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葬狼谷》第十八章 伊闕關刀影耀寒光2
2.

張石憲與李究珊緊緊跟隨謝鍾鋒大步前行,連續穿越幾個村莊,又接連繞過幾道山彎,行至龍門闕口處,眼前呈現出兩山對峙、小橋流水的動人畫面。

在開闊清澈的伊河水面上,正有一葉小舟悠然地順水遊動。小舟上,一位白髮老者輕搖船槳,仰天歌曰:

龍門樹色暗蒼蒼,伊水東流客恨長。

病馬獨嘶殘夜月,行人慾渡滿船霜。

幾家煙火依村步,何處漁歌似故鄉。

山上禪庵老僧在,願將行役問空王……

小舟上的白髮老者吟猶未了,忽然一陣悠揚的女聲從對面畫舫裡依稀傳來:

憶昔西都懽縱,自別後,有誰堪共?

伊川山水洛川花,細尋思,舊遊如夢。

今日相逢情愈重,悲聞歌,畫樓鍾動。

白髮天涯逢此景,倒金樽,殢誰相送。

謝鍾鋒一行三人這時都不約而同地停下腳步,睜大兩眼觀看著眼前的景色,禁不住心情激動,兩眼放光。

「啊!多麼富有詩情畫意的地方!難怪自唐宋以來無數名人雅士樂遊於此,並為後人留下無數讚頌的詩篇。」謝鍾鋒為眼前的美景所陶醉,忘情地伸開雙臂,慨然說道,「唐代著名詩人韋應物詩曰:『鑿山導伊流,中斷若天辟。都門遙相望,佳氣生朝夕。』今日所見,的確如此,果然如此啊!」

「龍門山水果然壯觀,氣勢不凡啊!」受謝鍾鋒才情詩意的啟發,張石憲同樣兩眼迷離,出口不俗,「唐代詩人劉長卿詩雲:『伊水搖鏡光,纖鱗如不隔。千龕道傍古,一鳥沙上白。何事還山雲,能留向城客。』今日所見,深有同感,亦有同慨啊!」

「看那邊山上,翠柏成林,鬱鬱蒼蒼;瞧這邊闕口,小橋流水,青崖煙柳,雲蒸霞蔚,氣象萬千。今日親臨,不虛此行啊!」李究珊受其感染,也搜腸刮肚翻出一首與此相關的詩句,「白居易在龍門香葛山居住其間,曾有『東岸菊叢西岸柳,柳陰煙合菊花開。一條秋水玻璃色,闊狹才容小舫回』之詠。今日所見,似曾相識,何其相似乃爾!」

「龍門之所以明冠古今、驚艷世界,除卻山美水美意境優美之外,在我看來,還在於它的殘缺之美。」在審視一段路程之後,謝鍾鋒以另外一個視角提出自己具有辯證意味的獨到見解,「恁看啊,正是有它中間這麼一個缺口,才有可能被堂而皇之地禦稱『龍門』,才能有幸跟中國的龍文化摩肩搭背,與中國人的龍情結氣息相通;有了缺口,蘊藉已久的困頓伊水才有機會奔湧而出造福人類,因而才有肥田沃土水利之便,才有漁船垂釣閑逸之樂。」

張石憲與李究珊一邊毫不吝嗇地向身邊「高人」翹起拇指,一邊絞盡腦汁正欲再劃拉兩句什麼古詩佳句顯擺一番。忽然,前面不遠處傳來一陣吵嚷聲。謝鍾鋒等三人循聲望去,只見窟區入口處兩個守門人正大聲呵斥幾個蓬頭垢面、衣衫不整的乞丐。

「去去去,你們這幫臭叫花子,這裏會是你們來的地方?快快給我滾開!」二守門人上前一起動手將兩個乞丐推推搡搡驅出老遠。

「噓——」謝鍾鋒見狀急向身後二人暗暗提醒說:「哎哎,咱們別隻管在這兒望洋興嘆,不敢忘了咱們的主題正事兒!」

張石憲恍悟地一拍腦殼:「著啊,咱得趕緊進入窟區,趁早查尋緊要的『口中機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