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葬狼谷》第十八章 伊闕關刀影耀寒光3
3.

謝鍾鋒一行三人旋即扛起行囊匆匆進入景區大門,由南向北依次經過賓陽洞、蓮花洞、老龍洞和萬佛洞等四五個景點,他們以遊覽為借口進行「對口檢查」。在逐一察看一無所獲之後,繼續向北走過一段蜿蜒的園路,繼而向左攀援一段陡峭的石階,步入一處場面較為宏大的羅椅形窟龕。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尊造型高大、巍然而立的主佛雕像,風姿綽約,威儀昭彰,形神俱佳,氣度不凡。兩側弟子、菩薩、天王、力士依序環列,神態各異。

透過稀稀落落的遊人,謝鍾鋒邊走邊向身邊同伴侃侃講解道:「這裏便是在整個龍門石窟中具有代表意義的奉先寺窟。正中這座大佛叫盧舍那,是釋迦牟尼的報身佛,也是龍門石窟的主佛。據碑文記載,這座佛像始建於唐高宗鹹亨三年。據說這尊佛像是按照武周女皇武則天的相貌雕刻的,因而被當地人習慣叫作『武則天像』。盧舍那主佛與周圍諸尊菩薩、天王和力士一起,將神秘的佛教元素悄然隱入政治架構,把皇家的威嚴折射得淋漓盡致,構成一個意蘊深厚、極富情態的佛雕藝術群體形象。」

「哇!瞧瞧盧舍那大佛這形象、這氣勢——雄偉高大,豐滿聖潔,安詳自在,圓融和諧,宛如一位睿智而慈祥的貴婦,真真令人敬而不懼,愛不忍舍啊!」

「嗯嗯,果然不錯!真可謂稀世奇寶,佛像中的極品啊!」

張石憲與李究珊望佛興嘆,欽羨不已。

「我倒是更喜歡侍立在盧舍那佛南側的弟子阿難和南側壁上被踩在天王腳下的夜叉。你看那阿難多愁善感,眉目含情,在深沉凝重之中似乎暗含一絲隱忍,隱約透露出一種難以釋懷的惆悵與哀怨。」謝鍾鋒說著又饒有興趣地移步天王像前,望著天王腳下的夜叉良久,同樣慨嘆道:「再瞧這個夜叉,冥頑不屈,怒目圓睜,顯然一副不加掩飾、乾板透亮的仇目反骨,表現出一股嫉惡如仇、凜然無懼的反抗精神。」

「嘿!你還別說,瞧這兩尊石佛,還真有些與眾不同咧!」

「說得很對!正所謂不平則鳴,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嘛!」

張石憲與李究珊顯然認同謝鍾鋒的說法,都略顯激動。

「噓——」聽到身邊同志衝動熱議,謝鍾鋒立刻警覺地抬眼望望左右,「哎哎,眼下咱們可是結伴雲遊,聽我說啊,還是多走多看,關注焦點,不相乾的,心知肚明,少說為佳!」

經謝鍾鋒這麼一提示,張石憲、李究珊立馬警覺地望望四周,開始沉下心來悄悄實施他們的「對口工程」——由身形高大的張石憲墊底當人梯,由體態修長的李究珊騎在「人梯」之上,試圖通過對所有佛像的對口檢查,從中找到上級組織有關會議地址的確切情報。

為避免遺漏,他們對體型特別高大的盧舍那主佛也不放過。身強體壯的張石憲從旁邊找來一根修竹高高撐起,體態矯健的李究珊拿出從小練就的爬樹絕活,手腳並用上下聯動,隻「噌噌」幾下便攀到豎桿頂端,剛好與盧舍那主佛並肩齊眉,全然無礙「對口」工程。

何文慧與何岺猶如兩隻笨鳥姍姍來遲,明顯落伍,全然顧不得眼前景物,以最快速趕到窟區。為嚴格實施神秘而神聖的「對口行動」,他們毫不含糊地每區必到,每「口」必查,馬不停蹄地行至藥方洞前。

走進洞內,可以看到正壁之上雕刻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五尊大像。他們闊臉垂耳,身體碩壯,神采各異,氣度非凡,呈現出不同時代的藝術風格。

「藥方洞因窟門刻有諸多古代藥方而得名。據載此石窟最早開鑿於北魏晚期,後經過東魏和北齊,直至唐初仍有雕刻。」何文慧指著刻於洞口石壁上的一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向身後的何岺介紹說:「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這些從唐代流傳下來的珍貴藥方,能治療內科、外科、兒科、婦科等科目的四十多種疾病,大多數藥方至今仍在民間沿襲傳用。」

「在我看來,只有這藥方洞才真正體現解救人生苦難的菩薩心腸!」何岺即興發表著切身感言。突然,他在一處藥方前停下腳步,「真沒想到會在這兒找到『氣鼓』的方子!」

「說啥——『氣鼓』的方子?你這是……」何文慧循著何岺所視方向仔細看去,瞪著眼睛不知所雲。

「喏,『天麻羌活丸』——老嶽『血鼓』病重,媳婦再三催我抓藥回去,可我……又不想放棄咱們的龍門之行,依你說可該怎辦呀?」

「這個麽……」何文慧撓撓頭皮囁嚅地說:「要是這,你不如跟謝校長如實說明情況,看看他是什麼意見再說。」

何岺低頭思忖片刻,向何文慧無奈地搖頭嘆息道:「咳,還是算了吧。按咱們謝校長的做派,咱們理當拋掉雜念、顧全大局,哪好意思講呀!」

「算你明智,應該是這樣子!」何文慧輕拍何岺肩頭,輕聲鼓勵說,「咱們在黨的人要乾大事業,就需要忘家忘身,全力以赴,不該有半點私心雜念。拿眼下來說,就是要集中心思把『對口行動』當作頭等大事,不查出個子醜寅卯、水落石出決不罷休!」

「就是就是!你說得很對!不管怎說,都應把『對口行動』當作頭等大事。」何岺迅速調整思想偏差,果斷地向前邁步,並催促說,「既是這樣,咱們快走!不查出個水落石出決不罷休!」……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