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167章 文化滅絕
  第167章 文化滅絕
  東非,非洲相對於整個世界來說也是文明的荒漠,璀璨的古埃及文明撐起了整個非洲的文明長河史話。

  但是恩斯特從來沒有將埃及當做非洲的一部分,一想到非洲,恩斯特下意識就會將整個北非剔除在外,一望無垠的撒哈拉沙漠,仿佛一道銀河,讓整個非洲分成兩個世界。

  東非原野上的土著居民,並不是恩斯特眼裡的文明世界,他們過於野性狂放,以至於恩斯特感覺他們和茫茫非洲大陸融為一體。

  從良心上講,恩斯特是不願意打破土著千百年與獸共舞的生活方式的。

  但是,沒有恩斯特也會有其他殖民者打破這片大陸的寧靜,所以西方殖民者是這個世界真正的破壞者。

  他們強行將非洲拉入了世界的齒輪中,而在他們到來之前,這些土著沒有任何人類社會的概念,他們就像東非原野上的動物一樣遵從著肉弱強食,和真正的單純思維,他們富有的是最原始和野性的思維。

  而殖民者將所謂文明世界的謊言,欺詐,自私,貪婪等等一切惡行,賦予了這些土著的世界。

  卻唯獨不去教化,將人類賢哲的偉大思想和美好品德交給這些土著。

  當然,恩斯特也不是好人,作為一個被社會鞭打過幾十年老油條,恩斯特的心也是烏黑的。

  現在恩斯特就要徹底抹殺這些土著在東非存在過的痕跡,毀滅東非土著存在的痕跡非常簡單,尤其是草原區域,一把野火,就可以將土著存在過的痕跡燒的一乾二淨。

  不過這次恩斯特的主要目標並不是這些土著,而是真正在東非留下文明痕跡的阿拉伯文明。

  東非殖民地存在大量阿拉伯文明的遺產,阿拉伯人,波斯人,印度人甚至遠東的大明都曾光顧過東非的土地。

  印度,波斯和遠東都不足為慮,畢竟他們在東非只是過客。

  真正在東非扎根的是阿拉伯人,整個東非沿海和靠近北非的區域,都留著大量阿拉伯文明的痕跡。

  其中包括桑給巴爾蘇丹國留下的建築和城市只是冰山一角,還包括肯尼亞和布乾達區域受北非影響深刻的地區。

  哪怕前世到了二十一世紀,考古學家依舊能在東非的廢墟裡,發掘出古代阿拉伯人留下的痕跡。

  清一色的清真式建築,在東非是相當扎眼,其中許多還是中世紀的產物,放在前世都是妥妥的文化遺產。

  不過恩斯特可不是個愛惜文物的人,尤其是這些存在可能影響到未來東非土地法理的東西。

  人總是喜歡臆想,許多人都喜歡“自古以來”這個說法,東非曾經存在過許多阿拉伯文明建立的城池。

  這放在前世,恩斯特有理由相信一部分阿拉伯人裡的人會以此為根據找東非要說法。

  不說二十一世紀,就是當下,這種事也很常見,就比如歐洲一堆國家自詡羅馬繼承者,如果說法國和德意志人是為了宣稱。

  那意大利就是是做著恢復羅馬帝國的美夢,屬於癡心妄想,任誰都知道意大利所說的羅馬不保熟啊,難不成還要整個地中海沿岸都割讓給你!

  意大利有些人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想瘋了。

  而土耳其人就是純搞笑的小醜,東羅馬就是被奧斯曼帝國覆滅,結果奧斯曼帝國現在也宣稱自己是羅馬正統,日耳曼人好歹接受了部分羅馬文化遺產,你奧斯曼完全就是異族文明,和古羅馬完全死敵,一點活路都不給東羅馬留,連文化都被滅絕了,怎麽好意思的。

  而且土耳其既想打著羅馬的旗號,又對阿拉伯文明念念不忘,後來還搞了個泛突厥主義,真就上躥下跳。

  所以,隨著時代的發展,離譜的事只會越來越離譜,恩斯特也只是打補丁,盡可能防止未來域外國家挑刺。

  至於東非,所有歷史遺跡被銷毀了,未來東非的歷史書將會取代美國成為最薄的那本,恩斯特無所謂。

  就算前世美國把全世界的文物和文化匯集到美國,也改變不了舊大陸人們對美國歷史文化的鄙視。

  時間更短的東非就沒必要掩耳盜鈴了,就是沒歷史文化,認了,大大方方的承認東非就是個縫合怪。

  費舍爾的工作便是此類,其工作內容是指揮達累斯薩拉姆的拆遷工作。

  凡是桑給巴爾蘇丹國留下的建築通通拆毀,然後建設具有德意志風格的建築,這項工作同時在蒙巴薩和布乾達等地區開展。

  未來具有德意志風格的新城市將會取代清真寺等典型阿拉伯建築成為東非對外交流的新窗口。

  費舍爾這樣的“高端人才”能來非洲,完全是意外,《斯圖加特晚報》其實就是恩斯特開的,隨著德意志移民速度的放緩,本著有棗沒棗打三竿子,就在報紙上刊登了招工廣告。

  本來想著東非這地方對德意志城裡人應該沒什麽吸引力,畢竟開的工資也不算高,而非洲在歐洲傳言那麽差。

  但是恩斯特低估了這個時代底層的生活狀態,哪怕是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照樣有費舍爾這樣家裡快揭不開鍋的手藝人。

  不過,也不要幻想著靠廣告就能召來一大堆工人,絕大多數德意志人,還是願意在歐洲生活的,背井離鄉反而是無奈之舉。

  而且,東非現在也沒有那麽多崗位來安置這些工人,費舍爾還好,建築行業在哪裡都吃的開,也就是技術門檻比較低。

  而歐洲這個行業目前屬於飽和狀態,低技術門檻就是容易被取代,加之費舍爾沒受過什麽教育,全部都依靠祖傳的經驗,而且剛好遇到一個沒啥良心的老板,這些綜合因素才導致費舍爾丟掉工作,到東非就業。

  這樣倒霉蛋估計在德意志也沒幾個,就算多等些時間也應該能找到工作,偏偏費舍爾家裡還有三張嘴要吃飯,等不起了。

  加上德意志西南地區確實是東非移民的重點地區,有了農民群體移民東非做示范,就進一步加深了費舍爾到東非發展的衝動。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