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女穿男]西漢皇子升職記》第55章 第 55 章
「駭人聽聞,實在是駭人聽聞。」

因為古代的技術力有限,即便是走官道去關中,燕國的三位鄉主和寧侯夫人也花了兩三個月的事件,正好卡在秋收進宮。

彼時的劉啟忙著下地表演親農形象,然後召見少府與內史詢問關內的收成,以及內帑的進帳,所以在宦官令上報燕國的肥如縣令覲見時,劉啟還想讓他等等。可是聽說隨之覲見的還有三位鄉主和寧侯夫人時,劉啟就是再沒腦子也能意識到燕國出事了。

然而當他聽完事情的來龍去脈,並且看完郢人交上的奏疏後,整個人都震驚得不知該說些什麼。

考慮到狀告燕太子的人是宗室女性,而且還與燕太子關係親密,所以是在太皇太后的長信宮裡召見她們,並且請了太史令,廷尉,還有以紅侯劉富為首的關中宗室。

就連因傷病辭去一切職務的前任宗正平陸侯劉禮都拄著拐杖出席聽證,忍不住在苦主還未結束髮言時就喃喃自語道:「真是畜生,畜生……」

說罷,平陸侯劉禮還看向劉啟,焦急又固執地下拜道:「陛下,此事涉及天家顏面,還望陛下……」

平陸侯的話還未說完,上座的竇太后便打斷道:「老侯爺的話孤也明白,可是這事不僅關乎天家顏面,更是關乎人倫綱常。」

竇太后顯得非常強硬,甚至不惜落了平陸侯的顏面:「此時壓下是保天家顏面,可是對於三位鄉主和寧侯夫人而言,這公平嗎?平陸侯與孤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若是今日負了苦主,為了保住天家聲譽而壓綱常,來日又該如何面對九泉之下的先帝,高祖?以及諸多聖賢?」

「孤同意太后的話。」薄姬也隨之表態道:「這事既能傳入關中,而且是由肥如縣令帶著三位鄉主和寧侯夫人過來控告,想必是在燕國的核心圈子裡小範圍地傳開了。若是為了保住聲譽而壓下此事,孤怕趙國那邊有好事者借題發揮,汙衊關中與燕國沆瀣一氣,然後把燕太子的屎盆子扣到皇帝頭上。」

比起竇太后張口閉口的倫理綱常,薄姬的話可要一針見血的多,也更能戳破在場者的核心利益:「彼時的關中就算有心解釋也無力回天。」

說罷,薄姬還看向平陸侯,眼神裡流露出「別以為遭殃的只有皇帝,你們這些定居關中的宗室也逃不了」的意思。看得平陸侯啞口無言,只能低頭退下。

「至於三位鄉主和寧侯夫人……」薄姬看著底下抽泣的幾人,眼裡流露出憐憫:「雖是情有可原,但是以女告父,以娣告伯實屬大逆,恐怕爾等在燕國也無處容身。」

「既然如此,不如在關中找個僻靜的宅子讓三位鄉主安穩生活?」竇太后少時曾與家人在戰亂中走散,之後寄居親戚家裡也是備受委屈,所以明白很多時候不是你不想反抗,而是來不及反抗:「至於寧侯夫人……若是寧侯不介意的話便繼續生活,若是寧侯介意的話便和離搬到關中與三位鄉主一起生活,也算是替孤和太皇太后儘儘女性長輩的責任……」

「太后,不可啊!」竇太后的話一說完,底下的某位年長宗室便焦急說道:「《周易》有言,婦人貞吉,從一而終也。寧侯夫人既已嫁入天家,即便是有天大的委屈也不可像無知黔首般和離單過。」

老人向上拜了拜,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樣:「若是讓天下的有志之士聽了,一定會對陛下的決定產生異議。」

「這就有意思了。」竇太后知道這人尚儒,而且還是最討厭的魯儒,因此對其冷笑連連:「爾等在書裡閱著君君臣臣,怎麼到了皇帝這兒又處處要教皇帝做事?」

竇太后瞥了眼支持老者的宗室,冷笑道:「合著有志之士不想著驅逐匈奴,造福百姓,而是想著怎麼折騰一個受到委屈,維護綱常的女人!!」

「依

孤看,先賢們的臉都被爾等丟盡了。爾等也別去研究為臣之道了,直接在裡胥(處理鄉間事物的小官)的手下呆上幾年就能位列九卿,直至三公!」

不發一言的劉啟見狀也是趕緊打圓場道:「太后與卿的意思朕都明白,只是這於情於理都不是三位鄉主和寧侯夫人的錯,朕要是為此做不出公的判斷,讓苦主承受更多非議,以後又以何種顏面主持公道?」

「是啊!三位鄉主和寧侯夫人好歹貴為宗室,還有肥如縣令這般正直之人拚死相助。」某個持反對意見的邊緣宗室出於自身考量也是站在竇太后這邊道:「以往向陛下尋求公道者或為忠臣家眷,或為黔首流民,幾乎沒人像寧侯夫人和三位鄉主這般地位不俗,能與天使搭得上話。若是她們承受著諸多非議而被一句『婦人貞吉,從一而終也』弄得難得公正,那麼對於信任陛下,想求天家主持公道的弱小者而言,無疑是晴天霹靂。「

「你這是強詞奪理。」

「我這是就事論事,何來強詞奪理一說?」那名宗室火力全開道:「今日為了婦人的貞潔而不讓三位鄉主與寧侯夫人脫離苦海,那日後攤上主公淫亂或有大不敬之言,下仆與親眷們是否還得為著忠義助紂為虐?如若是這般,那桀紂與湯武……」

說上頭的宗室對上劉啟銳利如鷹的目光,也是收住了大逆不道的話。

是啊!若要層層加碼,那湯武作為桀紂的臣子怎不在革命後趕緊去死,也好全了君臣之義。

「依孤看,凡事都得論個理,但也要分小義與大義。」薄姬適時打圓場道:「當務之急是將燕王的惡行告之各位藩王,然後將燕太子帶到關中受審。」

「諾。」在座的宗室聞言,又是討論了下誰去燕國押送燕太子,要不要召集藩王入京同審此事。

然而沒等宗室們吵出個結果,燕王的訃告與袁盎的奏疏便緊隨而來,震得關中直接停了種種討論,立刻召集藩王入京,共同審理漢朝有史以來的第一例弒父案。

同時在楚國地區,得知燕國的三位鄉主入京狀告生父一事的楚太子握緊雙拳,決定效仿遠房堂妹狀告生父。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