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周守藏史》第54章 舜河
  第54章 舜河
  “這些光點就是國之認可,不過可惜,此乃越國認可,若是司徒在越國出仕,必定有一番大成就。”說到此,范上士神情黯淡,搖頭道:“不比是我,在此地鬱鬱無為…”

  “司徒果然天縱之才,余可無法在大殿中寫出這《大禹賦》,引動帝禹之象,還能被越民認可,有望國運異寶。”

  國運異寶…

  越國出仕…

  風允搖頭,道:“大禹治水,鼎鎮九州,歸天下,這越國只是其一,我怎能因為一國運異寶就駐留此地呢。”

  說畢,隨即起身,他已經閱盡越國的《周易》,此時卻是去拿那大木箱中的《山海圖》。

  范上士微微蹙眉。

  “司徒,這《山海圖》雖然奇幻奧妙,有趣得緊,但還是需小心其中荒誕之意,免得引己入癡。”

  大周各地,何時真的有這些圖上的國家,即使是有相似異獸,但那多少神話傳說之物,甚少有人相信。

  風允對此也只是一笑。

  旁人不知,但他來自後世,自然對《山海經》有所了解,他並不認為身為《山海經》前身的《山海圖》真的是荒誕之圖。

  能從春秋戰國,遭遇秦始皇焚書,一直傳承至現代的書,若真的是荒誕之物,那才稀奇。

  將一幅幅圖卷打開,風允從一側拿出一卷空白帛布。

  在其上按照圖卷作圖,然後在其下寫上——《大荒東經》:有青丘之國,有狐九尾。

  如此做例,風允又找到一圖卷,也是為青丘狐,同時還有一座朝陽谷,而青丘國在其北邊——《海外東經》:青丘國在朝陽之北,其狐四足九尾。

  “這兩圖卷為何一為大荒,一為海外……不過都是東經。”

  青丘之國在朝陽谷之北。

  風允試著用一卷空白的帛布,將兩個地點歸在一起,隨即思索,又在其中畫上一條線,標注大荒與海外。

  如此,風允陸續將箱中的《山海圖》一一記錄作注,企圖拚湊。

  之後,又將自己所了解,關於九尾狐的傳說,寫入其下。

  “帝禹於塗山與九尾白狐,娶之為妻,名女嬌……”

  一邊寫著,一道虛幻的白狐之影從風允散發的文氣中凝聚,在內室之中淺眠。

  那范上士隻覺得不可思議。

  “莫不是真想以這《山海圖》入道?”

  而風允寫畢,又拿起關於大禹的《山海圖》,以做錄入。

  關於大禹之記載甚多。

  在《中山》,《海外》,《海內》,《大荒》中皆有記載,可見大禹所去之處之多,不愧為劃九州者。

  如此作之,即使是夜深,風允也不曾離去,完全陷入繪錄山海當中。

  “司徒,且歇了。”范上士打著哈欠,搖頭苦笑。

  “無法歇了,明日這書就看不了了。”風允不曾抬頭,頂著油燈繼續繪錄。

  “怎麽說?”范上士不解。

  但恰巧,門外一聲驚雷,大雨又至。

  國運異寶!

  如今越國有缺,水禍橫行,而風允鑄就異寶,與越國息息相關,除非越君腦中有疾,不然不可能不來請風允,去治理水患。

  范上士想清楚,隨即挑了挑油燈燈芯,加了些燈油。

  “那今日余就陪司徒徹夜閱書。”

  說著,他又找了本書,細細閱之。

  ……

  翌日,辰時。

  一夜之間,風允的名望大漲,即使是水患依舊,可《大禹賦》的作用依舊凸顯。

  “若是風君前來,水患必定能解!”

  一時間,這樣的聲音越發高漲。

  漸漸的,也傳到了越君耳中。

  同時,對於越君無德的言論也隨之而來。

  越君在越伯宮內大怒。

  “罔顧我越國是大禹後裔,小小水患,你們這些士大夫竟束手無策!”
    越君怒拍面前的案桌,不渝地看向下首,僅剩幾位管理後勤或是決策的士大夫道:“快給我將水患壓下去。”

  隨即,他望向大卜,他清楚大卜是煉氣士,認為其有法也。

  但越君將開口的話停在了嘴邊。

  相比於風允獲得聲望,他更加忌憚大卜。

  大卜也清楚這一點,他與越君之間,不過是互相有約,共同謀河圖罷了。

  所以此番水患,他也不準備出手。

  “大卜,祭祀之事如何了?”越君不談水患,隻說祭祀。

  聞言,大卜這才出聲。

  “君上,祭祀之事已備,可這幾日都不是良日,還需一等。”

  他又補道:“大巫神請言,他欲帶巫裡之巫,前往越國各地行大禹之小祭,以壓水患,還請君上首肯。”

  “大巫神?”

  巫,越國通神祭祖之人,在越國,上至越君,下至庶民,皆可祭祀,國君大祭,民之小祭,都需要巫的幫助。

  而巫居於巫裡之中,有大巫神統領、其還有大巫、小巫之別,大巫神地位高尚,就是越王也不敢不敬。

  “既然大巫神有此心,允之。”

  大巫神不會朝事,即使有聲望也無事,這讓越君放心不少。

  然大卜又道:“大巫師欲請大庭司徒,一同參與治水之事……”

  “什麽!”越君虎目一瞪。

  “一大庭之人……”

  “君上,余有一言。”不待越君說罷,就見越國大宰微微一禮,隨即道:“越民之間,皆以《大禹賦》為祈禱,因其能協治水患。”

  “而巫也以此為巫舞之歌,可見《大禹賦》與越國之相和,恐……不出幾日,那大庭司徒手上的《大禹賦》將成為國運異寶。”

  “若是成為國運異寶,必定對治水有大益啊!”

  治水重要,但以越國成就國運異寶,若是越國人倒無話可說,但風允是大庭之人,這怎能行。

  大宰認為自己的暗示很充足,隨即閉口不語。

  越君沉吟,而下面的一些士大夫左顧右盼,低聲交談,皆是風允之事。

  其有人言殺之奪寶,也有言使節不可殺。

  “噠噠噠!”就在這時,越國司馬快速奔來。

  “報,君上!”

  “舜江上遊湧來大水,如今河堤將潰啊!”越國司馬一身狼狽,滿是汙泥,但其雙目赤紅才讓人觸目驚心。

  “舜江上遊河堤怎會將潰!”越君驚起。

  “上遊?”殿中士大夫後背發涼,驚慌四亂。

  舜江上遊河堤,那可是大禹之時所建,若是崩潰,下遊的會稽恐將被淹。

  作為越國要地,長年來都有重兵把守,同時每年加固,怎麽會潰!

  若是一般時候也就罷了,可現在恰逢水患。

  “絕不能潰!”

  “調集奴隸,征兵庶民,都給我去填,若是河堤潰,庶民貶為奴隸,而奴隸受五刑而殺之!”

  越君慌怒,大卜亦然皺眉。

  舜河不可崩,不然越國必定大亂。

  這可對他沒有任何好處。

  可他清楚越君對他的忌憚,隨即道:“何不請大庭司徒助之,我越國之後可許諾好處。”

  聞聲,越君冷哼。

  “我越國事,何須外人來助!”越君盯著大卜,意味不言而喻。

  “若是舜河上遊潰,那就開側支而堵主脈,分化水患!”

  舜河上遊之下,還有一處關口,此關口為救濟關,若是越國偶遇乾旱之年,可開此關,在開上遊河堤,可引水入越國其余地點,以度旱情。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