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世間長生仙》74.第74章 五洲四極邊緣 寧仙破善封之謎與星
  第74章 五洲四極邊緣 寧仙破善封之謎與星神官位
  且也在雲鶴等人寫完百余名字,又與寧郃聊起這界主一事的時候。

  時隔幾日,第一朵煙雲也漂至而來。

  寧郃隨之點開幻陣,但也沒有去觀望,以免驚到下界的人。

  在沒有之後法力的干擾下,應該六月二十五的上午,此天地就能進入。

  雲鶴等人見了,也放下了剛剛探討的‘恆宗主’,敬佩的向寧郃一抱拳。

  西周是直接好奇的開口問道:“寧道友是準備等眾道友來至時,一同去往?”

  “正有此意。”寧郃點頭,“我等如今只是言商,論哪位道友能掌管一界。

  可若是提前得知了此界的消息,得知此界的行屬,難免會偏向某位道友。

  這有失我等所言的公道。”

  “唉!的確如此!”西周恍然,指了指宣紙上的一個人名,上面是眾人之前所言談的恆宗主,“如若此界內的靈氣適合修煉,且界內的土行修士多。

  我等不知不覺,就會偏向於恆宗主掌管此界,繼而忽略了其余道友。

  畢竟恆宗主身為土行術法築基的元嬰真人。

  其余道友看到我等有意擇選,礙於我等修為,定然也不敢再多說什麽。”

  “正是。”蒼山撫須道:“恆宗主為元嬰修士,又掌管一宗,其資歷不用言說。

  若是我等提前得知小天地行屬,在夏至諸位道友來至時,無意間定會偏向於恆宗主,讓諸位道友以為我等早已選定。

  既然選定,又為何喚他們來往?”

  “亦然。”雲鶴也是鄭重點頭,感歎寧道友從小小的末微之處都做到了極致。

  雖然他們身為仙者,也不用不在乎他人看法,且就算是選了,所有道友也不會說什麽,反而會覺得眾仙者既然選此人,那定然是此人符合此界。

  但實際上,寧郃等人亦是求公正,所以才喚有能力掌管一界的修士一起前來。

  希望到時是眾人一起商討,而不是單純的他們幾人說的算。

  也是這般。

  之後眾人再次商討起來,同樣是沒有側重某人,而是對這四百余位道友逐個言談。

  寧郃也逐漸了解了整個修行界內所有金丹之上的修士。

  而也在眾人不時商談,又不時看到新的煙雲飄來,看到寧道友開第二朵、第三朵幻陣的時候。

  在二十五萬裡的吳朝內。

  燁城處。

  陰魂依舊在收集氣息,只是今日換了一個陰司地界。

  亦在四日後的傍晚。

  整個燁城地界內的氣息收集完。

  面對燁城府君的道謝。

  陰魂是惶恐的拜別,婉拒了燁府君的宴請之意。

  之後,他就在幾位陰差的‘保護’下,去往了歷城內開始收集。

  只是幾位練氣陰差,其實也保護不了一位築基大成的鬼修。

  但重要的是如今歷城內外多有修士。

  畢竟山下學堂就在歷城地界內的歷山。

  那裡有將近萬余修士,可都是正道修士。

  築基者也有百余。

  所以陰差在陰魂旁邊,可以減少一些不必要的誤會。

  不然陰魂正收集著的時候,很可能冷不丁就會被幾位外出遊玩的築基前輩給順手伏魔了。

  畢竟不說是陰魂。

  單說尋常陰差拿桂木收集氣息的樣子,也頗有些像是取人魂魄的邪法。

  雖然如今五洲之上的修士,都知曉了各路陰司在寧仙的生死之法下收集氣息,對此也見怪不怪。

  但實在是陰魂收集的太快,這一溜煙的去,一溜煙的來,和尋常的陰差判官有太大的差別。

  若無陰差在側,這難免誤會。

  起碼這幾天過去。

  跟著陰魂的幾位陰差,已經向百余位修士解釋了不少遍。

  沒辦法,歷城地界內的修士實在是太多了。

  要是沒有陰差在側。

  陰魂這般大搖大擺的在城裡施法,怕是第一天就死了不下二十遍了。

  還莫說陰司早就知曉陰魂在城裡收集氣息,否則陰魂在城裡動手的第一時間,陰魂就在劫難逃了。

  可好在幾日之後,最危險的歷城也收集完了。

  陰魂同樣是拜別了歷城府君的好意,又馬不停蹄的趕往了山城。

  但在這幾日來。

  他除了收集氣息以外,也知曉了北河內有小天地的事情。

  之所以知道這些,也是最近整個陰司都在聊著這個事情,更猜測著五洲哪些金丹大修士與大真人,能被封為新的界主。

  亦在今日,去往山城的路上。

  在兩位陰差的護衛下。

  陰魂此刻閑來,倒是思索著這個事情。

  只是他關心的不是界主一事,也沒那個資格去打聽。

  反而想的是等北河一事落,寧仙可能要回來了。

  那自己是可以繼續為各路陰司收集氣息,還是會被寧仙關回去?
  他揣測不到,又見山城以至,城前還有幾位判官帶著一串桂木相迎。

  於是他只剩一聲歎息,還是接著做事吧。

  多想無益,做出的善果才是真的。

  但也在陰魂繼續在山城收集氣息時。

  在數千裡外的梁城邊境。

  這裡不時有陰差巡邏,手裡也拿著一根桂木。

  若是有跑商的人來至,就會被附近的陰差取上氣息,附上靈牌靈火,到時交於他所在的陰司。

  確保所有人都登記在生死簿上。

  且也在這一刻。

  隨著才踏入梁城地界的幾位行商,也被取了氣息,被附近的判官刻錄在靈牌之上。

  除了將要善封與修士以外,梁城的生人氣息被全部收集。

  在陰司內。

  今日正與河神下棋的府君卻精神一晃,感知到一種說不上來的奇異之感。

  又在遠處的昏沉陰司天空下,一股天地清氣飄來,圍繞在他的身側。

  如今已經是築基圓滿的河神見了,是立刻起身,讓府外的陰差在四周戒備,也莫讓前來的判官打擾。

  等吩咐好。

  河神就靜望著這位好友。

  等百息之後,清氣全部融入。

  河神就發現好友的氣息一變,變得遠遠比他還要深厚,但又不是金丹之境。

  河神一奇,問道:“你增添了多少年道行?二百、三百?”

  “千年。”城隍也是一副不可思議的神色,“且不止我..”

  他說著,看向了殿外。

  只見不少清氣都從陰司內浮現,並且都落在了眾陰神的身上。

  他們所增長的氣息也各有不同。

  有十年百年、亦有四百、五百。

  城隍就這樣愣神的望著。

  河神亦是驚異的看著。

  等片刻回過神來。

  城隍略微感念,也知道這次天地善果的出處在哪裡了。

  “是生死簿!”城隍起身,也沒心思下棋了,“是此刻梁城的生死之法圓滿,天地才賜予大善之果!”

  他說著,再次感悟自身之後,更是向著河神驚奇道:“道友可知咱們西面兩千裡外的林風山?那裡是否有山神?”

  “知曉..但卻未有山神。”河神先是肯定,又好奇道:“那裡有三千裡山脈,誰人何德能封?還是..”

  他說到這裡,一時愣神道:“道友..難道是..被加封了?這可是比吳江神令更重..若是封此山神道友就是咱們吳朝第一神官了..”

  “是”城隍點頭,但卻又在河神驚訝與又理解的目光,向天一拜,辭去了這大神官令。

  等辭去後,城隍才言道:“雖然我不知辭去這神官令一事對不對,但我知曉身在梁城,跟著寧道長是無錯的。”

  而也在城隍恍然,知曉更廣的山川地界,若是要善封,就必須做出類似書寫生死簿的天地大善時。

  在北河飛升之地這裡,亦是有天地清氣湧來。

  這梁城的善果。

  寧郃望著這清氣,卻是習以為常。

  因為點化開啟小天地的清氣,比這一城之地的還要多。

  且雲鶴等人有幸跟著寧道友,亦是見慣了這清氣,也不是很在乎這些許道行。

  按寧道友所說,他們修得是仙道,是不用在意自身道行的。

  與其在乎道行,不如修心。

  除非是境界停滯,突破無果,那時要是鬥法,就看各自道行了。

  但停滯,也是心道不夠。

  所以還是要修心。

  而寧郃看到清氣時,則是任由它圍繞自身,又推算此清氣的善果出處。

  幾息後,寧郃就推演到了梁城之事,也知梁府君辭了大神官令。

  等推算完這些,寧郃就望向了四周北河,“在去年時,我等曾聊過北河善封之謎,聊這般善封之位,世上有千位,但能在位者不過五指之數。

  莫說更之上的北江、北海。

  亦或是..”

  寧郃看向天空,“星神官位。

  這星神位,也或許是我等所推論的界主。

  要知這些小天地若是真在九天之外,而雲煙只是一處傳送法陣。

  那麽這百萬裡小天地浮於天外,也與星辰無疑。

  於此,我猜測,助一界,說不得就能封星神官位。

  到時這界主一言,也不是我等口封,而是天封。

  屆時這小天地,也或許為諸位道友的星辰道場。”

  “星神官”眾人沉思,是第一次聽到這個推論。

  他們無法想象那是什麽,因為九天之上與四州之外的邊界,和陰司內一樣,皆有天地屏障。

  只是這些透明屏障用神識望去,卻是一種土色雲霧,能深入其中,也能看到天上星辰。

  且這屏障也不停的在外蔓延,讓五洲的面積是越來越廣。

  而這些雲霧也會不停的化作各屬,落在地面上,形成山川海洋,續接上之前的五洲土地。

  五洲,是不停的在增長。

  或者說,四州再不停的蔓延,只有中州還是那樣。

  但常人是到不了這四州邊緣,見不到這天涯海角的奇景。

  因為目前四州之外的周圍,有九百萬裡的無邊之海,裡面有不少築基期的邪妖。

  況且大地向外延伸,無邊之海也在蔓延。

  大地長一裡,無邊之海亦能長一裡。

  無邊之海也和大地一樣,只會越來越廣。

  平常也只有築基圓滿的修士,才能冒險一探這無邊之海。

  並且在無邊之海內,也有不少邪妖與修士在那裡磨煉自身道法。

  還有甚者,會在海中的孤島上創立宗門,鎮壓千裡海域,剿滅逃進無邊之海的邪修。

  比如此次將要前來的眾多修士之中,就有不少是無邊之海的道友,他們專修殺伐之道!
  但對於雲鶴等人而言,無邊之海就是閑時垂釣之地,和平常的溪水垂釣沒什麽不同。

  只是這溪水會稍大一些,裡面的魚類也多有不同。

  平常溪水釣魚,是釣巴掌大的小魚。

  在無邊之海,很可能這一杆子下去,會釣出一隻三十丈的凶獸。

  可也是如此。

  當聽到更廣袤的‘星官’之言,還有化一座天地為道場的離奇。

  雲鶴等人覺得這小天地雖然遠遠比不得五洲大地的神異,但一界天地的神官,應該是比五洲的北江、北海更重吧?

  他們無法去揣摩。

  因為之前的許道人所在‘林界’,也是一點點的再增長。

  雖然遠遠比不得五洲,甚至比不得陰司每年的幾裡增長,但也是再增長。

  千百年之後,那也是百萬裡之地。
    百萬裡天地的‘星官’善封?
  這不敢想象。

  不由得,西周想來想去想不明白後,直接向寧郃問道:“是不是如今已經有陰司匯集好了自身地界內的生死簿?得到了善果加封?於此道友破了這大神官之謎,知曉了更大的功德,其實是變於天地?助於天地?”

  “確實如此。”寧郃稍微抬頭,看向了旁邊的半空。

  四周霎時有水靈匯集,譜寫出了一丈大小的吳朝縮景,其內的小小城池也被分化完善。

  又在這些城池上空,還有一些水靈化成霧氣,代表著生死記事法的進展。

  若是霧氣籠罩整個城池,則表示記事已經完善。

  眾人望去,看到有的城池佔了七成,或是六成。

  但梁城已經全然布滿。

  寧郃指了指梁城,示意加封之法便是在此處出現。

  眾人點頭,又看到泠城與歷城等地也後來者居上,只差一絲便可完善。

  旁邊還有一幅小圖,是最近的北河城,亦是只差一絲。

  這卻是離去的玄意門弟子閑來無事,助陰司一臂之力。

  眾人看到,又望向寧郃。

  北河城最近,倒是可以去瞧一瞧。

  寧郃亦是元神出遊,邀請眾人道:“善封之法,諸位一觀便知。至於星官之說,諸位先莫要告訴今後來至的諸位道友。”

  “自然自然..”眾人也知此事還未定落。

  萬一早些說出來,今後卻又沒成。

  那幾位仙者的面子,就不是很好放了。

  畢竟如今連北江都未善封,更莫說更為廣遠的一方天地了。

  但仔細想來,之後能勝任界主的道友,若是一心為了自己的小天地,那或許真有成星官之緣。

  而也在眾人元神出行之際。

  時隔半月。

  在六月中旬的時候。

  不止是雲鶴等人。

  就連越來越多的陰司府君,也都經歷了與梁城府君一樣的加封之事,更驚歎於寧仙竟然悟透了天地善封之謎!

  這一下,整個五洲天地內的陰司眾陰神,都受了寧仙的恩惠。

  有不少府君都有千年壽命與千年道行加身。

  判官最少也有三百年壽命善果,更有五百年法力道行!

  眾陰差多多少少都有百余年壽命增持,亦有百年法力增加。

  甚至還有兩位府君悟得性命之堅,結成了金丹。

  一時間五洲天地震動。

  但又在這一刻開始,隨著陰司的實力增加,以及一些府君前往大山、大河任大神官位,拿到搬山倒海的天地法令,更是讓不少金丹邪修都心生忌憚。

  這一忌憚,卻也讓五洲更像是正天地律法的仙界。

  大河山川,各有搬山倒海的仙神。

  而在大揚城內。

  隨著最後一人的氣息被收集。

  陰魂也感覺到了自身的惡果又消散了一些。

  但他自身做的功,是落於陰司眾陰神,沒有因為收集氣息過快,就搶了陰司本該有的善果。

  只是在此時此刻,跑遍數個陰司的陰魂,亦是感受到了屬於泠城判官的法令匯聚。

  這是天地承認,陰魂惡果已結,這是對於改邪歸正的善封獎勵。

  但陰魂不敢接這判官位。

  怕自己這一接,有點向寧仙炫耀的意思。

  比如等寧仙回來,一看自己成了判官,頗有一種‘我已得道,你不敢拿我怎樣’的模樣。

  那以寧仙的道行,真敢無視天地法令,直接把他斬於善封之下。

  他也相信五洲之上沒人敢為他出頭。

  因為在陰魂想來,在所有五洲修士想來,寧仙這次的生死之法,其實和代天善封無二了。

  所以陰魂覺得,與其接天地之法,不如聽寧仙對於他的審罰。

  且他這一段也跑了不少關系,不僅求了泠城府君,亦是求了山城、大揚城、歷城等諸位府君大人。

  這些與寧郃有舊的府君,亦是知曉寧仙為人公正平和,繼而也答應會為陰魂說些好話。

  但成與不成,他們就不知道了。

  可若是再被寧仙關入刑獄的話,還是關在他們司內的話,只要不是寧仙特意囑咐極刑,他們也會在職責之內,盡量給陰魂一些自由。

  又在心裡面,諸位府君還是希望陰魂別關進自己的司內。

  不然一邊是給予自己善果寧仙,一邊是幫自己完成善果的陰魂。

  他們雖然是神官,但本身也是有喜怒哀樂的人,面對這樣的事情,真的很為難。

  可他們卻不知道。

  如今在北河這裡。

  寧郃早就知曉了陰魂收集氣息的事。

  既然有心為陰司做事,彌補自身,那做事即可。

  寧郃不會干擾那麽多小事。

  如今自己要做的事,是天地之事。

  且經過半月時間。

  寧郃與眾人從北河城回來後,也把漂至此地的雲霧全部點化。

  但距離夏至還有大半月。

  只不過也沒多等。

  在距離還有半月時,就已經有三三兩兩的修士結伴來至了。

  只是他們來到這裡之後,當看到幾位仙者在商量事情時,繼而只是遠遠的無聲一禮,隨後就找個遠些的地方靜修。

  又過一天。

  想當西周第一宗的恆宗主亦是帶副宗主早早到來,可也沒有打擾。

  再看此地已經有數十位修士。

  他們放在懷裡的禮品也不敢送了。

  之後來到這裡的修士,亦是如此。

  哪怕是他們認識其中一位仙者,但也不敢冒昧的過去打擾。

  懷裡的禮品,也是送不出去。

  又過了幾天。

  那老虎三兄弟也來了。

  來到這裡的百余修士見到,沒有第一時間動手,而是齊齊看向了寧仙與幾位仙者。

  只要仙者一句話,他們就會把這三位邪修驅逐出飛升之地。

  更有幾位滿是殺伐之氣的金丹與元嬰修士,滿目寒光,會直接把這三兄弟斬殺在此。

  他們就是無邊之海的修士。

  無邊之海內又無陰司,所以平常見到邪修,都是殺之最好。

  但幾位仙者依舊在閑聊,沒有言語。

  眾修士見了,也沒有動作,可也沒有理會這三兄弟。

  老虎三兄弟則是找了一個邊角,盡可能的不讓眾人看見自己三人,但自己三人也不敢前去仙者那裡。

  真等到了,他們反而不敢問了。

  就連平時不愛化形的獅子,都化為了滿是絡腮胡的中年,盡可能的藏在樹後。

  就這樣,三兄弟默默的坐著,連修煉都不敢修煉,畢竟他們修煉時要飲心血皮肉。

  只要敢這樣,那就不是修煉,而是火上澆油,想看看自己等人是一息就被打死,還是會多堅持半息。

  而也在三兄弟眼看修煉不成,繼而開始找個地方藏起來睡覺的時候。

  這直到六月二十八,距離今年夏至還有五天的時候,已經來了四百余位修士。

  距離邀請的名額,也只差五人。

  可也有認識這五人的修士上前向寧郃等人見禮,解釋了一下五人這次來不了。

  皆因一人有感陰司一事頓悟,一妖亦是在途中趕路時忽然想清一個難題後頓悟。

  這頓悟時間是算不準的,可能是一日,也可能是數年。

  剩下的三位,兩位是那頓悟之人的好友,於是選擇留下護法,又讓路過的道友捎信,向仙者解釋原由。

  最後一位人族修士,是路過禾山,見有妖族道友突破,於是讓同行之人傳話,他則是留下護法。

  因為他覺得自己只是金丹大成,難以當上界主,所以還不如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得知這個事情。

  寧郃與眾道友也沒有言說什麽,只是遙遙向著幾人所在的方向拱拱手,一是祝賀這兩位道友有所感悟,二是向護法的三位道友道謝。

  禮落。

  寧郃才言道:“今日諸位道友已至,也單論我等諸位,從我等中商出這七十六位界主。

  但明年再開雲煙,取三方天地,留於這三位護法的道友如何?”

  眾修士聽聞,齊齊一禮,“我等謹遵仙者吩咐!”

  他們說著,覺得理應如此。

  “遵!”站在末尾的妖王三兄弟也是一禮,看似也同意,但心裡是深深無奈。

  看來,今年不一定有,明年又先少三個名額。

  再瞧瞧這滿是笑容的一眾正道修士。

  還有滿是公平的幾位仙者。

  別看諸位如今是和和氣氣的。

  但在三位妖王想來,也許正道修士說一聲“不,能者居之!為何要留?”,那麽諸位道友會仔細盤算,心平氣和的和這位道友好好商討。

  若是三兩句商討不完,勸說不動。

  大家還會圍在一起,喝喝茶,講講道理,論論道,希望好生勸服這位修士,不讓同道之人心有怨氣。

  也許還會心疼的拿出一些珍藏的寶物,讓同道不要有那麽大的怨念。

  就連脾氣不好的無邊之海修士,也會耐心的如此。

  勸說同道,是五洲一直以來都有的常態。

  尤其能來北河的修士,最少是金丹。

  像金丹這般高的境界,更是珍惜每一位道友的心境,就怕哪位道友誤入歧途。

  但他們三兄弟敢說一句“不,能者居之!”,或者只需要說一個“不!”,那隨後就是無邊之海的修士高喊一聲“大膽妖魔,蠱惑我等道心!斬妖除魔,乃我輩之責!”

  之後,沒有一句暖心的道理,也沒有笑呵呵的圍一起下棋喝茶。

  他們三兄弟只剩有命來,無命去。

  這也是五洲之上的常事。

  邪修無任何話語權。

  老虎三兄弟深知自己身為邪修,如今自身能完好的還站在這裡,就是托寧仙沒有驅趕的福了。

  所以還是少說話為好。

  而寧郃等人看到眾道友無異,便帶眾人來到了第一個小天地前,
  “此天地已開三日,但我等還未踏入此天地。

  皆等諸位道友來至,一同去往此天地內。”

  寧郃說到這裡,看向了眾人,又看了看眾人末尾的三位妖王,“此天地若是契合自身行屬靈氣,其內天地也是哪位道友所向往,便可與諸位道友言談界主一事。

  可若是不符合自身行屬,就先交於五位仙者,不知諸位道友何意?”

  “謹遵寧仙之意!”眾多正道修士一禮,心思亦是無二。

  玄門主則是後退一步,準備留下鎮守,順便等許道人來至,讓他回往下界傳法幾日。

  末尾處,老虎三兄弟則是相視一眼,這次是心悅誠服的向幻陣前的寧郃深深一禮。

  因為寧仙已經有言在先。

  那麽萬一是邪魔妖界的話,他們也是有一席之地的。

  三兄弟欽佩,知道這是寧仙在為他們爭取。

  好處真落在了他們身上,他們才發現寧仙確實如傳聞般公正。

  不止是他們。

  其余修士也是心下豁然,知曉寧仙為什麽可以代天善封,讓諸多府君加封大神官位。

  皆因在寧仙心裡,邪與道無異,萬道皆為大同。

  這樣的心境,其實已經和天地沒什麽區別了。

  他們也知道這一行,絕對是公正的。

  除非地法不正,天道不公。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