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第188章 被改變的歷史車輪,投機倒把必須死
  第188章 被改變的歷史車輪,投機倒把必須死!(求訂閱)

  創建一個更好的制度,徹底取代宰相?
  這個想法,朱標此前也考慮過,但沒有什麽好的想法。

  而且,就算有想法,他也不敢和父皇說出來,擔心朱元璋認為他懶政怠政。

  畢竟父親都這麽努力了,作為兒子,怎麽能還說累呢?
  哪怕朱標的壓力已經非常大了,但他還是不敢說,只能勉強的撐著。

  每日小心翼翼的處理各種國家大事,朱標隻覺得如履薄冰,這讓他的精神一直處於緊繃的狀態。

  而他排解壓力的方式只有做些男女之事,這更造成了惡性循環,使得他的身體每況愈下,雖說現在還沒有出現什麽問題和毛病,但根已經種下,生根發芽是遲早的事情。

  蘇澈想要改變朱標的結果,那就只能從根本上來改變。

  如果僅僅只是調理好了朱標的身體,那時間一長,問題還是會繼續出現!
  所以,蘇澈想到了改變制度。

  讓皇帝的工作壓力的得以減輕!
  他並不擔心這會引起老朱的不滿,因為歷史已經證明了,這麽搞是錯誤的,以後的皇帝別說勤政了,甚至都有幾十年不上朝的!

  在蘇澈看來,皇帝這個位置,就不需要事事躬親,將合適事情安排給適合的人,懂得分工,善於識人,這才是最重要的。

  大明一國,最後一個皇帝崇禎,就是因為太過於努力,太過於勤政,才導致了進一步崩壞,加速了滅國進程。

  由此可見,如果沒有足夠的能力,事事躬親,還真不是什麽好事。

  此刻朱標聽到這話,頓時瞪大了雙眼,他有些好奇的問:“父皇打算如何做?”

  “很簡單,組建內閣!”

  蘇澈直接拿出了朱棣的內閣制度。

  自古以來,宰相這玩意,要麽是皇帝的得力助手,要麽是皇帝的心腹大患。

  丞相掌權,徹底壓製皇帝,這樣的情況並不在少數。

  華夏自秦漢行獨相製,隋唐合相,一直到明廢宰相,立內閣,才讓丞相徹底消失。

  內閣制度的本質是皇帝的私屬,類似於秘書機構,而不是國家法定的機構設置。

  這決定了內閣的權力實際上代表了皇權,因此當皇帝放任或信任時權力會很大,當皇帝不放任時,權利會非常小。

  這種隨意性,恰恰證明了內閣是皇權的附庸,全由皇帝好惡決定。

  明中後期嚴嵩、張居正等內閣首輔操縱朝政,權傾一時,本質並不是皇權被架空,而是皇權被加強的體現。

  如果放在其他朝代的話,早就開始加九錫、進王爵,駕六車,出入用天子鑾儀了。

  追根究底,內閣的權力是皇權賦予的,而宰相的權力是制度賦予的。

  即使是張居正這樣的內閣首輔都不能架空皇權,他還要拉攏馮保這樣的大太監。

  內閣制度只能拿出一個處理方案,也就是所謂的“票擬”。

  最後還是要皇帝批示同意後下發到六部執行。

  如果說皇帝也比較懶的話,就會出現司禮監這樣的機構,因為能代表皇帝批紅用印,這就會讓太監的權利直接膨脹起來,也會產生閹黨宦官亂政當權的現象。

  即便嚴嵩在嘉靖朝可以算是權傾朝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了,可是在嘉靖皇帝面前,也只能卑躬屈膝。

  萬歷皇帝沉迷酒色,那麽多年不上朝,國家能正常運轉,可以說內閣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當然,就算運轉起來,也會非常艱難。

  此後之所以出現問題,本質是皇帝出現了問題,並不是內閣的問題。

  所以,在蘇澈看來,用內閣制度來徹底取代宰相製,是完全可行的。

  內閣製有優點,當然也有缺點——沒有一個制度是完美無缺的。

  至於這個制度以後同樣會出現問題,那是肯定的——沒有一個制度能一直保持,完美的運行下去。

  此刻蘇澈詳細敘說著內閣制度,一旁的朱標聽的很認真,越聽越是驚訝,越聽越覺得厲害。

  仔細想想,這套制度還真是相當完美!

  內閣雖然分攤了皇帝的工作,但並沒有分攤皇帝的權利,反而讓君主得以獨裁專政。

  在這樣的制度下,以後的皇帝只要稍微正常一點……理論上來說,是不會出現太大問題的!
  不多時,蘇澈說完了整套內閣制度,再看向朱標,問著:“你有什麽要補充的嗎?”

  “父皇已經考慮得相當得當,兒臣認為並沒有任何錯漏之處,父皇準備的這套內閣制度,真是厲害啊,這是考量很久了?”朱標好奇問著。

  “算是吧,前幾年就在考慮了。”蘇澈點了點頭。

  他總不能說這個制度是看到朱標過來,才臨時想起的吧,雖然這才是實話……

  “對了,你過來是為了變法革新之政?”蘇澈忽然想到什麽,連忙問著。

  “是啊父皇。”朱標連忙說道:“兒臣這次過來是希望父皇能讓我插手變法新政的事情,我希望能佐證這新政的誕生!”

  “這變法新政,兒臣已完全知曉,當時得知的時候,忍不住拍掌稱讚,父皇這些想法,當真妙不可言啊!”

  此刻的朱標雙眼放光,連連稱讚道:“簡化稅收,能很大程度杜絕苛捐雜稅害民,同時還能讓那些地主無處可逃,讓他們老老實實交稅,這又能使百姓安居,又能讓國庫充盈,當真是一舉兩得之策!”

  “而且稅收征收的是寶鈔,這我一開始還沒有想明白,仔細一想,才明白父皇的深層用意,當真佩服得五體投地啊”

  “哦?”蘇澈聽著這話,笑著說道:“那你說說看。”

  “是。”朱標思索片刻,開口說著:

  “推行寶鈔已有些年頭了,寶鈔雖使得朝廷財政得到環節,可是近些日子,寶鈔的購買能力卻每況愈下,即便朝廷做出了不少政策,可依舊無法阻止寶鈔越來越不值錢,這造成了不少惡劣影響……”

  “比如給大臣們發的俸祿,最主要的一部分就是寶鈔,如今寶鈔購買能力縮水,那些大臣早就叫苦不迭了。”

  “大臣們日子過得太緊巴巴,實在是有失朝廷威嚴,而且這還會加劇官吏的貪汙情況。”

  “此外,當寶鈔越來越不值錢,就越來越沒有人使用寶鈔,這時候寶鈔就變成了燙手山芋,畢竟沒有人希望自己的身家如同冰雪慢慢消融。”

  “在寶鈔不可避免的要越來越不值錢之後,無論什麽政令也無法阻止,兒臣也想了很多辦法,可感覺都沒什麽用。”

  “然而隨著父親退出這一變法革新的政令後,哪怕還沒有實施起來呢,民間的那些寶鈔價值,就已經開始上漲了,甚至有很多商人準備收購寶鈔,這更進一步炒起了寶鈔的價格!”

  蘇澈聽著這一番話,不由得皺起眉頭,囤寶鈔?這行為可真夠惡劣的!

  這世界上從不缺少聰明人,這些人第一時間收到了消息後,自然意識到這是個賺錢的好機會。

  現在寶鈔還不值錢,等到了值錢的時候再賣掉,這一進一出最起碼就是五成利!
  直接賺麻了!
  不過。

  這是妥妥的投機倒把的行為。

  他們為什麽會知道這個消息?

  無非是朝廷有人!
  這世界上最好的賺錢手段,就是利用朝廷政策的導向來賺錢。

  比如在戰爭即將發生的時候,大肆收購相關物品,之後再高價賣出。

  這種行為也是妥妥的作死行為,似乎沒什麽人會做出這樣的蠢事。

  但事實恰恰相反。

  做的人不僅有,而且還很多。

  只要有足夠多的利益,哪怕販賣絞死自己的繩索,也會有人去賣。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自古以來,皆是如此!

  蘇澈不動聲色的說著:“你倒是提醒了咱,咱會讓錦衣衛處理這件事情,如果有人敢囤積寶鈔,影響變法政令的推行,哪怕他背景再大,也得抄家滅族!嚴令懲處!”

  這話一出,朱標頓時一愣,下意識的問:“這事情有這麽嚴重嗎?”

  蘇澈點了點頭,認真的說道:

  “這些人一旦為了利益什麽都敢做,那他們以後就會越來越沒有底線,既然變法革新,那就必須殺人流血,讓他們知道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標兒,這事情可比你想象得要嚴重很多!”

  “一旦這些人利用政策賺得盆滿缽滿,成功的嘗到了甜頭,那以後所有政令將無法順利推行!”

  “這個頭絕對不能開!”

  “這事兒比你想象中的要嚴重許多!”

  朱標聞言,連忙點頭,認真的說:“兒臣明白了!”

  在朱標看來,即便這些人炒高了寶鈔的價格,只要發行權在朝廷的手裡,那就不可能出現問題,這事兒也不算事兒。

  但在蘇澈看來,這事情和寶鈔已經沒有任何關系,而是利用朝廷的政策投機倒把,造成非常大的惡果。

  這些家夥,必須死!

  沒有任何回旋余地!

  “標兒,你不用來負責變法新政的事情,交給方克勤一人去做就行,至於那些囤寶鈔的,咱會讓錦衣衛去管!”

  “至於你……咱已經給你安排好了,你來負責來組建內閣雛形,這件事同樣是重中之重,咱就將這個任務交給你了,你有信心完成嗎?”

  蘇澈看著朱標。

  朱標沒有遲疑,連忙點了點頭,認真說道:“兒臣定然竭心盡力去完成!”

  “好,咱標兒有信心就好!”蘇澈笑了笑。

  讓朱標負責變法新政的事情?

  開玩笑!

  自古以來,變法革新之人,從來就沒有好下場的!
  商鞅被車裂,吳起被亂箭射死,劉禹錫、柳宗元被貶謫,王安石直接被趕出了朝堂。

  就連張居正死後都險遭刨棺戮屍,長子被逼自盡,家人餓死十余口!
  無論改革成功與否,基本都沒什麽好下場。

  原因很簡單。

  這種事情太拉仇恨了!
  得罪無數既得利益集團,成為眾矢之的,還想有好果子吃?
  蘇澈就算是瘋了也不會讓朱標摻和這事兒,讓那本應該被處死的方克勤來乾這兒事情,卻是再好不過。

  蘇澈之所以饒了方克勤一命,還給他加官進爵,提拔為左都禦史,放予大權,負責變法革新,不僅是為了惡心算計自己的朝臣,更是想找一個還算合適的人選!
  這個人選其實挺難找的。

  思前想後,這方克勤就非常合適!
  被朝臣賣了後,他已經徹底成了孤臣,其能力也不差,更喜歡內卷,用這樣的人來主持變法革新,當真合適不過。

  或許方克勤大概知道自己的下場,自古以來,變法之人,從不會有好下場,一旦他主持變法,他的名聲會越來越差,被潑上各種髒水,變得臭名昭著!
  但他已經沒有了回頭路,而且他也明白,此事功是非自有後人評說!

  變法成功後,他多半會名留青史,甚至有希望成為洪武朝第一臣!
  為了這樣的目標,方克勤會非常努力。

  不過,這就苦了方克勤的兒子方孝孺了。

  在蘇澈所知的歷史中,方孝孺是天下讀書人的種子,名氣之大,名聲之高,非同凡響。

  而現在,方孝孺多半要成為“奸臣”之後,再也無法有那麽高的名氣了!

  ……

  一處高門大院,進進出出不少馬車,馬車上裝著不少大箱子,惹得一些路人忍不住側目,有些好奇這麽多箱子裡到底是什麽東西?但誰也不敢靠過去,因為這家主人的背景可不簡單!
  距離這宅院的不遠處,有一座茶樓。

  而在這茶樓的二層的一個角落。

  錦衣衛指揮使毛驤端起茶杯,緩緩品了一口,他的眼神凶狠,此刻死死的盯著不遠處的宅院,忍不住冷笑說道:“兄弟們,上次空印大案我們沒能立功,這一次必須得好好抓住機會了!”

  “陛下說了,誰敢倒賣寶鈔,惡意囤積,就是在影響政令執行,無論有什麽滔天的背景,都得論罪處罰!”

  “我調查過了這處宅院主人的背景,他後台是宣寧侯!”

  “不過,犯了事…就算是宣寧侯又如何?”

  “越是這樣的大人物,越是容易讓我們立大功,越容易讓我們立威!”

  “馬車運貨結束,就是我們動手的時候!”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