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五百六十三章:跳棋計劃(下)
新世界70年,西元1549年,九月上旬。

一年一度的果民警衛旅冬季大演練拉開巨幕,本次受邀觀察的有一位特殊來賓——李朝使團正使尹春年。

在果防部長程乾運的一聲令下,果民警衛旅抽調的精兵強將依次完成了海岸搶灘登陸、岸防火炮演武、步兵行軍變陣、炮兵野戰演武、騎兵行軍變陣等各個大演練中的小項目,看得尹春年是暗自怎舌,心驚不已。

炮兵連隊快速機動,十二門野戰火炮齊射的場面,更是給尹春年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尹春年隨同程乾運來到炮兵陣地,看著宋洲兵士有條不紊地套馬,轉移火炮,他忍不住稱讚道:「貴國有如此威武之師,普天之下只怕難逢敵手!」

程乾運雲淡風輕道:「尹正使過獎了,這些兵士暫且說得上堪戰,但距離難逢敵手還差得遠。從古至今,哪有什麼常勝之師,一旦疏於操練,兵將驕狂,縱使是虎狼之師亦會迅速腐化。」

「程部長所言極是,我朝承平日久,軍武疏於戰陣,這正是我憂心之所在。」尹春年連忙附和。

李朝實行文人治軍和兵將分離,無定將、無定卒,類似輪流服役的預備役軍隊,而非常備軍的奇葩軍製。

李朝前期,軍備充足,規模最大時有軍隊近15萬人(15世紀後期)。軍事制度以五衛製為主(兼有私兵製),軍隊分為五衛:義興衛(中衛)、龍驤衛(左衛)、虎賁衛(右衛)、忠佐衛(前衛)和忠武衛(後衛)。在京畿設兵曹和五衛都總府統一掌管軍政和軍令。平時,五衛輪流承擔宮禁警衛任務;戰時,五衛赴前線作戰。

這種五衛製是一種兵農合一的軍事制度,所屬人員平時為農民,戰時為士兵,士兵所需衣食兵器等物資全部自給自足,朝廷沒有養兵的財政負擔,類同於隋唐前期的府兵製。

李朝太宗李芳遠即位之後,有感於兩次王子之亂的教訓,通過廢除私兵製和兩次中樞改革,既實現了中樞機構軍、正權力的分離,又瓦解了功臣「合坐」操縱朝政的格局。畢竟李朝就是靠兵變起家,其經歷與趙匡胤相似,對功臣武將自然是日夜提防。

永樂十六年(1418年)5月,忠清道、全羅道傳來警報,倭船數十艘集結海岸,襲擊李朝兵船。同月之內,黃海道海面也有倭寇出沒,入寇海州等地。面對這一危機局面,剛剛即位的世宗大王李裪在太上王李芳遠的建議和指導下,發動了李朝最大規模的一次海戰——己亥東征,準備一舉清除對馬島的倭寇。

此次東征,李朝斬首123名倭寇,俘虜21人,救出146名明人和8名李朝人,李朝方面有180人陣亡,後聽說颶風即將出現而撤離對馬島。翌年,對馬島主宗貞盛遣使向李朝稱臣,這算是李朝的高光時刻了。

之後的戰績不提也罷,實在是有些丟人。

見程乾運心情愉悅地撫摸著高大捥馬,尹春年適時詢問起,要組建像宋洲這樣的一支火器部隊,耗費幾何?

程乾運笑笑,答道:「只要李朝與我大宋擴大貿易往來,組建一支千人規模的火器部隊,其耗費所需遠不及兩邊貿易的零頭,我大宋不僅會低價出售火槍火炮,還將派遣專業軍官團做指導。」

光有火槍火炮,不去革新戰法,恐怕要鬧出不少笑話,李朝不怕丟臉,宋洲這個武器商還怕丟臉呢。

歷史上,壬辰倭亂時,李朝一個月內就被倭軍攻陷漢城,宣祖李昖倉皇流亡邊境義州,並多次遣使向宗主國明朝求援。

明軍遊擊將軍吳惟忠統領一支兩千人的浙兵部隊,跟隨陝西總兵李如松入朝,在收復平嚷之戰中,「浙兵先登入城」,「拔賊幟,立天兵旗麾」,作戰十分勇猛。

李朝君臣對這支甘冒箭矢,作戰勇猛的浙兵部隊印象深刻,甚至認為「南兵輕勇敢戰,故得捷賴此輩」,後來得知這支軍隊是以《紀效新書》練兵統戰的戚家軍,李朝君臣隨即將此書視為瑰寶。

壬辰倭亂結束後,李朝原先賴以自保的五衛兵建制早已散亂,為了重建李朝軍隊,防禦接下來可能面臨的兵禍,原本重文輕武、武備廢弛的李朝君臣,打算以《紀效新書》為綱,重新建設軍隊。李昖曾親自向明軍都督李如松求取《紀效新書》,然而李如松卻」秘之不出「,不得已下,李朝隻好施展氪金大法,派人花重金偷偷從明軍軍中購來書冊。並由領議政大臣柳成龍主導翻譯,籌措相關事宜。

當時由於忽略排版、印刷之類的問題,《紀效新書》大體分為十四卷和十八卷兩版。十八卷版為戚總兵抗倭時期所寫,十四版卷則是戚總兵晚年重新刪改、增益的版本,別看十八卷比十四卷要多上四卷,但這並不代表前者就要優於後者。恰恰相反,十四卷本問世時,戚總兵已經在北地駐守十五餘年,其經歷、視界遠高於早年抗倭時期的自己,他對於軍事方面的思考也更加純熟通透。

可坑爹的是花重金偷偷從明軍軍中購來的《紀效新書》是王世貞作序版(十四卷),後又買到了十八卷版,李朝君臣皆以為這是對十四卷版的補充。

於是搞笑的一幕出現了,原先都監訓練士兵,除了讓他們熟悉自己所用的器械之外,最重要的工作是督促這些士兵完成彼此間的配合,這是十四卷版《紀效新書》首篇《束伍》最重要的內容。但這本經在李朝卻被徹底念了回去,個人武藝在考教時的比重越來越大,到了後期,甚至開始要求士兵們一個個充當多面手,進行跨界,「至於劍技,則炮手、射手,亦必兼戲習而後,可以防禦到近之賊」。

如果說要求炮手、射手之類的遠程兵要習練近身戰技,還算是為了有備無患的話,那同類士

兵的內卷就實在有些過分。原本射手(弓箭手)只需要研習射擊時的速度和力度,而炮手(鳥銃手)更是只需要注意射擊速度。可到了後來,射手和炮手們除了射擊技能外,還加大了種種近戰武器的考核內容,像竹長槍、雙劍、提督劍乃至拳法、鞭棍之流,都是考核內容。這還不算完,等到李朝末期,射手、炮手們的近戰武器種類甚至達到了二十四種之多,即所謂「二十四技」。

到丙子虜亂,面對清兵的鐵騎,技能點全部點歪的李朝軍隊自然是一敗再敗,潰不成軍。

出於這樣的考量,宋洲可不想賣給李朝的火槍火炮最後全成了燒火棍。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