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混在三國爭天下》第343章 張遼斬兩將驅逐高句麗
  第343章 張遼斬兩將驅逐高句麗
  泉建南與金春秋聞漢軍進入樂浪,頓時大驚,也以為漢軍已經攻破襄平,滅亡了公孫氏,他們不敢再帶軍攻打樂浪郡治平壤城,但也磨磨蹭蹭不願意立刻撤出已經佔領的四個樂浪郡縣城,撤回到帶方郡去。

  泉建南對金春秋說道:“我們高句麗大軍此次乃為相助大漢夾擊公孫氏, 對大漢是有功勞的,就算大漢不願意我等佔據樂浪郡縣城,也當大漢詢問的時候再歸還與大漢,但帶方郡生活多為我高句麗人,大漢不應有異議。”

  金春秋非常讚同泉建南的說法。

  兩人帶著高句麗大軍,暫時屯於距離平壤城七十裡的屯有縣,等待大漢先有動作。

  平壤城內, 張遼聞高句麗軍所在,他怒而引兩萬軍直接殺了過去。

  漢軍突至, 泉建南、金春秋兩人嚇了一大跳,欲擺陣對峙,還準備與張遼對話。

  然而,高句麗人在張遼眼裡,不過卑賤外蠻,不值一提,張遼根本就沒有一絲將高句麗人放在同等地位,先與高句麗人對話,先禮後兵的念頭。

  張遼殺到到之後,直接引大軍朝高句麗軍殺了過去。

  泉建南、金春秋一路攻城略地,還要留守兵力,此時不過一萬名士兵,張遼兩萬漢軍直接衝殺而來,他們不僅兵力劣勢,還措手不及,哪裡扛得住, 頃刻間大敗,損兵三千多人,退至簍方縣。

  張遼收復屯有縣之後,又引軍追殺往簍方縣。

  泉建南,金春秋又驚又怒,不過他們依然不敢直接和大漢翻臉,便忍著怒氣找機會與張遼對話,一番商議過後,派出使者到漢軍駐地求見張遼。

  張遼聞高句麗人派了使者前來,也想知道到了此時高句麗人有何說法,當即下令將使者帶來。

  使者見到張遼,一番拜見後說道:“將軍,我們高句麗也是大漢臣子,歷來臣服大漢,不敢與大漢為敵,此番出兵也是為了相助大漢夾擊公孫康,我高句麗大軍不日撤出所佔樂浪剩余三縣,退回帶方,還請將軍諒解,更不要誤會。”

  意思就是說,隻歸還佔領的其余樂浪郡三縣,而卻仍要佔有帶方郡。

  張遼當即怒道:“帶方郡也乃漢家領土,若不與大漢為敵,便退出帶方,回爾等的丸都去”

  使者急忙道:“將軍,帶方郡一帶原便是我高句麗所有,那裡生活的大部分都是我高句麗人,當年被公孫康奪佔,如今趁大漢討伐公孫康,我高句麗出兵相助,也同時收復原有土地,大漢不應強奪我高句麗土地。”

  聽到此無恥之言,張遼直接罵道:“荒唐,帶方郡一帶,原為衛氏朝鮮所有,昔年漢武帝滅衛氏朝鮮,設立四郡,今帶方郡一帶便是其中部分,汝等高句麗原不過玄菟郡內一蠻人,何時卻與帶方郡有乾系?漢家土地不容外蠻染指,吾限汝等今日退出樂浪三縣,三日內退出帶方!”

  使者又驚又怒,脫口而出道:“將軍這是要兵戎相向嗎?”

  這近乎是威脅之言,張遼卻毫不放在眼裡,哼道:“無需廢話,帶著吾方才的話立刻滾回去,再多言小心汝的首級不保!”

  使者大駭,生怕首級不保,不敢多言,隻將張遼的話帶了回去告知泉建南與金春秋二人。

  泉建南、金春秋二人也是又驚又怒。

  金春秋道:“大漢如此霸道,竟欲強佔我高句麗之帶方,如若此次撤離帶方,將來何時還能再奪回來?我帶方高句麗人又要被漢人踐踏,怎能如此。”

  泉建南也道:“大漢不講道理,我等當拚死一戰,保住帶方。”

  總而言之,讓他們退出樂浪剩余三縣還行,讓他們也退出帶方郡那絕無可能,他們還想將來有機會便從高句麗與帶方郡南北夾擊樂浪,失去了帶方,樂浪也沒有機會圖謀,高句麗還如何擴張強大?
  本來這兩百年來,高句麗便靠耍無賴一般蠶食大漢領土,才有現如今的疆域。高句麗歷史上四降四叛都成習慣了,在他們看來,大漢雖強,但高句麗也不怕與大漢一戰,大不了輸了就上表認罪臣服,想來大漢皇帝也不至於就有滅了高句麗的念頭。

  再說,高句麗依托長白大山,大漢就算想滅了高句麗也是不可能的,大不了守不住丸都城便避入長白大山之中漁獵,等漢軍走了再出來重建丸都城。

  正是基於這最嚴重的情況也不至於徹底滅國,所以高句麗兩百年來才對大漢屢降屢叛,一有機會就蠶食大漢領土。

  有時候大漢一代君王,二三十年時間,高句麗就找機會隻蠶食大漢一個縣,而大漢每一代皇帝都不至於為了一個縣就大規模遠征高句麗,這便是高句麗的耍無賴式擴張。

  既然決定要與張遼一戰到底,泉建南、金春秋二人也不退出樂浪剩余三縣,就在簍方縣頑抗,他們想來,若能僥幸擊敗張遼,再與大漢談判便多些籌碼。為了能擊敗張遼,二人還從其余留守兵力盡可能抽出一部分,現有八千出頭兵力在簍方縣。

  一日時間過去,張遼得知高句麗人並沒有退出樂浪郡境內,想必更不想退出帶方郡,即怒而引軍殺來。

  張遼親自到高句麗軍營前搦戰。

  “高句麗蠻賊,可敢出來與吾張遼一戰!”

  營中,金春秋對泉建南道:“若能斬此漢將,漢軍群龍無首,定然大亂。”

  泉建南心動,漢軍強大,想要正常擊敗漢軍的機率著實不大,但若能斬漢軍將領,讓漢軍大亂,那麽取勝的機會就大得多。

  “便出營與那漢將張遼廝殺,斬他首級!”泉建南說道。

  遂兩人點兵出營。

  金春秋持鉞飛馬殺出,氣勢洶洶:“漢將不要狂,吾來殺汝!”

  張遼揮戟迎戰,兩人廝殺成一團。

  戰隻六回合,張遼便已呈現碾壓金春秋的態勢,顯然張遼的武藝比之金春秋要厲害得多。

  到底張遼是中原有數的猛將,而金春秋雖然也是高句麗大將,但高句麗區區不到二十萬人口,也就中原一個中等郡的人口數量,哪怕全民皆兵也不過四萬來兵,百年也未必出得了一個能比肩張遼的猛將。

  人口才是真正決定誕生猛將的因素,歷史上,前三國時代為什麽猛將輩出,而後三國時代卻猛將凋零,只出了少數幾個勉強比肩徐晃、張遼的猛將,呂布、趙雲、關羽、張飛、馬超之類萬軍從中取上將首級的蓋世猛將更是一個都出不了。

  真正的原因便是因為,前三國時期的猛將都是黃巾之亂之前的時期,大漢人口還在五千萬到六千萬的巔峰時期誕生的,而後三國時期,整個中原人口不過一千萬出頭,自然誕生的猛將數量極其有限。

  泉建南震驚張遼武藝的強悍,眼見金春秋就要慘敗被殺,他忙也飛馬殺出,相助金春秋。

  “哼,便是爾等兩人圍攻,吾殺爾等亦如探囊取物!”張遼冷笑一聲。

  事實上,不等泉建南殺到,在他距離張遼與金春秋廝殺區域還差三十米的時候,張遼便一戟劈中金春秋的胸膛,將金春秋斬落馬下。

  衝來的泉建南大駭失色,忙勒住戰馬,欲逃回營寨。

  張遼哪容泉建南逃了,擊殺金春秋之後,便飛馬朝泉建南撲去。

  泉建南勒馬的時候,距離張遼已經不到二十米,戰馬勒停,又再調轉馬頭,趁這時間,張遼殺到泉建南近前。

  “蠻賊授首!”張遼爆喝,聲如天雷。

  泉建南駭得渾身寒毛倒豎,不及反抗,便被張遼一戟劈中脖頸,首級滾落於地。

  兩將皆死,一個是大元帥,一個是副元帥,高句麗軍頓時群龍無首,士氣崩潰,漢軍還未發起攻擊,高句麗士兵便恐慌的調頭逃跑,甚至也不守營寨,隻向山林或帶方郡方向逃跑。

  “殺!”張遼揮軍一路追殺,斬高句麗軍六千余人,三天時間便將樂浪三縣,帶方郡全部收復,同時將高句麗勢力驅逐回鴨綠江以北。

  ……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