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知宋事》第七十九章 聖旨
在碼頭的一隅,有一塊被圍起來的水域,一直連帶著岸上也被圍起來一大塊。

這就是大宋的官辦造船務之一,廣州造船務了。

小潘帶著崇簡騎馬來到造船務門前,早有人通報了進去,出來一個管事模樣的官員來接待二人。

這人姓張,自稱是提舉廣州造船務。

提舉嘛,就是管理這個船廠的廠長了。

一番介紹下來,他特彆強調有個叫張平的本家兄弟,是這一行的大拿。

現在的船塢造船法,就是他的那個本家兄弟發明的。

崇簡聽了半天,方才大致明白,原來這個叫張乾的傢夥,就是那個張平推薦到這裏做提舉官的。

這個張平並不很知名啊,至少崇簡在朝中就不認識他。

好在潘惟吉不是第一次跟張乾打交道,對其口中的張平也有了解。

「張平是朝中的供奉官,確實在造船上有一套。目前已被派往渭河邊造船,據說也是採用船塢造船法。」

小潘介紹道。

張乾一再提起張平,大概是要提醒崇簡,我也是朝中有人的。

這一上來就拉大旗作虎皮的做派,讓崇簡覺得他恐怕不是一個真正會幹事的人。

不過當務之急不是了解這個人,而是搞清楚船塢究竟是什麼東東,起什麼作用。

直到聽了講解加實地考察,崇簡才明白個大概。

所謂船塢,其實就是一個水氹氹,不過這個水氹有點大,比如眼前所見的,可以容納多艘艦船在裏面修造。

雖然說是水氹,但平時卻是個旁水的旱坑,沒有水。

船舶就在這個旱坑裏修造完畢,然後撤掉圍欄,水一湧進來,船自然就可以隨水進入江河湖海。

在這個造船務,岸邊用圍欄圍起來的就是一個這樣的船塢,裏面工匠們正忙忙碌碌地搬運、斫鋸、安裝,一片繁忙景象。

先前看見那個圍起來的水域,是放置待修舊船和剛下水新船的專用場地。

舊船等著放水入塢時進場修理。

新船則是修造完成後,從塢裡漂放到這裏,只等提船的僱主到來,或充作海運,或用於漕運,或加入水軍服役,從此「船生」不乏精彩。

在張提舉的帶領下,崇簡得以比較全面地考察了造船務。

加之旁邊還有一個有心人補充解說,崇簡對廣州造船務有了基本了解,進而對這個時代的造船技術也有了基本把握。

這讓他對北宋科技工藝的發達有了更深的印象。

水密倉、平衡舵、尖底船這些現代造船技術都已經出現在造船務裡,成為官方造船的一種標準。

多向的活動風帆,使得船隻可以藉助風力靈活行駛。

造大型遠洋船的所有技藝都已具備。

崇簡看來看去,覺得非常滿意。

以後世造船材料以及行船動力的標準來看,當然還遠遠不夠,但這也不是朝夕之間就能改過來。

能夠支撐遠洋航行就是頂呱呱。

想到這裏的崇簡,突然發現了一個重大問題。

「船隻航行,靠什麼指引方向?」

他問張乾。

「船上自然有經驗豐富的老舵手,他們就是活地圖。內河航道就不用說了,出海也有海岸、洋流作為標記,再說每一年度的季風差不多都有固定的方向,順風而行就能到達目的地。」

張乾看樣子是跑過船的,並不因為供奉官的裙帶關係,就是個飯桶。

但他說的航海,就是圍繞著海岸跑,頂破天就在近海溜達一下。

後世分別乘坐飛機、軍艦深入遠洋的崇簡知道,僅僅如此還遠遠不夠。

「你們不知道,真正到了遠洋,海天茫茫,滄海橫流,靠誰都不好使。」

開玩笑,今後還得開闢新航向呢,沒人有經驗,靠誰?

「聽說過司南嗎?」

見兩個行家都沒反應,崇簡輕輕點撥。

「知道啊,古人用來辨別方向的東西,現在一些風水堪輿大師所使用的羅盤,恐怕就是這東西。」

張乾慌忙搶著回答,要在京裡大員面前,把丟失的印象分再掙回來。

「大人的意思,是要用它來為遠洋航行導航?」

潘惟吉若有所思地問道。

「不然呢?」

崇簡反問。

「大人,愚以為,堪輿師手裏的羅盤,要在茫茫大海裡正常發揮作用,需要有能人出面做一些改造才行」

有著跑船經驗的張乾憑本能就發現了問題的關鍵。

崇簡暗道,這人真不賴,差點把他歸入靠裙帶關係上位的膿包一類,錯失一個人才。

這個時候的崇簡,開始調動後世記憶。

指南針用於航海是一件大事,所以他還有印象。

「給你個任務,你去尋找一個叫燕肅的人。」

崇簡對小潘道。

你不是整日無所事事、胡思亂想嗎,那就給你找點事做。

就崇簡記憶所及,就是這個人,把指南針引入航海,而且還對海潮和海洋季風特別有研究。

是個科技含量夠高的航海專家。

「啊?」

潘惟吉目瞪口呆。

這是個什麼樣的人,我到哪裏去找他?

「這人年齡和你差不多大,可能還要小一點,如果沒記錯的話,應該是曹州(山東曹縣)人氏。」

後世考古方向的研究生,對重大科技事件和人物,有著比帝王將相更深刻印象。

「哦,那我抽時間過去一趟。」

潘惟吉應承下來。

既然決定跟著眼前這人混,那就得拿出點姿態來。

這讓旁邊的張乾多了些想法。

這個看起來年輕得離譜的朝廷大員,專門喜歡和孩童打交道。

眼前這個小潘都還是個孩童,還要讓他去找比他更小的那什麼燕肅,找來幹什麼?

張乾感覺自己要掉到孩童國裡了。

……

當日,崇簡二人返回州衙的時候,聖旨就到了。

幾乎是貼身追著來的。

涉及方方面面的重大安排,當然不可能通過武德司的信鴿傳遞途徑。

聖旨由傳旨內侍日夜兼程趕著送來。

這個傳旨內侍就是劉承珪。

在廣州的大員全被召集起來,在州衙集體接旨。

不出所料,潘美因平江南之功,再次獲得升遷,加檢校太傅、宣徽北院使,仍舊保留嶺南道轉運使之職,協助訓練南下水軍以備調用。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