清明,能回想起之前的模糊事跡。

  他這般想著,也沒有試著逃,反而坐在地上等待陰司的到來。

  皆因他嘗試過不少次,每次都逃不開那陰司的追捕。

  並且逃的話,刑還會加重。

  特別是這個詭異的小天地中一切都那麽真實,他可不想受那逃跑後的魚鱗剮刑。

  神魂被凌遲的滋味,他不想再嘗試第二遍。

  也在他等待間。

  果不其然,百息過後,他就看到前方城外行來一位面色嚴肅的武判。

  這武判手持法令枷鎖,境界為築基圓滿,一身術法深不可測。

  只要他敢跑,那枷鎖就會頃刻間扣在他的身上。

  同時,武判來至蒼鷹身前,上下打量一番,便直言道:“我觀你血煞遍布,是你跟我去司內,還是讓我動手?”

  蒼鷹不多言,直接自封法力,跟著武判前去陰司。

  這樣也能省下被抽去靈海之苦。

  下一刻。

  蒼鷹就被綁在了一口油鍋前。

  再望著鍋中的沸騰黑油。

  蒼鷹把眼睛一閉,知道自己只要一進這油鍋,就會忘記自己身在一個虛幻的小天地。

  但相較於百日的神魂魚鱗剮,這短短幾息的油鍋烹炸算是好的了。

  武判看到蒼鷹不反抗,也沒有多言,就一把將他按進油鍋內。

  下一刻伴隨著‘劈啪’的悶響聲中,蒼鷹感受著這真實的痛覺,皮肉被翻炸的灼燒撕裂感,頓時也痛呼出聲。

  黑油又倒灌在他的口中,讓他不多時就失去了意識。

  不知過了多久醒來。

  他就發現自己如今正在一處陰司牢獄內。

  這牢獄和人間的衙門地牢相似,但周圍卻沒有巡邏的差役獄卒,反而是一條條泛著灰光的鏈鎖。

  這鏈鎖封著了所有牢門,又深扎於地底。

  這裡是一處陰煞封靈大陣。

  蒼鷹看到這一幕時,也忘了自己是外朝之士,更忘記了自己身處書界,反而隻記得自己是來往梁城時不慎,於是被陰司抓到了。

  也在他回憶過往的時候。

  四周的牢房內還有窸窸窣窣的聲音。

  蒼鷹借著空中飄蕩的陰火望去,看到牢內有皮開肉綻的人族修士,亦有斷去四肢的魂修。

  自己則是被煞油燒去了肉身。

  但又朝左前方望去,在這側牢道的盡頭,自己的皮囊正在一面牆上掛著。

  兩位肥頭大耳的陰差正在割肉下酒。

  蒼鷹眼睜睜的看著那刮刀在大腿上割著,僅僅一兩息,就多了一個碗大的坑洞。

  “爾敢!”蒼鷹大怒,引得兩位陰差望來。

  在這一刻,蒼鷹看著遠處兩位陰差手中的刮刀,滿嘴的黑血,想到自己只是階下囚之後,又忽然醒悟,跪地連連求饒。

  但兩位陰差卻拿著刮刀走來。

  “兩位道友..”

  這時,旁邊的牢房中傳來一聲呼喊,讓兩位氣勢洶洶的陰差停下了腳步。

  一隻人高的貂鼠從角落裡出來,隔著陰木所做的柵欄,一邊指了指求饒的蒼鷹,一邊向著過道上的陰差道:“這位道友我認識,還請行個方便。”

  “好。”兩位陰差點頭,又回去盡頭把皮囊取下。

  再從嘴裡吐出嚼爛的肉塊,朝割掉的大腿坑洞上一糊,就隔著柵欄遞還給了妖修。

  妖修連忙道謝,又鑽進皮囊。

  幾息過去,這皮囊動了動,就站了起來。

  腿上的肉卻又掉了下去。

  貂鼠看到這一幕,是哈哈大笑,惹得蒼鷹怒目望去。

  “不就是笑了幾聲。”貂鼠望著他忘恩負義的目光,反而老神在在道:“若是沒我,你今日魂魄也得進那陰差肚裡。”

  “那還真是多謝道友了。”蒼鷹眼中的仇恨一閃即逝,隻記得他那般嘲笑。

  貂鼠卻未在意,反而向他詢問道:“我觀道友也是我輩築基之修,怎麽也落得這小小陰司手裡?”

  “前幾日重傷不慎,才被那武判擒到。”蒼鷹回想起了一些事,卻忽然忘記了之前仇恨,反而連連歎息,“否則以我蒼鷹族的禦風之法,那武判怎能擒到我?”

  “我早有耳聞蒼鷹族的禦風術!”貂鼠大喜,“如今有了道友相助,那伱我倒是有逃出這陰司的方法!”

  “逃出陰司?”蒼鷹好奇道:“怎麽個逃出之法?”

  “這全需道友。”貂鼠毫無隱瞞,“我用築基之法賄賂了這兩位陰差,得知再有三日,城隍和文武判官要外出陰司一行。

  到時這陰司內只有陰差把守。

  而我會讓收我法的這兩位陰差打開道友的牢獄,讓道友避開法陣的追捕,逃出這陰司!”

  “你為何幫我?”蒼鷹卻天生多疑,不相信這貂鼠有這麽好心。

  貂鼠看到蒼鷹懷疑,頓時吱吱笑道:“實不相瞞,我乃貂鼠大王的手下先鋒將!名逃得出先鋒!
  我家妖王乃是金丹大修士!
  到時道友逃出去,還請去往旬城,請妖王救我!”

  “原來道友是妖王前輩的山中將領!”蒼鷹慌忙抱拳,心裡也想找個金丹靠山,更想逃出這陰司,於是便承諾道:“道友放心,等我逃出去後,必然會請妖王前輩!
  之後也需道友在妖王前輩面前多多美言幾句,讓我歸於妖王麾下效力!”

  “小事小事。”貂鼠擺擺手,又頗有感歎道:“我前幾日不慎,我才被這小小陰司擒來。但今日見到了道友,才知曉這是一種緣分。

  於此道友盡管放心,等得此事結落後,我定然會為道友引薦妖王。”

  “甚好甚好!”蒼鷹好似找到知己,也開始和貂鼠稱兄道弟。

  這般不知不覺三日時間過去。

  這一日上午,府君等神官果然出遊。

  一時陰司內的戒備大空。

  那陰差也如約來到蒼鷹的牢房前,把蒼鷹的牢房門打開。

  打開後。

  兩位陰差又有些後悔的言道:“道友若是出去,可就難回頭了。”

  同時,貂鼠是向著蒼鷹一抱拳,“就全靠道友了!”

  蒼鷹看到逃出之機就在眼前,又想起之前的食肉之恨,頓時先吞了這兩位陰差,又以禦風之術避開了法陣內延伸的鎖鏈追捕。

  等逃出了陰司,他就向著旬城方向趕去。

  誰知路上碰上了一個一手拿著饅頭,一手拿著紙錢的陰魂。

  陰魂看到蒼鷹,便言道:“在下見道友渾身沾滿血煞與陰煞,是從陰司內逃出來的?難道不怕被陰司抓回去?
  在下見道友修行不易。

  而在下與坪城陰司有舊。

  若是道友有心悔改,受剩余之刑,在下倒是能在府君面前言說一二,免去那剮刑。”

  “和陰司有舊?”蒼鷹停下腳步,“你要告密?”

  陰魂沒有說話,只是拱了拱手,準備離開,不想多管閑事。

  蒼鷹卻一掌攜著妖風探去,把陰魂攪的魂魄四散,又吞入腹中滅口,以免消息走漏。

  殺完了陰魂,蒼鷹再次啟程。

  寥寥幾息過去,眼前就出現了一座天然靈陣,靈陣內就是旬城。

  此刻。

  一隻小山高的貂鼠正在靈陣前觀望,又長長一歎道:“兩千年前我大滅陰司,之後從陰司逃出去,煉了整個旬城,布下了妖煞鬼蜮。

  只是之後和一道人鬥法,我重傷遠遁。

  沒曾想,那道人竟然把我這鬼蜮抹去,又布上了一座奇陣。

  看來這旬城難進,靈陣又克我術法。
    如今,退時尚且不晚。”

  “妖王大人乃金丹大修,為何要退?”蒼鷹聽聞後趕來,又一副馬首是瞻的樣子,連忙跪拜道:“小妖卓仰峰,拜見大王!”

  妖王轉身看向蒼鷹,這才說起自己的名字,“我乃四不勸妖王,你所來何事?”

  “小妖是從梁城陰司遁出。”蒼鷹抬頭恭維道:“受大王的將領所托,特此前來報信,解救尚在牢中的貂鼠將軍!”

  “好!”妖王大笑出聲,抓起蒼鷹就走。

  只是等騰雲至梁城上空。

  妖王肚子內卻傳出‘咕嚕咕嚕’的聲音。

  一時間妖王把目光看向了掌中的蒼鷹,“本王餓了,等會又有一場大戰,不知道友能否讓我吃了你的心肝,好救我家兄弟。”

  “大王!”蒼鷹聽到這一言,是嚇得亡魂皆冒。

  且逃又逃不出去,只剩在空中連連做起求饒的樣子。

  妖王見得這一幕,更是大笑起來,又刻意點醒道:“道友這般幾回了?殺陰差、食魂修靈,怎麽你吃他人心肝就可,我卻不能吃你的心肝?”

  “幾回?”蒼鷹一愣,隨後發現自己不是在空中,而是在一開始的梁城外。

  林邊的花香飄蕩中,他的記憶也全部湧來,讓他知曉了所發生的一切。

  知曉這裡還是小天地,也知曉什麽陰司一行都是假的。

  同時,妖王也望向恍然的蒼鷹,“待我抹了道友此番輪回的記憶,道友還能試這獨闖陰司之行。

  豈不快哉?妙哉?
  我見道友這些時日中可是高興的緊,每日都期望著逃出這陰司。

  且等到了東境,出了書界,到了梁城陰司內,道友也能見得我正身之像。

  我此身就是按那貂鼠所化。

  屆時道友見了我正身,可要好生親近親近,也商量商量那逃出之法。”

  “親近親近?”蒼鷹面對這重複不知多少遍的刑獄,早知求饒無用,一時滿目殺氣騰騰,對這四不勸妖王的恨意已然入骨!

  若是他有一天逃出去,且金丹大成那日。

  就算對付不了真人的寶物。

  他也必然要去那梁城陰司,大鬧司內刑獄,殺了這四不勸貂鼠的正身泄憤!

  哪怕是殺這正身無用,他也要出這心口惡氣!
  而四不勸妖王看到蒼鷹經歷七百六十五次輪回,還依然這般殺意不減,倒是一股妖風扇去,又一次清了他的記憶,讓他再一次輪回。

  看似是折磨。

  實則四不勸妖王在救他,想讓他從惡中醒悟。

  這樣等到了東境那邊,再等進了梁城陰司內,也能少受幾年刑,余生中還有機會出來看看千年後的天日。

  說不得在陰司內見得貂鼠,還能一同感化相勸,讓那貂鼠也有活著的機會出來。

  但以目前所見,瞧這煞氣遍布的樣子,妖王覺得這蒼鷹十成十的要余生受刑了。

  可是蒼鷹卻不知書靈的良苦心思。

  等如今他再一次蘇醒後,又一次被陰司抓住後,再等記憶失去時。

  他依然是滿懷希望的和那貂鼠商量著逃出陰司一事,而不是好好受刑。

  就這般,一直循環。

  且也在蒼鷹於書界中繼續籌劃逃出陰司時。

  時隔半月。

  寒風吹拂中。

  在大揚城的南道上。

  正有一位和藹老修士和一位冷漠的高瘦修士經過此地。

  而他們正是曾經告知方道士山下學堂的兩人,也是點醒方道士平凡心的人。

  包括山下學堂一開始的名聲能那麽早傳出去,也是兩人在六朝雲遊中言說。

  且如今他們雲遊三年回來,又經過這段時間的遊歷,也徹底穩固了練氣大成境界。

  亦是想回學堂一番,踏入練氣圓滿。

  不過等來至大揚城外的時候,他們還是不約而同的向著方道士所在的山峰行去,想去看一看曾經的這位小道友。

  但不是讓這位小道友還恩,也覺得那位小道友還不了恩。

  如今過去,就是單純的想要見一見,看看這位小道友有沒有修煉上的難題。

  他們覺得自己還是能講解一二的。

  因為他們記得當時離開吳朝的時候,那位小道友才堪堪踏入練氣。

  “一隔多年不見。”

  此刻,老修士一邊朝三裡外的山峰走著,一邊也向著旁邊的高瘦修士道:“也不知這位小道友如何了。”

  “可能去了學堂。”高瘦修士回了一句,隨後就沒音了。

  “或許是吧。”老修士是早已習慣高瘦修士的言辭簡練,隨即又自顧自的看向了路邊的一棵大棗樹,

  “我還記得當初咱們從山下學堂離開的時候,這裡的這棵樹只有半丈多高。”

  老修士說著,又仰頭看了看大棗樹,“雖然正值冬至,樹葉凋落,但剩下的不少樹枝卻都有半丈多長。

  咱們離去的時日不短了。”

  “嗯,再有兩月便三年。”高瘦修士也看了看棗樹,上面的棗子已經被摘完了。

  老修士則是又圍繞棗樹打量一圈,從腰側取下水囊,把今早裝來的溪水澆灌在樹下。

  高瘦修士見了,也走來把水囊解下,遞給了老修士。

  他水囊中的水也是普通的溪水。

  兩人就是單純的觸景生情,想澆一澆樹而已。

  等澆完數,兩人也不言語,繼續向前走。

  就這般兩人不時走走停停,又在途中聽聞水聲,在一處小溪旁重新灌滿了水囊。

  再從懷內拿出大揚城內買來的油酥燒餅。

  尋了一塊大青石坐在上面。

  喝一口溪水,吃一口燒餅,閑來聊上幾句。

  話語中有天南地北的六朝傳聞,也有民間裡所見的一些趣事。

  等餅子吃完。

  兩人把掉的餅沫撿了撿,喂給溪水內的幾條小魚後,繼續向前走。

  前方的山峰已經不遠了。

  只是等他們抱著找道友閑聊的心思,剛走到山下,卻發現此地早已沒了靈氣。

  且去往山峰的台階上多是塵土,明顯是此地已經許久沒來人了。

  “難道那位道友一直在學堂?”老修士疑惑,“不該,不該啊,學堂離大揚城很近,且觀那道友心性內斂,不像是喜歡遠遊之人。

  怎會多年來不回自己福地?更讓自己一手布置的福地荒廢?

  當時可是看他愛惜的很。

  難道是這位道友出事了?”

  他說到這裡,先是瞭望來時的方向,又看了看充滿暮氣的山峰,“不該如此啊,此地乃大揚城地界,大揚城府君道行高深,應該沒有邪物趕來作祟才是
  或許是修煉上出了差錯?才把府邸荒廢了?

  否則怎會一片暮氣?”

  “走。”高瘦修士簡練一言,就直接向著山上行去,手裡也拿出了一件附法短劍。

  同是修道中人,且有一面之緣,既然此時遇到這離奇事,那怎能當做沒看見?
  老修士也施展術法跟上,又為保險起見,拿出了懷中珍藏的附法符咒。

  畢竟最近有不少外朝修士前來吳朝,那誰知有沒有邪修在此?
  只是等他們小心的登上山峰後,映入眼中的不是邪修,也不是昏迷或早已身死的道友。

  相反,映入眼中的是濃厚的靈氣。

  這靈氣好似聚集已久,都隱隱形成了一層水霧,又籠罩峰頂,讓絲毫氣息沒有散去,所以才形成了這般暮氣。

  且在這肉眼可見的雲霧之中,他們還看到一塊岩石上有一行奪目的水青色字跡。

  這氣息和那位道友相似,上其言‘寧郃真人手書,於吳南紀留’

  仔細望去,字跡上還有些淺淺的神魂印記,讓他們知曉了這位道友是受真人之物的指點,才布下了這座玄妙的先天奇陣。

  也知曉了來者便是有緣,皆可在此修煉。

  ‘這手書有靈?那是法器,還是?’

  他們感知到這印記後卻是好奇、不解,更驚訝於那位小道友被寧真人賜過緣法。

  可是他們不知道的是,如今的這位小道友卻早已築基。

  且方道士也未忘記之前的恩,也一直想著回報一些術法感悟給這兩位修士。

  可惜方道士找尋他們無果。

  但今日此刻,這兩位修士卻沒念得善緣回報,反而是怕方道士出事,趕忙前往山上探查。

  誰知這般一上山來。

  這築基回恩的緣法卻應在了這先天陣法之上。

  只是方道士若是得知,卻只會覺得這是兩位道友走遍六朝,傳山下學堂名的回禮。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