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謀亂帝國》六、塞外「飛將」(下)
隨著漁陽援兵的抵達,石勒對防守灤城更加具備信心。而且來自漁陽的援兵也帶來充足的糧草軍械,以及董斌所部已經奉命拔營起寨率軍北上助戰。

石勒因此更加自信,於是從騎兵中繼續挑選勇氣者,共計五百人,於四月初二凌晨從南門出征,東渡灤河後繼續沿河北上,預計在初二夜間準時發動突襲。

卻說為何匈奴軍隊在惡戰一日後不在鏖戰,而是北退四十裡駐紮,按兵不動。

開戰之前匈奴單於因為知道幽州已經殘破,出兵沒有戰果,所以對攻打幽州並不上心,這也是左賢王部心知肚明的,因此整個匈奴部隊積極性其實不高,但也想試試能不能再掃蕩一些物品。

在灤城大戰收兵後,匈奴左賢王令人統計兵馬折損情況,僅僅一日激戰,匈奴損失士兵九百二十人,還有一百七十五人重傷,二百人受傷,此外自己部落從幽州劫掠所得的諸多攻城器械也大多一戰焚毀。左賢王看著自己的損失較大,心裏在滴血,於是不再執行單於的命令,和漢軍對陣不戰,反正覺得自己軍力強大,漢軍必定憑城堅守不敢出戰,自己又掌握戰場主動可進退自如。

石勒率領騎兵再次渡過灤河後,多數人馬歇息與樹林中,繼續挑選精幹人員作為斥候查探消息,獲得的信息都是匈奴大營都在無所事事,士氣低迷,有巡邏騎兵都在灤城方向遊盪,有氣無力,沒有發現我軍動向。於是石勒下令全軍休整,夜間再進行突襲。

正巧在傍晚就有匈奴小隊來河邊打水,毫無防備,相互嬉鬧。石勒抓住時機,率領騎兵蜂擁而上,將這隻匈奴小隊迅速殲滅,統計人數計五十二人。石勒與五十一位士兵換上匈奴服飾,然後將頭上綁著紅色布條,戴上匈奴帽子,留出兩條紅色標記,作為自家記號。石勒領著這五十一人先行,其餘騎兵在後接應。

石勒和眾人挑著水桶,慢慢悠悠地摸到匈奴大營。而整個匈奴大營防備十分鬆懈,轅門士卒相互交談,對於石勒等人看都不看一眼,石勒和眾人就這樣大搖大擺地走到營寨中央。

石勒猛地一抬頭,正好看見那天飛馬出陣的左賢王,正在和身旁衣著破損的老兵交談。石勒本想慢慢走過去在不驚動的情況下將其一刀斃命,這時突然一名匈奴小將揪住石勒,罵道:「讓你們打水煮肉,在中軍磨蹭什麼?」石勒回頭,那匈奴小將竟一個巴掌狠狠打在石勒臉上。石勒大怒,把水桶一扔,抽刀就砍。匈奴小將沒有防備,當場斃命。

周圍匈奴士兵都驚了,其餘漢兵立即發作,將水桶扔下,利用四周火把到處縱火砍殺匈奴。

石勒不管其他還在發愣的匈奴士兵,提刀直取左賢王,左賢王一把推開身旁的老兵,從腰上抽出彎刀和石勒對砍。左賢王力大,連續猛劈三刀,石勒都不敢用刀接住,連連躲閃。不過石勒機敏,乘左賢王劈空,抬腿猛踢左賢王肚子,左賢王連退了幾步。左賢王見一時劈不中石勒,左手又隨手抓起一根火柱,右手刀劈,左手用火柱擊打,石勒連忙躲閃,左賢王顯然是有些著急了,一路追打將不少營帳點燃。石勒這時發現醒悟過來的匈奴士兵越來越多,就佯裝敗走,左賢王緊隨身後,石勒急忙躲閃,左賢王沒能及時穩住,打了個踉蹌,石勒緊接著一刀捅進左賢王后背,左賢王倒地而亡。石勒割下首級,對混戰的匈奴士兵大呼:「左賢王已死,爾等速速投降。」

本來逐漸圍攏的匈奴士兵頓時散亂後退,可是一陣鼓角聲響。只見匈奴士兵逐漸有序起來,將漢軍逼攏彙集到一處,石勒暗中觀察,麾下士卒已傷亡過半,而匈奴已經不在慌亂,雙方開始對峙,卻誰也不敢妄動。

這時,匈奴弓弩手也已經到位,將弓箭對準漢軍,只要一聲令下,不用拚殺,漢軍都會被射成刺蝟。石勒覺得有些失算,沒想到匈奴在群龍無首的情況下還能如此鎮定自若。

石勒號召諸位兵士,準備奮戰殉國。不曾想到,匈奴陣中一聲令下,匈奴人馬紛紛放低武器,並且散開一條道路。只見剛才和左賢王交談的匈奴老兵,在一通士兵的簇擁下來到石勒面前。

「你這漢人倒是膽子大,竟然有如此勇氣,區區半百人數就來襲營,還好本王機敏,不然就丟了頭。」匈奴老兵笑道。「你所殺的,是本王的侍衛官,我才是真正大匈奴左賢王。本該立即將爾等碎屍萬段,為本王侍衛報仇,但本王覺得你們都是人才,如果願意投降本王,本王立即待爾等為座上賓,封官賞賜,決不食言。」

石勒一面看著眼前衣著樸素甚至破舊的左賢王,再看著倒在一旁身著華麗的無頭屍首,暗自悔恨自己愚蠢,這下陰溝裏翻船,萬劫不復。

石勒道:「我堂堂天漢建武中郎將,受天子隆恩,怎能屈膝叛國?你這奴酋怎配和本將相提並論。」左賢王冷笑道:「本王素來直率,隻勸一次,既然爾等有敢死之心,我當了結爾等心願。眾將士,準備放箭。」

話音一落,匈奴士兵再次將弓箭對準漢兵。就在這危急關頭,數隻羽箭飛過,其中一支正中左賢王右肩,左賢王忍痛拔出羽箭,看到漢軍騎兵突襲營寨,已經攻入轅門,四處放火射箭。

漢軍的突襲打亂了匈奴圍殲石勒的計劃,石勒大喝一聲,抓緊彎刀就率先反擊,只見一騎飛奔過來「將軍,接槍」,便將虎頭槍擲向石勒,石勒一躍接住立馬抖擻精神,金蛇舞動,橫掃千軍,好不容易結陣的匈奴士兵又重新混亂起來,匈奴左賢王已經無法控制,只能再次退出乘亂退出漢軍視野。

匈奴士兵真就群龍無首,有戰鬥的,有救火的,有避戰的,石勒趁機率領部將與主力會合。

石勒騎上戰馬,對諸將道:「今夜襲擊還算成功,我等速速回城,以免匈奴再次結陣反擊。」漢軍吹號,一齊又殺出營寨,向南而逃。

行百米,便察覺身後有匈奴騎兵。石勒命令諸將不得戀戰,急速前行。眼看著就要甩開追兵,卻又正對者匈奴巡邏騎兵數十騎,這隊匈奴兵看到這等場景,想拖住漢軍步伐,紛紛縱馬作戰。石勒瞻前顧後,立即下令,主力騎兵接戰,全殲這支匈奴兵馬後繼續南行,自己領二十騎殿後迎戰匈奴追兵。

前來追趕石勒的匈奴騎兵有數百人,頭目是左賢王的表弟都先,都先即時左賢王親屬,也是左賢王部第一戰將,是威懾匈奴諸部落的大將,都先的親衛騎兵都是以一擋百的善戰之兵。

今夜本是安眠夜,都先早早就睡了,雖然漢軍大鬧營寨,但都先帳篷靠後,因此無事。都先被驚醒,出帳查看,正好看到受傷的左賢王避戰來找自己,都先聽聞事情經過大怒:「漢人欺我匈奴無人,看我率部擒斬首將,為兄長報仇。」於是,都先讓其餘兵將整頓營寨,自己率領本部八百騎兵追殺而來。

都先預想的是漢軍必然倉惶逃離,無心作戰,自己追殺而來定能乘勢全殲漢軍。但都先卻看到漢將竟然率領二十騎就敢攔住去路,與自己預想有所偏差,更加火冒三丈,這妥妥的藐視,自己受到侮辱,招呼全軍先把這二十騎漢軍剁成肉泥。於是讓身旁快馬騎兵先行交戰,斬將者賞牛羊百頭。

有三名士兵奉命,夾緊快馬就衝到漢軍面前,石勒讓其餘人等按兵不動,自己手持長槍縱馬上前。石勒槍如遊龍,出招迅猛,又因為在夜間,匈奴士兵不能看清長槍所向,一擊之間,這三名士兵應聲落馬。

都先大驚,立即拉住韁繩,左右匈奴士兵看到都先止步,連忙也收住韁繩,沒能收住戰馬衝到最前的數名騎兵紛紛被石勒刺落於馬下,石勒與都先相離二十米對陣,竟然暫時形成對峙,所謂「一將當關,萬夫莫開」,何況還是在遼闊的草原。後方的漢騎不禁暗自稱讚,畢竟匈奴人多勢眾,自然也為石勒擔憂,也不敢輕舉妄動。

還是石勒決定先發製人,石勒嘲諷道:「奴兒匹夫,追至於此,又不敢戰,何不回家牧羊,以免見血哀嚎。」都先大怒,目視左右,都先的副將莽泰、孟津銀縱馬出戰:「漢人休要猖狂!」

莽泰率先縱馬刀劈,石勒先是用槍擋住,槍桿轉動,莽泰不能擋只能收住彎刀不敢接戰,準備和孟津銀夾擊。說時遲那時快,孟津銀衝殺而來,石勒連忙伏下身軀,躲過孟津銀的一記橫劈,顯然孟津銀過於用力,馬力沒有收住,石勒抓住時機長槍一挑,便將孟津銀挑落馬下。莽泰大驚再次劈砍過來,石勒躲過,用槍刺中莽泰戰馬,莽泰被重重摔落,重傷不起。

石勒正要補上一槍,聽的身後馬蹄聲起,石勒回身一刺,就將正要偷襲的匈奴士兵刺穿。

石勒挑起屍身砸向跟隨的匈奴士兵,匈奴士兵連忙勒馬躲閃,石勒也不管在地上的莽泰,縱馬殺向都先,陣前的匈奴士兵以及前來阻攔的匈奴士兵被紛紛挑落,看著石勒猶如無人之境,都先大怒拍馬上前,將士兵喝退。

都先畢竟是左賢王頭號戰將,直接手持雙刀,力氣極大,一刀架住槍桿,一刀就要斜劈。石勒眼疾手快迅速收槍,勒馬後退數米,接招之後石勒察覺匈奴戰將大多依靠蠻力,敏捷不足,都先也不例外。於是不給都先反擊的時間,縱馬上前,舞動長槍如同雨點般連續刺向都先,都先雙刀手忙腳亂左支右絀,石勒繼續化虛為實,連續幾招假動作,都先難以預判石勒槍法,戰有三十合,冷汗直冒只能迅速後撤。

這支匈奴騎兵來時匆忙,無一人攜帶弓箭,看到都先敗退,為掩護主將,又圍成一排殺向石勒,石勒依舊不懼,舞動長槍,又連續挑翻匈奴騎兵。石勒如此驍勇,匈奴士兵都不敢接戰,但把石勒圍個水泄不通,石勒雖然槍法精妙,卻也一時無法突出重圍。石勒所領的二十騎,擔心石勒力竭,衝殺救援,折損三人,隻得撤出。

這個時候,前方漢軍在全殲攔截的匈奴巡邏隊後轉身救援石勒。都先看到眾多漢軍折返,於是下令退兵,同時讓士兵將重傷的莽泰帶回大營,石勒因此得以保全,跟隨全軍返回灤城。

此番出擊,是石勒一次大膽的軍事反擊作戰,充滿兇險,本想率軍斬首,卻差一點被匈奴斬首。幸運的是過程雖然兇險,卻也取得較好的戰果,出兵五百騎,回到灤城還有四百六十二騎,其中還有六十七人負傷。

匈奴此夜陣亡士卒四百二十三人,還有五百六十人負傷,尤其在混戰中折損戰將竟有六十二員,都先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親兵被石勒殺死四十六騎,在此戰之後一直對石勒心懷畏懼,對於左賢王部隊的士氣是一次極其承重的打擊,此戰之後,左賢王大營又向北移動三十裡,灤城的形勢得到極大的好轉。

石勒率兵回到灤城後,當夜石勒大展神威的英姿在軍中迅速流傳,軍中稱為「飛將」,很快便有諺語流傳整個幽州:萬古猛將氣蓋世,千秋多在少年狂。威震塞外槍一桿,漢家飛將石中郎。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