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國潮1980》第471章 最美圖畫
  第471章 最美圖畫

  “一張白紙,沒有負擔,好寫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

  不得不說,這句話真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寧衛民目前的處境就是這樣。

  他既不用背負什麽債務包袱,也沒有什麽婆婆一樣的上級,可以束縛他手腳。

  不但有權、有錢、有人,有外企的信用背書和優惠政策。

  而且還有兩大合作夥伴的政治助力,以及難以用金錢量化的國有資源支持。

  再也沒有比他現在更好的條件,可以讓他盡情揮灑所長,在歷史長卷上留下專屬於自己的傳奇了。

  別的先不說,整個項目運作小組的組建,就非常符合他的心意。

  敢情為方便寧衛民的日常工作,項目小組辦公室被安置在了天壇北門天壇園方的辦公區裡。

  天壇園方不但主動騰出了三間靠近北門的向陽房供小組使用。

  而且還把負責後勤工作副園長派給寧衛民當助手,幫他來協調涉及到園方事務的相關工作。

  區服務局的金處長也出於相似的原因,把和寧衛民關系不錯的喬萬林調了過來,好助他一臂之力。

  這樣再加上來自齋宮陳列館的兩名財務人員。

  以及天壇園方和區服務局一起拚湊出的五個辦公室人員,三個跑腿的人。

  還有從首都出租公司連人帶車按月包下來的兩個司機和兩輛滬海牌轎車。

  就初步構成了以寧衛民為中心,副園長和喬萬林為副手的小班子。

  不用說,通常情況下,這麽三方人馬混在一起,那肯定得磨合一段時間,工作才能漸上正規。

  因為互相都不熟悉,連名字都叫不上來,協調性極差,很難做到如臂使指。

  可由於三個領導在利益上基本一致,根本沒有鬥心眼的必要。

  這個班子的職務、權屬從一開始就很清晰。

  無論涉及到每個人的前程、待遇,還是各項業務工作的范圍,人人都能做到基本心裡有數。

  所以事實上,這個新結合的小團體完全越過了不適的過程,初步運轉起來就十分舒服、通暢。

  人人都對新的領導,新的同事,和諧的工作氛圍感到滿意。

  再加上寧衛民的風格是務實派,一切隻唯成效論。

  布置給每個人的工作要求專人專事,負責到底,旁人不得隨意插手。

  反過來還力求盡量減少對辦事人員的掣肘,對於考勤和報銷的問題,態度倒是十分寬容。

  這一切的一切,就更使得運作小組的工作效率奇高,宮廷禦膳飯莊的項目進程推進十分順利。

  組員們人人感到比他們過去在各自原崗位上還要順當,心氣兒居然痛快多了呢。

  舉個實在的例子來說。

  運作小組目前的當務之急,一是得趕緊掏錢,把天壇北門87號的五金店遷走。

  二就是盡快制定裝修方案,選定裝修施工隊。

  三也要選定修複北神廚的古建施工隊伍。

  要是其他人當這個運作小組的一把手,大約是舍不得放權的。

  那必要在選施工隊的事兒上親力親為。

  不為別的,就因為這是可以為自己凝聚人脈,彰顯權力的美差啊。

  天壇北門87號,五金店的拆遷費是五萬,北神廚修繕預算十五萬。

  作為花錢的大爺,這麽多錢攘出去。

  免不了得吃吃請,收受點禮物,被他人恭維恭維。

  但寧衛民可根本就沒有去應付這些瑣事的打算,也看不上這點油水。

  他巴不得一推二六五,趕緊去琢磨那些事關飯莊成敗,真正要緊的事兒。

  於是他都不帶猶豫的直接放權,讓兩個副手各自負責他們所以熟悉的一攤。

  說白了,他是心甘情願在這些瑣事上充當一個人形圖章,隻負責在合同上簽個字就行了。

  這樣一來,自然皆大歡喜。

  副園長和喬萬林能撈著這麽風光的差事,豈能不高興啊?

  尤其副園長,覺得寧衛民不是死抓權力不放的主兒,對這種和諧共處的局面倍感欣慰。

  平日的工作中,當然越發盡力配合了。

  而寧衛民也得以把全部精力放在規劃企業形象上,以及87號二層小樓的功能和布局上。

  很快,他就聯系了工藝美院的熟人,要求按照他的設想,把飯莊相關的視覺識別設計圖和室內裝修的效果草圖盡快畫出來。

  要知道,正因為擁有超越時代的遠見卓識,寧衛民在這方面是有著清晰的思路和方向的。

  那自然就為繪圖工作大大減少了不確定性的摸索和嘗試。
    何況因為雕塑藝術展的關系,工藝美院校方也很重視他的需求。

  特意為其安排了很優秀,很有經驗的裝潢系美術人才來效勞。

  這樣一來,盡管這個年代的圖紙都要靠人手繪,沒有電腦和打印機能幫助提高效率。

  可僅僅一個星期的時間,寧衛民還是順利把別人需要至少一個月,或許兩三個月才能確定下來的設計成果,呈現在了所有合作方領導的面前。

  而最最讓諸位領導感到震驚的是,這些設計圖的效果實在太棒了!
  那真是杠杠的,遠超所有人一開始的想象!

  首先,寧衛民給飯莊定下的名字就有特色。

  完全不同於這年頭大家習慣性的取名方式,直呼什麽飯莊。

  他借鑒了三十年後地產樓盤的忽悠風格,取名叫“壇宮.禦膳官席”。

  是既有古風,透著傳統,還有點異域風情的日本味兒。

  同時還把背靠天壇的文化背景、皇室禦膳的排場,以及正式宴請的格調都給體現出來了。

  絕對是獨樹一幟啊!

  讓人印象尤為深刻,可以說是過目不忘。

  其次,整體色調的選擇上也一樣別出心裁,美觀大氣。

  這點上寧衛民還真動腦子了。

  為了避免俗氣,也是為了掩蓋古物擺設上的不足。

  他根本沒去采用通常宮廷配色的朱紅和明黃搭配,而是用了明黃和孔雀藍、孔雀綠的搭配。

  結果就是這麽一個配色的變化,就完全不流於俗套了。

  相當的醒目、惹眼,風格獨特,同時卻成功保持了宮廷皇室的華貴氣。

  再有,寧衛民拿出的企業形象設計,居然還是成套的。

  像什麽企業名稱、企業標志、標準字、標準色、象征圖案、辦公事務用品、名片、旗幟、桌牌、招牌、標識牌、杯盤碗碟和菜譜酒單、桌椅板凳,甚至是火柴的式樣,一應俱全,統統囊括其中。

  可以說是在商標和LOGO的運用方式上,規劃的相當細致,讓人再難挑出什麽不周之處。

  就是因為這在當年的國內,還是絕無僅有的個例。

  也就是西方現代商業理論中,企業形象識別系統中(CI設計)的視覺識別部分(VI設計)。

  其實還別說領導們看得眼花繚亂了,連挑剔點旁枝末節的慣常言辭都難以訴之於口。

  實際上就是工美裝潢系的兩個教授,當初聽了寧衛民的規劃和要求,也為這種商業設計的運用方式吃驚不已,心下震蕩。

  說實話,這套設計完全屬於在業內開創先河之舉啊。

  他們就因為這個原因,手繪圖紙的的時候尤為認真。

  尤其是全部完成之後,就連他們自己都陶醉其中,專門用相機拍了兩套照片洗了出來。

  沒的說啊!有這麽一個成功的案例存在,已經足以保證他們在相關教學方面充任權威專家了。

  確實!說什麽都是虛的,就是不如眼見為實。

  前幾天哪怕寧衛民說的天花亂墜,認為仿膳飯莊和聽鸝館太雜亂無章。

  大家聽了,都只是都覺得寧衛民過於苛刻了,有點雞蛋裡挑骨頭的感覺。

  飯莊子嘛,不就是那個樣嘛。

  在室內陳設和用品的顏色材質上,又能怎麽統一?

  但這一次就完全不一樣了。

  哪怕還僅僅限於紙面上的圖案,但人人都已經能夠感受到實在的視覺衝擊力,無法不心悅誠服啊。

  像金處長看了,當時就拍案驚呼。

  “乖乖,咱要是照這個樣子做到位的話,我看就是仿膳飯莊和聽鸝館的氣派也不如咱們啊。到時候,咱們肯定要比他們顯得莊重排場多了。不說別的,把印製了咱們飯莊名頭的火柴拿出來,就顯檔次……”

  天壇園長更是欣慰,發自內心的感慨。

  “小寧同志啊,得虧這件事是你來牽頭負責的,幸虧你們公司是把服裝陳列館設在我們天壇的齋宮了。否則的話,我看京城也沒人能再辦起第三家宮廷風味的飯莊來了。我看天底下就沒人能在商業上追得上你這腦子。要是你們去了北海和頤和園,你一套要是被那兩家得了去,那更完……”

  兩位領導的讚譽似乎有點過了,可其實這也是必然的。

  因為這是跨越了時代的成熟商業理念和審美的碾壓啊。

  確實堪稱最美的圖畫。

  否則,又何談社會的進步呢?

  當然,寧衛民也是很謙虛的,他可不會這個時候翹尾巴。

  “領導,您就別誇我了。要不是您這麽信任我。我哪兒有施展能力的機會啊?人家北海和頤和園並不缺我這號的,吃老本兒多美啊。說實話,我就是去了北海和頤和園,出了這樣的主意,也不會被人家采用的。千裡馬可少不了伯樂啊。咱們這就是相得益彰,注定要走在一起來,共同乾成這件事的……”

  於是賓主盡歡,滿堂和氣啊。

  大家對於這個飯莊必然獲得成功,也有了更強烈的信心。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