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166章 招聘廣告
  第166章 招聘廣告
  1868年10月3日。

  《斯圖加特晚報》刊登了一則招聘廣告。

  急需建築工人。

  要求:熟練工人。

  熟悉各類德意志風格建築。

  有五年以上工作經驗。

  家人可以一同前往。

  工作地點:海外。

  待遇:分配住房,為子女提供免費教育,每天工作八小時,月薪工資3泰勒零5格羅申。

  這樣一份在任何時代,都可能被當做詐騙的廣告,但內容對於符騰堡地區的工人來說確實誘惑十足。

  而機遇總是光顧倒霉蛋,不過能不能把握住就不一定了,在這個各項制度尚不完善的時代,工人過的十分困苦。

  尤其是因為各種原因被老板辭退的失業工人,費舍爾就是因為年紀大了被老板拋棄的工人。

  費舍爾其實年齡不算大,也就三十多,但是老板麽,總是喜歡那些年輕力壯的。

  隨著歐洲工業化的進行和資本主義農業興起,沒有土地的德意志農民紛紛破產。

  尤其是德意志西南地區,這些年收成還不好,對於農民群體可以說屋漏偏逢連夜雨。

  許多農民被迫背井離鄉,尋找出路,城市會吸納一批農民變成產業工人,斯圖加特作為德意志西南地區的大城市自然湧入許多農民。

  勞動力市場,形勢一片大好,順帶著斯圖加特的老板們也開始變的挑剔起來。

  城市並不能解決這麽多人的生計問題,尤其是以農業為主的德意志西南地區。

  剩下人的只能另謀出路,這個時候東非殖民地和美國出現了,黑興根財團主動出擊,創造了持續半年的東非德意志移民潮。

  而費舍爾並不是農民,從他爺爺開始,一家人就是建築工人,靠著微薄的薪水養活著一家人。

  不過費舍爾的爺爺很明顯不是什麽能力出眾的人,而且比較能生,有四個兒子。

  老大繼承了房子,老二,老三各分得了剩下的遺產,到費舍爾的父親從他爺爺那裡繼承的家產只有祖傳的手藝。

  費舍爾的父親不負眾望參加了符騰堡王國的軍隊,參與了對拿破侖的戰爭,很幸運,趕上了最後一場戰爭。

  費舍爾隨著聯軍在法國發了筆小財,攢下了一筆積蓄,退役後在斯圖加特買了間小房子,同時娶了費舍爾的母親,一位戰爭中犧牲戰友的妻子。

  費舍爾的父親和母親在三十多歲時生下費舍爾,費舍爾父親只有費舍爾一個孩子,所以和父親相比起點不錯。

  在父母死後,費舍爾就繼承了父親的家業,一間小房子和幾件家具,還有祖傳的手藝。

  而且費舍爾比較幸運,和鄰居家的女孩結婚了,不過日子過得一直十分拮據,尤其是在生了孩子後,一家人就過的更困苦了。

  前年,普奧戰爭時,整個德意志地區局勢都比較緊張,費舍爾本來想著能不能複製一下當年父親的老路,靠著戰爭發筆小財,來養活一家人。

  結果普奧戰爭,風聲大,雨點小,尤其是德意志西南,基本沒什麽戰火,而且普奧戰爭兩三個月時間就結束了。

  才進入新兵營,還沒拿到軍餉的費舍爾就被退役了,費舍爾徹底淪為了無業遊民。

  ……

  “安娜,你說我們去東非發展怎麽樣?”費舍爾手中拿著黑興根財團的招聘廣告對著妻子詢問道。

  “這事靠譜麽?東非到底什麽情況我們可不清楚,萬一被騙過去,如果是假的,依靠我們自己的力量可沒有辦法回到歐洲!”安娜憂心忡忡的說道。

  費舍爾溫柔的撫摸著妻子的頭髮說道:“可是我現在沒了工作,總不能一直閑著,我們一家人總是要吃飯的。”

  “真的找不到工作了麽?辛苦一些也沒有辦法,歐洲畢竟比非洲那個地方強的多吧?”

  “倒是有幾個工廠招人,不過聽說那裡工作條件不好,沒日沒夜的工作,而且老板經常拖欠工資。

  我有個朋友說那就是黑心工廠,就是把人往死裡整,而且就算可以拿到工資,也很難養活一家人,一個人倒是勉強可以過活。

  可我們一家一共四口人,就算你也出去多打一份工,還是不夠。”費舍爾皺著眉頭說道。

  費舍爾說罷,房間裡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安娜依靠在費舍爾懷裡苦笑道:“既然這樣,看來我們只能去這個東非殖民地碰碰運氣了!”

  費舍爾抱緊妻子安慰道:“親愛的,不要太悲觀,非洲未必是人們描述的那樣,就是吃人魔窟。

  前幾個月有許多人都去東非發展了,大多都是鄉下的農民,聽說東非一直在招移民,我在斯圖加特車站附近就見過好幾批要到東非去發展的農民,那裡的德意志人應該不少。”

  費舍爾自然是做過調查的,而且符騰堡境內的東非移民自然要在斯圖加特等大城市中轉,所以在斯圖加特見到前往東非的移民不算罕見。

  “親愛的,如果你真的決定了,我永遠支持伱。”安娜已經明白了費舍爾的心思,丈夫是心動了,但是還拿不定主意,所以才問問自己的意見。

  費舍爾感動的說道:“如果東非真的和報紙上說的那樣,我一定會讓你們過上好日子的。”

  ……

  轉眼十二月份。

  費舍爾一家人整整齊齊的到了東非殖民地,對於家庭移民,東非向來是非常歡迎,尤其是費舍爾這種“高端人才”。

  費舍爾一家在黑興根財團工作人員指引下,乘坐的是專門提供給家庭移民的船隻,其條件遠比一般船隻好的多。

  一路上也沒有遇到什麽大風大浪,就順利到達了東非殖民地。

  費舍爾的工作地點也確定好了,就在達累斯薩拉姆。

  恩斯特對於東非的一些事項,從來不留余地,就比如土著問題,肯定最後是一個不留。

  同樣,既然要搞殖民,那就要把事做絕,為了未來東非的健康發展,一定要將所有殖民時代的可以銷毀罪證全部銷毀,未來東非可不想和那些受害者的後代扯皮,東非存在的土著文明遺跡,一定要銷毀乾淨。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