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星辰大遠航》第159章 天象之地
  第159章 畢宿五

  五車二,這是如今人類抵達的恆星系,屬於禦夫座的星系。像往常一樣,人類艦隊也沒有停在這裡多久,補給完成又繼續造了一些冬眠艙作為補充之後,艦隊繼續踏上星途。

  航行還在繼續,在五車二將所有物資、能源,還有飛船修補更新完成之後,人類打算來一次大航程航行,目標是35.99光年外的畢宿五。

  有了前幾次短程航行的經驗之後,人類對冬眠航行以及飛船的性能已經非常了解,35.99光年大概要航行240年,因為路途比之前的航程都要遙遠,所以本次人類大部分人都要進行大冬眠。

  在三百六十年的航行中,人類的人口已經從一百多萬,增加到了四百一十五萬,十五艘居住飛船已經住滿了十四艘。

  社會學家預測,經過這次航行之後,人類人口將增加到四百四十萬左右,到時候十五艘居住飛船填滿。因此新政府打算抵達畢宿五之後,在進行一次長期停留,以便建造更多居住飛船,擴建更多戰艦。

  人類已經探測到畢宿五的大致情況,那是一顆橙巨星和一顆紅矮星組成的雙星系統,橙巨星有一顆巨星氣態行星,一般這種氣態行星大概率有岩質衛星。

  況且還有一顆紅矮星,雖然目前沒通過各種觀測探測到紅矮星也存在行星,但一般情況也會存在行星,畢竟是穩定雙星系統。

  如同往常一樣,啟航,大冬眠。

  大冬眠如同給人類摁下了年齡暫停鍵位,加上擁有生命藥劑,一段兩百多年的航程,人類大部分也就增長個五六十四年,醫療基因技術又使得人類幾乎沒有病死的,這也是人口穩步增長的原因之一。

  在這段航程裡,嶽淵也僅僅醒來一次,當他第二次醒來的時候,人類艦隊已經臨近畢宿五。

  按照正常長期冬眠蘇醒程序,醒來之後要適應一兩個月,但經過身體強化之後,人類的身體綜合素質得到了極大提升,相應的冬眠蘇醒適應時間也從兩個月縮短到了不到一天。

  像嶽淵這樣,他隻適應了兩個小時就感覺完全恢復過來。

  在人類艦隊抵達畢宿五之前,先遣斥候飛船已經將這個雙星系統全部探明。正如科學家推測的那樣,雙星系統中的橙巨星擁有岩質衛星,而且不止一顆。

  不過雙星系統中的紅矮星卻沒有行星。

  問題不大,只要有岩質星球,對人類來說就是取之不盡的能源和資源。不僅如此,為了避免遇到沒有岩質星球的恆星系,在這數百年航行時間裡,人類還專門研究出了一種抽取氣態行星氣體資源的一種裝置。

  當然不是放一根管道下去抽取,而是製作了一個氫元素收集器安裝在無人資源采集飛船上,然後讓無人資源采集飛船突入巨星氣態行星的外圍。

  得益於專精技術,這玩意長得在工作的時候可以像一把傘一樣再開,搜集完成之後收攏於飛船身上,在飛回太空。

  不過現在有岩質星球,人類自然不需要搞得那麽麻煩去搜集氫元素。

  艦隊姿態以及完成減速之後,嶽淵如往常一般來到艦橋,這會兒所有工作人員已經回到崗位上。

  “探測飛船都放出去了吧?”踏入天琴號艦橋,嶽淵看著各自忙碌的工作人員,隨便問了一句。

  “嶽帥,探測飛船已以畢宿五為中心,全部派遣出去!”

  “嗯!一定要密切關注各方上的動靜,宇宙不同於地面,要兼顧的方位更多。”嶽淵來到大屏幕前,
  隨著工作人員的回答,目前探測飛船所在的位置與前進方向已經全部都標注在大屏幕的星空地圖上。
    嶽淵稍微看了一下信息,大概有一百多艘探測飛船,最遠已經距離現在人類有0.3光年。

  “越過小行星帶,向目標星球軌道靠過去吧!”看了一會,嶽淵便對舵手吩咐道。

  小行星帶位於巨星氣態行星最外層軌道上,但並非完全分布在其黃道平面上,從圖像上看,有點像一堆衛星環繞地球的樣子,大概有一半左右的小行星位於巨星其他行星赤道平面上,另一半分布有些雜亂無章。

  據天文學家推測,形成原因可能是某個時刻,處於外圍的兩顆岩質行星受到引力擾動,最後相互碰撞在一起。

  形成過程的具體細節,還需要對小行星帶進行長期觀測才能得到答案。

  時間應該不算太早,因為人類發現,這些小行星塊並沒有像土星環那樣的小顆粒,而是有大有小,從一兩公裡到七八十公裡不等。

  小行星帶往內軌道,還有兩顆岩質行星,一大一小,大的差不多有火星大小,小的則比月球還小一些。

  此刻,人類艦隊已經進入了巨星氣體行星的引力范圍。艦隊本次要停靠的目標,就是最靠近巨星氣態行星的那顆如同火星一般大小的岩質衛星。

  畢宿五雖是雙星系統,但由於橙巨星的質量遠遠大於紅矮星,橙巨星直徑是太陽的43.7倍,而紅矮星的大小只有太陽的0.36倍,所以這個雙星系統跟正常人們認知的雙星系統有些不一樣。

  它們並非是兩個恆星互相交互軌道纏繞,而是橙巨星位於中心地帶,紅矮星像行星一樣在距離橙巨星609個天文單位的軌道上繞行。

  當然了,橙巨星也不是一動不動,它跟紅矮星一樣,繞著一個共同虛無質心運動。

  而此刻,人類艦隊一艘艘戰艦、飛船已然越過紅矮星軌道,正緩緩穿過小行星帶,向著目標星球軌道靠去。

  由於存在這樣的恆星系結構,為了方便,人類將橙巨星稱之為畢宿五A,紅矮星命名為畢宿五B,氣體行星則稱為畢宿五A-1,其兩顆岩質衛星分別叫畢宿五A-1-1,畢宿五A-1-2。

  對於這兩塊岩質衛星,現在的人們還有另一種叫法,較大的那顆叫做畢宿五-孔明星,小一些的叫做畢宿五-仲達星。

  人類艦隊停靠的星球,就是畢宿五A-1-1,也就是畢宿五-孔明星。

  說是艦隊停靠,實際上卻不是所有船隻都前往畢宿五A-1-1軌道。由於考慮到軍事部署與警戒,十艘山級戰艦基本上都駐扎在畢宿五A-1-2軌道上,而太空母艦則直接在小行星帶找了個較大的小行星停靠。

  所以前往畢宿五A-1-1軌道的,只有居住型飛船和各類非軍事飛船。

  小行星上也有大量固態水資源和其他重金屬物資,戰艦的水資源需求都可以在這裡進行開采補給,其他物資需求,像往常一樣直接通過工廠型飛船運輸過來就行。

  問題不大。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