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知宋事》第六十七章 遍訪
「小老弟,老哥哥實在不明白,既然要打,為何還來勸降?」

雙方話聊開了,不知不覺間親近了許多,私下裏的稱呼也隨意起來。

「以打促談,談打結合,方才是王道。」

崇簡想起後世偉人的策略,做了最具有辯證精神的回答。

「何必那麼麻煩?」

實誠的盧多遜感覺被繞暈了。

「其實官家的意思,還是爭取不要打,即使要打,也要小打,或者儘可能減少代價。原因嘛,相信老哥哥也明白。」

這話有點不盡不實,與其說是趙二的意思,不如說是崇簡的意思,只不過他說服了趙二,同意讓他一試。

「莫非是為了北邊?」

盧多遜終於開竅。

大宋初立,並不富裕,連年戰亂中,雖說練就了一支精兵,但天下板蕩,民眾疲敝不堪,錢糧耗費不堪承受,實在是在硬撐。

趙二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才在內府設立封樁庫。

封樁庫的主要財富來源,就是各征服國宮廷財產和賦稅,假如打爛了,不就竹籃打水一場空?

所以最終平復蜀地的崇簡,在趙二的心中功勛卓著。

這一次,對之依然寄予厚望。

這些話,當然不需要對後來做宰相的人一一開解,他只是一時轉不過彎來而已。

從本質上來說,二人的立場是一致的,都是儘快收復江南的積極擁護者,只是認同的方式不一樣。

意識到這一點的二人,對趙二用人手段之高超又有了新認識。

與崇簡取得一致意見的盧多遜說乾就乾,當日就到鴻臚寺報備,拿了通關文牒,二話不說就整裝出發。

臨行前,崇簡才與他約定特殊的快速通訊渠道,令得盧多遜再次對他刮目相看。

其實事情也沒有那麼緊急,只是盧多遜在這裏自覺無法發揮作用,整日如坐針氈,現在有機會,立馬就走了。

而留在金陵的崇簡也加快了行動。

他開始了拜訪江南高官的行動。

本來是想掩人耳目悄悄進行,甚至動用特別手段潛入一些重要人物家中,來個人不知鬼不覺。

但稍加思考後,崇簡卻改弦易轍,出人意料地選擇了公開拜訪,是大張旗鼓的那種公開。

要去之前,先下拜帖,然後帶著使團儀仗和隨從浩浩蕩蕩而去。

於是每一次拜訪,都成為金陵官場,甚至街巷間的談資。

這一行為讓在金陵的官員們很尷尬,因為歡迎也不是,拒絕也不是,不知道怎麼應對。

畢竟,明面上,這是李煜首肯的上國天使,不好公然打臉,但讓這所謂的天使竄來竄去,又不甘心。

崇簡就在這些人的矛盾心理中,把金陵重要人物訪了個遍。

拜訪剛開始的時候,還有些議論和猜測。

比如為什麼拜訪某某和某某某,是不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還是有什麼見不得人的勾結。

但隨著拜訪行為持續,這種議論和猜測漸漸減少,最後完全消弭。

因為人們發現,稍微有點頭臉的人物,這位年輕的天使基本都拜訪到了。

連李煜都有些蒙圈,搞不懂趙二派來的使者究竟是來幹什麼的?

莫非不是來招降,而是專門來鍛煉社交能力,順便認認門路?

林福開始也很蒙圈。

但當他跟著跑了幾趟後,多少有些感悟了。

雖然都在拜訪人,但人與人不同,對一些人是認認真真在拜訪,對另一些人則是走走過場。

譬如到了這一家,老老實實地登堂入室,拜見其家人,末了總要進行一陣友好交流。

林福聽得最多的,就是崇簡下面這樣的話。

那啥,仁兄高才,在江南一隅真有些屈才了,到汴梁去吧,哪裏天大地大,必然有仁兄更寬廣的用武之地。

放長遠來看呢,官家雄心勃勃,將來開疆拓土,大家的機會都會更多,強如攀附在一艘即將沉沒的大船上,忘了上岸避禍。

林福發現,這些人聽了這一番話,都頗為動容。

其中一些特別的拜訪對象,還屏蔽隨從單獨密談一番。

至於談什麼,林福就不得而知。

不過,只要上了這一騷操作,崇簡和這拜訪官員,就有了一種莫名其妙的默契,好像被一根看不見的線串在了一起。

這是林福的天賦,往往看見別人看不見的東西。

但對另一些人吧,簡直就是敷衍塞責。

往往進了人家大門,留在門邊的儀仗、隨從還沒來得及安頓下來,就聽見崇簡打著爽朗的哈哈,邁著矯健的步伐告辭而出。

然後示意趕下家。

林福好奇,有回不顧安頓隨行隊伍,就趕著跟進去。

發現這貨跟別人說的話,自己聽著也有些臉紅。

那個,官家很關心外藩臣子的生活狀態,特別是家居生活,囑咐咱過來看看,我來了,也看見了,所以要趕去下家了。

這妥妥一個紈絝應付差事的態度啊!

經過這段時間的竄訪,他對這些大人物的上朝、公事甚至外出遊玩、走親訪友的時間都摸得門清,一般都在別人在家時,上門堵個正著。

多家想避開天使拜訪的官員,對崇簡的精準降臨心悅誠服,冠之以「賊不走空」的美名。

只在一家吃了閉門羹。

不是走空了,而是別人乾脆閉門不納。

說什麼食君之祿,還不能分君之憂,眼看北方大軍逼近邊境,北方官員在金陵城內耀武揚威卻毫無辦法,無臉見人。

如果國主要責罰自己禮數不周,願意領罪到地下去侍奉先國主。

這就無法愉快地玩耍了,崇簡隻得鎩羽而歸。

這位極端不識抬舉的死硬分子,就是右內史侍郎陳喬。

崇簡記起來,在原本的歷史中,金陵城破,李煜出降,這貨就在家中自殺了。

之所以能夠記起來,是因為太特殊了,特殊到他這個歷史補習生僅僅偶然翻看過,就留下了深刻印象。

人各有志,這是一個堅守自己原則的人,應該受到尊重。

這一天,崇簡又拜訪到一位官員家門前。

這位官員屬於重量級人物,騎牆派的代表,吏部尚書徐鉉。

說他騎牆,是因為他不主張投降,又沒勇氣與大宋開戰。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