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女穿男]西漢皇子升職記》第54章 第 54 章
「是你對不對。是你這個無君無父的畜生殺了父皇,然後陷害於我。」劉定國仗著身材肥胖將弟弟寧侯壓在地上,不一會兒就把對方那張還算端正的臉蛋打得面目全非。

寧侯的鬍子被血汙粘成一縷一縷的,甚至因為太震驚了而忘記反抗,最後還是附近的官員奴婢上前拉架才想起要為自己辯駁:「是你汙衊我吧!你在父王死後把持燕宮,若非天使駕到,我連父王的寢宮都進不了,怎麼知道你這畜生為了遮掩那些見不得人的醜事而對生父下手。」

一石激起千層浪。

袁盎等人還想找寧侯了解劉定國的罪行呢!結果出了這麼件事後直接說道:「事關燕王,各位都是見證者,並且聽到燕王殿下的遺言,所以還請諸位助絲一臂之力,為燕王殿下討回公道,也為諸君驗明正身。」

底下地燕國官員覺得自己倒了八輩子血霉才會碰上這等破事,尤其是被袁盎那廝兒明目張膽地扣了個道德高帽後,一群人更是臉上哭著,心裡罵著,恨不得學劉定國上前把袁盎打出個屎樣。

然而想想儒生的戰鬥力,以及孔子帶著三千弟子周遊列國的壯舉,他們又熄了那點動手的心思,盤算著如何把自己從燕王之死裡摘出去。

「準許衛尉帶著武士上殿。」衛綰與袁盎一唱一和道:「事關天家顏面,還請燕丞相幫忙收拾這等殘局,燕廷尉負責照看太子寧侯。」

瞧一眼還在掙扎的劉定國,衛綰忍住心中的不屑道:「我與絲公即刻修書給陛下,還請燕丞相備好訃告,一併送給陛下閱覽。」

「至於藩王宗室那兒……」

袁盎見衛綰還想說些什麼,趕緊打斷道:「宗室那兒也請諸位多多費心。」

說罷還丟給衛綰一個「不可」的眼色,這也讓面如土色的燕國官員終於對兩位天使有了好臉色,並且在之後的行動裡盡職盡責,沒有給天使添亂。

回到驛館的袁盎來不及換衣便向衛綰請罪道:「此事代表天子來燕本該由衛公主導,但是之前事態緊急,絲恐衛公做出誤判,逼得燕國的官吏難以找到脫罪之法,爾後在燕王之死上竭盡所能地干擾我們,所以才會不顧體面地搶話,還望衛公……」

袁盎的話還沒說完,衛綰便抬手製止道:「我相信絲公不會無緣無故地這麼做,但是你在燕王宮的逾越行為還是會被上報給陛下。」

衛綰瞧著袁盎無比錯愕的表情,難得沒給對方面子:「公既講究尊卑有序,按禮行事,便不該在大事上模糊界限,自作主張。」

「我知公是遊俠出身,入仕後處處寬容,可是公既吃著皇糧,讀著典籍,就該明白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今日公在燕王宮裡越俎代庖,來日又以何種姿態面刺君王的失禮?」衛綰的表情愈發嚴肅,語氣也比之前重了幾分:「再者,公既如此行事,底下的人也效仿一二。那公所強調的尊卑秩序便形同虛設,朝廷的律例便淪為空文,廷尉更是無從追責。」

「公的話猶如一道驚雷,讓吾感觸良多。」袁盎不是聽不進勸的人,只是由於長信宮對他的偏愛加上眾所周知的好人緣,導致袁盎一直都是批評者,而非接受批評的人。

如今聽了衛綰的話,袁盎也是意識到今上登基後,自己為何不受重用,於是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謹言慎行,不再做出逾越行徑。

……………

……

「公子,大王良人的弟弟田蚡死了。」李三借著午飯的功夫悄悄稟報道:「內史大人親自確認的,如今已經稟報給陛下。」

「死了?」劉瑞愣了下,低頭看著竇嬰抄錄的儒家典籍,居然感到造化弄人:「怎麼死的?」

「詔獄多蟲鼠,本就容易染上疫病,而田蚡被中郎將大人審問後便惶惶

不可終日……」李三瞥了眼劉瑞的表情,繼續說道:「雖然鴛鴦殿裡都是啞奴,但是大王良人已經知道田蚡的死訊,正想方設法地要見陛下。」

「這就有意思了。」劉瑞玩把著刀筆,似笑非笑的表情讓李三感到脖子發涼:「阿父沒說,咱們沒說,所以是誰長了兩條舌頭,把這事告訴大王良人?」

劉瑞捏著刀筆尾,晃了兩下便突然鬆開,導致筆尖深深插進桌案裡:「是宦官令太失職了,還是大王良人住進椒房殿了?居然比我更快收到宮外的消息。」

李三不敢回答,隨即頭上挨了一擊。

「你也跟我兩三年了,怎麼連這種程度的陷阱都發現不了?」劉瑞敲完李三的腦袋也是恨鐵不成鋼道:「未央宮是誰的地盤?父皇的。雖然不知內史用了什麼法子讓阿父又是奪子,又是圈禁,甚至換掉鴛鴦殿裡的所有奴婢。可是就他快刀斬亂麻的態度來看,會讓王氏姐妹與外界取得聯繫?而且還比咱們更快獲得消息?」

「這是父皇在釣魚呢!」

經此一遭,劉瑞明白宣室殿裡的疑心鬼懷疑自己與晁錯暗中勾結,甚至查出王田兩家的隕落背後肯定是有晁錯以外的人在推波助瀾,所以想從宮內開始排查,借王氏姐妹勾出內鬼。

這一刻,劉瑞是真的慌了。

他知道古人不好忽悠,但沒料到古人,尤其是搞權謀的古人這麼難忽悠。

劉啟那廝兒是心臟上長了個人嗎?怎麼啥事都要疑心一下?

「吩咐下去,讓我們的人暫時別動。」或許是經歷的刺激多了,所以人的接受力有了顯著提高:「聽說廷尉從王田兩家抄出的田地就有上萬頃,足以讓關中的徹侯們覺得自己是個窮鬼。」

劉瑞突然話音一轉,聊起已經小範圍傳開的秘密:「大王良人的母親是臧荼之後,異母弟弟出身長陵田氏,是戰國時的齊王室之後。」劉瑞想起《甄嬛傳》裡華妃名言,突然理解王娡沒落後為何還敢窺探大位:「罷了,個人有個人的需求,倘若沒有真金白銀的好處又如何能讓普通人實實在在地為你做事。」

不過理解歸理解,劉瑞清理起王娡的殘黨可沒想過手下留情。只是比起傳統的那套,他還不至於趕盡殺絕,多半是將涉及不深又沒有案底的趕出宮,涉及過多的貶入永巷,提醒他們要想活命的話就學會閉嘴,不要說些不該說的話。

李三在竇嬰回來前悄悄退下。

關中的氛圍在暴風雨來臨前祥和的不可思議,彷彿忘了不久前的高廟事變。

因為從宮裡傳出的木牌與麻將改變了關中人民的生活。這種規則簡單又不失趣味性的遊戲一經推廣便迅速獲得所有人的喜愛,甚至在九市的博戲坊(賭坊)裡出現了牌類分區,吸引了不少紈絝子弟,遊俠黔首光顧於此,一時間竟大大減少了門下五史的工作量,讓關中的治安上升不少。

然而這種平靜的氛圍也隻持續到燕國的三位鄉主帶著袁盎衛綰的奏摺抵達關中。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