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大宋:拯救趙氏》第八十一章反轉
崇政殿。

早朝。

文武百官早已文東武西,左右分立兩旁,前後左右相互打招呼,話題自然是感恩昨晚皇帝禦賜的第二宴。

這個文臣說,他是被扶著回去的;那個武將說,他是被抬著回去的;也有國公說,他壓根就不知道怎麼回去的,一睜眼,就來上朝了。

寇準沒有說話,因為他作為趙楠陣營的一員,一舉一動早已被皇城司嚴密監視,唯恐他走漏任何消息。

因此他並沒有接到皇帝旨意,邀他參加紫宸宮盛宴。

朝臣正聊得火熱,忽聞「皇上駕到」,便一個個肅然而立,問聖躬安。

皇帝入座,滿面春風,「諸位愛卿,昨晚賜宴,可曾吃好喝好?」

「謝聖上!萬歲,萬萬歲!」眾臣同聲答謝。

「今有一事,值得慶賀。」皇帝目視群臣,激昂慷慨,「昨晚,兵部尚書呂端親率禁軍,包抄朱仙鎮,當場抓獲逆臣趙廷美。窩藏欽犯之人若乾,全部押入皇宮,此刻正在殿外。值得一提的是,南國公自知難逃乾係,為逃避罪責,在紫宸殿自盡身亡,純屬咎由自取。」

「恭喜聖上,聖上英明神武。」

「王恩,令人把一乾人犯帶上來。」皇帝剛說完,又補充道,「對了,把罪臣南國公的屍身也抬進來。讓這幫亂臣賊子再見最後一面吧。」

「聖上仁慈!聖明。」

「邊防急報!邊防急報!」一匹戰馬疾馳而來,在大街上一路狂奔,直入皇宮。

路人紛紛駐足,三三倆倆議論,這是哪個地方又起戰火了?擔憂戰事起,民遭殃。

「王恩,這些逆犯稍後處置,急報先呈上來!」皇帝指著崇政殿前站成一排的紫霞國諸位將軍道。

皇帝接過急報,打開看了一眼,馬上雙手打顫,變顏變色,癱軟到龍椅上,結結巴巴道:「南宋五十萬大軍攻破太原府,直奔京城而來,諸位愛卿,可有破敵之法?」

「……」大殿一片沉默。

「呂卿,你身領兵部尚書,可有拒敵之計?」皇帝一時心裡發虛,大敵當前,方知手邊無人可用。

「臣有一法,還請聖上定奪才是。」

「愛卿,速速講來!」

「蕭太后與南宋勢不兩立,況且,她的十萬兵馬就在城外駐紮,不如……」

「好主意,與朕不謀而合!」皇帝大喜,「王恩,你親自騎快馬到城外去請蕭太后,就說朕同意借她二十萬兵馬,請她到崇政殿來議定此事。」

王恩走後,皇帝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般,走來走去,心神不寧。

他瞅了一眼大殿內的文武百官,頓時氣不打一處來,怒聲教訓道:「你們平時口口聲聲要為君分憂,為朝廷解難,眼下南宋五十萬大軍犯我大宋,值朝廷用人之際,你們卻一個個縮頭縮腳,讓南宋耀武揚威,朕要你們何用?你們和這些逆犯又有多大區別?」

「大宋皇帝,一向可好啊!」蕭燕燕跨入大殿,一聲問候,響徹整個大殿。大宋的朝臣都打心底感激這根救命稻草,是何等及時,又何等金貴。

皇帝急忙降階,以國禮相迎。龍椅旁另設寶座,相邀蕭燕燕入座,令諸臣行三拜九叩之禮。

禮畢,皇帝恭聲道:「朕感謝太后掛念,有勞太后掛帥出征,借兵之事,好說。」

蕭燕燕道:「你大宋的兵馬再多,在南宋軍面前也不夠看,這一點,你心裡自然清楚。」

「……」

皇帝無語。朕不要面子嗎?面對朝臣你如此說話,還怎麼愉快地談下去?

「實不相瞞,我隻向你借一人,此人出,敵軍自是不攻自破,俯首稱臣。」蕭燕燕此言一出,令人不可置信,試問天下哪有這般英雄人物?即便有,又到哪裡去找?

「呃……」皇帝面露難色道,「太后是指南國公吧,可惜斯人已逝,再也不能征戰沙場。」

「非也!」蕭燕燕指著前排最後一個綁縛的女子道,「就是她,有她出馬,不用一兵一卒,南宋軍必退無疑。」

「太后,你想赦免此人,儘管開口好了,何須拐彎抹角。」皇帝陪笑道。

「非也!」蕭燕燕正色道,「此人別說我想赦免,就算是你堂堂的大宋皇帝,想赦免,只怕也沒有資格。」

皇帝無比尷尬,只是有求於人,不得不強顏歡笑,尬聊道:「朕還真想洗耳恭聽,普天之下,竟有如此高人?簡直是聞所未聞。」

「呵呵,」蕭燕燕漫不經心道,「不須我過多解釋,請她自我介紹一番,你自然深信無疑。」

「這一小女子,你抬起頭來!自我介紹一下,你姓字名誰,何方人士,家住哪裡?」皇帝當然不信,用玩世不恭的語調問道。

皇帝自認為如果南國公在世,以一人之力,擋一國之兵,還有點牽強,至於其他人嗎,權當一樂罷了。

隻礙於蕭燕燕說得鄭重,他也不好拂了太后面子,太后姑且說之,皇帝姑且聽之。

那女子緩緩抬起頭道:「朕姓黃,名鳳仙,南宋人氏,家住上京臨潢府皇宮。」說完閉口不言。

靜。

靜,落針可聞。

不得不說,蕭燕燕之言,非但沒有誇大,反而還謙虛了許多。

金鑾殿上的人都在腦補畫面,五十萬大軍見了皇帝,那不是俯首稱臣,而是衷心擁戴,指哪打哪。他們情願拋頭顱、灑熱血,甚至願意為她獻出自己的生命。

皇帝的內心在極速地盤算著,擒賊先擒王,南宋皇帝在自己手上,那不是隨意拿捏宋軍嗎?

他轉念又一想,之後呢?放了南宋皇帝,無疑放虎歸山,大宋樹敵這樣一個可怕的對手,江山岌岌可危;殺了嗎?斬殺南宋皇帝,好像更是與南宋不共戴天,趕來的五十萬大軍攻入汴梁,國破家亡,大宋休矣,他也必死無疑。

權衡再三,唯有媾和一條路可選,弱國無外交,誰讓他羸弱呢?怪不得旁人,他隻恨自己沒有早點看透,落後就要挨打的下場。

以前,他只知道大撒幣,總覺得有錢就是爺,錢能擺平一切。不曾想,他只是一頭待宰的羔羊,人家隨時隨地都可以咬上一口,或者隨時隨地割下他一塊肉,就地烤了。

「來人,不,朕親自為南宋皇帝鬆綁,再設寶座,群臣朝拜!」皇帝急忙起身,走過去為黃鳳仙鬆綁。

鳳仙一言不發,與蕭燕燕點頭打過招呼,登上寶座,傲視金鑾殿。

「外臣見過陛下,恭請陛下聖安」,群臣跪拜行禮,三拜九叩。

「免禮,眾卿平身!」女皇黃鳳仙面沉似水,冷若冰霜道。

「女皇陛下,朕一時不察,多有冒犯,失禮之處,還請陛下恕罪。」皇帝口氣謙遜,陪著小心忐忑道。

「無妨,不知者不怪。」女皇陛下冷聲道,「只是朕有一事不明,還請皇帝周知。」

「女皇請講,朕當知無不盡,言無不細。」皇帝恭聲道。

「眼前諸人,與朕情同兄弟姐妹,不知所犯何罪,竟被禁軍無辜捆綁,強行擄掠而來。」鳳仙指著穆桂英、展昭等人,很是不滿,嚴聲責問趙匡義。「如此無法無天,敢問貴國還有王法嗎?」

「這……」皇帝被駁斥的啞口無言,他猶豫再三,方道,「女皇陛下息怒,這是一場誤會。我朝欽犯趙廷美藏匿朱仙鎮,朕聞報,命臣下帶人緝拿欽犯及窩藏人犯者,不料冒犯到女皇。」他知道女皇不滿,為安撫對方情緒,忙道,「來人,除逆臣趙廷美外,其他人全部鬆綁。」

「大宋皇帝,」黃鳳仙不依不饒,「只怕你是聞報朕到了朱仙鎮,才發兵圍剿的吧?一個欽犯,要勞動四十萬大軍,換作是你,你信嗎?我南宋屯兵太原府,朕嚴加約束,與大宋秋毫無犯,從未想與你為敵,怎料你不問青紅皂白,悍然對朕行不恭之事,敢問大宋皇帝,朕可欺嗎?朕的五十萬鐵軍難道怕你不成?」

「急報!相州失守。」傳令兵的聲音由遠及近,這消息揪著朝堂眾臣每個人的心。

當然了,寇準除外。因為他早料到恩師囤兵太原府的用意,而楊延昭元帥,也默契配合。

「大宋皇帝,我南宋大軍,一路南下,暢通無阻,只怕不消幾個時辰,便會抵達東京,兵困汴梁城,若你一味閃爍其詞,一旦兵戎相見,後果自負。」

言外之意,你手下的將士根本就不想抵抗,是你趙匡義的人品有問題呦,再不反思,只怕大禍臨頭,悔之晚矣。

皇帝及眾臣直到此時,方才恍然大悟,哦,原以為是女皇興師問罪,但現在看來,顯然更像是一場審判。

一場道德與靈魂的拷問。

「純屬誤會!」皇帝知道勢成騎虎,不解釋清楚來龍去脈,只怕汴梁城很快會淪陷,身下的寶座隻得拱手讓人了。

他清清嗓門,尬聊道,「朕的四弟趙廷美垂涎皇位已久,暗中勾結朝中重臣和宗室子弟,圖謀不軌,欲弒兄篡位,被朕察覺,朝廷布下天羅地網緝拿逆臣,不想他流亡域外,幾日前,偵知逆犯藏匿朱仙鎮,朕出兵緝拿,才導致一場誤會。」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