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混在三國爭天下》第342章 高句麗入寇帶方郡
  第342章 高句麗入寇帶方郡
  城樓上的攻防戰極為激烈,遼東軍一度節節敗退,差點被漢軍攻佔城樓,殺下城去打開城門。危急時刻,公孫淵帶著數名公孫氏子孫冒死登上城樓與遼東軍士兵一同與漢軍廝殺。

  公孫淵是公孫康的嫡長子,將來遼東五郡的繼承人,他親自來守城, 著實提升了遼東軍不少士氣,終於抗住了漢軍的突然猛攻。

  城下,趙雲眼見漢軍死傷已超過五百,卻無法一舉破城,便下令鳴金收兵,暫停攻城。

  接下來, 漢軍又持續圍而不攻,隻每日遠程打擊城樓,而遼東軍也不敢再漢軍打擊遠程打擊城樓之時, 為了減少傷亡就暫時撤下城樓,只能硬抗漢軍的打擊,每日死傷保持在五十人上下。

  就在趙雲圍困襄平城第十四天,一則消息從帶方郡傳來。

  高句麗入寇帶方郡。

  “高句麗趁我軍圍困襄平,遼東軍覆滅在即,入寇帶方,已佔郡城!”

  趙雲大怒:“小小高句麗,安敢如此挑釁大漢!”

  趙雲即分張遼領三萬軍,繞過襄平前往帶方郡,驅逐高句麗人收復郡城。

  ……

  高句麗原為衛氏朝鮮的一部分,漢武帝時期,漢軍攻滅衛氏朝鮮,設立玄菟、樂浪、真番、臨屯四郡,高句麗便屬於玄菟郡的一部分,由五個部落組成。

  王莽篡漢時期,高句麗正式叛變立國稱王, 並趁中原大亂,逐步蠶食整個玄菟郡。

  漢光武帝建立東漢,因專注內政,恢復民生,不願勞師遠征,遂承認高句麗王國建國並佔領玄菟郡的事實,還賜予高句麗國王以王爵安撫之,高句麗也重新臣服大漢。

  雖然得以建國,大漢也承認其地位,但高句麗並不滿足只在玄菟郡區域,擴張欲望極為強烈。

  他們不敢明著與大漢為敵,便趁大漢對樂浪等朝鮮半島一帶鞭長莫及,關注度有限,私下遷移數千戶進入樂浪郡繁衍,並蠶食樂浪郡區域,同時光武帝到漢靈帝期間,高句麗或與鮮卑人為謀,或與樂浪郡東南部的伯濟為謀,對大漢四降四叛,一度佔據幾乎整個樂浪郡。

  到公孫康的父親公孫度時期,公孫氏經營遼東數十年,也同時鎮壓高句麗,收復樂浪郡,並分樂浪郡為兩郡,即樂浪郡與帶方郡,其中帶方郡生活著大量當年遷居繁衍下來的高句麗人。

  高句麗對於公孫氏的鎮壓一直耿耿於懷,特別是到了當代高句麗王時期。

  當代高句麗王頗有才能,他為了強大高句麗,學習大漢,將五部落改為了‘五省’,還設縣城,加強中央集權,施行集權化統治,將整個高句麗真正整合成一個王國。

  高句麗集權化統治之後,整個王國的力量也能更精準的調配,國力確實提升不少,這也讓高句麗擴張的野心比以前更加強烈了,北向夫余、沃沮擴張,南則欲重新佔據樂浪、帶方兩地。

  向沃沮的擴張很順利,向夫余的擴張因聯合鮮卑人夾擊也很順利,但向樂浪、帶方擴張就難了。

  公孫氏坐擁遼東五郡,乃作為軍閥的存在,擁兵十余萬,可比漢靈帝時期的一個區區遼東督尉官職實力強大太多了,要知道以前的遼東督尉不過擁兵不到兩萬,還要防禦鮮卑,能用來應對高句麗的軍隊也就一萬人上下,可公孫氏逼急了卻能集結十萬大軍攻打高句麗。八年前,公孫康與公孫恭便領七萬大軍一度殺到高句麗王城丸都城下,差點滅亡了高句麗王國。

  以往公孫氏強大,高句麗難應其鋒芒,自是不敢動彈的。

  不過,漢朝討伐公孫氏,並圍困襄平城的消息傳來,高句麗國王就忍不住了,覺得這是重新佔據樂浪、帶方兩郡的良機,便派大將泉建南為大元帥,金春秋為副帥,領一萬四千高句麗兵突襲帶方郡,輕易攻佔帶方郡城,只等佔領帶方郡全境之後,便再殺入樂浪郡。

  在前往攻打帶方郡最後一個縣城的路上,金春秋擔憂的對主帥泉建南道:“大元帥,樂浪郡一直為大漢統治,從未撤銷其郡治,我們隻佔帶方郡還有說,畢竟帶方郡生活大部分都是我們高句麗人,但樂浪郡的話,大漢朝廷萬一怪罪……”

  泉建南哼道:“樂浪郡曾經絕大部分也是我們高句麗人的,只不過當年被公孫度奪佔,如今趁大漢討伐公孫氏,我們出兵收復回來,也是協助大漢夾擊公孫氏,大漢怎麽好意思怪罪,又怎麽能怪罪,有什麽好擔憂的?”

  話語之中,充滿了理所當然。

  兩日後,泉建南、金春秋帶著高句麗大軍佔領帶方郡全境之後,便立刻又殺入樂浪郡,短短幾天時間已佔樂浪郡兩個縣城。

  ……

  張遼領軍繞過襄平一路東進,所過之地,幾乎所有縣城皆望風而降,因留下防守所需的力量,渡過鴨綠江之後,張遼大軍隻還剩下兩萬七千人。

  樂浪郡城,郡守正面臨高句麗人的壓力,聽聞張遼領朝廷大軍殺來,隻以為襄平城已破,公孫氏已經滅亡,深感大勢已去,也不反抗,便打開城門迎張遼大軍入城。

  張遼不費一兵一卒,拿下樂浪城。

  張遼問樂浪郡守當前形勢。

  樂浪郡守答道:“將軍有所不知,高句麗大軍已經佔樂浪郡四個縣城,只剩郡治與其他兩個縣城,今早探得高句麗士兵出沒郡治附近,若將軍沒有帶大軍前來,恐怕這一兩日高句麗人就要攻打郡治了。”

  張遼大怒:“漢家地盤,怎容外蠻放肆!”

  張遼是正統的大漢良將,在漢武帝至今的三百多年時期,漢人對周邊蠻族都有天然的心理優勢,從不將蠻族放在眼裡,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

  外蠻挑釁大漢,冒犯大漢,這不僅是在張遼眼裡,在長安城朝廷文武百官眼裡,甚至在普通百姓眼裡都是叛逆。

  如果是諸侯逐鹿,中原大亂時期,實在無暇顧及另說,但現如今神武帝劉宇重新統一天下,恢復強勢大漢,外蠻再對大漢有任何不敬,就是絕不能容忍的大罪。

  ……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