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
  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

  在柏林會議召開的時候,奧蘭治自由邦境內的抵抗運動徹底平息,隨著最後一批北方奧蘭治自由抵抗軍逃亡東非而宣布結束。

  “奧蘭治自由抵抗軍從一開始就注定失敗,他們本來就實力有限,而且國土縱深太小,更無法和德蘭士瓦人還有英國人對抗,想要勝利,除非我們接手奧蘭治戰場,不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能夠給予奧蘭治人相當力度的援助,已經算東非政府仁至義盡。”菲利克斯說道。

  實際上奧蘭治自由抵抗軍能夠堅持這麽長的時間,東非官員一致認為很不容易,最主要的因素還是在於現在奧蘭治自由邦的縱深過於狹窄。

  英國和德蘭士瓦人只要對奧蘭治人進行封鎖,很快就能取得成績,而奧蘭治人不可能同時保證生產,同時和英國,德蘭士瓦對抗。

  而東非的援助更是杯水車薪,畢竟東非也不是開善堂的,需要奧蘭治人用物資來換取東非的援助。

  “那我們怎麽處理這些逃亡到東非境內得到奧蘭治人?他們目前還有兩千多人,這些人和英國沒有和解的可能性,但是是否願意被我們所驅使恐怕也是一個未知數!”南方軍區司令默爾克問道。

  奧蘭治自由抵抗軍確實是一個麻煩,因為奧蘭治人有自己的主張,而不是和東非合並,這一點要分的清楚,但是東非對整個奧蘭治自由邦有自己的野望。

  萬一造成前世美蘇進入阿富汗那樣的後果,就弄巧成拙了,所以對這些跨河逃亡到東非的奧蘭治人,對東非來說並不是很好處理。

  “奧蘭治人注定不能為我所有,最好的辦法還是把他們分散開來,融入東非,磨滅其民族性,要麽給他們一筆免費援助,讓他們繼續到奧蘭治自由邦境內搞破壞,最後就是讓他們回到荷蘭去。”

  恩斯特說道:“強扭的瓜不甜,如果願意成為東非國民的,就要服從東非政府的安排,我想不是所有奧蘭治人都想要一直打仗,安穩的生活才是普通大眾的追求,至於想要繼續和英國人對抗,且擁有強烈民族主義傾向的奧蘭治人,我們就把他們送回奧蘭治自由邦,這個麻煩還是讓英國人去頭疼吧!至於最後一個選項,我們也不阻攔,畢竟荷蘭是曾經奧蘭治(布爾)人的宗主國,回到荷蘭重新發展也情有可原。”

  “殿下,奧蘭治人被解決後,恐怕英國人的精力下面就會壓到我們頭上了,經過這麽長時間戰爭,德蘭士瓦復國軍已經擴充到了六萬多人,英國在開普敦邊境也有兩萬多人的軍隊,而我們東非在南方軍區現在軍隊數量加在一起才六萬多人,在整合了奧蘭治自由邦後,德蘭士瓦人和英國是否會進而對東非采取行動?”菲利克斯說道。

  德蘭士瓦復國軍經過長期的戰爭,規模越來越大,而且隨著奧蘭治自由抵抗軍覆滅,大量奧蘭治人士兵被收編,這使得德蘭士瓦復國軍的力量已經不容小覷。

  而且德蘭士瓦人背後還有英國,加上葡萄牙的兩塊殖民地,這就是兩個代理人,而且從明面數據上來看,現在德蘭士瓦人加上非洲葡萄牙人勢力,已經不比東非弱多少,完全可以充當英國的代理人。

  當然,這個不弱指的是現役的軍隊數量,就像前世朝鮮那麽小的國家,軍隊數量超過百萬一樣,葡萄牙和德蘭士瓦人的軍隊數量顯然也是超標的,兩方加起來差不多也在三十多萬左右。

  東非軍隊雖然很多,但是東非的防務壓力也更大,尤其是東部沿海,北方都有軍事壓力,不可能全部在南方提防德蘭士瓦人和葡萄牙人。

  東非的優勢在於國防工業體系健全,鐵路交通發達(在非洲),一支強大海軍,這是東非在整個七十年代最主要的成就,同時也是英國對東非在非洲崛起最大始終抱有敵意的重要原因。
    東非人口在三千多萬(除掉黑人),但是細看人口結構,超過成年(東非成年年齡是十七歲)的才達到一千多萬,其中還要去除近半的女性移民,成年男性人口也就在五百萬以上。

  而且很多成年男性,年齡可能超過四十歲,因為東非從建國到現在也有二十年歷史,最早移民群體歲數很多都已經不小。

  不過這個時代的人,普遍比較早熟,如果東非下拉征兵年齡,一樣可以實現恐怖的戰爭潛力,而且隨著戰爭時間推移,每年東非都會新增一批成年人口。

  “我們東非在非洲實力最強,但是並不是高枕無憂,東非實際上最缺的就是時間,所以面對任何危險都必須謹慎對待,這也是之前實現全國軍事調動的根本原因,而且東非缺乏一場立國之戰,我們還從來沒有真正和一個全力以赴的世界大國交手過。”恩斯特說道。

  至於葡萄牙在東非眼裡根本不算強國,而且葡萄牙的實力主要體現在本土,對葡萄牙兩塊殖民地的勝利,並不意味著東非軍事武裝的強大。

  就以上次東葡戰爭的過程來看,葡萄牙軍隊的情況,就是和抵抗意識強烈的土著國家相比,都沒有太大區別。

  這一點可以拿阿比西尼亞帝國來對比,阿比西尼亞帝國是非洲的老牌“強國”,目前和意大利就處在僵持階段。

  而意大利的軍事實力,在非洲是要強於之前葡萄牙人的,意大利在拉胯,也是一個工業國,其核心的原撒丁王國,工業比葡萄牙本土要強的多。

  所以原來葡萄牙人在非洲的實力,未必能對抗阿比西尼亞帝國這樣的土著國家,不要說阿比西尼亞帝國,就是原來的桑給巴爾蘇丹國都能和葡萄牙一爭高下,至於現在葡萄牙殖民地軍隊力量怎麽樣,東非還真不好確定,這主要看英國對葡萄牙的支持力度如何。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但是戰爭往往又具有不確定性,面對競爭,絕對不可掉以輕心,而且東英之間必有一戰,這個時間即便不在八十年代發生,也會在九十年代爆發,因為這個時候英國不遏製東非,那他們就徹底失去這個機會,在20世紀到來之後,東非必然成為世界性大國,並且改變印度洋和大西洋的地緣格局。”

  英國作為海上霸主,必然要打壓東非,同時對東非中南部存在幻想,而東非也貪圖開普敦的地理位置和土地。

  雙方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換句話說,即便英國不動手,等東非徹底發展起來後,也必然會對英國的南非殖民地動手。

  這一點就和當初美國進攻加拿大是一樣的,只不過美國輸了,所以只能繼續選擇蟄伏在英國建立的國際體系之下。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