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世間長生仙》73.第73章 天地有報與五洲界主
  第73章 天地有報與五洲界主

  “邪亦有道..”眾人沉思,頗有感悟。

  也知曉了寧道友有意分出界主的位置,交於那三位妖修。

  但能不能勝任,有沒有符合他們的小天地,這就是另外一說了。

  只能說,他們和正道修士一樣有機會了。

  同樣,聊完了這些事情,寧郃也把目光望向了東州的方向。

  眾人見了,也未多言,就一同散步下山,準備先行前往北河。

  可等剛下山,走在路上。

  玄門主好似忽然想起什麽一樣,忽然向著眾人道:“也不知那位下界的小道友何般境界了。

  曾言,等他築基後,讓他回往下界傳法幾日。

  說不得此刻他已經築基,正在回往北河。”

  玄門主言道此處,又搖搖頭,“我雖然沒有寧道友的演算妙法,但我若沒猜錯的話,他們此刻已經在啟程的路上了。

  且我還專程讓人收回金舟,想讓那小道友多看一看五洲之景,增添些五洲閱歷,也不知他們是否領會到我的意圖。”

  “你以為他們是你肚子裡的蛔蟲?”西周望來,“要是我,有你這喜歡打啞謎的師父,我早就叛出師門了!”

  “道友真性情!”玄門主大讚,一時又哈哈大笑出來,覺得西周這話有趣。

  當然,這也就是他們這些仙者能相互打趣。

  若是常人,也不敢如此這般和他玄門主玩笑。

  “應該是築基了..”雲鶴卻沒理會兩人的玩笑,反而是認真的說起了築基的話題,“能在絕靈之地修到那般境界,且悟出了一些修道之法,在五洲之上也是百年難出的奇才。

  莫說在下界磨練了如此之久。

  只要到了五洲之後,還未松懈,如今應當是築基了。”

  “必然。”蒼山也點點頭,“在五百年前,我點化一位妖族道友。

  他在凡塵便是練氣圓滿。

  待我接他入道途之後,一年之內便化形築基。

  雖然如今五百年過去,他依舊困於築基圓滿,悟不到性命之堅。

  但築基一道,還是比較簡單的。”

  “正是。”棋道人肯定,覺得築基一道確實簡單。

  頗有一種難者不會,會者不難的感覺。

  但相比金丹,入道的築基確實簡單。

  只需入塵、出塵的感悟天地便可。

  可也是想到這裡。

  棋道人頗有感悟的向眾人道:“諸位,出塵入塵的感悟之道,好似正符合了那位小道友。”

  “怎麽說?”西周還是直性子的率先第一個開口。

  但話剛脫口而出,他就一下子明悟道:“原來如此!道友是指,身在下界的許道人,本身就是‘塵世之人’

  他如今被接引上界,更是應了這段突破的緣法”

  他說到這裡,不由笑道:“妙!這下界飛升之法,倒也應了一些緣法。”

  “是也..”棋道人應了一聲,但隨後不知想到了什麽,卻歎息道:“只可惜下界為絕靈之地,不然倒能磨煉心境。”

  “正是。”玄門主鄭重點頭,“莫說是下界,單以咱們五洲而言。我曾讓一些弟子下山歷練,感悟世間緣法,但紅塵往往,少有收心回來。

  更莫說這絕靈之地。

  怕是待了久了,不僅壞了心境,也壞了自身道行。”

  “可也是不失為一種修行之法。”西周看向眾人,“只不過太過苛刻而已。但若是練氣多年未曾突破,壽命將盡,倒也可以行此之法,博取那一線生機。”

  “是,也不是。”寧郃聽到眾人聊起此話題,倒是出言道:“壽命將盡時,難有心思平靜之輩。

  這般抱有突破的執念去往下界,也只是徒增憂愁。”

  寧郃說到這裡,看向眾人,“如諸位道友這般看透生死之謎者,也只是少數。

  但若是看透生死之謎,再修得築基,悟得性命之堅,倒也金丹可期。

  這般想來,若是看透,也不必在意境界,因為境界早已圓滿。

  若是看不透,也修不得這般境界。”

  寧郃言道此處,話語中帶著一縷縷奇異的道韻,“世間之法,還是要求得隨心,心到了,法自然也隨緣而來。”

  “亦然亦然..”眾人經道韻一點,好似恍惚間又重溫了一遍千年來的修行感悟,不由向著寧郃齊齊一禮。

  因為這般重溫,也是加固道心。

  他們一般也會這樣點醒自己的弟子。

  可如今,是寧道友點他們。

  這證明這一年不見,寧道友的道行,越發的深不可測了。

  若是他們為化神小成,那寧道友應該是已經化神大成了。

  寧郃面對眾人的行禮,也是捧手一回,隨後又指了指東洲的方向,示意該啟程了。

  要是這般走走聊聊,再偶爾停一停,估計明年也難以回到東洲。

  也是此刻。

  寧郃終於知道玄門主他們,為何每年當中總有人會遲到了。

  說不定就是路上碰到了哪位聊得來的道友,或者看到了什麽人間有趣事。

  這一聊,一看,就是幾天幾月過去。

  而也在寧郃等人繼續向著北河趕往的時候。

  時隔三日。

  在數百萬裡外的泠城陰司內。

  正殿府中。

  城隍正望著殿上的兩位判官。

  兩位判官也從儲物內拿出了記有數十萬人的生死簿。

  但奇怪的是,這將近千張紙頁合在一起,卻只有一個帳本大小,三指寬厚。

  哪怕是城隍取來,再合到另一本之上,這生死簿依舊沒有大小變化。

  可要是生死簿內有人將要逝去。

  只要循著氣息用法力一翻,就能從這數萬頁內,翻倒那人所在的一頁。

  也在此刻。

  城隍合上生死簿後,就看向了兩位判官,詢問起了人皮陰魂的事情。

  因為就在昨日,他吩咐了這兩位判官,再次帶著那陰魂去人間收氣息。

  畢竟隔壁的梁城已經快收集完。

  他們距離梁城又近,可不想落了他們泠城陰司的名頭,聽那梁城府君不經意間的吹噓。

  所以,泠城府君就再次動用了陰魂。

  說句好聽的,叫將功補過。

  不好聽的,叫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自然,陰魂也不負他所期望,且好似越來越熟練。

  昨日一天就收了八萬人的氣息!

  城隍自然是滿意的。

  並且陰魂身上有寧仙曾經加封的法衣,也足以確保萬事無礙。

  皆因,這陰魂若是有別的心思,或中途生出害人之想,並真的要做出。

  那麽這法衣會刹那內封存他的法力,讓他和尋常無法害人的普通魂魄無疑。

  在這般有備無患下。

  今日城隍詢問完昨日的事情之後,就又讓府外的陰差去牢房內帶陰魂前來。

  牢房不在刑獄,而是在西北側的陰司荒地。

  且牢房內無任何刑罰,隻做看押之用。

  不然受罰的話,陰魂今日也是魂魄受損狀態,難以收集氣息。

  城隍說到底還是賞罰公正,不會一邊打著人,一邊還讓人乾活。

  也在等待間。

  不多時。

  陰差就帶著身穿一身黑囚衣的陰魂進來大殿。

  陰魂也是直接跪倒,再等請安之後,靜聽城隍大人的吩咐。

  城隍是話語簡短,但聽在陰魂耳朵裡,則是充滿了威嚴,“今日且去篷縣收氣息。”

  “遵命!”陰魂連忙叩首,從判官手裡接過一串桂木。

  看似是又被使喚。

  但能再次見得天日的陰魂是開心的。

  隨後,他又看向城隍旁邊的眾判官,沒有即刻起身離去。

  因為像他這樣的築基鬼修,且還是大成的鬼修,若是出陰司,是該像前兩次那般被監督的。

  可是這第三次出行取氣,卻未有一位判官監督。

  反而此刻兩位判官的神色,也少有緩和的示意他自行離去即可。

  畢竟在兩位判官想來,陰魂身上的囚衣是寧仙加封過的。

  尤其前兩次表現也好,那就不用時刻監督了。

  當然,這事陰魂是不知道的,不知道這件看似尋常的囚衣還有禁法妙用。

  但就算是知道,他也覺得這是應該的。

  可此刻在毫不知情下,他當看到司內對他信任有加後,雖然大約猜到有後手製約他,可他依舊有一種被人信任的感動。

  再等他拜別眾神官,獨自離開陰司後。

  接近六年來,第三次見到外界天地的時候。

  他也沒有逃跑的任何心思,反而是認認真真的開始收集氣息。

  並且他如今什麽也不想,隻想完成司內交於他的事務。

  就這般。

  不知不覺五日時間過去。

  他接連出了五次陰司,也配合陰司眾陰神,把泠城剩下的百萬氣息都收集完了。

  他自身就佔了四十二萬兩千!

  這一功績,不僅讓城隍等神官覺得陰魂好似天生就是為勾魂而生,也讓司內的眾陰差對陰魂刮目相看。

  亦在今日。

  泠城的邊境小村外。

  夕陽下。

  陰魂收集完氣息,就自行回往司內交差的時候。

  在遠處,正有兩位巡邏的陰差,望著陰魂的背影嘖嘖稱奇。

  其中一位中年陰差,還傳音向另一位相貌年輕的陰差道:“伱瞧這鬼修,若是一開始就這般行善,怎麽會落得這般下場?”

  “是啊。”年輕陰差也感慨,“我昨日見到李道友的時候,還聽他說,這人這幾日內收集了四十余萬的生人氣息。

  按司內的說法,取萬人氣息,天地賞一縷續命善果。

  而這鬼修兄弟收了四十萬!
  若是換成我等這般功績,能添四十年陰壽啊!
  可是瞧他,只是身上的血煞氣少了一些。”

  他說到這裡,更是感歎,“在陽間內的縣老爺與將軍們看來,殺一人的惡果,救百人或許能還。

  有一句話叫將功補過。

  但在天地看來,過就是過,興許要千人,萬人的功德,才能消一些惡果,但又不是不給行善者機會,讓他們乾脆破罐破摔,一錯到底。

  你瞧他,他這些日子來,在誠心悔過之下,道行好像更深了一些。

  而且我聽李判官說,好像等寧仙回朝裡的時候,府君可能會向寧仙言告此事,興許會向寧仙求情”

  “我隻想著四十年..”中年陰差卻不敢言寧仙,反而隻向往善果一事,“我等被府君賜陰神之身,也不過三百年壽。
    且借香火築基一道,雖然是所有築基中最為簡單,但百余人中,能突破者也不過二十余。

  我自知資質不夠,所以隻想求一些善果。

  這多四十年的壽命,或許也會多一些尋道的契機?”

  中年感歎,又望了望早已離去的陰魂。

  覺得陰魂就是一步走錯。

  不然單以陰魂能在百年內築基的資質,再多這四十年陰壽,說不得能以陰煞法成金丹。

  到時他們吳朝又能添一位金丹修士。

  而他之所以對陰魂的事跡知道這麽清楚,是因為陰魂是被寧仙‘點名’封押。

  陰魂在他們泠城,那可是真名人。

  且也在陰差感歎陰魂的時候。

  時間流過。

  在五月中。

  初夏。

  天還未亮。

  在相距千裡外的梁城內。

  距離府衙不遠的劉府中。

  如今身為梁城主簿的劉大人起了一個大早。

  待得沐浴更衣,去書房為河神神像上香之後,天色才蒙蒙亮起來。

  等輕聲出了書房。

  看到遠處的管家。

  劉大人就徑直走過去,準備讓管家去叫金曹府內的良大人。

  因為今日要去茶攤,去完茶攤,更要去各地巡查。

  同樣。

  在所有人看來。

  良文吏如今雖然身為金曹令,但還是時刻跟著劉大人,仍然是一副文吏的模樣。

  在主簿大人面前,更是沒有絲毫金曹令的威嚴。

  不知道的,是以為良文吏感激劉大人的提攜,把他從一介金曹吏官,連上兩階,提到了金曹令,所以才這般鞍前馬後,不顧自身顏面。

  但實際上,這就是一種經常跟著劉大人的習慣。

  且他能連上兩階,更多是那位朝中正二品巡撫大人的提攜。

  自然,要是沒有本城的劉大人與知府點頭,那他其實也難上來。

  因為在劉大人的原有計劃下,是自身先上任主簿,然後把良文吏提到府衙案庫裡的文吏位置,記全城各項的稅收。

  若無意外,若是無任何緣法在身,這裡才是良文吏的真正歸宿。

  而案庫裡的文吏雖然有好幾位,更比不得如今獨管一司的金曹令,但也是一個有些實權與不少油水的官職。

  若是關系不夠硬,且不是自己人,不是府衙裡信得過的人,就算是有才學,也是很難進來。

  這樣的位置已經是很難得了。

  畢竟是掌管梁城內的所有稅收。

  但良文吏如今有巡撫大人提攜。

  劉大人也有意讓良文吏接替自己。

  最後上下一打點,良文吏就留在金曹了。

  可一般情況下,兩人還是一起做事。

  而如今。

  劉大人走到院外,就看向了等待的管家道:“去金曹府請了一下良大人。”

  管家聽聞,卻笑著稟告道:“老爺,良大人天還沒亮,就已經來到府中,此刻已在前廳等您半個時辰了。”

  “怎麽不早些說?”劉大人一聽,一邊搖頭斥責一句,一邊向著前廳走。

  “良大人知曉老爺早上要拜神。”管家滿是笑臉道:“所以不讓小人打擾。”

  “那也得先告知我。”劉大人再次訓斥,但話語中沒什麽生氣的意思,反而心中暗自點頭,覺得良文吏就算是傍上了朝內大員,卻依舊是之前那位謙遜的良文吏。

  再等來到前廳。

  劉大人也看到正在廳中站著的良文吏。

  他就這樣一直站著,一身得體的官服,袖口與衣領處打理的整整齊齊。

  尤其是下方袖口還專門捏出了一個小褶子,更體現這種菱角的整齊之感。

  劉大人看到良文吏這般隆重,卻是一邊讓管家去準備夥食,一邊讓良文吏入座,“吃了嗎?”

  “回大人”良文吏想說吃過了。

  但劉大人卻端起茶杯,打斷他的回答,“不管吃沒吃,一會再吃點,墊墊肚子,今日還有不少路要走。”

  話落,劉大人開始品這杯溫茶。

  良文吏聽到大人吩咐,才坐在了旁邊的椅子上。

  站著等了半個時辰,他也有點累了。

  可隨後他想了想,就向著正在品茶的劉大人問道:“大人,是去茶攤寧先生那嗎?”

  “嗯”劉大人嚼著泛苦的茶葉子,“按這時日算來,得有一年未見先生了。”

  “估計大人這次也要失望。”良文吏搖搖頭,“昨日有興縣的商隊來,他們也是走的周縣那條道。

  我專程去問了問,他們說那位店家的茶攤還未開。”

  ‘還未開’劉大人品茶的動作頓了一下,又看廳外飯菜與小米粥端來,最後只是點點頭道:“先吃飯,吃完飯去瞧一瞧再說。”

  話落。

  兩人靜靜的吃飯。

  隨後帶上兩位侍衛出府,策馬出城。

  只是等到茶攤這裡一瞧,還真如良文吏所言的一樣,寧郃確實未在。

  劉大人看到先生不在,也是心下一歎。

  但此刻的他,心裡也沒有太多的煩心事。

  因為城主和義父等人都隱隱告訴過他,他再熬幾年,是有機會去朝裡六部的。

  有了更大的希望之後,他自然煩惱少了許多。

  可此刻先生不在,他還是有些失望的。

  畢竟每年來品四次茶,這都養成了他人生中的習慣了。

  只是這位先生倒是悠哉,一走便走了一年,讓他落了四次空。

  “走。”

  劉大人眼看先生不在,也準備掉馬回去。

  可回去的道路上,不知何時,一位沉穩的年輕漢子卻站在了路上。

  漢子正是灰狼。

  灰狼看到劉大人等人策馬準備回去時,也從身側的口袋內拿出了一盒靜心茶。

  但看似尋常的動作,卻讓劉大人旁邊的兩位侍衛策馬上前,隱隱把劉大人護在身後。

  灰狼沒曾在意,只是單單看向劉大人道:“我家先生說,如果一年未回來,且大人再次來至,就讓我把這茶葉交於大人。”

  “大人..”良文吏與兩位侍衛聽聞,看到這漢子真是衝著他們之後,一時怕其中有詐,暗中更加戒備,又想勸大人不要輕信。

  劉大人卻直接下馬,又讓眾人噤聲。

  他則是走到灰狼身前,拱拱手言道:“多謝小先生。”

  劉大人說著,也不知道自己為何相信此人,但就是有一種相信的感覺,感覺此人說的一切都是真的。

  灰狼也不動聲色的收起術法,把茶葉交到了劉大人手裡。

  對待疑心頗多的朝中大人,這是最實用的方法,好過多言解釋。

  也待劉大人等人離開。

  灰狼卻又想起了先生。

  聽梁城府君說,先生如今在北河,正在開小天地,還有封界主。

  想到這裡,灰狼是好奇的想著,尋常人能否被封界主?

  像是一朝之帝,或是朝廷大員,本身就有治理的經驗。

  或許將來小天地多了以後,這界主一事,也不限於修士?

  灰狼心裡想著,覺得等先生回來時可以試著問一問,求一個解答。

  而也在灰狼回往林中小院的時候。

  時隔十日。

  北河、飛升之地。

  寧郃和雲鶴等人踏雲來至。

  留守這裡的弟子見到諸位仙者到來,也齊齊一禮,隨後就乘船遠去。

  隨後。

  寧郃等人一邊架上火堆,一邊燒著茶水。

  等茶水溫開,眾人才在一塊石頭旁邊分開而坐。

  此刻,西周品了一口茶,就率先言道:“我與棋道人遊了東州,共發現了十二處煙雲。

  依照行程來算,在夏至前半月內,會有十一朵煙雲來至,另一朵亦會在夏至之前飄來。”

  他說到這裡,拿出了一顆泛有五色靈光的玉石,“幸得有驅雲石施法,可以在夏末前齊至。

  不然只能慢慢等了。”

  他說著,還不由讚歎,“道友隨意煉製的石頭,都可稱之為法寶!”

  “此法寶只能作為驅雲之用。”寧郃搖搖頭,又看向了玄門主,“我在南州那裡尋得十五朵,夏至前來。”

  “西州十二朵。”玄門主捧著茶杯,“雖然距離最遠,但有道友驅雲石施法,同樣能在夏至前來。”

  “中州二十二朵。”雲鶴看向眾人道:“夏至。”

  “北州十五。”蒼山同樣點頭,一樣是在夏至來。

  等所有人言落。

  他們又把目光看向了寧郃。

  寧郃則是從儲物內拿出一張大宣紙,鋪在這塊石頭上。

  又分別遞給眾人筆墨後,寧郃才言道:“今年共計七十六方小天地,理應要選七十六位界主。

  但五洲之上,大小宗門千余,金丹修者六百。

  元嬰真人二十五位。

  北極大妖亦有三位。

  如今,眾道友還未來,我等不妨先商討一番,將有信有德之修士填寫在這宣紙之上。

  再等今年夏至,受邀的眾道友齊至。

  屆時,我等拿這宣紙,與來至的四百二十一位道友再次商討,選出七十六位天地界主。”

  “好!”眾人應聲,也開始填寫姓名。

  但雲鶴剛一落筆,寫的就是西周、蒼山、玄門主、還有棋道人的名字。

  其余四人亦然。

  他們發現後相視一笑,也沒擦去。

  可是寫來寫去,卻都心有默契的未寫寧郃的名字。

  也絲毫沒有讓寧道友去管下界的意思。

  皆因,寧道友、寧道兄,如今管的是上界五洲。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