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謀亂帝國》十、決戰錦州
漢軍按照費濤建議,全軍有序撤離,帶走了所有糧草輜重,隻留下何魁等人。

石城回到錦州後,立即安排夾擊之策。自己統領兩萬兵卒倚靠錦州正面迎擊叛軍,袁秉率騎兵三千先行向北遠離城郭四十裡,在山林間埋伏,抓準時機,突襲叛軍側翼。

卻說河西堡士卒在留守城池三天后,終於等來孫琛的進攻。何魁率領士兵象徵性地射出幾箭,就對著身先士卒的王凝大呼投降。王凝倒是沒有魯莽,暫時停止進攻,派人稟報孫琛。孫琛果然來到陣前,看到城樓的陣勢和前幾日大有不同,正在疑惑,孫琛大呼:「石大將軍何在?孫琛有話要說。」何魁探出身子高呼:「大將軍已經返回錦州,城內長官只有小人一人,城中唯有老弱殘兵,若將軍答應款待我等,我等立即獻城投降。」

王凝低聲對孫琛道:「恐是漢軍有詐?我看休問長短,發起進攻,果如所言,我軍也是一明一暗,此堡也唾手可得。」孫琛搖搖頭,高呼:「爾等真有誠意,本將軍定會寬待,本將軍姑且退兵三百步,給你等一炷香的時間,你帶著城內士兵出來。」「何魁領命,將軍儘管放心,切勿食言。」孫琛聽完,示意王凝,王凝招呼軍隊後退了三百步。

不一時,城門打開,何魁一瘸一拐地走在第一個,身後跟著的全是老弱傷殘的士兵,孫琛先令王凝率兵數千先行入城探查情況。等王凝進城後,孫琛問到:「前幾日激戰,漢軍可非今日場景,今日何故如此頹廢。」「不敢隱瞞將軍,我等皆是被朝廷所拋棄,如今大軍糧草不繼,本當全軍撤離,可畢竟將軍大兵在後,需要阻截將軍,石城也不得不再次收攏剩餘兵馬退守錦州,而全軍視我等為無用之人,徒費錢糧,我只是軍中文士,也被拋棄,將我等空留在此,目前城內已經沒有一粒糧食,我等不如早降將軍,將軍替天行道,定能厚待。」

「如今錦州有多少兵馬?」「稟將軍,大軍主力早已回返,目前遼西逗留士卒不過萬人,並且士氣低迷,不然石城怎會親自坐鎮殿後?」孫琛大喜,這一樁樁事件,再一次刺激自己,並且不斷的情報已經證明,漢軍後路已斷,全軍軍心不穩。

恰在此時,又聽見轟隆一聲,城內無緣冒出一個土坑,地道內的士卒陸續攀爬到地面。何魁佯裝驚懼道:「將軍有如此奇兵?若何魁投降遲了一步,豈非葬送全城弟兄的性命。」何魁抬頭望著孫琛,孫琛驕傲地笑著。

又過了一會,王凝從城內出來,高呼道:「將軍,城內無異常,大軍可以放心進入。」孫琛這才下令全軍進入河西堡。孫琛大大嘉獎了何魁,並且對部下道:「今日何魁歸降,實時棄暗投明之舉,漢庭早已腐朽不堪,孫琛便是在替天行道!何魁等眾雖是老弱,卻和我等境遇相同,我軍上下不得輕怠。」說完,加封何魁為河西安撫使,依舊率部留守河西堡。

何魁拜服:「將軍大恩,何魁難以回報。將軍才德已經遠邁漢帝,何故還續用漢廷封號,虧待自己?何不順天應人,建國稱帝以招天下豪傑呢。」孫琛一愣,心中甚喜,叛亂邊廷就是為了稱王稱霸,可自己雖然起兵已久,卻一直沿用漢廷所賜遼東太守,孚威將軍的名號,竟然就忘了最直接的稱王稱帝!哎呀,今日何魁歸降,莫非上天賜予的天命,冥冥之中是就要此人點醒自己?王凝也驚了,不過是懊悔,自己跟隨將軍那麼久,將軍待自己如同兄弟,竟然到現在沒有過類似進言。

何魁在孫琛心目中信任值飆增。竟然一把拉住何魁的手,正要說一番相見恨晚之語,卻又猛然一想:「石城尚在不遠,自己不能太飄。」於是慨然說道:「本將軍早有此意,不過功名未建,難得天下豪傑支持,我意攻取錦州,擊破石城,就在錦州稱帝,足下以為如何?」「哎呀!將軍深謀遠慮,何魁愈加敬佩,如今的錦州兵不過萬人,糧草不過數日,將軍要想奪取,如同探囊取物。只是將軍需要謹慎,石城畢竟百戰之將,若其知曉我等投降,必然加強戒備,兵貴神速,將軍應當趁漢軍不備,發大軍襲擊,錦州旦日可破!」

孫琛大喜,吩咐部將:「今日殺牛宰羊,犒勞全軍,明日清晨全軍進發錦州!」在酒宴之上,孫琛酒醉靠坐何魁道:「今日得遇先生,相見恨晚!先生不知,遼東苦寒之地,能識文斷字者已經少之又少,有先生這般見識者鳳毛麟角,儘是一幫粗野之人,難成大器,哪裡有什麼智謀大略。石大將軍有你這等賢良不用,真是可惜!此後有先生相助,孫琛都要輕鬆許多,大業若成,孫琛定然與你共享富貴,決不食言。」「將軍過譽,何魁只是殘疾之軀,白面書生。」「先生哪裡話,有我在,何人敢笑先生?先生身體不便,就坐守河西堡,待我攻入錦州,再請先生入城,到時建國稱帝當拜為相國。」何魁趁勢拜服:「拜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其餘部將,如王凝等,見到何魁跪拜,有高呼萬歲,帶著一班醉將,起身朝向孫琛跪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很好的滿足孫琛的虛榮心。孫琛佯裝推遲:「還未稱帝,怎能言萬歲之語?待我得了江山,定和諸公安享太平。」眾將再次拜謝。今夜全城上下,大肆狂歡,好不快活。

次日一早,孫琛率領大軍直撲錦州,留下何魁所部依舊防守河西堡以示信任。一路上,孫琛明顯有些飄飄然,手下士卒明顯昨日歡樂過度,毫無緊張之意。結果急行五十裡,眼見夕陽西下,王凝詢問孫琛道:「大軍急行數十裡,若直接兵臨錦州,則士卒疲憊,功成不利,不如暫且就地安營,明日在繼續前行。」孫琛沉思一會,答應王凝建議,下令就地尋找安營之地。結果一名小校稟告道:「不遠處有漢軍空營一座。」孫琛下令入駐空營。

這座營寨的規模就要比遼河西岸的營寨大許多,孫琛粗略巡視一遍,目視軍灶數量超過半數,看來之前漢軍留下不少,如今大量人馬棄寨回援,決勝錦州,擊破石城,登基建國就在眼前。孫琛下令:「全軍速速造飯休息,備好器械,今夜安眠不得卸甲,待到三更集結,四更發兵,兵貴神速,要給錦州漢軍猛烈一擊。」

叛軍上下一致奉命,立即行動起來。等到四更時,全軍出發。

結果漢軍這邊早早派有斥候探查叛軍情況,等到孫琛等入住空營時,石城已經獲得消息,一面召集兵馬,背城列陣,擺開陣勢後安排就地休息,再派出大量斥候隨時探查叛軍動向,就等著孫琛到來;一面派出人馬聯繫袁秉預備襲擊孫琛側翼。

就這樣,孫琛帶著部隊行走了十數裡,石城就已經得知叛軍出動的消息,馬上擂鼓備戰,漢軍瞬間抖擻精神,準備迎敵。

約過了一個時辰,叛軍的身影終於浮現在漢軍眼中,沒錯,叛軍主力就在眼前,為首的就是王凝率領的先頭騎兵部隊。

王凝見到漢軍列陣,竟然沒有止步,對左右說道:「隨我出戰,打破漢軍陣型!」下令一鼓作氣打穿漢軍陣型。石城舞動將旗:「射!」漢軍陣中瞬間萬箭齊發,王凝左右士兵倒下不少,直到王凝也被射中左臂,王凝捂住傷口才下令後退。

石城見王凝後退,立即下令士卒繼續前進,費濤率陣中一千騎兵先行追擊王凝,看到孫琛後立馬接戰,不能留有孫琛思索的時間。

孫琛這邊正在緊跟著王凝前鋒的腳步往前沖,突然就看到後撤的先頭部隊,孫琛連忙喝止詢問,士兵回答漢軍已列陣等待,亂箭齊放部隊多有傷亡。可深入詢問漢軍將領是誰,漢軍數量多少,這些士兵含糊不能回答,孫琛大怒,一面停止進軍,一面止住退兵,等待王凝消息。

終於看到王凝帶箭而歸,王凝見到孫琛,連忙高呼道:「漢軍已有所準備,將軍暫且退兵。」話音未落,起身後就傳來費濤的聲音:「天漢忠義中郎將費濤在此,孫琛小兒速速下馬受縛。」孫琛看著眼前數量有限的漢軍騎兵,以為漢軍數量不過如此,於是罵了一聲王凝:「大軍行到此處,豈有不戰自潰的道理?對面不過千百人,何來懼之?」於是下令全軍反擊。王凝忍痛拔了箭頭,調轉馬頭,揮舞戰刀:「決戰便在此處!」叛軍紛紛憋足力氣,撲向費濤所領的兵馬,整個戰場瞬間騷亂起來。

叛軍畢竟人多勢眾,費濤領著騎兵左突右闖,不少士卒因戰馬被叛軍砍殺,紛紛倒地,還沒起身便被亂刀戰成肉泥。費濤連忙招呼士兵撤退,先行闖出重圍的士兵只有三四百人,明顯還有不少人馬還在廝殺,費濤一狠心:「全軍跟緊腳步,我等將兄弟們一同就出來!」於是再次沖入敵陣,費濤眼看著孫琛指揮兵馬,便虛張聲勢殺向孫琛,射出一箭從孫琛眼前掠過,驚得孫琛一身冷汗,叛軍連忙圍攏起來保護孫琛,其餘漢兵迅速配合乘叛軍注意力有所變換時將存活的士兵救出,約有六七百人。

費濤等且戰且退,王凝率兵死死咬住不放。就在這時,鼓聲振天,石城率領的漢軍主力已經抵達戰場,奉石城將令參與作戰,支援費濤等眾。孫琛絲毫不懼,在漫天塵土中隱約地望著石城的聲影,對王凝道:「此定時漢軍留在遼東所存兵馬,今日好殺,一戰擒拿石城!」王凝令人擂鼓,叛軍沒有撤退,依舊猛烈發起反擊,雙方一時陷入僵持。

戰場漫天飛沙,兩軍交戰已經焦灼,勝負難料。

就在此時,袁秉所部抵達叛軍側翼,一鼓作氣將叛軍陣型打亂,叛軍終於抵擋不住,開始有步卒潰逃,此時的王凝左臂無法動彈,經過激戰也是滿身血色,看著兵士漸漸散亂,隻得找到孫琛:「此戰失利,當乘時機未晚迅速收兵撤退,臣願領死士殿後,將軍速速撤離。」孫琛不從:「你已傷殘,不能久戰,應當你先撤離,我來殿後,石城見我尚在,必不追趕爾等,那時我再尋機逃離。」「將軍不可輕率,還是先行為好,如今局勢危機,不可拖延,速速離去!」孫琛這才點頭:「兵分兩部,全軍撤退!」

孫琛身邊的親兵開始鳴金,王凝則擂鼓,這番操作石城都迷糊了。很快就發現王凝率兵朝自己傘蓋衝殺過來。石城親自帶兵迎擊,周圍漢軍為保護石城紛紛聚攏共同攻擊王凝,孫琛得以率兵馬脫戰向東撤退。可王凝縱然勇烈,又能抵擋什麼呢?王凝所部逐漸淹沒於戰場,王凝無法突圍見大勢已去,拔劍自刎。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