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七零:我在林場當知青》第531章 進山抬參
   第531章 進山抬參
  “對了,希平,有件事想讓你幫忙。

  一中那頭你有熟人麽?我尋思著把我家小剛,你二哥家小鵬,都轉松江河去一中去。

  我在松江河也買了套房子,秋天開學,你二嫂跟著搬下去,伺候三個大的念書。

  過兩年小的讀初中了,也讓他們轉過去。”劉玉江忽然想起這事兒來,忙跟盛希平提了嘴。

  “強子在松林高中住宿,那寢室條件不算太好,吃的也不行。

  我尋思著,左右也得在松江河置辦房子,早點兒買,正好讓你二嫂過去陪讀。”

  “你看,我早就跟你們說了,擱松江河買房子,你就不聽我的,這時候了才打算。”

  盛希平一聽,少不得埋怨兩句。

  “光是小剛和小鵬轉一中唄?要不然連那幾個也轉一小得了。

  我聽說,過兩年各林場中學都要歸到一中去,早晚也得去松江河,正好,還能跟我們家新華、新宇作伴兒。”

  過了好一會兒,盛希平才從草木間發現了一株人參。

  “你爺倆進山小心點兒啊,不管怎地,晚上能回來就盡量回來。

  走到鐵路盡頭,原本應該是拖拉機道。

  往三支線裡面沒有別的路,只能順著小火車道往裡走。

  七個混帳小子,一天光洗衣服做飯也夠忙活的,老二媳婦一個人可忙活不過來。“那要不然,我也跟著去?”

  盛希平父子在劉家玩到九點來鍾,這才打著手電往回走,到家後收拾收拾,趕緊睡覺。

  那參籽不是純綠色,而是墨綠中泛著些紫紅,估計再過個十天半個月的,參籽就能全都轉為紅色了。

  盛家爺倆只能順著記憶裡的路線,往山裡走。

  “棒槌。”盛希平大喊一聲。

  紫黑色的莖稈上,六片掌狀複葉迎風飄擺,莖稈最頂端,一朵嬰兒拳頭大小的參籽。

  “快當快當。”盛連成一聽,格外高興,連忙湊到盛希平身邊。

  參籽不紅,就不顯眼,盛家父子都是二半吊子,想要在草叢裡找到人參,要費事很多。

  我跟老大兩口子在鹼場,照看著咱家這些參地和莊稼。”劉長德直接拍板,一錘定音。

  “一起轉啊?那老二媳婦自己也伺候不過來啊。”秦秋燕在旁邊念叨了句。

  此時,盛希平已經將手中的索寶棍插到土裡,又折了兩根樹枝。

  盛希平如今,倒不是貪圖那點兒賣棒槌的錢,他就是想去看看,真有大貨,挖回來妥善保存。

  爺倆打算去那年他們挖到棒槌的地方看看,都過去這些年了,保不齊那裡還能有大棒槌。

  第二天早晨四點來鍾,外頭剛亮天,盛希平和盛連成倆人已經全副武裝,帶著東西,準備進山了。

  當年盛希平他們知青隊做幼林撫育的地塊,如今那樹苗也長到快碗口粗了。

  反正咱家那房子也夠住了,老婆子,你跟老二媳婦跟著,去伺候孩子念書。

  “六品葉。”盛希平撥開身前的雜草,來到了那棵參近前,重新數一下,確實是六品葉。

  山崖下,似乎跟多年前沒什麽區別,樹木高大繁茂,樹下雜草、灌木生長的也很旺盛,這裡,應該是沒人來過。

  再從兜裡掏出棒槌鎖,綁住那棵參的莖稈,棒槌鎖兩端的銅錢,搭在樹枝上。

  這樣的地塊已經不需要再進行撫育作業,所以林間雜草、灌木瘋長,行走其間,十分費勁。

  當初他們在山崖下,拿走了四苗六品葉,三苗五品葉。

  離著那年爺四個進山,已經十來年了,林區裡不常走的拖拉機道,也漸漸長了荒草。

  爺倆這回沒帶那麽多東西,所以就沒推鐵道三輪,隻背著行囊,順著小火車道往裡走。

  “幾品葉?”盛連成也有經驗了,知道要接山。

  左右都是找人托關系,莫不如一回辦利索了。只要在一小就讀,將來就能順利升初中高中。

  劉長德父子一琢磨,也是這麽個理兒,“那行,就照著希平說的,把孩子們都轉過去吧。

  經過這十多年,看來又有五品葉長大,變成六品葉了。

  好在這一次爺倆帶了足夠的繩子,於是將繩子拴在山崖邊的歪脖樹上,爺倆順著繩子,下到山崖底下。

  洗衣服做飯、打掃衛生啥的,咱家也不是出不起那點兒錢。”在盛希平眼裡,這都不叫事兒。

  要不然,萬一啥時候那片成了伐區,生態環境一旦破壞,裡頭的人參也就沒法生長了。

  唉,也趕得巧,今年老六在學校不回來,要不還能多個伴兒。”臨出門前,張淑珍不放心的叮囑道。

  這邊也好幾年沒來過了,爺倆只能憑著記憶分辨方向往裡走,等他們找到當年留下的兆頭時,已經十點多鍾了。

  爺倆沒在兆頭附近轉悠太久,而是直奔不遠處的斷裂帶。

  “媽,你放心吧,我們就是過去看看,不定有沒有呢。”盛希平揮揮手,扭頭跟著盛連成倆人走了。

  所幸山崖下的面積沒那麽大,父子二人手裡拿著索寶棍,一點一點撥動著雜草和灌木,仔細搜尋。

  “師娘,伱樂意下去住也行,不樂意的話,那就雇個保姆唄。

  此時才八月初,屬於青榔頭市,還沒到紅榔頭市,就是說這個時候參籽還沒紅。

  接著,盛希平從背兜子裡拿出來鹿骨簽子、快當剪子、快當斧子等家什。

  先用斧子砍斷周圍的樹根,再用剪子剪斷草根,這才拿了鹿骨簽子撥開人參莖稈周圍的泥土,開始抬參。

  盛希平抬參,盛連成也不能閑著,想辦法弄了些枯樹枝,在上風頭處攏了一堆火,等火燒起來,再往上壓點兒蒿草。

  蒿草是鮮的,不易燃燒,會冒出白色的濃煙,順著風朝盛希平那邊飄,熏走飛過來的蚊蟲等。

  有道是抬參如請佛,須得小心翼翼才行。

  盛希平手上倒是挺穩,一點一點用鹿骨簽子撥開泥土,逐漸露出底下的根莖。

  這棵參應該不是特別大,露出的肩膀頭看上去有拇指粗細。

  山參生長緩慢,才過十來年而已,當初的五品葉就算長成六品葉了,也不會特別大。

  盛希平忙活了兩三個鍾頭,最後將這棵參整體抬了出來。

  這參看上去倒是不太大,估計也就二三兩沉,不過形體特別漂亮,須子上布滿了珍珠疙瘩,是棵好參。

  盛連成遞過來剛才他去找的苔蘚,讓盛希平把山參包裹起來,接著又扒了張樺樹皮,將參和苔蘚一起裹緊了,用繩子系結實。
    “吃口飯吧,這都快兩點了。吃完了飯,咱倆在這塊兒轉一轉,有就再抬一棵,沒有就算了。”

  盛連成從兜子裡拿出乾糧和鹹菜來,爺倆又累又餓,狼吞虎咽的吃了不少。

  吃過飯,爺倆又在山崖下轉悠了一會兒,只看見兩棵五品葉,沒再瞧見六品葉。

  “這是不是有人來過了啊?當年咱走的時候,這地方還有不少棒槌呢,怎就找見這麽幾棵?”

  盛連成疑惑不解,按理說不應該啊,最少不得有十幾棵啊?

  “爸,山參有休眠的特性,今年春天乾旱,很可能一部分參沒出土。

  再者,眼下這時候參籽沒紅,混在草木中不顯眼,咱倆沒注意也正常。”

  山財都是有定數的,不是說他們再來,就能挖到更多的參。

  “有這苗六品葉就挺好了,不算空手而歸。”盛希平倒是挺知足的,他現在又不差那點兒錢,過過癮就行了。

  “那這兩苗五品葉呢?咱拿不拿?”盛連成猶豫的問道。

  “爸,天色不早,咱得回家,不拿了。”盛希平笑著搖頭。

  “回頭我打電話給吳家大伯,打聽一下東北虎園的事。

  如果可以的話,等著劃虎園范圍的時候,我把這一片也劃進去,那樣就可以把這下面的棒槌保護起來了。”

  這事兒,盛希平早就在琢磨了,今天過來,也是為了確定山崖下的參還有沒有。

  盛連成一聽,這樣也行,“成,那咱回家吧。”一棵六品葉,收獲已然不小,知足常樂嘛,人不好太貪心的。

  就這樣,爺倆把山崖下收拾了一番,火堆早已熄滅,並且用水澆透了,不會有起火的危險。

  抬參的那個坑,盡量恢復原狀,再用蒿草等覆蓋住。

  一切處理好之後,父子二人背著東西,順著繩子再爬上去,解開繩子,原路返回。

  等爺倆到家,已經是晚上快八點了。

  張淑珍和周青嵐婆媳倆心神不寧的在家等著,鍋裡的飯也是熱了一遍又一遍。

  忽然,外頭幾隻老狗叫了起來,張淑珍和周青嵐一聽,連忙從裡屋出來,周青嵐順手插上電源,院子裡的燈泡亮了起來。

  狗子叫喚的動靜不一樣,一聽就知道是自家人回來了。

  出門一看,正是盛連成盛希平爺倆,打著手電進了院子。

  “怎這時候才回來啊?我還以為今晚上你們要在山裡打小宿了呢。”

  “路遠,又好幾年沒人走了,拖拉機道都長了草。”盛連成隨口解釋了句。

  “哦,難怪。快進屋吧,晚飯是不是還沒吃?我這就給你們收拾飯去。”

  張淑珍趕緊招呼著丈夫和兒子進屋,讓倆人去換換衣服,洗洗手。

  正好周青嵐端出來了飯菜,爺倆也沒用放桌子,就在鍋台邊兒上,對付著吃了一口。

  等著爺倆吃完了飯,四人回到東屋,張淑珍這才打聽,今天有沒有收獲。

  盛希平從兜子裡拿出那個樺樹皮卷打開,“去的時候不對,不到紅榔頭市,就見著了一苗六品葉,兩苗五品葉。我們把六品葉拿回來了,五品葉都放了。”

  放山的術語,挖參叫抬參,也叫拿,不挖的話,叫放。

  那苗六品葉拿出來,張淑珍和周青嵐瞧見了,也都很喜歡。

  盛希平把參交給張淑珍,讓她好好收起來。

  如今家裡不缺錢,這參肯定不能賣,所以要晾幹了保存起來,留著以後用。

  張淑珍收起來參,先放到櫃子裡,等白天再處理。盛連成爺倆上山累一天了,趕緊洗洗收拾收拾,也都上炕睡覺。

  周青嵐帶高二了,馬上升高三,學生們假期上課,周青嵐不好請太長時間假。

  所以禮拜二早晨起來,盛希平開車送周青嵐回松江河。

  之後,盛希平給吳秉忠打過去電話,拜托人家幫忙打聽東北虎園的事情。

  據說是因為國內沒有私人辦野生東北虎園的先例,上頭開會討論過好幾次了,始終沒有結論。

  吳秉忠讓盛希平再等等,他和楊老想辦法再給催一催。

  盛希平倒是不著急,於是耐心等著。

  轉眼間,八月也過去一大半了,學校即將開學,盛新華兄妹四個從前川林場回來。

  劉家那幾個小子轉學的事兒,盛希平也都給辦明白了,正好一起來了松江河。

  劉玉河的媳婦還有秦秋燕住到劉家新買的房子,照顧七個孩子的生活起居。

  劉強讀高中,劉剛和劉鵬讀初中,其余的四個上小學,正好跟盛新華他們一起。

  連同陳維國、王建設那幾家的孩子,天天上學放學,都是一大群孩子呼啦啦往回走。

  盛欣玥和盛欣琪不到年齡,非得要上小學,盛希平兩口子擰不過,只能同意。

  倆小丫頭是班級裡最小的,家裡人都擔心她們受欺負,劉新上二年級,離著小姐倆的班級最近,得空了,他就過去看看倆丫頭。

  其他幾個大的,更是放出話去,誰要是敢欺負他們妹妹,就揍死他。

  再加上盛希平和周青嵐的面子,老師也特別關照倆孩子,所以這倆丫頭在學校,還真是沒人敢招惹。

  剛進九月,首都來了電話,告知盛希平好消息。

  吉省野生動物保護研究所,還有長白山自然保護區,想要在長白山地區成立一個東北虎保護繁育中心,問盛希平有沒有興趣投資。

  盛希平一聽就明白了,立即答應下來。

  於是,盛希平通過指引,去省城找了相關部門,跟人家簽訂了投資建園的合同。

  省林業部門將在長白山附近,劃出一塊地,作為野生東北虎救助繁育中心。

  研究中心所需的各種費用,省財政劃撥一部分,大頭由盛希平出。

  如此一來,盛希平就不需要出錢承包山林了,只需要負責研究人員的工資和飼養東北虎的費用。

  合同簽訂後,有專家跟著盛希平過來,實地考察。

  專家在山裡考察了近半個月,最後根據花花的生活習性和活動范圍,選在林場東北方向二十裡之外,劃定三百公頃山林,給東北虎林園使用。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