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世間長生仙》64.第64章 終成化神 五洲真相?修真?修仙!
  第64章 終成化神 五洲真相?修真?修仙!

  “是!”

  方道士抱拳,未有多問。

  同時他也拿出了懷中的奇石,

  “真人,此物是晚輩在豐朝所得..”

  他說著,亦是把自己與邪妖的恩怨糾紛,還有那位河底金丹前輩的事情都仔細道來。

  雲鶴聽聞,是好奇的打量著這塊石頭,覺得此物也有些怪異。

  既然能神異的鎖定氣息,可又算不上寧道友所言的法寶一列。

  天生奇物,確實是稀奇。

  因為物是普通的,但其上的法卻離奇。

  畢竟雲鶴也是元嬰之後,才能感知到千裡內的氣機。

  且這氣機,還得是與他有緣法。

  如洪修士撿到石頭、又扔掉的瞬間,這緣法應上後,他才會知曉了。

  如果洪修士一直拿著,他又不去刻意查找,則會感知不到。

  而方道士說完這些,就把奇石捧給了寧郃。

  寧郃接過奇石,片刻看清其內的小陣法之後,倒是覺得此物自己可以嘗試煉製。

  於是。

  寧郃就看向眾人道:“此物有些妙用,待我煉製成型之後,再與諸位言說。”

  言落,寧郃又看向了方道士和魂修,“歷山神已雲遊遠去,若是你二人無事,便去山下學堂教術吧。”

  “是!”方道士和魂修應聲,又當看到兩位真人沒有吩咐後,便行禮遠去。

  等二人離開。

  雲鶴是看了看石頭,又看了看寧郃,“道友是要煉製何物?”

  寧郃則是一心二用,一邊仔細推演其內天地的小陣法,一邊向著雲鶴道:“我有一法,可讓人的魂魄分離出來一些,寄存於一物。

  此物再用靈火點燃,若火在,則是證明此人尚在。

  若是火滅,則是證明人已逝。

  若是此物能成。

  陰司內可設萬萬靈牌,記生人之火。

  若是人逝,火滅,便可根據靈牌氣息,去往生人逝去之處,以免生人魂魄被烈日侵蝕。”

  “這是何法?”雲鶴聞所未聞。

  寧郃聽到詢問,則是示意等此物煉成再言。

  而也在寧郃推算這塊石頭的時候。

  在五千裡的旬城內。

  城西角落的一家武行外。

  伴隨著附近街道上不時響起的鞭炮聲。

  江湖第二高手衡大俠,正帶著五名徒弟遊歷至此,一同觀望著這家看上去稀松平常的武行。

  一眼望去。

  門前也無人,只有不時的教拳聲從裡面傳來,讓人知曉這武行尚在經營。

  反正怎麽看,都像是一副要關門的樣子。

  但或許別人不知道。

  可衡大俠卻知道這家武行是向大俠的大兒子所經營。

  不過他孩子不摻和江湖事。

  且告誡過進門的弟子,‘出此門者,惡意惹事者,與本門再無瓜葛’

  如若同意這行規,就可以拜入。

  不同意的話,還請另請高明。

  這些話,這些事,基本上旬城的人都知道。

  這就是向大俠孩子的處世之道,也是向大俠教他的。

  所以也是這有點‘趕人’的話,‘不護短’的話,讓武行的生意一落千丈。

  尤其也是回想到這些。

  如今看似又年輕一些的衡大俠,還向著旁邊的五位弟子道:“雖然向少俠的武行門規嚴厲,少了一些人情,也無尋常門派那般護短,但也免去了不少江湖事。”

  “是啊師父。”旁邊的一位弟子點頭,也曾聽說過這些,“雖然免去不了所有,甚至還有人想要來武行找事。

  但當聽到向大俠的名號,卻又把剩下的事擋了。

  這一來一去,向少俠雖然開了一家武行,教出了不少有內力的弟子,但十年來卻未沾上任何江湖事。

  這倒也成了江湖上的一件怪事。”

  他說著,還和另外幾位師兄弟嘖嘖稱奇。

  衡大俠看到後卻是搖搖頭,感覺他們會錯了意。

  但或許是經過歷山尋仙一事。

  衡大俠如今脾氣也好了許多,當此刻看到他們不懂自己意思時,還多言解釋道:“為師不是讓你們閑聊稱奇,而是想要告訴你等,伱等要想少一些事,必須要自身的武力高深。

  不然,這家武行後面若不是有向大俠坐鎮,怕是也免不了江湖上的麻煩。”

  話落。

  衡大俠看到這武行半天還未有人來接引客人後,就直直向著裡面走,也不理會眾弟子的恍然大悟。

  等走進裡面,或許是早飯的點還未過。

  如今空氣中除了傳來教拳聲以外,還飄來了一些飯菜香味。

  也是此刻。

  伴隨著衡大俠等人走進前院內。

  前院才有一個拿著湯杓的胖大廚出來,招呼著幾人進去吃飯,“快,飯還熱著!天太冷了,別讓再放涼了!”

  他說著,完全是把年輕些的衡大俠,還有這五位小高手,當成了他家武行內的學徒。

  反正在他想來,自己武行來來回回的。

  每天總是有人聽聞向大俠的名聲後前來拜師。

  等來到這裡,發現不是向大俠教拳,又聽聞這些別扭的門規後,拔腳就走。

  這一天下來,總是有人來,也總是有人走。

  他早就記不清誰是誰了。

  反正來者就是客,也不差這頓飯錢,就當結個善緣。

  衡大俠倒是抱抱拳,也沒有去吃飯,而是稍微打聽了一下後院練功場後,就帶著五名弟子前往。

  等來到後院,這裡倒是熱鬧了一些。

  練功場上有三十二位弟子,還有一位內力小成的武師在教拳。

  武師看到衡大俠等人過來,則是點點頭,示意這幾位前來拜師的新學徒先等等後,繼續教拳。

  衡大俠也沒有解釋,也沒有被怠慢的樣子,就和弟子在一旁看著。

  因為這武師教的,正是向大俠的向家內力綱要,並且沒有絲毫藏私。

  這裡規矩雖多,但教的卻是真武功。

  只是那些求學的弟子不知,浪費了這大好機緣。

  “內功是基,其次是武。”武師此刻也在講解心得,講的非常之細。

  衡大俠也不言語,只是閉目在一旁聽,對照著自己一路來的所得。

  他一路上拜會了十五位高手,已經匯集了七十五本內功秘術。

  此刻他是在聽向家之術。

  等聽完了武師講的這些,又聽到了武師走來的腳步聲。

  他才睜開眼睛,眼眸上金光閃現瞬息,看向了忽然止步的武師。

  ‘他眼睛裡有金光?’武師驚異,卻又以為自己看花了眼。

  衡大俠則是問道:“你在向家多久了?”

  “十五年。”武師也未隱瞞,因為很多人都知曉。

  衡大俠再問,“你和向凌是師徒?”

  “你”武師越發好奇這新學徒的問題挺多。

  自己還沒問,他倒是先問上了?

  但為了讓自家生意好些,他還是耐心回道:“是我二叔。”

  衡大俠聽到回答,又看此人神色端正,之前的又未有藏私,便看向了其中一位徒弟。

  徒弟從懷裡拿出一本武學大綱,交給了武師。

  既然是一家人,那就放心了。

  衡大俠也不想去往向府,見那位老仇人。

  做完這些。

  衡大俠就瀟灑離去。

  接下來,就是去往吳江楚縣,窺那一線先天之謎。

  因為他如今已經是後天圓滿。

  也拜會了五十年來,江湖上的所有前十高手。

  可惜自從圓滿之後,那位南關少俠未見。

  而隨著時間過去。

  第七日的中午。

  在東境林邊的一處破舊亭子內。

  一壺茶水溫上。
    寧郃一邊望著掌中的靈牌,一邊品著杯中的茶水。

  此物已經煉好。

  是尋常的木頭所煉,其內刻有陣法。

  但用時需要拿靈石作為燈芯,放於靈牌之上點燃。

  一人一生下來,大約需要半塊下品靈石。

  是比較消耗靈石的。

  同時,雲鶴也看了看才煉好的靈牌,卻沒有第一時間去問此物,而是讚歎起這茶葉,“吳朝內的青山茶果然清甜,讓小道百品不厭。”

  雲鶴說到這裡,又看向細細品茶的寧郃,說出了幾月前聊過的事,“道友那友人是在梁城?你我幾時去回禮?

  順道再去往梁城陰司,試試這靈牌?”

  “嗯,大年初四。”寧郃看雲鶴喜歡品青山茶,就拿起茶壺,想把最後的茶水倒在雲鶴杯中。

  雲鶴則是笑看寧道友斟茶,又盤算著壺裡的茶水,當斟了半杯後,就拿開了杯子。

  寧郃見狀,也沒有多言,就把剩下的一半倒進自己杯中。

  一敬茶,兩人望著亭外的落雪,細細品著。

  等這半杯茶落。

  兩人相視一笑。

  既然茶品完了,也該回去了。

  但走道路上。

  又看寧郃從頭到尾不說這靈牌的事。

  雲鶴還是忍不住問道:“道友煉得此妙法,為何不言?”

  “小術而已。”寧郃卻是搖搖頭。

  ‘小術..’雲鶴卻感無奈。

  這般奇妙術法還是小術?

  那這位寧道友到底還有多少妙法沒拿出手?

  雲鶴心裡想著,又看了看風淡雲輕的寧郃。

  這幾月雲遊下來,他每次都能發現這位道友有新的術法出現,還是數千年來他不曾聽聞的妙術。

  好像這位道友天生就是為修行而來。

  寧郃看到雲鶴好奇看著自己,則是把靈牌交予他手,“也是觀得奇石,才有了此術的雛形。

  若是無奇石,我也無此物之想。

  且此靈牌需靈石為引,以梁城六百萬百姓來說。

  百年下來,就是三百五十萬顆靈石。”

  “靈石易尋。”雲鶴搖搖頭,隨手就從儲物內拿出了七十六塊極品靈石。

  這還是他偶爾贈給他人後剩下的。

  否則千年下來早有三千之數。

  因為五洲上的修士雖然有九千萬之多,但對於方圓億萬裡的五洲來說,資源還是很豐富的。

  單見方道士與魂修能在一處荒涼山脈內發現極品靈石。

  又見那幾位尋神筆的修士,輕易的說出拿極品靈石來作為承諾交換條件,就知五洲內的靈石資源甚廣。

  這廣到,剛踏入練氣的修士看到低品靈石山脈,也只會看看其中有沒有匯聚中品。

  若是無中品,這位練氣修士都不會多看低品一眼。

  反而是做個標記,讓這靈脈慢慢養成,看看將來會不會出中品。

  畢竟對於修士來說,吸收低品,還不如找個靈氣匯聚的風景之地。

  那裡的靈氣都比低品高。

  又對築基圓滿的修士而言,他們如今不重自身靈氣底蘊,而是注重修心,更不需靈石。

  這就導致靈石更多是對未築基圓滿的修士有用。

  金丹修士是可需,也不可需。

  久而久之,靈石就無用了。

  低品,是更無用。

  同樣。

  雲鶴想著才入修真界沒多久的寧道友可能不太知曉這些,於是也把這些常識和寧郃說了說。

  而寧郃聽到這些,聽完了靈石的講解,卻沒有多言什麽。

  但經此一事,還有這些年來的過往。

  寧郃卻對所有人的境界都起了疑心。

  皆因這練氣、築基、金丹、元嬰,或許不是眾修士所言的那般。

  因為尋常的修行,哪有築基便開始修心?
  金丹就要堪破生死玄關?

  元嬰還要神魂圓滿,感悟天地?
  還有所有大境界突破後,為何所有小境界都沒有阻礙?
  若是自己一人,那還可以說是自己天賦異稟。

  但全天下的修士都是這般,那就奇怪了。

  並且也是想到這裡。

  寧郃忽然覺得五洲大陸上的修士可能不是傳統的修得真我,而是一開始便是感悟天地的問道尋仙!

  所以築基圓滿後就不需要靈石突破。

  所有大境界突破後,只要心無惰念,也能很短時間到圓滿。

  畢竟自身的心境、道境早就修上去了,剩下的自然是水到渠成。

  這樣想來,他們的境界說法也有些不太妥。

  寧郃想到此處,向著雲鶴問道:“道友可曾聽聞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練神返虛一說?
  這是一位道家前輩所言,在下有幸聽聞。”

  “這何解?”雲鶴好奇,根本未曾聽過。

  但仔細品來,卻又感覺和五洲中的修士境界隱隱相合。

  若是如此,他是歸於哪一境界?

  是返虛?
  寧郃看到雲鶴不解,也毫無隱瞞道:“若是在下猜想無錯,練氣到金丹,只是煉精化氣。

  常言所謂的練氣一境,只是剛接觸修行。

  築基之後,才算是踏入煉精化氣。

  鎖住自身所有的氣,渾圓不漏的金丹,才稱得上是煉精化氣圓滿。

  金丹到元嬰圓滿的元神出遊,也只是堪堪踏入煉氣化神。

  所謂化神仙者,也只是在煉氣化神之境。

  如雲鶴道友所言。

  道,並未有終途。”

  “煉氣化神..”雲鶴愣然,又從儲物內拿出了五洲錄,想記下這‘精氣神虛’之說。

  只是他想了想,久久未落筆。

  畢竟三千年來,前者所創的境界已久。

  此刻猛然聽聞這煉精化氣一說,他身為五洲第一修士都有些接受不了,覺得自己修煉了千年,如今才剛剛踏入道途?
  雖然聽寧道友說,道長遠,讓他心裡有了更多的念想,但不免還是失落較多。

  再等這說法傳出去,全天下的修士知曉自己仍在道前徘徊,這會如何?

  要知,這可是改了三千年的‘道稱’。

  於是他思索許久,才探尋言道:“此事等來年遊北河時,由寧道友先告訴那幾位元神出遊的道友。

  看看幾位道友意下如何。

  天下修士依舊先沿用前者。”

  他說著,看到寧郃同意後,也拿出了五洲錄的不傳真本,落筆言。

  ‘三千二百一十六年、冬。

  道稱為二。

  寧郃真人言煉氣化神之說。’

  筆落。

  寧郃看了看認真的雲鶴,又看了看這‘煉氣化神’四字,卻忽有所悟,向著雲鶴問道:“道友踏入元嬰圓滿時可有阻礙?那幾位道友是否有阻礙?”

  “未有。”雲鶴回道:“若用道友之前所言,我等精氣神三者早已圓滿,堪破了生死玄關,也修得了性命之說。

  神魂也早已化為至陽元神,能出遊三萬裡,掛九天之上,敢見晴天烈日,無愧於天地蒼生。

  如百日前的吳江上,在下元神出遊一萬兩千裡見道友,大日護法,諸邪退避。”

  雲鶴言道此處,坦蕩道:“我等踏入元嬰圓滿之境,未有絲毫隔礙,一切皆是自然而然,元神成時便可雲遊天地。”

  寧郃聽聞,卻笑道:“元嬰圓滿的元神出遊,比起元嬰大成如何?”

  “這”雲鶴思索片刻,才回道:“自然是一天一地,不可同日而語。”

  “即是一天一地,又有這般精妙道法在身”寧郃反問道:“那道友是否想過,為何千年以來,還無一人踏入化神之道?甚至無一絲感悟?”

  “為何?”雲鶴這是第一次聽寧道友在此次雲遊時講起化神之法,亦是對化神之事倍有疑惑。

  因為千百年來,幾位驚才豔豔的前輩已經試過了各種辦法,正如寧道友所言,卻是毫無頭緒。

  寧郃看到雲鶴更加疑惑,卻搖搖頭道:“元神白日出遊,神遊三萬裡,其實幾位道友早已是化神之境,只是身在霧中,卻未有看清。

  這身為化神者,又怎能再次化神?”

  寧郃說到這裡,看向忽然愣然的雲鶴,“神魂化為元神出遊,便是化神之境。

  化神之道,其實道友在凝練元嬰時便已悟到了。

  只是元嬰到圓滿,再到化神,一切皆是水到渠成,沒有金丹、元嬰那般艱險,卻讓天下的諸位道友誤以為只是一個小小的境界而已。”

  寧郃言道此處,望向了五洲真本,“亦是想起煉氣化神一說,在下才忽然轉醒。

  其實你我早已是化神之境。”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