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大宋:拯救趙氏》第八十章勝負
皇帝大手一揮,笙歌驟停,他舉杯哈哈大笑,環顧四周,豪言道:「南國公不勝酒力,已醉倒,筵席到此結束。」

紫宸宮的閑雜人等全部退下,全副武裝的禦林軍便包圍了整個宮殿,裡三層外三層圍得水泄不通,任何人插翅難飛。

醉酒的朝臣公卿,依次都被禦林軍扶的扶、抬的抬,送到宮門外,自有各府的管家轎夫接應回府。

眾人都喝的是烈度高粱酒,唯有趙普和呂端喝的是井水。他們見諸位同僚皆已散去,二人幾乎同時一骨碌從地上爬起來,袖手立在王恩旁邊待命。

皇帝用力把手中的酒杯摔到地上,頓時殘渣飛濺,「把南國公的隨從押過來,兵部尚書呂端聽旨!」

「臣在!」呂端躬身。

管家什麼世面沒有見過?但看著這陣仗,心裏仍有些發怵,渾身顫慄不止。

皇帝用手指了指他,神情嚴肅道:「你押解此人,速領禁軍四十萬,發兵朱仙鎮,捉拿逆犯趙廷美,以及南國公手下的得力幹將,趁夜統統押解回宮。記住,朱仙鎮許進不許出,抗旨不遵者,一律殺無赦!」

「臣呂端遵旨!」

管家一聽,完了,徹底完了!手腳發軟,栽倒在地。

朱仙鎮。

不消半個時辰,四十萬禁軍押解著管家,便包圍了朱仙鎮。

穆桂英、展昭、暴風等,聞訊大吃一驚,倉促整軍備戰,率火器營及十萬鐵騎與禁軍對峙,準備出擊。

呂端宣讀聖旨完畢,朗聲道:「朱仙鎮窩藏欽犯趙廷美,知情不報者同罪,滿門問斬,抄家滅族。現在揭發投誠,還來得及,本司馬定會奏明聖上從寬發落,希望你們戴罪立功,勿要錯失良機。朱仙鎮已被禁軍團團包圍,識時務者為俊傑,下馬受降者,一律赦免死罪。」

「休要胡扯!」穆桂英手持梨花刀,跨在戰馬上威風凜凜,義正辭嚴喝道,「呂端,你以為我是三歲小童嗎?你與趙匡義勾結一氣,濫殺無辜,殘害忠良,而今又陷害我家公子,我豈能容你胡作非為!」

「哈哈哈!你家公子,不提也罷,自古以來,死者為大,我呂端敬重南國公,也佩服他這短暫一生不圖名利,心繫蒼生的高潔品德。逝者如斯,我奉勸你也好自為之。」

「我家公子何等英雄人物,豈會被爾等宵小算計?眾軍聽令,準備出站!」

「可惜呀,可惜!」呂端不住搖頭傷嘆,「一代才俊,竟然會因貪杯,身殉他親手釀的高粱美酒。實乃是一種嘲諷啊,自作自受是也!我呂端與你同殿稱臣一場,親手為你蓋上白布,也算仁至義盡了,南國公一路走好!」

「……」

呂端說的有板有眼,莫非……,穆桂英一陣眩暈,忙用手撫頭,一動不動,力促自己保持鎮定。

「來人,把隨從押上送!」

管家被禁軍架著來到陣前,穆桂英再三追問公子的下落,管家均不搭話,只是淚流不止,一味失聲痛哭。

穆桂英見狀,情知大事不好,咬牙罵道:「既然公子先行一步,我等不如報仇雪恨,再追隨公子而去。眾軍聽令,給我……」

「慢著!」不知何時,全身披掛戰甲的蕭燕燕騎馬從大門裏走了出來。

「燕燕姐,你有何事?又因何阻攔?」穆桂英扭頭看到蕭燕燕的行頭,一種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

「還不動手!」蕭燕燕答非所問,突兀地喊了一聲。

眨眼間,紫霞國眾將軍身後分別湧出幾匹快馬,他們嘴裏道一聲「得罪了」,瞬間便把戰刀放到他們幾位的脖頸上,「不許動!」。

眾人還未反應過來,蕭燕燕沉聲道:「給我拿下。」

穆桂英一邊被繩縛,一邊心有不甘道:「蕭燕燕,公子一向待你不薄,你不知感恩,還恩將仇報,虧我穆桂英還叫你一聲『姐姐』,天下有你這樣的姐妹嗎?」

「哼,你們只是被趙楠蒙蔽了雙眼,」蕭燕燕娓娓道來,「昔日吾兒皇耶律一族,權傾大遼,江山穩固。自趙楠這廝入侵遼國,吾兒被迫禪讓江山。耶律家族奮起反抗,其時滿殿兵馬,唯有他一劍光寒,逢魔殺魔,遇佛殺佛,一身血衣假扶蕭天佐上位,我兒小小年歲,被逼遁入空門。此仇不共戴天,穆妹妹,你也要辨清形勢才是,公子已去,你沒有必要拉上這些曾為大遼出生入死的將士!」

「好好好!果然精彩。」呂端鼓掌道,「聖上忌憚朱仙鎮,總以為你們針插不進水潑不入,是鐵板一塊,今日一見,不過如此嗎,也無非是篩子一個,四處漏風。」他又問,「蕭燕燕,朝廷欽犯趙廷美你可認識?」

「我蕭燕燕豈是你一個區區臣子所能大呼小叫的?即便爾皇趙匡義在此,他也得尊稱我一聲太后。」蕭燕燕冷艷回擊,霸氣傲嬌臉上,不再答話。

「呃……恕外臣無禮,」常言道呂端大事不糊塗,自然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忙拱手頷首謝罪。

「趙廷美在朱仙鎮藏身多日,本太后自然認識。」蕭燕燕不屑道,「來人,把趙廷美帶上來。」

憤怒的趙廷美五花大綁,被軍士推推搡搡,極不情願地走了出來。

「謝太后!」呂端拱手道,「來人,將這一乾人等綁了,回宮。」

「且慢!」蕭燕燕毫不客氣道,「人你帶走可以,但我有一個條件。」

「太后請講。」呂蒙知聖上還在紫宸殿靜候消息,不容多耽擱,於是他言語謙恭。

「你,一個兵部尚書,恐怕還沒有資格聽。」蕭燕燕語出不善,擺出一副愛答不理的樣子。

「這……太后,」思慮再三,呂端不想糾纏,「外臣奉旨行事,自然是代表聖上,有先斬後奏之權,還請太后自降身段,知會外臣一聲。」

「嗯……」略作思索,蕭燕燕勉強點頭,「我要隨你一起到宮中面聖,借大宋一支人馬,並我這十萬舊部,連夜殺回西宋,奪回我大遼的政權。」

「太后,此事……過於重大!」呂端一聽懵了,這麼大的事,甭說我一個兵部尚書,就是聖上親臨,也得與朝臣協商後方可下定論。「恕外臣不能答覆。太后隨禁軍進宮,當然沒有問題,只是這十萬兵馬進京師,有謀反之嫌,無旨絕不能擅動。」

「那,看來本太后只有與大宋為敵了,我這十萬兵馬踏平汴梁城,再殺回西宋,可好?」

蕭燕燕身後一位將軍道:「太后,請你下令,給為臣五萬兵馬,我願立下軍令狀,太陽升起的時候,我就拿下汴梁城。」

「太后,何須五萬,給臣三萬兵馬,我能踏平皇宮。」

「太后,給臣兩萬兵馬……」

蕭燕燕沒有說話,一隻手懸停半空,做了一個手勢,示意他們禁語。

「禍事了!」呂端身為兵部尚書,兩國征伐多年,大宋沒有人比他更知曉遼國鐵蹄的厲害,所向披靡,無人能敵。

對大宋而言,遼軍就是一場噩夢,是無人願意提及的惡魔。

也許,答應了蕭燕燕的要求,還有一絲轉機,若不答應,只怕,連他自己也回不去了……

他雖帶領了四十萬大軍,甭說這點人,八十萬又如何?還不照樣不堪一擊?

他心灰意冷,暗暗埋怨趙匡胤道,我的宋太祖啊,大宋積弱積貧,任人欺凌,都是你「杯酒釋兵權」惹的禍啊!今日之大宋,空有雄兵百萬,不敵遼兵萬千啊!而今,臣已顧不得許多了,聖上哎,你自求多福吧!

「太后,」呂端偷偷擦拭了一下眼角的淚水,「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外臣遵命。」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孔孟儒學又如何?君臣之道又如何?除了身家性命要緊,其它的都是渣渣,不提也罷。

紫宸殿。

皇帝正襟危坐,竭力掩飾著內心的焦慮,正在靜候朱仙鎮的消息。

「官家!」王恩匆匆跑到皇帝身邊,「尚書大人率大軍已返回,逆犯趙廷美,以及朱仙鎮窩藏欽犯的知情不報者一併帶到。而且,朱仙鎮的十萬兵馬,也隨大軍返還。」

「嗯……朕知道了。」皇帝示意王恩附耳過來,「馬上通知呂尚書,嚴防朱仙鎮的兵馬反戈一擊。」

王恩領命,又匆匆離去。

皇帝陷入沉思,千算萬算,沒有算到朱仙鎮的兵馬會來到京師,原本商定好的,就地圍困計劃,因何出現變故?

不過,他轉念一想,最大的敵人南國公已經一命嗚呼,就躺在他面前。群龍無首的一群烏合之眾何足懼之?無論如何,這場較量,朕已立於不敗之地!

「稟聖上,」呂端拱手道,「人犯俱已帶到,原遼國蕭太后也隨臣前來見駕。」

說著,簡略陳述了一下朱仙鎮的始末經由。

「原來如此!哈哈哈,好。」皇帝大笑不已,起身伸了一下腰,王恩趕忙過來雙膝跪地為他捶腿解困,「呂卿,東方欲曉,此事就拿到早朝去議吧,王恩,先別捶了,擺駕崇政殿,上朝。」

「遵旨!」王恩趕忙起身,撿起丟在地上的佛塵,尖叫道:「聖上有旨,擺駕崇政殿!」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