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知宋事》第六十六章 兩手準備
「國主、國後關注的不過是一家一姓的江山傳承,那些世家大族關注的是在江南已經攫取到手的榮華富貴。

「可這些和普通百姓們有什麼關係?相反,江南明面上祈求歸順,暗地裏加緊備戰,一再加重賦稅,聽說連什麼鵝生雙子、柳樹結絮都要交稅,大好江南,漸漸出現窮兵黷武的境況。」

李煜聽到這裏,忍不住出聲反駁。

「後周侵奪我江北之地,使我失去淮南產鹽區,不得不花高價購買,加之還要維持巨額供奉,不得不加重賦稅。這豈是江南之罪?」

「呵呵,本就入不敷出,反倒要加緊戰備,當然就只有苦一苦治下子民了。」

這對來自後世的崇簡來說,接受起來明顯不像李煜那麼理直氣壯。

「不知國主考慮過沒有,這樣乾,民眾基礎是很差的,一旦宋軍壓境,就有可能激變。所謂上下一心,不過是國主與那些既得利益者的一廂情願而已。」

已經有了樊若水了,況且你自己也懷疑過你的得力臣子,不就很好說明問題嗎?

「民眾基礎?」

李煜不以為然,疑惑地問道。

心想要什麼民眾基礎,只要大多數臣僚支持我就對了。

「這仗嘛,說到底還是國主和少數人要打的,若果真人自為戰,以南唐的地大物博,無論後周、大宋,都是無可奈何的。」

看問題角度不同,就可以得出不一樣的結論。

在原本的歷史軌跡中,確實有抵抗到底的頑強派,但望風而降的投降派、隨風兩邊倒的騎牆派也不少,不然宋軍怎麼能快速推進到金陵城。

「請國主、國後想一想,江南去國號,奉北方正朔,可曾在國內遇到真正的阻力?」

崇簡突然問。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李煜認真想了想,無可奈何道。

「如今大宋北方還有強鄰契丹,甚至一度攻入汴梁,入主中原。可一旦宋遼交戰,大宋戰敗,可會奉那大遼的正朔?」

崇簡追問。

「不會吧,趙官家可不是石敬瑭。」

李煜猶豫道,隱隱知道崇簡話裏有話。

「這裏有個關鍵差別,後晉本是沙坨政權,胡人之間,原本沒有夷夏之別,所以石敬瑭無所顧忌。但自後周始,北方中原重歸王化,我朝官家更是出身中原世家,正是弘揚漢家天下、尊王攘夷的最佳時機,豈可尊奉夷狄?」

崇簡暗道,你要知道後來嶽飛受到多少尊崇,才能真正體會我這番話的分量。

作為後世人,崇簡當然知道,這些都可以看做中華民族的內部紛爭,但在特定歷史時期,草原和中原之間的愛恨情仇,可就複雜多了。

「中原、江南,自衣冠南渡之後,本就是同文同種的一家人,昔日陳後主能夠接受大隋統治,今日之李後主又何妨主動接納大宋?」

六朝時期的南朝,可比於今的南唐正統多了,不是還接受了從鮮卑人手中奪得政權的中原王朝統治?

況且沒有天然的文化屏障,經濟、軍事又處處不如人,你還能折騰多久?

你以為你是李元昊?

不能敬酒不吃吃罰酒啊。

「更重要的是,普通百姓和白衣士人大抵如此想,這一旦開戰,可不就是為了一家一姓私利而戰,平白給了對方弔民伐罪的機會,西蜀、南漢就是前車之鑒。」

儘管有些話不便當面說出,崇簡還是極力把自己的觀點表達清楚。

有一股心向王化、歸順中原的暗流,可不是鬧著玩的。

……

這次私下會面後,受到啟發的崇簡,一回去就立馬叫來了林福。

他要把這種私會的形式繼續下去,私會的對象包括但不限於江南朝中大臣,關鍵是要有影響力,有代表性。

林福的任務,就是發動暗門,替自己篩選並約見對象。

大眾廣庭下都人模狗樣的,私下裏才能聽得到真話,摸清楚基本情況。

即便不能各個擊破,也會增加勝算概率。

不然怎麼樣,總不能掉頭就走吧。

不過有個人倒是可以提前離開,在這裏也是毫無意義,空自度日如年。

這個人就是盧多遜。

作為主戰派,他就不屑於與江南君臣周旋,覺得天兵到日,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

崇簡猜測,趙二派他來的目的,一是覺得有這麼一個老成持重之人,增加使團分量,二是磨練崇簡,讓他學會協調死硬的反對派。

再就是一絲說不出口的帝王心思,讓立場相反的人互相牽製,便於掌控。

於今看來,磨練崇簡的目的是最達到了,因為正、副使雖然依舊立場迥異,但卻能夠分工協調,一致對外。

不過崇簡卻不打算繼續經受這樣的磨練。

因此他叫來盧多遜,準備讓他開路。

「盧學士啊,這幾天悶壞了吧?」

「沒事,你不跟我一樣嗎?只不過我覺得在這裏沒什麼意思,浪費大好時光。」

盧多遜死鴨子嘴硬。

「呵呵,要不還是請學士離開吧?」

「離開,到哪裏去?」

「打道回府。」

「沒有聖旨,我怎麼能走?」

「這老哥哥就不用操心了,臨出發前,官家賦予我臨機處置之權。」

「那就是說你讓我走,就可以走,還是你讓我走,我就不得不走?」

「都一樣吧,何必分得那麼清楚?」

這一番對話下來,盧多遜的臉色都變了。

崇簡樂了,覺得調侃老前輩還挺有意思,算是苦中作樂。

一番交道下來,他發現這人還是個實誠君子。

在原本的歷史中,他也沒有如多數人那樣去攀附奪位的趙小三,反而因趙廷美之事受到牽連。

這樣的人,還能成為宰相,說明大宋還有救。

末了,崇簡嚴肅認真地請求盧多遜提前返回江陵,拜會曹彬、潘美,便宜行事。

自己這邊,會加大操作力度,必要時,請盧多遜協調曹、潘二人,相機出兵,保持武力壓迫。

世間事,從來不是一蹴而就,一手硬,一手軟,這才是王道。

一味求和,反而得不到和平。

同樣,一味勸降,可能讓人覺得不敢亮劍,從而產生驕縱心態,進而覺得大宋也不過如此。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