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倚天屠龍記後傳之太玄紀》第七章 光明頂的絕唱
張無忌之後的信中提出,明教的宗旨就是驅除韃虜,抗擊元兵,如今抗元大業已經完成,明教中人大都有退隱歸鄉之意,因此明教自教主以下經多番商議後,決定解散明教,希望陛下以後能像善待其它臣民一樣,無差別地對待解散後的明教教眾。

聽到這,朱元璋頓時鬆了一口氣,他生怕張無忌和楊逍提出什麼過分的條件,甚至是直接給他下戰書。因為如今的大明王朝才剛建立不久,根基其實並不牢固,朱元璋在沒有快速剿滅明教總壇光明頂的情況下,時間越拖對他越不利。到時不但有北元的反撲,也有全國各地的反動勢力的死灰復燃,如果明教也奮起反抗的的話,自己將無兵可調,無將可派,內外交困下,自己的朱家王朝瞬間就會四面楚歌,土崩瓦解。而張無忌不僅威望和武功無人能及,同時還是北元統帥王保保的妹夫,那時中原群雄必然會推舉張無忌來收拾殘局,加上自己曾對明教痛下狠手,到時清算的話自己可真得是死無葬身之地。

朱元璋馬上召見徐達,把明教行將解散的消息與他商討。他不曾想到的是首先向明教提議解散的人,正是坐在殿下的徐達。

朱元璋還是有些疑慮所以問策於徐達。他怕張無忌他們自行解散明教,其中可能有詐,會不會是張無忌的緩兵之計,將自己拖入到四面楚歌之時,再給他致命一擊。

對於徐達來說,其實不管是朱元璋還是張無忌當皇帝,都無礙他成為股肱之臣。不過他相信張無忌俠之大者的品質,相信他既然當初自行放棄了教主之位,繼而也就等於放棄了皇帝位,現在自然也不會覬覦皇帝之位,更不會為了跟朱元璋爭皇位而讓天下再次陷入亂局,使得民不聊生,生靈塗炭。但他知道自從朱元璋坐上皇帝那個位置後,對誰都不太放心,不光是對張無忌,如果在這件事上自己的立場太偏向於明教的話,又會讓朱元璋對自己有所猜忌。該怎麼說服這個多疑狠辣的皇帝呢?

徐達細思了一會後說:「臣下以為張教主等自行解散明教的行為是出於自保,而沒有其他的陰謀」。看到朱元璋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判斷而打消疑雲,接著徐達就話鋒一轉:「但如果其中真的有什麼陰謀的話,我們也不得不防!」

朱元璋問徐達有什麼主意。徐達說:「如果朝廷不儘快與明教和解,那麼朝廷大軍將到無人可用的地步,甚至會鬧出嘩變,到時內憂外患,局勢將一發不可收拾」。接著徐達又推演了另一種局面:「如果明教的解散果真是一場陰謀,只是為了暫時蟄伏起來,保存實力,趁朝廷大軍四處禦敵之時突然起事的話,到時明軍就會陷入腹背受敵的險境」。該如何破局呢,朱元璋也很頭疼,只要他一招不慎就可能萬劫不復。

徐達說出了他的謀劃:「如果不與明教和解,第一種局面必然出現。而明教解散存在著陰謀,只是我們需要考慮的最壞的另一種局面,張教主和明教未必真的有什麼詭計,只要陛下對明教處置得當,必能成功地化解此次危局」。

朱元璋也懂了,兩權相害取其輕,還是要去爭取在明教解散這件事上最好的結果的。現在北境軍情緊急,刻不容緩,朱元璋已經沒有多餘的時間再去考量,於是在權衡利弊後,命徐達去釋放明軍中被關押問審中的明教骨幹,然後率領大軍抵禦北元的反撲。

但徐達領完命就要告退時,朱元璋突然問道:「聽說允恭最近一直生病高燒不退,咱和皇后都很是擔心,不如將允恭帶進宮來給皇后照料,讓皇宮的禦醫好好醫治」。

允恭是徐達的嫡長子,現在剛滿兩歲。徐達知道雖然自己是朱元璋的過命兄弟,但之後朱元璋要靠他來解決明教問題,如果到時徐達與明教聯合在一起,是有足夠能量去顛覆朱家政權的,朱元璋不得不防著這一出,所以關心允恭病情是其次,將允恭送入宮當人質才是真。徐達也爽快地答應了,因為有允恭為質的話,朱元璋心裏才會踏實,不會對他有太多猜疑,他才更能放手去幹。

但接著朱元璋又稱徐達的長女妙雲聰明嫻靜,皇后甚是喜歡,也想把她召入宮來,陪陪皇后說說話,而且姐弟一起在宮中也有個伴。雖然這也有入宮為質的意味,但也是朱元璋有考慮日後與徐達聯姻的意向,徐達也隻好卻之不恭了。

朱元璋首先昭告天下,表彰明教在整個抗元過程中起到的中流砥柱的作用,並冊封楊逍為公,韋一笑為侯,這不僅是給明教釋放和解信號,同時也是給明教帶高帽,使得明教不好翻臉去造他的反。按功績給張無忌封個王爵都毫不為過,但朱元璋最忌憚的就是他,朱元璋希望儘可能降低他在民眾中的影響力,民眾能漸漸地遺忘掉他,所以朱元璋是絕對不會冊封張無忌的。

經報朱元璋的批示,徐達釋放了被胡惟庸關押審問的明教骨幹後,為了安撫這些受驚的將領,對他們所謂的罪行用最快的速度撥亂反正,並按過往的功績提拔重用各級明教將領。徐達的這兩個舉措,短時間內儘可能恢復了明軍的士氣和戰鬥力,使得北元大軍在明朝北境沒有佔到便宜,全國各地的反動勢力見明朝並沒有傷到什麼元氣,也就不好有所異動。

在抵禦北境的過程中,朱元璋讓徐達時刻防備明教將領出現糾集的情況,但確實沒有發生他擔心的情況。等北元大軍退軍後,就命徐達著手監督推進明教解散的事宜。本來他依然想命胡惟庸為監軍輔助徐達,但經過上次胡惟庸製造冤假錯案後,明教將領對他恨之入骨,有胡惟庸在反而不利於推進明教的解散。而徐達在朝廷和明教中都很有話語權,所以由他全權負責此事,推進得很順利。明軍各級編制從此再無明教組織,明教的骨幹和教眾都打亂分散到全國各地的軍營裡,從此盛極一時的明教也就退出了江湖舞台。

在一片遼闊的大草原上,有一對璧人正策馬馳騁,累了的話他們也會停下來感受這秋季草原的清爽。只見那位佳人駕著馬兒緩緩而行,嫣然一笑對著一旁自己的情兒郎說:「無忌哥哥,看著這廣闊的蒼穹,呼吸著這秋高的空氣,真得讓我心曠神怡,好不自在……」。張無忌也在享受著此時此刻的悠閑,他真希望可以跟敏敏一起,像這樣一直地走著走著……

之後這對小夫妻停到一處溪流邊,給同是一對的馬兒喂草飲水。敏敏一邊撫摸著自己的馬兒,一邊問了張無忌一個問題:「無忌,經歷了那麼多,你有什麼很後悔的事嗎?」

張無忌知道,趙敏指的是如果當初他沒有為了她而放棄明教教主之位的話,之後就能成為新王朝的開國之君,就能保護好明教不被解散,就不會有跟新朝皇帝朱元璋這未完待續的博弈,所以才會這麼問他。

張無忌輕輕摸著敏敏的秀髮說:「現在我們這裏,沒有江湖的庸擾,沒有朝堂的勾心鬥角,自由自在的,這才是我一直想過的生活」。接著又湊過來輕輕地親了一口敏敏的額頭說:「而正因為有了你,我才覺得這樣的生活更加值得我去珍惜,什麼教主呀皇帝什麼的,那又算得了什麼呢?」

聽到這,趙敏有點掩飾不住的心花怒放。

不過接著張無忌再次向趙敏確認地問了一下:「難道明教解散了,朱元璋就真會就此罷手嗎?」趙敏肯定地說:「相信朱元璋經過這一次過招後,肯定不會再輕舉妄動。」接著說:「因為他怕真得把我們神武的張大教主逼急了的話,到時候不知道哪天那兩根銀針就插在他的身上了!」

但趙敏也沒有表現得特別樂觀,她明白朱元璋為了能夠徹底解除無忌對他的威懾,以後肯定會想辦法招募更多的絕世高手,或者想出其它卑劣的手段去對付和挾製無忌,這個可不能掉於輕心。所以敏敏就做了個順手人情,讓輕功絕頂的青翼蝠王在周邊為他夫妻倆偵察危險,從而隱藏住他倆的行蹤。

聽到這,張無忌有點使壞地說:「那我有個辦法,就可以不怕朱元璋的手段……」

趙敏忙問是啥好點子,張無忌說:「那就是…就是你給我多生幾個小無忌,我這個爹爹多教給他們點武功,那到時有好幾個張無忌,看朱元璋怎麼對付我們!」

趙敏聽了有點臉紅起來,顧左右而言他地說:「噢…,聽韋蝠王說,前面三十裡有戶人家的馬奶酒非常好喝,我們…我們還是趕緊趕路吧!」

張無忌還是壞笑著追問她可不可以嗎,敏敏隻好撒嬌地答道:「哈哈!我才不要呢,難道還要多生幾個像你一樣的小淫賊,就禍害更多的姑娘吖!」

「不理你啦!我要去喝我的馬奶酒了」。敏敏說完就騎上馬,駕的一聲揚鞭而去。張無忌在後面笑著喊:「我還沒說完呢!」接著也上馬去追他的小媳婦,兩人就追著追著,漸漸地消失在這茫茫的草原上。

至此先告一段落,欲知之後張無忌夫婦的孩兒如何,請繼續追更。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