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第220章 九九之術(求訂閱)
  第220章 九九之術(求訂閱)

  想法一出,再次睜開雙眼,眼前是一個穿著布衣的中年男人。

  男人面孔黝黑,臉上布滿了皺紋,是那種地道的老農形象。

  不過劉家顯然要比一般的農民好上一些,算是富農,畢竟有錢培養孩子讀書。

  在這個時代,培養孩子讀書,開銷並不算低。

  劉老太公的確重視劉邦,否則也不會將家裡的錢拿出來供劉邦讀書。

  當然,這個開銷也絕不會太誇張,否則以老劉家的本錢,根本無力供養兒子讀書。

  後來劉邦當了混混之後,劉老太公覺得劉邦不可能再有出息了,於是乎便全將希望寄托在了第四個孩子,劉交的身上。

  劉交是劉邦的同父異母,小十歲左右的弟弟。

  這一位可不得了。

  他從小就愛好讀書,多才多藝,少時與魯穆生、白生、申公接受浮丘伯的教導。

  浮丘伯何等人也?
  荀子的弟子!

  浮丘伯的師兄弟基本都是赫赫有名的存在。

  比如韓非,李斯,公孫尼,毛亨,陸賈,張蒼。

  能成為浮丘伯的弟子,足可以見劉交在學業上的成就。

  在劉邦三個兄弟裡。

  劉交算是最出色的一個。

  老大早亡,老二庸碌,唯有劉交思想與劉邦最接近,也深受劉邦的信任和寵愛。

  劉邦在豐沛起義後,劉交跟隨劉邦打天下,成為劉邦的得力助手和親信。

  入關之後,劉交受封文信君,跟隨劉邦轉戰各地。

  可以說,劉交為漢家天下的建立下汗馬功勞,是漢朝的締造者之一。

  或許在劉老太公的心目中,有出息的孩子,大概就像是劉交這樣,喜愛讀書,為人謙遜有禮,胸懷遠大志向,而不是劉邦這種,天天和一旁狐朋狗友到處廝混。

  然而命運有的時候就是這樣奇妙,
  那個喜歡整日廝混的孩子,最終成了整個天下的君主,為老劉家掙了一份前所未有的家業。

  基因的本質是為了遺傳。

  人類的很多行為,都是在基因本能的驅使之下。

  比如官員會貪汙,商人會不擇手段的斂財,都是為了創造更好的繁育環境,讓後代更好的生存下去。

  這是人的本性。

  老劉奪了這天下後,通過歷朝歷代的繁衍,到最後大概有幾千萬的後代,保證了基因延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算是絕對的成功了。

  據說現代姓劉的,幾乎都是劉邦一脈後裔,很少有不是的。

  劉煓見自己的兒子正在發呆,頓時皺起眉頭,有些奇怪的問到:“怎麽,你不願意讀書嗎?”

  蘇澈這才回過了神,搖了搖頭說:“當然不是,孩兒願意讀書!”

  “那就好!”劉煓摸了摸蘇澈的腦袋,語重心長的說:“老三啊,你要知道一個道理,只有讀書識字,以後才能有大出息,咱們祖上本是秦國的降俘,就是因為會讀書識字,才被從那群秦軍中提拔,最終成了魏國的大夫。”

  隨後劉煓又絮絮叨叨的說起了祖上的故事。

  這故事劉煓不止說了一次。

  對劉老大說,對劉老二說,現在開始對劉老三說。

  蘇澈並沒有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耐心聽完了劉煓的吹噓。

  在此之後,蘇澈就有機會去讀書了。

  這個時代,商業進一步發展,生產力進一步提高,交通上的便利,加大了交流,新興的地主階級壯大起來,野心也逐漸擴張。

  相對於春秋時期,戰國時期更加的不安定。

  但不安定也給了更多人機會,底層平民更有可能翻身,士階層空前活躍。

  各種思想不斷碰撞,出現了很多新的思想和價值觀,很多人都著書提出自己的主張,形成了百家爭鳴的狀態。

  在這時期,儒家、墨家、法家三家思想,脫穎而出。

  為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三家都會盡可能的傳業授道,教書育人,壯大自己的群體。

  思想教育已經成了極為普遍的一種社會形態,從上至下,都有機會獲得教育。

  人們普遍認識到,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

  也就是這個時期開始,教育,已經帶有了明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

  劉煓也是希望自家的兒子能重鑄祖上士大夫的榮光,才花了錢,找了關系,給兒子上了啟蒙班。

  《禮記·內則》中說:“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絲。六年教之數與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門戶及即席飲食,必後長者,始教之讓。九年教之數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學書計,衣不帛襦褲,禮帥初,朝夕學幼儀,請肄簡諒。十有三年學樂,誦《詩》,舞《杓》,成童舞《象》,學射禦。二十而冠,始學禮,可以衣裘帛,舞《大夏》。”

  在春秋戰國時期,孩子六歲的時候,就開始啟蒙,而七歲為始化之年,男孩和女孩開始區別教育。

  十歲是就學之始,女子開始聽姆教,男子開始離開父母,外出求學。

  目前蘇澈不過六歲,所謂上學,也不過是學習一些啟蒙知識,識文斷字,簡單的數學,得等培養到了十歲的時候,才能外出求學。

  當然。

  是否要外出求學,還得看蘇澈這段時間裡的表現才行。

  如果不能識文斷字,無法計算,不展現出一定的聰慧,自然不可能被送出去求學。

  這也是有要求的。

  次日。

  蘇澈作為‘插班生’,來到了豐邑的啟蒙學堂裡。

  這啟蒙學堂裡教授的多是平民的孩子。

  條件稍微好一些的,則是商賈之家。

  至於貴族的孩子,是不可能在這裡出現。

  他們多有自己的私塾。

  至於更尊貴的世子,則是有先生單對單進行教育。

  這個班級裡經常會有插班生進來,也經常會有沒錢上課的學生提前退學。

  進入和離開在這裡稀松平常,所以蘇澈即便作為插班生,依舊沒什麽人在意他。

  蘇澈默默的觀察著這裡的一切。

  這豐邑的啟蒙學堂,大概相當於幼兒園?
  不對,應該是小學。

  幼兒園裡可學不到什麽知識。

  這啟蒙學堂,是真能學到東西的。

  學堂之中,很多孩童身上布滿了補丁,灰頭土臉,看上去就像是營養不良的樣子——可即便如此,他們的父母依舊花錢讓他們來這裡進行啟蒙。

  但可惜的是,這些孩童似乎並沒有認識到,這將會是他們唯一能改變命運的途徑,此刻一個個要麽神遊天外,要麽拿著玩具和夥伴瞎玩。

  還有一些商賈之家的孩童,身上的衣裳沒有什麽補丁,也非常合體,他們則拿著更加精致的玩具,在和那些窮人家的孩子炫耀。

  整個學堂的氣氛相當松散,偶爾還有幾個孩童捧著竹簡,裝模作樣的看書,實際上根本認不得字。

  不多時,學堂的先生走了進來。

  啟蒙先生很有威嚴,才一進來,玩鬧的,神遊天外的,炫耀玩具的,裝模作樣看書的,全都迅速的回到自己的位置上,隨後端坐在地,腰杆挺得筆直。

  蘇澈此刻正坐在靠後的位置上。

  在他的身前放著一張簡陋的案。

  案上鋪著一卷竹簡。

  上面是今天要教授的課程——《九九之術》。

  所謂九九之術,也就是蘇澈所熟知的乘法口訣表。

  早在春秋,甚至上古時代,九九之術,就已經廣泛地被人們利用著。

  不過和現代的乘法口訣表略有不同的是,《九九之術》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的,而“九九”之名就是取口訣開頭的兩個字。

  此外,《九九之術》不僅包含了相乘,還有“二半而一”的除法運算。

  可以說,這《九九之術》算是最實用的數學基礎教育了。

  哪怕是掌握了最基本的《九九之術》,也能在生活之中獲得相當的便利。

  此刻啟蒙先生要帶著孩童們念《九九之術》。

  “跟著我念,如果誰不念,就要抽打手心!”

  啟蒙先生一臉嚴肅的表情,手裡拿著一根竹子,不斷拍打著,在學堂裡來回踱步。

  所有學生都一臉認真,很顯然沒少挨過打。

  “九九八十一!”

  啟蒙先生念了起來。

  所有學生都磕磕巴巴的跟著讀了起來。

  “九九八十一!”

  蘇澈也不例外,跟著學堂裡的學生一起讀了起來,雖然這最基本的知識對他而言非常幼稚,但他並沒有好高騖遠,而是完全沉下心,讓一切都從零開始。

  隨著這一堂課來到後半段,蘇澈作為新生,自然被這啟蒙先生‘照顧’了一番。

  啟蒙先生拍打著竹鞭,不懷好意的看著蘇澈,微微笑著說道:“你,就是你,站起來把今天朗誦的九九之術背誦一遍!”

  為了更好的建立威信,基本上每個孩童都會被這啟蒙先生點名照顧。

  如果背不出來,那就得抽手心懲罰一二了。

  畢竟只有嚴師才能出高徒嘛!

  這話一出,學堂裡的孩童都用幸災樂禍的眼神看著蘇澈。

  不少小孩甚至忍不住捂著嘴,開始偷偷的笑了起來。

  又有新生要挨打咯!

  蘇澈聽著這話,愣了一下,隨後直接站了起來,一時間都有些無語了。

  他大概明白先生的想法。

  不過也正是如此,才有些無語。

  這是……上小學也要裝逼?
  是不是有點太過分了?
  蘇澈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他想低調啊。

  奈何,實力不允許!

  蘇澈無奈的閉上了雙眼,開始念了起來。

  “九九八十一……”

  很快,蘇澈將九九之術從頭念到尾,一字不差,念完之後,臉色平靜如常,並沒有絲毫得意,實在是這件事情對他來說太過輕而易舉,甚至都有點無聊了。

  別說背一個九九之術,就算把《禮記》背下來,都不成問題,蘇澈有過目不忘的天賦,這點小事對他而言,簡直不要再簡單,就算不動用天賦都沒問題。

  然而對於這些出生鄉裡的孩童而言卻是不同,他們的起點實在是太低了,一個九九之術,就能難得他們抓耳撓腮,要背上許久。

  此刻蘇澈才來上第一節課,便一字不差的背誦出來……

  可以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反差了。

  那些孩童一個個聽得目瞪口呆。

  即便是授課先生戴楚客都有些驚訝。

  他意外的看著蘇澈,奇怪的問著:“你此前接觸過這九九之術?”

  “沒有,不過是我的記性比較好。”蘇澈搖了搖頭說道。

  “這樣啊。”戴楚客點了點頭,笑著說道:“很不錯!坐下,繼續聽課吧!”

  蘇澈繼續正坐,這一節數課很快結束了,第二節課仍舊是這戴楚客,他教授的是《禮記》,這是以這《禮記》為藍圖,教授學生們識文斷字。

  等到兩節課結束後,今天的課程也就到此為止了。

  在孩童們陸陸續續離開之後,蘇澈思索片刻,並沒有著急行動。

  一上來就標新立異,為時太早,還需要再等一等。

  想到這點,蘇澈耐下了心。

  如此以往,日複往日。

  轉眼之間,一月過去。

  蘇澈在啟蒙學堂裡表現優異,被啟蒙先生戴楚客讚不絕口,甚至在豐邑的平民圈子裡打出了小小的名氣,這也讓劉老太公格外得意,自己的兒子終於有一個出息了!

  此後劉老太公炫耀門庭的時候,不僅可以炫耀那個做過大夫的祖先,還可以炫耀自己這個天才兒子。

  這一天,授課結束後,蘇澈拿著一卷竹簡來到了先生戴楚客的居所。

  對蘇澈的到來,戴楚客有些意外。

  對於自己這個天才學生,戴楚客是非常喜愛的。

  “你來所為何事?”在招待入座之後,戴楚客好奇的問道。

  “先生請看這個。”蘇澈遞上了手裡的竹簡。

  戴楚客好奇的接了過來,打開一看,頓時一愣:“這是……九九之術?”

  “不對,是從一一如一開始的九九之術?”

  “這個角度倒也新奇。”

  “而且口訣的數量還增加了。”

  “有點意思……”

  戴楚客喃喃說著,剛開始還覺得有些意思,可看著看著,越發覺得不簡單。

  翻來覆去看了許久,戴楚客抬起頭,很是好奇的問:“你這竹簡從何而來?”

  “是誰人給了你這本竹簡?”

  “這新的九九之術,很不簡單!”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