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知宋事》第八十章 遷都之爭
謝處玭升任廣州知州兼市舶使。

接替他職務的人選,大家都沒想到,居然是潘惟吉這個未及弱冠的少年。

也就是說,現在小潘是廣州通判兼市舶司判官,在地方上,那是位高權重。

雖說國朝初立,趙二又有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隨性,但這樣的任命都顯得十分出格。

所有人都有些驚疑不定,只有潘美、崇簡等少數知悉內情的人,猜測趙二是出於一種補償心理。

「我們分分工唄,廣州城內之事你管,廣州城外之事我管,什麼城防、市舶稅等等,別來煩我,造船務、出海巡航這些事,就不勞謝大人操心了,下官義不容辭。」

潘惟吉接完旨意,站起來就對剛升任主官的謝處玭說。

這小子十分拎得清,絕不插手軍務、政務。

也許正因為如此,才會讓趙二放心把他丟在這裏。

接下來是最重大的任命。

南下廣州的江南水軍就地成立靖海軍,朱令贇被任命為靖海軍都指揮使。

趙崇簡加了新職,兼任靖海軍駐泊都監。

朱令贇一下成了一方大員,其地位不比謝處玭差。

當然,這二人實際上是互相牽製的,正好展現了趙二的帝王平衡之術。

即便在靖海軍,也不是朱令贇一人大權獨攬。

他和他的水軍,除了潘美以外,又多了一個婆婆,就是駐泊都監趙崇簡。

崇簡獲得了實權,卻沒有任何品級上的加封。

劉承珪口頭傳旨道:「趙崇簡此次平定江南功勞不小,但臨行前加封,已出人所望,算是提前酬功。所幸趙卿不負厚望,讓朕得以不落人口實,特命內侍劉承珪傳朕口諭嘉獎。」

好吧,原來趙二覺得先前的提拔過頭了,現在才來找補。

估計也是感受到了壓力。

帝王也從來不是隨心所欲,還得顧忌人心和朝議。

尤其是趙小三成為一股不小的勢力,趙二又下不了決心加以掃蕩的時候。

「你走後,官家有次在朝議上突然提出遷都。」

劉承珪這話有點石破天驚的味道。

「啊?啊,官家現在才想到,是不是遲了?」

崇簡的反應也奇怪,由驚到平靜,再到好像早就想到有此一幕。

劉承珪注視著崇簡,緩緩道:「我希望你不要隨意使用暗門去窺視官家,不然,有後悔的一天。」

二人年齡相仿,目前階段又都深得趙二重用,自然有點惺惺相惜的意味。

但此話一出,彼此間都感覺到了隔閡、猜忌和防備。

好在崇簡及時反應了過來,微微一笑,輕描淡寫化解了尷尬。

「不是還有個南衙在嗎?這些年,有人把開封府當做自己的地盤在經營,一聽說遷都,還不極力反對?」

南衙就是趙小三的開封府衙。

崇簡這話,提示得很清楚。

在趙二的領導下,我們都有著共同的敵人。

而這一點,不用去猜,更不需要暗門就應該心知肚明、

「呵呵,那大人可知道具體情況?」

劉承珪自然會順著杆子爬。

「願聞其詳。」

崇簡是真有些好奇。

「是這樣的,官家動議遷入關中,如漢、唐故事。理由嘛,主要是說開封一帶一馬平川,無險可守,一旦胡騎南下,東京汴梁很可能被一鼓而下。」

應該說,趙二還是相當敏銳,天生就是一個戰略家。

後來靖康之變,證明趙二的預言多麼正確。

「那,反對的人怎麼說?」

「朝中反對的大臣很多,他們反對的理由無外乎兩條。其一是大宋強盛,收復南方後,正在厲兵秣馬準備北伐,遷都以避戰就泄了氣。其二無非是說汴梁扼水路要衝,一旦離開,就沒有了運河漕運優勢,要供養如此大規模的人口,還能形成商賈輻輳的大都會,天下再也找不出第二個這樣的地方。」

劉承珪侃侃而談,看樣子對其事十分上心。

「連西京也不行嗎?那不是號稱天下中心,中原腹地嗎?」

崇簡好奇地問。

他口中的西京,就是河南府洛陽,唐代的東都,到後期顯然比長安還重要。

「沒有議論到那裏,大概大家覺得。洛陽和汴梁差不多,就沒必要興師動眾來那麼一回遷都了。」

劉承珪回答。

這是個有心人,對諸多朝議早有分析。

「如果官家不在了,大宋很難再保持目前這種積極進取的狀態了。到時候,恐怕想遷都也來不及了。」

崇簡想起北宋接下來的命運,感慨脫口而出。

「這麼說,大人要在,一定會支持遷都?」

劉承珪問。

「這麼說,官家很孤單?」

崇簡不正面回答,反而問道。

這話劉承珪不知道怎麼接。

「其實,我要在,也不一定就支持官家的遷都動議。」

崇簡想想道。

「但你不會跳出來反對吧。」

「是。」

「其實官家也不是非要遷都。」

話至此,已沒必要再討論下去。

趙二這個動議,目的可不僅僅是為了遷都,甚至可以說,就不是為了遷都。

他要通過這種方式,看看誰會跳出來公然反對他,其中又有多少是趙小三的死黨。

不過,試探的結果,就是趙小三羽翼已成。

「看來,你在這裏很好啊,足以自保,有一天還可以乘桴浮於海。不像我,一定得呆在京城,宮裏。」

劉承珪突然道。

這貨有點失去信心了,羨慕崇簡可以避禍。

「要不這樣吧,到時跟官家申請,你到靖海軍來任職,我回去掌管武德司。」

還別說,後來大宋軍中監軍大多是宮中派出,現在劉承珪來做個駐泊都監,正是恰到好處。

崇簡的提議,說不定真可以獲得通過。

崇簡無心逃避。

如果歷史的慣性改不了,那時再說遠竄海外吧。

實在不行,大不了魚死網破。

崇簡孤零零一個人,就是要誅九族也不容易找出關聯之人。

這也是他至今從不涉及婚姻的原因之一。

當然,如果硬要把他套到後蜀趙家那一脈,現在除了一個趙崇祚,似乎也沒有其他瓜果了。

而趙崇祚,自保能力應該很強,未必然會受崇簡牽連。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