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謀亂帝國》十四、計成
這大禮一結束,漢帝拉著陳塘就到了後殿,將李儒霸道專橫埋怨了一番。陳塘隻得耐心勸導:「畢竟先帝顧命大臣,陛下還是尊重些好,如今大司馬回朝,也有了牽製李儒的力量。」漢帝只能嘆道:「現在朕無實權,隻得如此,先帝遺命之意本來就讓母后、宋國公、夏校尉牽製李儒,可偏偏李儒幾番以退為進,阿諛諂媚就讓一眾大臣圍著他轉,希望大司馬不負朕意。」陳塘寬慰:「陛下初登大寶,便能清晰朝局,實為明主之資,潛龍勿用,相信陛下必將光大天漢。」漢帝拍拍陳塘:「你我自幼相知,現在朕信得過的只有你了,你也勿要讓朕失望。」「臣自當肝腦塗地。」「好了,換身衣服,你我圍獵一番。」

再說遠征將士,聽說朝廷按功行賞,並放假歸家,人人喜悅歡騰,長安四周也熱鬧起來。

石城、石勒在散朝之後,也迅速回到府中。欣慧領著石寬、石雙、石歡及家中僕人在門外迎接,離著家門數十步,石城便下馬快步上前。石城本想先抱一抱欣慧,誰想石歡迅速閃過身子,攔住石城:「父親久久不歸,是不是忘了我?」石城抱起石歡:「為父繁忙,心中最思念歡兒。」「父親可信,我現在可距五十步中靶。」石城笑道:「歡兒最是厲害,父親自然相信。」

這是欣慧走上前來:「歡兒下來,你父親身軀疲憊,今日容不得你撒嬌。」石歡聽罷,更加緊緊摟住石城,石勒上喊了一聲「二娘」,欣慧試了試眼色,石勒轉身抱起石歡:「小妹難道不想兄長?」石歡這才鬆手:「兄長名聲,我都聽說了,人們都說兄長武藝天下第一,打遍天下無敵手。」「那當然,你也不想想你哥有多強。」石城瞪了石勒一眼,石勒連連改口:「當然,有點幸運,遇到一些雜魚而已。」「哥,你不用怕父親,我知道你強,小妹還要跟你學槍。」石勒尷尬地答應著。

石寬領著石雙也走上前來行禮,石城笑道:「許久不見,寬兒倒是健康了些,雙兒也愈加成熟,家人如此康泰,為父心中喜悅。」這時,石勒才發問道:「戚瑩為何不在?」欣慧用手頂了一下石勒:「你這夯貨,戰場如此機敏,家中事如此笨拙,你出征之日瑩兒已經有孕,如何能來門口接你?」石勒這才一拍腦袋:「二娘不說,石勒倒是忘了。」說完將石歡放下,一個健步奔向後院,一邊奔跑,一邊叫到:「瑩兒,我回來了。」

戚瑩自然高興,石勒剛一進門,戚瑩便撲在石勒懷裡,石勒道:「知道瑩兒想我,畢竟身懷六甲,安坐即可。」戚瑩聽罷,一把推開石勒:「豁,你也知道?你這沒心的,你在幽州帶那麼久,一封家書都捨不得。」石勒正要上前,戚瑩卻將石勒推出房門:「我本來就上吐下瀉,你這滿身血腥汗臭更讓人噁心,你快去打整一番,不然今晚就陪你兄弟睡吧。」石勒撓撓頭,說了聲好,便招呼下人前往東廂房沐浴。

另一邊,宋國公戚榮昂首闊步地前往李儒府邸,李儒令家僕列隊迎接。戚榮倒是客氣一番:「丞相乃天漢擎天之柱,戚某只是沾光富貴,何德何能讓丞相如此大禮呀。」「哪裡,哪裡,宋國公乃是國舅,朝廷穩固還需宋國公相助。此番莫要客氣,請!」「那戚某多謝丞相美意。」

自從新帝繼位後,李儒看著遺詔有些失望,雖然這顧命大臣也算是權傾天下,可是自身的權力是被石城、戚榮等分割了,李儒在軍中素無威望,很希望自己掌握住驍騎校尉、中宮校尉的禁軍兵馬,而這股兵馬在新帝親政之前完全聽命於太后,拉攏戚榮,也就是向太后示好,讓太后減少疑慮的同時繼續煽風點火,讓太后繼續掌控禁宮大權,讓新帝覺得太后才是新的威脅,自己才能渾水摸魚,漁翁得利。

當然、主要是李儒演戲演的精湛,對太后、戚榮等也是盡心交好,並且故意冷落夏讓,達到太后集團內訌的目的。

酒宴之上,李儒喚出蘭亭私下進獻的江南舞姬十六人,婀娜多姿,翩翩起舞,戚榮借著酒勁,借著滿堂燈火,美人越看越起勁,戚榮不僅嘆道:「怪不得人們都說丞相府裡寶貝甚多,這舞姬姿色比我府上強多矣。」「怎樣,本相待人一片赤誠,沒有好物怎敢在宋國公面前獻醜?這樣,宋國公是我好友,你我可是不分彼此,這些美女半數就相贈於宋國公,宋國公自行挑選。」「如此奪愛,戚某感激。」李儒看時候差不多了,便向周圍揮揮手,左右便紛紛退出。

客廳只剩李、戚二人,戚榮有些醉意,笑道:「我就知道丞相必有要事,不知何事。」李儒陪笑道:「確是大事,還望宋國公助我。」戚榮拍拍胸脯:「你我兄弟,儘管說來。」「如今新君已立,然新君大事未定,本相有一愛女,年齒於陛下相近,欲求於太后,讓我女兒陪伴陛下母儀天下。」「此事較大,不過丞相竟可放心,明日我親自入宮覲見太后,為丞相說媒。」「好,本想在此就多謝宋國公了,我已寫好一封書信,就請宋國公一起交於太后。」戚榮接過書信,翻閱一下,就是為女求情為後的書信,戚榮一笑:「今夜多謝丞相厚愛,敢不奉命。夜已深沉,戚某告辭。」

次日,戚榮便溜達進宮,卻不見皇帝,詢問侍衛,原來昨日皇帝和陳塘前往驪山圍獵,還未回宮。戚榮暗自高興,省去諸多麻煩,隨後徑直去見太后。

戚太后看到戚榮,自是高興:「兄長可是有十日未來見我,這陛下也是,寧願整天跟著陳塘廝混,也不來我這陪陪我,我有一國之富,卻無說話之人。」戚榮摒去左右:「陛下年少焦躁,卻也正常,為兄身為外臣,總是入宮也不是好事,恐惹言官說話。」「有我在,誰敢說兄長。妹妹每日寂寥,有苦也說不出。」「宮中還有諸多先帝妃嬪,你們時常走動不就行了?」「你說的,當初先帝獨寵,這后宮的妃子任誰都嫉妒,除了禮儀會面,誰又來看我一眼?」「妹子,你現在可是太后,即便是皇帝也畏你三分,不能如此懦弱,事已至此,這宮中之事還得自行處置。」

「可我一人在宮中,也難敵四手,兄長在朝中不也怕這怕那的。」「哪裡怕了,我妹可是太后,天下誰能動我?」「貧嘴!」「好了,為兄今日有要緊話說。你先看看這封信,是丞相托我帶來的」「看吧,無事不登三寶殿,哼。」說罷,一把抽過書信翻閱。喃喃自語:「李儒要送女兒進宮做皇后,是否有些陰謀。」

「哎呀,有啥陰謀,不過攀些皇親的身份,鞏固一下輔政大臣的位置。不過兄長考慮過,我們和李儒交好,那是有利無害,一來聯合利用李儒的權勢鎮住朝野內外,二來李儒念及皇親之故,你我行事愈發便利,妹子可以做一位真正的實權太后,宮中哪些賤人敢輕視?三是如今石城已經回朝,朝中已有牽製李儒的力量,不用擔心李儒權勢膨脹;這四嘛,為兄一直看通安王(名鈺,黃昭儀之子,永安帝長子)、臨江王(名信,宋充儀之子,永安帝次子)不大安靜,為兄早晚幫你除掉此二人,讓妹子高枕無憂。」

「有兄長這份心,我就放心了,只是李儒女兒年齡尚小,而且又是國喪期間,不得亂來。還是這般,選個日子讓李儒先將女兒送進宮來教養,讓她先陪著皇帝讀書習字,等喪期過後再行婚事。」「對嘛,這才是太后風範。」「行了,今日不知皇帝是否回來,兄長就留下來一起用膳吧」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