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家父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漢》第139章 諸葛喬拿回荊南,孫權毀陸口水寨(
   第139章 諸葛喬拿回荊南,孫權毀陸口水寨(求追)

  在糜芳的錢糧許諾下,於禁那兩萬余降卒全都響應了劉備的征召。

  劉備為首,趙雲、諸葛喬、蘇非、糜竺、馬良為副,黃權、吳班、馮習、張南、陳式、輔匡、向寵、趙融、杜路、傅肜、宗預、王平、沙摩柯等數十荊益戰將分統水路五萬余大軍。

  以決戰的凜威姿態出現在陸口。

  戰船橫江,旌旗林立,大小船隻嚴謹有序。

  戰鼓聲、呐喊聲,聲聲起伏,仿佛衝破了雲霄。

  呂蒙、孫皎、陸遜、潘璋等陸口吳將盡皆臉色大變,誰也不敢大意,以水寨為依托,戰船列陣,謹慎以待。

  呂蒙的眼神變得凝重:“關羽不在,江陵城中竟然還有人能將戰船列陣如此。”

  陸遜亦是語氣凝重:“關羽的主力水軍在樊城,江陵城中不可能還有這麽多的水軍。”

  “這其中一大半,恐怕都是擒於禁時,那近三萬的降卒。”

  呂蒙緊咬牙關不說話,胸口又開始疼起來。

  呂蒙、陸遜等將紛紛向前覲拜:“末將參見至尊。”

  “罪將呂蒙,任憑吳侯處置。”

  “我本可以帶著榮耀卒於任上,子嗣也會有將門後人的出身,而不再是廣陽郡一獵戶。”

  下遊數艘戰船到來,船頭立著吳字大旗,正是孫權的將旗。

  “短短幾日,就將這幾萬雜兵整頓到這種水準,唯有劉備能做到!”

  “漢中王陳兵陸口,我得先去跟漢中王打個招呼,化解雙方的誤會。”

  這固然跟孫策死後,廬江太守李術反叛、宗親孫輔暗通曹操、孫暠企圖奪權、孫翊和孫河因媯覽和戴員而死,等等武將作亂有關。

  眾將大驚失色。

  “我追隨大王幾十年,從幽州一小卒廝殺到今日,多少次死戰我都活下來了,到年老了卻失了節。”

  “昔日勾踐臥薪嘗膽,知恥而後勇,今日我亦降尊效仿,望諸將與我共勉!”

  “如今卻要死得默默無聞。”

  正思間。

  “益州兵雖然疲弊不堪戰,但劉備卻可以帶將入荊州。”

  比起孫策而言,孫權對統兵武將始終有疑心。

  潘璋一愣:“吳侯就是吳侯,哪有什麽不同?”

  呂蒙搖頭:“文珪,不要節外生枝。事已至此,等至尊來了再議戰和吧。”

  潘璋緊緊按住劍柄:“真是憋屈!”

  “征虜將軍就在旁,你若出戰,不論勝敗,今後都必被問罪。”

  孫權沒有如往常一般點頭,而是躬身作揖回禮:“勝敗乃兵家常事,諸將不可因此而丟了銳氣。”

  “真是不甘心啊!”

  呂蒙內心震撼,閉眼吸氣,俯首而道:“吳侯降尊,是為勉勵眾將,但也不可因此而廢了江東法度。”

  “倘若我死守公安幾日,此刻定然也能跟著大王在陸口水寨外耀武揚威。”

  孫權見狀而笑:“為將者,不僅要知兵善戰,亦要有勇氣擔責,子明之罪,稍後再論。”

  討逆將軍即孫策。

  呂蒙眼神淡然:“文珪,你有發現吳侯今日可有不同?”

  “以我舊功,倘若大王能複興漢室,我今後必定能封侯蔭子。”

  潘璋大急,正欲開口求情卻被呂蒙眼神斥退。

  待陸遜和虞翻跟著孫權離開,潘璋急問:“都督,吳侯都說了非戰之罪,你為何還要攬罪?”

  潘璋心中憤懣:“再怎麽整軍,也是雜兵。至尊尚未抵達,不如我引軍去破陣,給劉備一個下馬威。”

  “給至尊十日時間,不是劉備心虛,而是劉備需要這十日時間來整軍!”

  呂蒙淡然一笑:“今日的吳侯,讓我想到了討逆將軍。”

  “江陵失利,非戰之罪,皆是我等輕敵自矜所致。”

  “伯言,仲翔,你二人隨我同往,其余人留守水寨,無令不可擅動。”

  “都督,是我等大意了。”

  孫皎引船出寨,迎孫權入水寨。

  看向前方裹著頭巾的呂蒙,士仁的心中再次有了冷意:若非呂蒙,我士仁何至於有今日!

  眾將的心情也變得極為沉重,一旁的士仁也是心思複雜。

  “讓劉備明白,這裡是陸口,都督的陸口,不是關羽的江陵!”

  在劉備派人下戰書後,不論是呂蒙還是陸遜,都隻認為劉備是在虛張聲勢,誰都沒想到劉備竟然能在短短十日內就將雜兵整頓成軍。

  “自今日起,不可再稱呼我為至尊,喚我吳侯即可。”

  同樣跟孫權的器量不如孫策有關。

  而現在,呂蒙卻在孫權身上看到了孫策的影子。

  若對統兵武將無謙遜和信任,又如何能得到統兵武將的愛戴和信任?
  只因有部分統兵武將作亂就對全部的統兵武將無信任,又如何能率領江東兵眾,決戰兩陣之間,橫行爭衡天下?

  “我雖敗,吳侯猶勝。”呂蒙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閉目輕道。

  潘璋撓了撓頭,完全不能理解呂蒙的話。

  敗就是敗,何來猶勝?
  而在另一邊。

  劉備、諸葛喬和馬良披甲立於船頭。

  看向不遠處的陸口水寨,劉備眉頭緊蹙:“陸口水寨若不拔除,江陵城就會時刻面臨江東的威脅。然而此寨堅固,易守難攻啊。”

  雖說給孫權下了戰書,但劉備並沒有必勝的把握。

  若論陸戰,劉備單手都能吊打孫權;若論水戰,不論是劉備還是曹操,都遠不及孫權水戰。

  這不是自謙,也不是漲敵人志氣滅自己威風,而是對現實的清晰認知!

  諸葛喬不假思索:“再堅固的城池,也經不住內部的破壞;陸口水寨雖然易守難攻,可當孫權不得不放棄陸口的時候,毀掉這水寨也就一場火的事。”

  劉備會意而笑:“可想讓孫權燒掉這經營多年的陸口水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諸葛喬輕笑:“陸口水寨對江陵城的威脅太大,不毀掉陸口水寨,和談是不可能繼續的。”

  馬良微微撚了撚短髯:“呂蒙雖然敗了一陣,但大王要在陸口與呂蒙爭鋒,卻也不易。”

  “我以為孫權不會如此蠢,燒掉陸口水寨就等於自斷一臂。”

  諸葛喬冷笑:“孫權沒得選!一個陸口水寨換六千余江東降卒,怎麽算都是大王虧了。我認為,得再讓孫權歸還桂陽和長沙。”

  馬良驚道:“阿喬,這要價若是太狠,談判很難成啊。”

  諸葛喬嘴角輕揚:“漫天要價,坐地還錢。不要價狠一點,孫權又如何還價?
  劉備大笑:“阿喬既有想法,那這次跟孫權的和談,就由阿喬來主導。”

  諸葛喬抱拳領命。

  正議間,人報孫權已到。

  劉備遂令大船近前,與孫權兩船相接,各以鐵鏈固定,上面鋪上木板,如連環船。

  劉備帶上諸葛喬馬良,趙雲陳到左右護衛;孫權帶上陸遜虞翻,周泰徐盛左右護衛。

  “吳侯遠道而來,有失遠迎,還請恕罪。”

  “漢中王客氣了,是我未能盡地主之誼。”

  剛一見面,劉備和孫權就是言語交鋒,話裡話外都在向對方表達相同的意思:這片水面,是我的!

  劉備又令陳到擺下棋盤,邀道:“吳侯可有興致,與我對弈一局。”

  孫權大笑:“漢中王邀請,我又豈能怯戰,請!”

  劉備和孫權棋盤廝殺,默契的將和談讓給了諸葛喬馬良陸遜虞翻四人。

  “開門見山吧。”

  “湘水盟約作廢,貴方讓出侵佔的長沙桂陽等地,同時割讓江夏郡南部表達互不侵犯的誠意。”

  “此戰恩仇可解,今後雙方守望相助,同討曹賊。”

  諸葛喬開口就是王炸,不僅駭住了陸遜虞翻,弈棋的孫權也忍不住手一抖,指間的黑棋也差點掉落。

  馬良亦是吃驚不小。

  談判前隻說是歸還長沙桂陽等地且燒毀陸口水寨,談判時竟然連江夏郡南部都要?
  這漫天要價,要得也太離譜了些。

  聽諸葛喬如此狂妄,虞翻當即拍案而起:“你這是癡人說夢!”

  諸葛喬面帶微笑:“是否癡人,暫且不提。容我先聽聽貴方的條件。”

  虞翻瞪眼道:“湘水盟約維持現狀,歸還扣押的江東軍卒,我方引兵去打江夏文聘,以助貴方樊城聲勢。”

  諸葛喬哈哈大笑:“關君侯在樊城敗曹仁擒於禁,何須貴方助聲勢?”

  “若非貴方背盟偷襲江陵,關君侯早已拿下樊城。”

  “文聘,只是江夏一困犬,不足為慮!”

  “常言道:不問而取就是偷。說來就來,說走就走,莫非貴方行的是鼠輩偷竊之舉?”

  虞翻喝道:“是貴方擅取湘關米在前,呂都督只是前往江陵城拿回被擅取的糧米。”

  “你等不僅不歸還,更是擅自扣押江東軍卒,若說行鼠輩偷竊之舉,也是效仿貴方。”

  諸葛喬取出懷中帛書,在案桌上攤開:“何為擅取湘關米?這分明是借!”

  “由貴方湘關守將以及在場二十余江東商人的聯名簽署,約定一年後歸還。”

  “如今一年之期未到,我方並未違約。”

  不待虞翻反駁,諸葛喬又取出第二份帛書:“這是呂蒙七十余艘商船的通行文書,上面清清楚楚寫清楚了,糧米七十四船欲售與南郡太守糜芳。”

  “由此證明,呂蒙不是來江陵城拿回湘關米,而是來江陵城做生意的。”

  “呂蒙到了江陵城,不僅沒如約送來七十四船的糧米,更是擅奪公安城,又發兵攻打江陵城。”
    “我未讓貴方依照這文書賠償這七十四船的糧米損失,就已經看在雙方盟友的份上了。”

  虞翻語氣一弱:“那是呂都督擅作主張,吳侯會嚴懲呂都督給貴方交代。”

  “呂都督也說了,他願接受任何的處罰,即便是以死抵命也在所不惜。”

  諸葛喬眯眼而笑:“我們是盟友,貴方不仁,我方不能不義。若殺了呂蒙,豈不是令雙方再添仇恨。”

  “我方退一步,江夏郡南部可以不要;湘水盟約作廢,長沙桂陽等地以及這陸口水寨,要歸還給我方。”

  虞翻瞪眼如牛:“不可能!南郡本就是貴方向我方借的,湘水盟約也是約定雙方今後不再爭論荊州歸屬。”

  “長沙桂陽給貴方也行,那就將南郡還回來。”

  諸葛喬語氣也提高了三分:“若要這般計較,那不如回到最開始。”

  “我方歸還南郡,貴方歸還夏口、樊口。”

  “其余如我方借湘關米,貴方呂蒙擅攻江陵城的事,都不談了。”

  “今後荊州歸屬,再各憑本事。”

  虞翻頓時氣急語噎。

  這個時候歸還夏口樊口,待劉備拿下襄樊,那南郡就如同甕中之鱉,時刻都在劉備的軍力環視下。

  今後荊州歸屬,各憑本事?
  那不就等於拿了夏口和樊口,扭頭就要打南郡嗎?
  那這歸不歸還有什麽區別?
  陸遜見虞翻敗陣,遂開口道:“我在江東時,與令尊諸葛瑾的交情也頗深,我以為雙方不必如此針鋒相對。”

  “不如各退一步,我方歸還長沙,貴方歸還扣押的六千余江東軍卒如何?”

  “終究是一家人,何必鬧得不愉快呢。”

  諸葛喬見陸遜提及諸葛瑾,遂笑道:“漢中王和吳侯也是姻親一家,我也在江東待了十余年,的確不應該鬧得這般不愉快。”

  “那我方再退一步,陸口水寨我方可以不要,但貴方也不能駐兵。”

  陸遜眼神微凜。

  猜到了諸葛喬的談判核心:陸口水寨對江陵城的威脅太大!
  陸遜徐徐而道:“陸口水寨,呂都督經營多年,耗費不少;若是廢棄了,未免可惜。”

  “這次吳侯將漢中王夫人也帶來了,若再有衝突,豈不是陷吳侯於不義?”

  馬良吃了一驚。

  漢中王夫人,孫權的妹妹?
  馬良忍不住看了一眼劉備和孫權,卻見兩人弈棋間談笑風生,仿佛沒聽到諸葛喬和虞翻陸遜的談判似的。

  諸葛喬見瞞不住陸遜,直言道:“看來貴方也明白了雙方的矛盾核心在於陸口水寨。”

  “既然吳侯帶來了漢中王夫人,我方若不能表現出誠意,貴方也會不服。”

  “那我方再退一步。”

  “貴方歸還長沙,我方歸還扣押的六千余江東軍卒。”

  “貴方燒毀陸口水寨,以長沙為經濟自由貿易特區。”

  “我方與貴方都不得在長沙駐兵,亦不得長沙設立關卡,雙方共議長沙商務政策且立法公示,只派遣商吏管理日常事務和商務紛爭。”

  “有長沙為緩衝,我方不用擔心貴方再襲江陵,貴方也不用擔心我方伺機報復。”

  “我方亦會如約歸還湘關米以及將那七十四艘船糧米的文書作廢,不再提貴方偷襲江陵舊事,作為燒毀陸口水寨的補償。”

  “此乃雙贏之策,若貴方肯接受,現在就可以簽訂契約。”

  “若是不能接受,那我方與貴方,也只能戰場相見了。”

  “戰事一旦開啟,就再無回旋余地,這長江以南,就只能存有一個王侯!”

  諸葛喬這“以長沙為經濟自由貿易特區”的方案一出,弈棋的劉備和孫權,也忍不住看向諸葛喬。

  虞翻驚愕的看向諸葛喬,顯然也沒想到諸葛喬竟然會將解決雙方矛盾的方案以建商務特區的方式來敲定。

  毀掉了陸口水寨,不許雙方在長沙駐兵,孫權和劉備的勢力中間就會出現很大的空白區。

  而以長沙為自貿區,勢必會讓長沙駐扎大量的商人。

  等長沙的自貿區形成規模,孫權再敢在南郡掀起戰事,就得考慮下駐扎在長沙那群豪商的想法了。

  非資本時代,能當豪商的幾乎都是世家豪族。

  這相當於給劉備和孫權雙方頭頂都懸了柄雙刃劍,打贏了無事,可打輸了那就得面臨世家豪族的問責了。

  “此子必除!”

  “否則江東後患無窮!”

  陸遜比虞翻想得更遠。

  諸葛喬既然能想出這種方案,就必然比江東更善於利用歸責。

  劉備已經猜到了諸葛喬的用意。

  西川有蜀錦!
  如今五銖錢貨幣體系早已經崩潰,而蜀錦卻受各州士民喜歡。

  江東又富饒多糧米。

  這自貿區一但成了氣候,西川就能用大量的蜀錦去換江東的糧米。

  孫權雖然是江東之主,可也不能阻止江東士民去拿糧米換蜀錦。

  這對急於北伐的劉備而言,無異於雪中送炭。

  劉備勢力的人口不多,在滿足耕種勞力的前提下,還要養幾萬的兵馬以及支持北伐,對劉備的壓力是很大的。

  糧米不能憑空出現,這是需要人力去耕種的。

  如果向世家大族強征糧米過甚,又容易引起世家大族的不滿。

  孫權也不傻。

  劉備能想到的,孫權也能想到。

  民間自貿經濟一旦成了氣候,就不是劉備和孫權能控制的了。

  益州交易的多為工藝品,而江東交換的多為魚米,一個是享樂用,一個是生存必需。

  對誰更有利不言而喻。

  “漢中王,你倒是尋了個良才啊。”孫權雖然內心很不情願,但此刻也沒辦法反對。

  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如今的孫權沒有跟劉備決生死的覺悟。

  劉備笑道:“聽聞阿喬的親兄長諸葛恪在江東素有神童之名,吳侯何不善加培養?”

  “今後齊心北伐,何愁曹賊不滅啊!”

  孫權大笑:“漢中王言之有理,諸葛家多俊傑,若不善用,豈非讓人誤以為珠玉在前而我不識。”

  “既然漢中王認為這方案可行,就依此方案,重新劃分荊州歸屬,再一同盟誓,共抗曹操。”

  劉備見孫權回答得爽快,不由驚訝:“吳侯就不再考慮?”

  孫權搖頭:“我受曹丕誆騙,又受小人挑唆,妄興刀兵以至於有今日禍事。”

  “漢中王能顧念同盟之情,我已經是萬分慚愧了。”

  “曹丕抽調了淮南的張遼去樊城,淮南空虛,我正好揮兵去淮南給曹丕一個教訓。”

  “小妹以前不懂事,多次冒犯了漢中王;回到江東這幾年勤修德理,已然不複往日嬌蠻了。”

  “這次是小妹主動希望能回到漢中王身邊,還請漢中王莫要怪罪小妹往日無禮。”

  劉備笑道:“我又豈會怪罪自己的夫人,只是我已賜封王妃,令妹若來,只能委屈她了。”

  當即。

  劉備和孫權就荊州歸屬等問題簽訂了新的契約,以馬良諸葛喬陸遜虞翻為見證,劉備和孫權署名盟誓,一式兩份,各自留存。

  待孫權的戰船遠去,劉備的臉色也變得凝重:“孫權越來越有英雄之器了。雖然這次吃了大虧,卻也變得更加的沉穩豁達了。”

  “勁敵啊!”

  “阿鬥年幼,封兒又不擅心計,如何能比?”

  諸葛喬看穿了劉備的擔憂,湊近道:“大王無需擔心,公仲兄雖然不擅心計,但驍勇善戰,如今也願為阿鬥征戰。”

  “阿鬥雖然年幼,但性情溫和,寬厚待人,將來必能如大王一般讓英傑歸心。”

  “孫權雖然因敗知恥,有奮發之意,然而江東英傑相繼老去,又如何能與大王麾下眾英相比?”

  劉備本就只是一時感慨,聽了諸葛喬的勸諫後,這心中也是豪氣大增:“阿喬言之有理,我麾下英傑皆在,又何懼那孫權!”

  “經孫權這一鬧,曹操的援兵也快抵達樊城了,雲長在樊城兵少,我等還需前往相助。”

  “待孫權燒毀陸口水寨,就舉兵前往樊城。”

  “漢中一別,聽聞曹操病重,我心中甚為掛念,好歹也得去送個行啊。”

  另一邊。

  孫權回到陸口水寨,將跟劉備簽訂的新條約展示給眾人。

  “燒毀陸口水寨?這怎麽可以!”潘璋聞言大驚。

  呂蒙則是默默不說話。

  這陸口水寨經營多年,呂蒙早已灌注了全部的心血,如今卻要將其燒毀,呂蒙說不心痛是不可能的。

  一口心血湧上,呂蒙強忍吐血的衝動,又將心血給悶了會去,這精氣神又弱了幾分。

  孫皎欲言又止,但見到孫權的表情又將話咽了回去。

  見眾將激憤,孫權淡淡開口:“區區一個陸口水寨,燒了還能再建。”

  “勝敗乃兵家常事,今後有機會還能卷土重來,莫要讓人小覷了我等的器量。”

  “子明,你是陸口都督,這陸口水寨,就由伱來點火。”

  “劉備若不親眼見到陸口被毀,他是不會去樊城的。”

  “其余人,即刻隨我前往濡須口,趁淮南空虛,一鼓作氣拿下合肥!”

  “曹丕既然敢出賣我,那就得讓他也受點教訓。”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