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周守藏史》第55章 氣運先天
  第55章 氣運先天
  越國司馬一直在外鎮壓水患,自然清楚風允的《大禹賦》對這次治水的重要性,此時聽聞越君無意邀風允助之。

  立即瞪目。

  “君上,如今國體動搖,莫要因小失大啊!”司馬深深拜服,他是宗室之人,自幼與越君長大,走馬尋趣,無多才能,因為略有武道修為加之宗親姓氏方才成了司馬。

  可自從成為司馬後,於越君接觸,對於一國的看待也有了不同。

  此時他深知越君是因為風允落了越君的面子,造成越民詆毀之聲,所以才不願讓其助。

  可是,如今越國正與多國對抗,怎可隨心所欲呢。

  越君瞌眸淺哼,並不在意這位在他印象中沒多少學識的宗弟的話。

  “莫忘記他是大庭使節,如何會幫助我越國呢,皆退下吧。”

  聞聲,站立著的司馬渾身一冷,他望向周圍的士大夫,希望他們能規勸君上,但無一人與他對視,皆躲閃不見。

  等他再抬頭時,越君已經離去。

  周圍的士大夫們深深歎息,魚貫而出,水患之事,不傷及會稽,他們也安心些。

  司馬起身。

  “司馬…”大卜幽幽望著司馬,道:“大庭司徒不願幫忙,可他手中的《大禹賦》卻是大用啊。”

  司馬一愣,轉而狐疑地盯著大卜,但水患在急,他只能冷哼一聲,就快步離去。

  “大庭司徒現在典籍宮內……”大卜的聲音從司馬身後傳來,司馬步伐越發快切。

  ……

  “冶鳥,越人視若保護之神,鳥圖騰也。”

  風允一晚之間,已經將越國的《山海圖》盡數繪卷,還在將自己已知相關的事跡作為補充,填寫在其下。

  這是一冊比現世《山海經》還要詳細的書。

  不過很殘缺,隻記錄了青丘狐國,朝陽谷,大禹事跡和一種名叫冶的青鳥。

  此書一成,風允的文氣略有上升。

  將帛書卷好,風允道:“得越國書,我也該有一些回報才行。”

  一旁犯困的范上士打了個哈欠道:“司徒的《大禹賦》已經是很好的回報了。”

  望向外面,烏雲密布。

  再看向風允手邊的《大禹賦》那其上的流光彰顯不凡,如今已是國運異寶。

  范上士道:“天下四道,上道煉氣,下道習武,而正道有二。”

  “一為文道,一為氣運。”

  “文人依附一國而謀氣運,以契約輔助文道修行,而一國以氣運聚人,繁衍生息,自強自大。”

  風允靜靜聽著范上士的話,卻疑惑一點。

  他道:“我為大庭司徒,大庭國雖弱,但亦有氣運,為何我卻沒有多少氣運庇身?”

  風允的底蘊尚且弱,他不過選擇性地學習,就拿最基礎的君子六藝來說,他所通曉的就不足。

  對於這氣運之道,他就沒來得及了解清楚。

  “氣運啊……這在書可是說不清的。”看見風允不過十六七歲的模樣,范上士有些啞然。

  “司徒應該只有司徒之名,無司徒之實吧?”

  聞聲,風允點頭。

  他擔任司徒後,只是在典籍宮看書,並未真的接受大庭國事。

  范上士笑道:“是了,有名無實,氣運不鍾。”

  “司徒若想體會氣運對文道異人的幫助,還需被君賜位,履其職責,得國認可才行。”

  思索一二,范上士詢問:“司徒可知,整個越國有多少位先天異人,多少位一流之士?”
    風允微微搖頭,范上士則道:“加上大卜,其先天有七。”

  “而一流……只有一位。”說著,他無奈笑著。

  這一位就是他。

  “為何?”先天在一流之上,為何卻比先天還少。

  范上士解釋:“這就是氣運對文道異人的幫助。”

  “當然,武道亦可獲得氣運的幫助。”

  他呵然一笑:“異人…如今在這越國的先天異人,實際上也可稱作獲得一國高位加持的氣運異人,為氣運先天是也。”

  “國強而氣運強,其先天加持也越強悍,對於其本身是文是武的修行大有裨益。”

  “越國的這些先天異人啊,除卻大卜外,只要撤掉他們的高位,無須多時,氣運流失,皆將退回一二流之屬。”

  “所以啊,越國的先天比一流多。”說著,他又小聲補了一句:“我若是越國之人,怕是也能一窺氣運先天。”

  但他只是一位禮上士。

  有職無權,不過是管管書籍。

  若非大智慧,難以成為先天。

  聽到范上士的解釋,風允恍然大悟。

  想起大庭,或者宗伯他們也是文道一流成就氣運先天,要不然大庭也不會只有三位正大夫,原因就是大庭國運無法供養更多的高位。

  而越國為大國,可供養更多的高位,且所得的氣運也越加強盛。

  這就是大國與小國,不僅僅是底層力量,高位力量也難以對拚。

  不然小國之間湊起來,也有幾十位先天,怎會不敢聯合對抗越國呢。

  “就沒有純正的文道先天嗎?”

  “真正的文道先天……”范上士哈哈一笑。

  “相比真正的文道先天,這依靠氣運來獲得的先天,才是正道,也是無奈。”

  “你有文道,卻無處可施展,那文有何用呢,你是難以獲得文道認可的。”

  “再說成就氣運先天,也可強大文道,以氣運助力文道,達到先天,何樂為不為呢。”

  說罷,范上士笑個不停。

  “真正的文道,難啊,難啊,不然為何這麽多有學之士,都欲出仕君主呢。”

  風允感覺到了范上士的淒涼之意。

  也對這士族階級的掌控,感到無可言語。

  時勢造英雄,如今大周未徹底亂起來,還不足以造就草莽英雄。

  越國此時也是這般,未曾陷入絕境,怎會打開士族之口呢。

  風允在大庭,若不是風氏,怕是也會和范上士一般鬱鬱不得志,難得宗伯重用。

  風允微微搖頭,事已至此,不必自哀自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路與困境,當然也有所得。

  他起身,將所有的《山海圖》都放入箱子中,用鎖鎖上。

  “還差一本《大禹二十八星論》沒看。”風允想起大卜最先個給他的書。

  另一旁,范上士隨即找出,遞給風允。

  風允接過帛書,風允正準備一觀,卻聽見外面一陣喧嘩,然後一陣匆忙大力的腳步聲傳來。

  “大庭小子,隨我去治水!”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