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七零:我在林場當知青》第532章 分廠
   第532章 分廠
  三百公頃,要說大吧,真不算大。

  一隻雌虎的活動范圍最少四百平方公裡,折算下來,四萬公頃。

  雄虎就更不用說了,活動范圍要大一倍還多。

  要說小呢,也不算太小。

  首都的頤和園還不到三百公頃呢,弄個東北虎園,比頤和園還大,也算可以了。

  太大的話,管理也是個問題。

  盛希平之前說,想把藏有人參的那個地方,劃到東北虎園裡。

  那位省裡來的李書記,一聽說台板廠有人想接手,而且是華陽木製品廠,真就來了個獅子大張口,非得死咬著五百萬不可。

  盛希平這邊,也想辦法找了省裡的領導,費了不少力氣,最終以兩百萬的價錢,將縫紉機台板廠接到手裡。

  正好那段時間,盛希平忙著東北虎林園的事,就安排人去黑省談投資建廠的事情。

  夏傳平和韓兆升二人辦事倒挺麻利,借著請客吃飯的機會,就在幾位領導面前提起來,說是華陽木製品廠生意好,正找地方要建分廠呢。

  “能不能想點兒別的辦法?哪怕是跟別的廠子合作,讓他們給咱做前期加工呢?
  實在是忙不開了,現在工人三班倒,人停機器不停,那機器都快乾冒煙了,這麽下去,肯定不行。”

  盛希平自然明白對方為啥打電話過來,他這是故意裝腔作勢呢。

  “我家親戚有在那木器廠的,說是現在廠子不景氣,日子難混,還跟我打聽,想來咱廠上班呢。”

  這台板廠佔地三公頃左右,因為建成後就使用了幾年,各處看起來都還可以。

  之前的一把手管書記,過年的時候調走了,去市裡任職。

  “明年吧,明年秋天,黑省分廠差不多就能投產了,加上撫松分廠,還有松江河的廠子,產能應該會提升很多。

  再者說,木器廠眼下雖然虧損,可還沒到經營不下去的時候,縣裡未必能放手。

  之前的教師節,周青嵐被授予省級優秀教師光榮稱號,此次又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可以說是極高的榮譽了。

  參加秋交會的話,應該能有收獲,可是廠子生產不過來啊。

  盛希平稍微琢磨了下,就爽快的應下來,於是帶著鄭華和於海洋,一起去了縣裡。

  同時,各處張貼廣告,廠子招工。

  周明遠正愁著怎麽安置林區剩余勞動力呢,一聽這事兒,自然是高興的不得了,滿口答應。

  酒席上免不了談起來華陽木製品廠要建分廠的事。

  “盛總啊,聽說你正滿哪找地方建分廠呢?哎呀,恭喜盛總,生意興隆啊。”
    九月二十六號這天,盛希平接到了常縣長的電話。

  公家辦事不一樣,各種手續層層審批,估計等省裡批下來,已經入冬了。

  那頭的廠房、機器都不舊,有些機器應該是華陽廠這邊也能用得上。

  盛希平本意就是想給花花找個養老的地兒,花花現在還是壯年,離養老還遠著呢,所以盛希平並不著急。

  現在那個木器廠不太景氣,我聽說年年賠錢,工人的工資都壓了好幾個月了。

  這要是接了訂單,沒法如期交貨,那可是要賠錢的。

  常宏發那邊急於把這個扎手的刺蝟送出去,盛希平這頭著急擴建分廠生產,原本應該是對雙方都好的事情。

  誰承想剛投產沒兩年,沈城縫紉機總廠單方面撕毀合同,台板廠只能被迫停產,車間閑置,工人無處安置。

  盛希平跟陳瑞卿沒啥藏著瞞著的,一股腦兒都跟陳瑞卿說了。

  廠子黃了,那兩百萬的貸款還不上,廠子裡那些工人沒處安置,成天去鬧,縣裡幾個領導都快愁死了。

  最近,客戶天天打電話催貨,鄭華現在一聽電話腦袋都疼。

  盛希平陪著周青嵐去省城開會,順道看望了丈母娘、小舅子,還有陳瑞卿等人。

  八零年的時候,縣裡跟沈城縫紉機總廠,協商一致成立縫紉機台板廠。

  剛一回到廠子,鄭華幾個就找了過來。

  如今這年月,能拿的出兩百萬的人,可不多,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那個店兒。

  車間裡的機器不算舊,而且大部分改動一下就能使用。

  如果盛希平有意的話,夏傳平和他老丈人可以幫忙,牽線搭橋,保管把事兒辦成了。

  家具廠一個姓王的車間主任,忽然想起這個茬來,就向盛希平提議。

  好不容易抓著盛希平的影兒了,趕緊找他商議。

  不過,經王主任這麽一提醒,盛希平倒是想起來一個地方,撫松縫紉機台板廠。

  當初為了建廠,投進去三百多萬,沒想到才幹了不到兩年就停產了,縣裡損失嚴重。

  我在黑省那頭批了塊地,打算建分廠。

  “常縣長,你可別取笑我了,我這愁的頭髮都一大把一大把的掉,找不到合適的地方建廠啊。”

  今年肯定沒戲,估計得明年開春過了防火期才能動工。

  縣裡一把手換成了省裡來的李書記,常宏發依舊是縣長。

  “你啊,當初你建廠的時候,就應該把廠子建的大一些。這下好了吧?掰不開鑷子了。”

  這好不容易有人想接手,照著常宏發的意思,只要能還上那兩百萬就行,別的不求。

  盛希平去見陳瑞卿的時候,陳瑞卿苦口婆心的勸。

  廠子到手,盛希平立即安排人手過來收拾,又請來了機械專家,按照要求,將原本的機器做一些改動。

  盛總,要不然你找找縣裡領導,咱乾脆把那個木器廠並過來得了。”

  “訂單太多了,廠子裡所有人恨不得都長三頭六臂,那機器從早到晚不停,真要乾冒煙了。”

  而且,那些小的項目全都包出去了,廠子裡隻生產板材和家具,即便如此,還是忙不開,這怎整?

  “分廠?哎呀,黑省那邊這不是剛批下來手續麽?
  就算馬上動工,今年也不可能建成投產啊,明年秋天能建成投產就不錯。你這讓我怎往前趕啊?”

  騰躍公司在黑省關系挺硬,當地政府一聽說要來投資建廠,絕對大力支持,很快就批了手續。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果然,沒過幾天,消息就傳到縣裡幾位領導的耳朵裡了。

  “哥,咱現在訂單接的有點兒多,忙不過來了。你看分廠的事兒,能不能往前趕一趕?”

  “前幾天我剛跟縣裡簽了合同,接手了縫紉機台板廠,這事兒我不是給你打電話了麽?
  現在正收拾廠房,改機器呢,估計年前能開工。

  盛希平雖然有心想要那個廠子,卻不能主動去談,誰知道對方會不會獅子大張口,借機會狠狠宰他?
  所以得先找人打聽明白了,再想辦法。

  包括周青嵐等三十名教師,被評為林業教育先進工作者。

  華陽木製品廠的各類複合板材,獲得了不少國外客商的喜歡。

  即便是肯放手,估計也得狠狠宰一筆,盛希平不想當這個冤大頭。

  然後,有人貌似不經意的提起來,說縫紉機台板廠那邊不是閑著麽?莫不如就讓華陽接手算了。

  陳瑞卿聽完盛希平的話,樂得不行。

  盛希平看了下,這要是接過來,各處收拾收拾,再進點兒機器、原料,招上工人,應該是年底就能動工生產。

  陳瑞卿一心為了盛希平好,主要也是看好了華陽廠板材出口創匯的能力,才勸盛希平的。

  這些事情,不需要盛希平操心,有專門的工作人員負責,盛希平隻負責掏錢就行了。

  你們廠那些複合板材,各種貼面板、飾面板啥的,不是都經過了技術鑒定,是國內先進水平麽?那你還怕啥啊?去試試唄。”

  十月七號,省林業廳在長春召開全省林業系統教育表彰會。

  盛希平覺得,還是一步一步穩扎穩打比較好,發展太快了,未必是好事兒。

  不管怎麽說,東北虎林園的事兒,算是有了個好結果,大家夥兒都挺高興。

  今年夏天光是接待過來考察的國外客商,陪著他們爬長白山,都快把接待人員給爬吐了。

  東北虎園的范圍劃定之後,上報到省裡批準,等省裡回復了之後,才能動工修建。

  這不是陪著青嵐來開會麽?等著她開完會,我就去黑省那頭,主持動工儀式。”

  家具廠擴建之後獨立出來,又招了不少工人,訂單還排著不老少呢。

  “希平啊,伱聽哥一句勸,帶著產品去參加秋交會。

  這些事情,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辦成的,盛希平也不可能一直守在縣裡,於是安排了人負責,他就回松江河了。

  盛希平聽了,搖搖頭,私企合並集體企業,不是那麽容易的。

  會上,松江河林業局被評為教育工作模范局。

  然而專家考察過那邊,認為不太適合東北虎活動,所以劃定范圍沒能覆蓋那裡,算是一個遺憾。

  王主任撓撓頭,不好意思的說道。

  這可把常宏發給氣壞了,當初建廠的時候,縣裡給貸款了兩百萬呢。

  好在那裡挺隱秘的,一時半會兒不會有人發現,盛希平打算以後再想辦法。

  本來就雙方都有意,就差有人提一句了,此時把話挑明了直接說,雙方一拍即合。

  說是他給打聽了,那個縫紉機台板廠現在就是個刺蝟,捧著不是扔了不是,縣領導都愁死了。

  前陣子盛希平從黑省回來的時候,路過縣裡去看望過幾位領導,聽他們說過,那廠子現在還閑著呢。

  盛希平陪著省裡來的專家在林場呆了半個來月,總算送走對方,便趕緊回加工廠看看情況。

  “這還是把一些小的項目都分散出去,給了林場的加工廠呢。真的是忙不開,沒那個精力再去參加秋交會了。”

  盛希平正打算著,最近有空了過去看一看,選個日子破土動工呢。

  又貌似不經意的來了句,這分廠要是能在縣裡辦就好了,最起碼解決不少人的就業問題。

  到時候哥給我弄個名額,我帶著產品去秋交會試試。”

  可不管常宏發怎麽勸,那李景昱就是不肯松口,最後,把常宏發氣的沒招兒,只能往上報,找到了市裡頭。

  鄭華幾個也愁的慌,真不知道怎麽辦好了。

  盛希平七月回來的時候,跟大家夥兒商議著要在黑省建分廠,之後就給周明遠打去了電話。

  盛希平覺得,與其奔著木器廠,不如試著談那個縫紉機台板廠,指不定能成。

  第二天上午,常宏發親自帶著盛希平去縣城東郊的縫紉機台板廠實地查看。

  於是,盛希平立刻聯系了周青越,讓周青越給他的二連橋夏傳平打電話,拜托夏傳平給打聽打聽縫紉機台板廠的事兒。

  盛希平一聽,這話可太合心意了,於是就拜托夏傳翁婿兩個促成此事。

  可是,偏偏就卡在了這個廠的轉讓價格上。

  而家具廠那頭,一個月一座城市的展銷會,也是接了大批訂單。

  “這有啥可愁的,松江河要實在找不出地方,你來縣裡唄,我給你批塊地建廠就是了。”常宏發在電話那頭呵呵的笑。

  現如今車間擴大了兩倍不止,工人更是從最開始的四五百人到現在的一千多人。

  局教育處、松林高中、職業高中、一小、二小、漫江林場學校被授予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八零年十一月簽合同,八一年四月工人陸續進廠生產,九月一號生產出第一批縫紉機台板,經技術鑒定達到質量標準,正式投產。

  沒兩天,夏傳平給盛希平打電話。

  “盛總啊,要不然你來一趟吧,咱見面談?”

  華陽廠的板材,別說是國內領先水平,就是在國外,也算得上是很不錯的了。

  說是沒有這些錢,廠子寧可閑著也不能轉讓。

  “哥,不是我不想去,眼下是真的忙不開。”盛希平苦笑搖頭。

  “哎?我想起個事兒來,盛總,咱松江河有個木器廠,是以前從縣裡搬過來的,生產刨花板、細木板、折疊椅子、家具啥的。

  “木器廠啊,人家那是集體所有製企業,跟咱這私企不一樣,哪是說並過來就並的啊。”

  到縣裡之後,常宏發特地安排了幾位領導,一起陪著盛希平幾個吃飯。

  既然廠子忙不開,那還說啥了?

  盛希平能說啥?誰一開始建廠就建那麽大啊?
  投那麽多錢進去,要是效益不好,他找誰哭去?他只是沒預測到,產品這麽受歡迎罷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