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倚天屠龍記後傳之太玄紀》第二章 揮手間的反殺
話說明教自從張大教主橫空出世之後,不僅挽明教於既倒,在武林逐漸扭轉了聲譽,並且還引領群雄扛起抗元的大旗,最終驅除韃虜開創了一個以它為號的嶄新王朝。而張無忌成為這個新王朝的九五之尊是眾望所歸、民心所向,然而張無忌自認沒有統禦天下的能力,並且他完成反元大業後也無心參與江湖的紛擾和權力鬥爭的修羅場裡,他更願意陪伴在心愛之人敏敏左右,一起悠閑地踏馬名川,泛舟江海,一起平淡米鹽,養育兒女,一起共享歲月之靜好。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隨著張無忌的退隱,明教一下又陷入失去擎天一柱的境地。如今楊逍雖接管了教主一職,如果只是接管一支武林大派還能勝任,但不論武功與聲望他都無法撐起張大教主所開創的如此宏偉的明教版圖。而朱元璋雖然一直都是明教手下的分壇主,但隨著他統帥的那支明教義軍不斷取得勝利,他逐漸已成為全國明教義軍事實上的領袖,隨著張無忌的離開,已經沒有人有能力和威信去徹底壓製住朱元璋,他憑藉手裏的軍權一步步架空了明教內部的權力結構,最後他趁明軍攻破大都,威望達到鼎盛的時候,以「明」為國號和定明教為國教作為條件,自行在南京登基稱帝。在既成事實和實力面前,楊逍和明教的其它頭領,無奈隻好默認了這個結果。但明朝與明教,皇帝與教主同時存在,本來就是一個很難調和的雙元架構,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特別是在強勢的明太祖眼裏更是無法容忍的,而朱元璋在稱帝上的先斬後奏,已經不可避免的要跟明教總壇做個決裂了,他現在只是需要等待一個能夠處置明教的借口,去徹底解決明教問題。

而常遇春的死因成謎,外界誰都不清楚當晚到底發生了什麼,因此朱元璋想利用這個事件做自己想要的文章。胡惟庸嗜權如命,心狠手辣,為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並且跟明教沒有太多瓜葛,正好用來作為打壓和剷除明教的工具。胡惟庸確實沒有讓他失望,教唆明教投機墮落分子顛倒黑白,肆意抹黑,上綱上線,將矛頭直指楊逍韋一笑他們。

朱元璋還是吳王期間,就在自己AH江浙勢力範圍內廣羅專門為他效力的武林高手,收進自己的密司裡,如今所謂的罪證一拿到手,他沒浪費一點時間,馬上飛鴿傳書讓潛伏在光明頂四周的密司高手發起突然襲擊,並想一舉擊殺楊逍、韋一笑等。在死無對證的情況下,在朝臣面前,編織說教主法王見罪行敗露,拒捕與大內高手大打出手,最後被全數殲滅。很多所謂的真相都是勝利者編造出來的,如果明教總壇勢力被徹底消滅,明教的冤屈連辯解的機會都沒有,而真正的真相在江湖朝堂上就已經沒那麼重要了。

徐達身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明教曾經的骨幹,明教義軍的首領之一,不希望軍中弟兄相互對立甚至內訌,更不希望明教受到朝廷殘酷迫害,因為他感念張教主昔日與大夥一起開創大業的日子,那時明教上下團結一心,義氣豪天,一派欣欣向榮、勃勃生機的樣子。而今建國伊始,就開始了暗潮湧動的權力鬥爭,搞得是非不明,人人自危,萬馬齊喑。作為與朱元璋並肩奮戰多年的兄弟,毫不誇張的說,朱能當上皇帝得分一半功勳章給徐達,再加上徐達雖功高而不自傲,隱忍持重,所以是朱元璋第一倚重的臣子,但徐達知道如果朱元璋發現他跟明教有太多的勾連,也難免不會讓朱起疑,心生忌憚,所以徐達首先要做得是保全自身,然後才是暗裏保護明教一點是一點。因此當在朝會上胡惟庸通報常遇春之死的案情後,朱元璋將矛頭對準明教之時,他預感到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時間秘密千裡報信給了明教教主楊逍,希望他們趕快撤離,在江湖上暫時隱蔽起來。

雖然楊逍已經在得信後,認同了徐達的判斷,並做出了最快的反應,但明教作為國教,武林第一大幫派,家大業大,需要打包的重要行當確實得有幾天去收拾,也沒想到朱元璋的動作是如此迅猛,因此沒等大部隊徹底撤離,密司高手已經攻上峰來。

此次為了攻破明教總壇,朱元璋不僅動用了自己全部武林家底,甚至秘密調動了五千禦林軍配合這次蓄謀已久的行動。

光明頂周圍危峰環繞,有許多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關卡,加上負責斷後的青翼蝠王韋一笑派五行四門設下機關,讓明軍一時無法前行一步,強行進攻又傷亡慘重,所謂的密司高手使出各自看家本領,但紛紛敗下陣來。而楊逍也有序地組織大部隊繼續從暗道撤離。

不過明軍中突然竄出一個大約30來歲的七尺男兒,但見那人面目俊美,身穿淡紫薄衫,身法輕盈,縱身一躍就蹦到了關口上側方的峭壁上,佔據優勢地形,然後以銀針為兵刃,瞬間齊發,只見明教的所有守兵立時斃命,明軍馬上跟進,一座關口便此告破。其餘密司高手打掃戰場時,發現明教守兵全部被銀針刺中死穴,不由得佩服那男子又快又準的針術。之後的關口明軍依樣畫葫蘆,順利推進。

青翼蝠王韋一笑見態勢緊急,知道朱元璋派出了一個厲害角色,決定會一會這個高手。於是他埋伏在下一個關口的岩壁狹縫裏,準備對這個高手來個突然襲擊。果然那男子故技重施,又騰空至關口上側方的峭壁,正要居高對明教守軍髮針時,韋一笑瞧準時機使用寒冰綿掌突然向那男子背面出擊。然而說時遲那時快,那男子反應迅猛,一個回撤,然後又從容地與韋一笑對上了一掌。韋一笑被他打退至四五丈之遠,胸口頓時一震,手腳麻痛。韋一笑如果不是他輕功了得,稍緩過勁後騰躍了一下,懸空在峭壁上,那他肯定就狠狠地摔了下去了。

此時韋一笑暗驚,為什麼剛才那男子接掌的時候也用的是寒冰綿掌,而且力道勝他好幾倍,致使他被彈出三五丈遠,五心震痛,而那男子卻能紋絲不動。韋一笑知道此人功力遠勝於他,故而不能硬拚,只能利用他的絕頂輕功和對地形的熟悉逃出這裏後,再回楊逍那從長計議。於是他使出如鬼似魅的身法,藉著峭壁為著力點,如一溜輕煙般消失不見了。

而那男子沒有表現得一點著急,只見他身輕如燕,身法迅猛,絲毫不輸給青翼蝠王,峰下的明軍和所謂的密司高手還沒眨眼的功夫他就消失了,紛紛驚嘆男子輕功的高超絕倫。

沒多久,那男子就追上了韋一笑的行蹤,讓韋一笑有點難以置信,暗想我青翼蝠王輕功天下第一,難道是我老了,還是這歹人也天賦異稟。沒等他多想,那男子立時發出了奪命銀針,那銀針奇快無比且力道頗猛,世間罕見,韋一笑縱然敏捷,也沒有逃過這如迅雷般的銀針,像把守關口的明教守軍一樣,刺中死穴後應聲從半空中摔落。

正在這千鈞一髮之際,突然一襲白衣從附近半空的峭壁飛身一躍,將身受重傷的法王接住,然後一隻腳以另一隻腳為著力點,在空中又來了一個騰躍,一下就又落在了另一座危峰的峭壁上。

那男子已經對自己的輕功相當自信,連韋一笑他都不太放在眼裏,然而今天看到這襲白衣卻能在空中憑空實現二次騰躍,而且二次騰躍依然可以那麼高那麼遠,這種出神入化的境界讓他大吃一驚,突然那男子明白了,脫口而出:「梯雲縱!!」。峰下的明軍和密司這一天也著實大開了一番眼界。

那男子緩過神來,絲毫不敢怠慢,靠著峭壁使出全力將銀針射向那襲白衣,然而頃刻間他便感覺到胸部像被什麼利器穿過,沒等他看清楚他就昏死過去,從峭壁上滾著摔下來。幸好峰下的密司高手一起奮身去接那男子,不然立時殞命在光明頂下,密司的高手們也在接男子重重一摔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外傷。

明軍定睛一看那男子的傷勢,只見男子胸部至背部有兩道三四寸的貫穿傷,不知那襲白衣是何方高人,用的是何等利器,將能輕易刺殺明教法王的高手在一回合內打成如此重傷。如今叩關能手已經不能動彈,明軍只能停止了進攻,退卻五裡,想辦法為男子療傷,並飛鴿將戰況傳給朱元璋。

欲知那襲白衣是何方神聖,青翼蝠王性命如何,還有明軍叩關男子是為何人,請看下個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