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第221章 稷下學宮(求訂閱)
  第221章 稷下學宮(求訂閱)

  蘇澈想要打出自己的名氣,無奈出身寒微,那就得注意一個度。

  絕不能做出一些驚世駭俗之事,否則會讓自己陷入危險。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這麽簡單的道理,蘇澈自然知道。

  如果蘇澈身份尊貴,起點像是嬴政那樣,那就不用在意世俗的眼光,哪怕表現得再妖孽也無所謂。

  可劉邦就不同了,蘇澈想做出一些事情,那就必須更加謹慎一些。

  他思考了許久,最終才決定拿出這本被改動的九九之術。

  這時代的九九之術,從“九九八十一”到“二二如四”,一共有36句。

  蘇澈這本被改動的九九之術,總共有45句。

  改動並不算大,可正是如此,才更加難能可貴。

  這一個小小的改動,就能讓數課的啟蒙變得更加容易。

  其實蘇澈還有“大九九”。

  所謂大九九,便是19X19的口訣表。

  可這樣一來,就稍微有些超綱了。

  所以蘇澈想了想,覺得並沒有拿出來的必要。

  此刻即便是這小九九,都引起了啟蒙先生戴楚客的驚訝。

  面對戴楚客的問題,蘇澈如實回答。

  “先生,這是我自己撰寫的,我看課堂上的那些同學在背九九之術的時候格外吃力,我就在想,能不能把這九九之術,從簡到難,進行改造?”

  “如果是由簡到難的話,應該會更好學習。”

  “所以就有了現在的這個。”

  聽著蘇澈的話語,戴楚客盯著竹簡上雕刻的字句,的確很是稚嫩,似乎出自孩童之手。

  “這居然是你所作?”

  戴楚客仍舊有些不敢相信。

  他起先只是覺得有意思,可很快就認識到這九九之術被改造之後,變得更加通俗易懂,任何學問,能做到通俗易懂,都不簡單!
  戴楚客盯著蘇澈,有些好奇的問著:“你拿給為師,是想要為師幫你發表推廣?難道你就不怕為師把你這份功勞給私吞掉嗎?”

  “我並未考慮過這些。”蘇澈回答。

  實際上蘇澈也是有所考慮,否則也不會一個月之後才拿出來。

  這戴楚客雖然看上去凶巴巴的,但人並不壞,他有著自己的驕傲和操守,絕對做不出這種下三濫的事情。

  當然,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萬一戴楚客會做出這種下三濫的事情呢?
  那也沒什麽。

  蘇澈並不在意。

  一個小九九口訣的改動,對他而言,不過舉手之勞,輕而易舉,就算背吞了功,他也能隨便拿出來無數個。

  戴楚客笑著點了點頭,說道:“我會幫你發表出去的,放心,我不會吞了你這功勞,相信很快,魏國很多人都會知道,在豐邑出了個難得的天才!”

  如戴楚客所言,他並未吞掉自己學生的功勞,將這被改動的九九之術拿出去發表後,頓時造成了小小的轟動,也讓蘇澈的名氣更大了一些——

  但,也僅此而已了。

  一個啟蒙讀物而已,不可能造成多麽大的轟動。

  蘇澈也知道這點,所以並未有多少失望。

  畢竟是他不想驚世駭俗。

  才選擇了慢慢積攢名氣!
  時光荏苒。

  轉眼三年的時間過去了。

  由於蘇澈的出色表現,他在去年就沒有再去啟蒙學院了,可因為年齡和家庭條件的限制,又沒辦法外出求學,所以一直在家中自學。

  戴楚客先生很在意蘇澈的學問,他認為蘇澈以後一定會有大有出息,所以隔三差五就給蘇澈帶來一些書。

  有儒家的,有墨家的,也有道家的,還有法家的。

  蘇澈最開始認為戴先生是儒家的人,後來發現並沒有這麽簡單,這位啟蒙老師,可謂是百無禁忌,什麽都略懂一點!
  蘇澈也問過這個問題。

  戴楚客回答卻只是哈哈一笑,並沒有回答。

  在他看來,只要是有用的學問,不管是哪一家哪一派的,只要能用,都無所謂!
  在這三年的時間裡。

  蘇澈這個少年天才之名,也傳遍了整個豐邑,甚至整個魏國!

  在這個時代,名氣是求學的基礎。

  也正是如此,蘇澈才一直經營自己的名聲。

  出身卑微,那就得慢慢累積。

  一轉眼又過了一年。

  十歲這年,蘇澈已經能外出求學了。

  經人引薦,他得到了前往齊國稷下學宮學習的機會。

  與蘇澈同行的,還有幾個魏國的貴族子弟。

  雖然劉老太公很舍不得自己這個寶貝的三兒子離開,可總不能耽誤他的前途。

  就這樣,蘇澈離開了家鄉,搭乘魏國貴族的馬車,前往齊國。

  這一年。

  劉老太公的第四子誕生了。

  劉老太公思前想後,最終給他取了一個“交”的名字。

  也就是這一年,西邊的秦國。

  秦莊襄王嬴異人病逝,年僅13歲的太子嬴政即位為秦王。

  不過按照戰國傳統,君王在加冠之前是不能親政的。

  這其中的一個重大原因,在於國家競爭的殘酷性,要求君王必須心智成熟,保證有效理政。

  秦國自秦孝公開始,除了秦昭王與秦王嬴政,其余五任君主都是成年即位。

  秦昭襄王少年即位,加冠之後仍然未能親政,一直等到五十余歲時才奪回了親政權。

  這段路,秦昭王足足走了四十多年的時間。

  而今日的嬴政,也要走過親政之前的這段漫長的道路。

  秦國的加冠禮,在21歲至23歲之間可以隨時舉行。

  也就是說,嬴政的虛位之期,至少要經過8年時間。

  這個傳統,在蘇澈模擬嬴政的那段時光裡,因為他表現的天才之姿,以及白起等人的支持,被強行邁過了。

  但這一次,嬴政一不夠成熟,二沒人支持,自然無法廢除這老祖宗的規矩。

  在接下來的八年時間裡,少年秦王嬴政將韜光養晦,在暗中磨煉自己的爪牙。

  關於這段時期,《史記》等相關史料記載寥寥。

  不過可以推斷的是,這段時間的嬴政,正在飛速成長,同時不斷的積蓄自己的政治力量。

  畢竟等到嬴政親政之後,乾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一舉平定了嫪毐兵變。

  要知道這個時期,很多大臣都喪失了自己的權利,即便是呂不韋都被一定程度上架空,嫪毐集團的力量可謂是日益壯大。
    這樣一個局面,對於任何一個涉世未深的帝王,都是相當危險的。

  然而剛剛親政的嬴政,卻是快刀斬亂麻,輕而易舉的平叛掉了嫪毐之亂。

  足可見千古一帝嬴政的不同凡響!

  此刻。

  秦國。

  年僅十三歲的秦王嬴政,已經選定好了自己的幾個盟友,分別是——

  王翦。

  蒙恬。

  李斯。

  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王翦,秦軍未來的大將軍。

  其人之才,大有可為,在軍隊的那些老將軍口中評價極高,最誇張的說他有白起之才!

  不過,就算比不上殺神白起……

  有白起將軍一半的能力,就已經很厲害了!

  蒙恬,與嬴政年歲大體相當。

  蒙恬的祖父蒙驁是秦國的上將軍,蒙恬的父親蒙武是秦軍大將,在軍中很有影響力。

  結交蒙恬,能幫助嬴政進一步控制秦國軍隊。

  至於李斯,雖是呂不韋門客,可此人素有大才,是荀子的門生,嬴政早有耳聞。

  李斯自然不甘心一直當一個門客,只要嬴政願意,拉攏過來不要太簡單。

  事實上,李斯早有這個心思。

  他已經準備好了自己面見嬴政的策略——“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
  遙遠的秦國。

  三個臣子與一個未來的皇帝,彼此的命運即將相撞。

  而這一邊。

  蘇澈乘坐著魏國貴族們的馬車,已經出了魏國邊境。

  這一路上,蘇澈並沒有表現出鄉下人的自卑和敏感,反而十分淡然,在那些貴族子弟找他談話的時候,蘇澈也能平靜的回應,甚至和他們聊上好一會兒,說出一些他們感興趣的話題。

  在討論學問的時候,蘇澈的話題就更多了,他毫不保留的展現了自己淵博的學識,讓這些貴族子弟佩服得五體投地。

  在踏上稷下學宮的求學之路後,蘇澈可以不用再那麽過於低調,偶爾也可以展露出自己的鋒芒了。

  和蘇澈同行的,基本都有“魏”這個氏,身份之尊貴,由此可見一般。

  春秋以前,貴族之姓承襲自遠祖,因此百代不變,比較穩定。

  而氏為貴族得自與自己血緣關系較親近的先人,而且還會隨著封邑、官職的改變而改變。

  因此會有一個人的後代有幾個氏或者父子兩代不同氏。

  能在魏國擁有“魏”這個氏,基本都是皇親國戚了。

  像是劉邦這樣的平民,也有自己的氏,劉就是氏。

  畢竟就算是平民,曾經可能也是貴族。

  不過,對於平民而言,姓氏這一概念根本無所謂了。

  自秦漢開始,姓氏這個概念就會融為一體,區別會被徹底廢除。

  事實上。

  在更古早的商代。

  “百姓”一詞,並非指的是平民,而是貴族。

  在國野合流之前,百姓是國人,屬於國家統治階級一份子,是軍隊主力。

  真正的底層人,是沒有姓的,只有自己的名字。

  到後來,他們才漸漸有了“姓”。

  時代在發展。

  平民成了真正的百姓。

  姓氏也混為一談。

  到了蘇澈的現代,就連字這種東西都被拋棄了。

  馬車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音,車身不斷搖晃,蘇澈看著窗戶外面的原始風景,心中卻在想著另外一個事情。

  親自干涉已經有四年了。

  這四年時間,蘇澈循規蹈矩,步步為營,並沒有做什麽特別誇張的事情,就連練武沒怎麽練。

  所謂窮文富武,劉家支持蘇澈讀書已經很吃力了,還想培養他練武?真是癡人說夢。

  所以蘇澈只能修煉一些修仙基本功,讓這身體變得更加茁壯健康——哪怕如此,依舊有不小的開銷。

  好在蘇澈可以借著出去玩的時候,去山上打一些獵物,尋一些山貨,起初是一些山雞、野兔、野菜、野果、菌類,後來稍微變強一點,就開始打一些豺狼虎豹,來作為補品。

  現在蘇澈的實力,自保應該不成問題,距離萬人之敵還差不少。

  這個世界的武力值並不算高,算是低武世界?

  似乎和上次模擬嬴政的時候差不多。

  轉眼大半個月的時間,蘇澈一行人終於來到了稷下學宮。

  蘇澈終是如願以償的拜見了荀子。

  這一見,經過一番交談,蘇澈成功拜入荀子門下,成為了荀子門下最小的弟子。

  原本荀子因為年歲過大,已經不想收徒了,可經過一番交談後,發現這個孩子天資聰慧,世間罕有,還是忍不住收其為徒。

  荀子的那些弟子們都非常驚訝,這才多久?老師居然又收了一個弟子?
  早在前些日子,荀子就說過不想收徒了,但還是收了一個名叫張蒼的弟子。

  這才過去多久,竟然又收了一個!
  蘇澈拜見了荀子後,又去拜見了自己的那些同門師兄,在看到胖乎乎的張蒼,不由得啞然失笑:“小師兄好啊。”

  “你好,你好。”張蒼和劉邦同歲,年僅十歲的張蒼看上去有些傻乎乎的,在聽到自己竟然成為師兄之後,格外的開心,連忙笑著說道:“以後我不是小師弟了,你才是!”

  “那小師兄以後要多多關照我才是,擔起當師兄的責任呀。”蘇澈說。

  “啊?”張蒼聽了這話,頓時瞪大了雙眼,一時間有些不敢相信:“這不對吧!”

  “怎麽不對?”蘇澈有些奇怪。

  “當師弟的,不應該好好孝敬師兄們才對嘛?”張蒼反問。

  之前他入門的時候,師兄們都忽悠他,因為他是最小的弟子,所以應該好好孝敬師兄們才對,張蒼也因此被使喚了不少次,怎麽到了新來的小師弟這裡,就變成師兄要承擔責任了?

  “弟子侍奉的應該是老師才對,就連老師的修身篇裡都說過,君子隆師而親友,我可沒見過聖人說要侍奉師兄,反而應該是師兄要照顧師弟才對。”蘇澈認真說道。

  張蒼聽到這話,徹底傻眼,因為他覺得很有道理啊!

  “好吧!”張蒼無奈的點了點頭,嘟囔著說:“我要去找他們問個明白!”

  結果沒過多久,張蒼又被別的道理說服,一時間無言以對。

  怎麽師兄和師弟的話都很有道理呢?
  看著垂頭喪氣的張蒼,蘇澈隻覺得非常好玩。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